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0.《往事依依》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09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以下是小安同学拟写的开场白,请你帮助他修改、补充。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①____”通过以书为伴,使我们心神平和,气息芳华。cháng yáng 于书海中,我们能欣赏烟波浩miǎo的景致,触摸历史的脉络,探寻真理的迹……为了让大家读更多的书,读更好的书,班委会决定在每周五下午组织读书活动。在这里,我真诚地希望同学们勇敢地走上台来,畅谈自己的读书经历、读书经验、读书感悟,让我们在交流中一同前行,共同成长!

    (1)、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cháng yáng         浩 miǎo        踪(A. zhōng B. zōng)迹

    (2)、文段中有一个句子存在语病,请你将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3)、在①处横线上填入句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B、腹有诗书气自华。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二、单选题

  • 2.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中的《千家诗》指《重订千家诗》,是唐宋律诗、绝句的一部合集,较为浅近,过去常用作儿童读本。 B、“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语出李商隐《霜月》,形容秋夜霜月争辉的美景。青女,传说中主霜雪的女神。 C、《琐记》中衍太太因为看见小孩吃冰就大声说会肚子疼的,所以孩子们给她取绰号叫“肚子疼”。 D、长妈妈是鲁迅笔下经典的女性形象之一。《朝花夕拾》中,在《狗·猫·鼠》《五猖会》等篇目中都有提到她。
  • 3.  文中写“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下列对“雕镂”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
    A、说明老师的讲课很有艺术感染力。 B、说明老师的讲课时间很长。 C、说明作者记忆力很好。 D、说明作者不喜欢老师的讲课。
  • 4.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都与读书有关,体现了读书对作者成长的重要影响。 B、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之情。 C、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作者回忆的往事都是快乐的,没有一点遗憾。
  • 5.  作者在回忆往事时,多次提到“依依”,“依依”在文中的意思是( )
    A、依依不舍 B、形容留恋 C、依稀,模糊 D、轻柔的样子
  • 6.  作者回忆的两位国文老师讲课的共同点是( )
    A、都很幽默 B、都很生动 C、都很有感情 D、都很严肃
  • 7.  作者回忆往事的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倒叙

三、现代文阅读

  • 8. 小文分享了下面这篇回忆性散文,已做好批注,邀你共读。

    透早的枣子园

    ①返乡的时候,我的长裤因脱线裂开了,妈妈说:“来,我帮你车一车。”(质疑式批注:“车一车”不就是“缝一缝”的意思嘛,后面还有“透早”“大人大种”“憨呆憨呆”这些词语,为什么不用普通话里常用的说法呢?)

    ②我随妈妈走进房间,她把小桌上的红绒布掀开,一台栽缝车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这个景象震慑了我,这不是三十多年前的那台裁缝车吗?怎么现在还在用?而且看起来像新的一样?(赏析式;批注:“震慑”大词小用,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

    ③“妈?这是从前那一台裁缝车吗?”

    ④妈妈说:“当然是从前那一台了。”

    ⑤妈妈熟练地坐在缝纫机前,把裤脚翻过来,开始专心地车我裂开的裤子,我看着妈妈专注的神情,忍不住摩挲着缝纫机上优美的木质纹理,那个画面突然与时空交叠,回到童年的三合院。(评价式批注:画面透过时空重叠,“我”回到了童年,写得妙极!)

    ⑥当时,这一台缝纫机摆在老家的东厢房侧门边,门外就是爸爸种的一大片枣子园,妈妈忙过了养猪、耕田、晒谷、洗衣等粗重的工作后,就会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一边监看在果园里玩耍的我们。

    ⑦善于女红的妈妈,其实没有什么衣料可以做衣服,她做的是把面粉袋、肥料袋车成简单的服装,或者帮我们这一群像牛一样会武的孩子补撕破的衫裤,以及把太大的衣服改小,把太小的衣服放大。

    ⑧妈妈做衣服的工作是至关重大的,使我们虽然生活贫苦,也不至于穿破衣去上学。不车衣服的时候,我们就会抢着在缝纫机上写功课,那是因为孩子太多而桌子太少了。抢不到缝纫机的孩子,只好拿一块木板垫膝盖,坐在门槛上写字。

    ⑨有一次,我和哥哥抢缝纫机,不小心跌倒,撞在缝纫机的铁脚上,在我的耳后留下一条二十几厘米的疤痕,如今还清晰可见。

    ⑩我喜欢爬上枣子树,回头看妈妈坐在厢房门边车衣服,一边吃着清脆香甜的枣子。那时的妈妈青春正盛,有一种秀气而坚毅的美。由于妈妈在生活中表现得坚强,常使我觉得生活虽然贫乏素朴,心里还是无所畏惧的。

    ⑪如果是星期天,我们都会赶透早去采枣子,因为清晨刚熟的枣子最是清香,晚一点就被兄弟吃光了。

    ⑫妈妈是从来没有假日的,但是星期天不必准备中午的便当,她总是透早就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

    ⑬坐在枣子树上,东边的太阳刚刚出来,寒冬的枣子园也变得暖烘烘的,顺着太阳的光望过去,正好看见妈妈温柔的侧脸,色彩非常印象派,线条却如一座立体派的浮雕。(赏析式批注:____)这时我会感到无比的感动,想着要把刚刚采摘的最好吃的枣子献给妈妈。

    ⑭我跳下枣子树,把口袋里最好吃的枣子拿去给妈妈,她就会停下手边的工作,摸摸我的头说:“真乖。”然后拉开缝纫机右边的抽屉放进枣子,我瞥见抽屉里满满都是枣子,原来,哥哥弟弟早就采枣子献给妈妈了。

    ⑮这使我在冬日的星期天,总是透早就去采枣子,希望第一个把枣子送给妈妈。有时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福了。

    ⑯“车好了,你穿看看。”妈妈的声音使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妈妈忍不住笑了:“大人大种了,整天憨呆憨呆。”

    ⑰我看着妈妈依然温柔的侧脸,头发却都花白了,刚刚那一失神,时光竞匆匆流过了三十几年。(感想式批注:儿时的“我”看着妈妈温柔的侧脸,无比感动;现在的“我”看着妈妈依然温柔的侧脸,发现妈妈“头发却都花白了”,一个“却”字传神地写出了儿时的“我”与现在的“我”对妈妈情感的变化,这就是成长带给我们的啊!)

    (补充式批注:人世间的美好与热爱都是相互的,就好像文中的妈妈与孩子们。我们这学期读过的课外读物中,也有这样美好的情感。)

    (1)、解答“质疑式批注”。小文同学找出来的这些词语都是地方方言,作者将这些方言词语穿插使用在文中,有何好处?
    (2)、挑战“赏析式批注”。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对第⑬段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3)、共鸣“评价式批注”。请你说说第⑤段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4)、探究“感想式批注”。时光匆匆流过三十几年,儿时的“我”与现在的“我”对妈妈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续写“补充式批注”。请结合名著《朝花夕拾》中的长妈妈与鲁迅,阐述你对“人世间的美好与热爱都是相互的”这句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