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载体(zǎi) 点缀(zhuì) 分岐(qí) 鸦雀无声(yā) B、亲戚(qi) 顷刻(qǐng) 胆怯(qiè) 弄巧成拙(zhuō) C、脉膊(bó) 哺育(pǔ) 骨髓(suǐ) 银装素裹(zhuāng) D、殷红(yān) 卓越(zhuó) 矗立(cù) 娇揉造作(jiǎo)
-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在民间又叫“花灯”。花灯即用花彩装饰的灯,这是一种从古yán续至今的民间工艺灯笼。灯笼,是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竹篾或铁丝做骨架,蒙以纱或纸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
灯彩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张灯结彩是最主要的节俗活动,各式彩灯挂满檐间枝头,点亮夜晚,火树银花是佳节最突出的景观。此时,到处都悬挂着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中华大地便被笼罩在一种甜蜜xiáng和的氛围里。
(1)、“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读音和义项如下:①lóng。笼子;旧时囚禁犯人的戒具;蒸笼;把手放在袖筒里。②lǒng。像笼子似的盖在上面;比较大的箱子。结合语境推断,依次出现的两个加点字的读音分别是和。(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yán续 ②xiáng和。
(3)、某同学向你询问画线的成语“火树银花”的意思,请你依据文意加以解释。 -
3、请仔细观察两幅字帖,从中挑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楷书将它们写在“田”字格里。
-
4、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七一”前夕,为向党的生日献礼,向阳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以“讴歌时代·红心向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为突出本次活动的主题,需要拟一条宣传标语。请结合主持人的开场白,并根据画线句拟写宣传语的下半句。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恰青春。100年前,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起航,前赴后继,用苦难、拼搏、泪水汇聚成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100年后,中国共产党人勇当舵手,扬起复兴民族的风帆,坚守着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政治信仰。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讴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上句:南湖起航汇聚磅礴力量
下句:
-
5、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1)、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画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
张老师,您好!我校文学社拟邀请您于6月20日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报告。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 , 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 , 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张,不能成行,望⑤见谅。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2)、在互动环节,张老师出了一个趣味题:在不考虑平仄的情况下,以“白浪河”为上联,最适合用作下联的一项是( )A、仰天山 B、蓝宝石 C、杨家埠 D、青云山 -
6、 “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36种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下列计谋的命名都借助了比喻的一项是( )A、远交近攻 顺手牵羊 反客为主 B、围魏救赵 以逸待劳 偷梁换柱 C、打草惊蛇 浑水摸鱼 调虎离山 D、暗度陈仓 金蝉脱壳 欲擒故纵
-
7、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请将下列对联涉及的人物写在括号内。(1)、上联:两表酬三顾
下联:一对足千秋
(2)、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上联: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
8、书法是独特的汉字艺术。请欣赏著名书画家启功的书法作品,完成题目。(1)、小明想用四个字概括启功书法的特点,请你帮他再补两个字。
启功先生的书法清楚,清秀,清朗;用笔有法,干净利落,毫不含糊;笔画清劲,结字清秀;章法清朗,气息清新,令人神清气爽。他的书法正确、端正,即学书路子正,方法正,笔正心正结字正。他的书法刚劲有力,又绵里藏针,刚柔并济,骨力内涵。他的书法文雅,雅致,有意蕴,有品位,富含书卷之气,无粗俗、狂野、怪异之气……
启功书法的特点:、正、刚、
(2)、请从三幅作品中选择一幅,将正文内容用简化楷体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 -
9、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萱草、椿树常被用来比喻母亲、父亲。为祝贺文宇兄弟二人的父母结婚二十周年,你准备奉上一副贺联,并拟出上联“椿萱并茂”,最佳下联应是( )A、举案齐眉 B、父爱母慈 C、棠棣同馨 D、兄弟孝悌
-
10、下列关于节日习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吃”是节日习俗中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B、“喝”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雄黄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C、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约定俗成的活动,元宵节赏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 D、节日习俗常与传说故事相关联:寒食节吃生食的传统与介子推的传说有关,中秋节亲人团聚则与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的传说有关。
-
11、
“或”是“國”的本字。——《字源解说》
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口,郭也。一,地也。——《说文解字》
(1)、根据提示,甲骨文(, “戈”与“口”两者结合表示的意思是。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国”字的义项:①国家;②周代诸侯国及汉以后王或侯的封地;③国都,京城。《穿井得一人》中“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的“国”的意思是。(填序号) -
12、古人通过仔细观察四季的物候特征和气候特点,分别总结出了顺应四季的农事指南与养生要诀。请你根据上下文提示,将“生发”“闭藏”两个词分别填写到相应的横线内。
春三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此宜(A);夏三月,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此宜壮物;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此宜收敛;冬三月,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此宜(B)。
A.B.
-
13、下列是一名网友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所写的对联,但顺序已被打乱,请你根据对联知识,将它们重新组合成一副完整的对联,并抄写到相应的横线上。
四海 种子 香入梦 稻花 重如山 一枚
上联: 下联:
-
14、绍兴兰亭景区有一副楹联,上联为“雅集鸿文传百代”,它的下联是( )A、至乐无声唯孝悌 B、流觞韵事足千秋 C、来听渔鼓唱前朝 D、愿无忘名士风流
-
1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 B、敬辞和谦辞在古汉语中是很常见的。“令堂”“家君”属于敬辞,“小女”“寒舍”属于谦辞。 C、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其主要作品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樱桃园》,剧本《第六病室》《万尼亚舅舅》等。 D、律诗一般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顺序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
16、阅读“铭记英雄历史”相关材料,完成题目。
对联一
斧头劈开新世界 镰刀割断旧乾坤
(1933年,四川农民何永瑞为欢迎中国工农红军而作)
对联二
倭寇不除,有何颜面 国仇未报,负此头颅
(抗战时期,重庆一家理发店门上贴出此联)
对联三
铁骨铮铮,身躯敢让机枪哑 红心灿灿,毅志任凭烈火烧
(人们为纪念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而作)
下列对三副对联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联一“劈开”“割断”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的气势。 B、对联二构思巧妙,一语双关,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热情、民族气节。 C、对联三“敢让”“任凭”突显了两位英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D、三副对联对仗工整,都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
17、古诗文名句填空。
自然无字书,山水案头文。欧阳修说:“① , 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让我们跟随古代文人墨客,踏上亲近自然的旅程。随孟浩然望洞庭,感受“② , 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磅礴气势;随陶渊明看南山,体会“山气日夕佳,③”[《饮酒》(其五)]的悠长韵味。“④ , ”(《望岳》)是杜甫遐想的泰山登顶感受;“⑤ , ”(《使至塞上》)是王维勾勒的边塞壮美晚景;“枯藤老树昏鸦,⑥ , ”(《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描绘的他乡独特秋景。我们在行走中,寻找精神的远方。
-
18、古诗文名句填空。(1)、亲贤臣,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2)、 ,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3)、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 ,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5)、 ,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7)、 ,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子罕》)
-
19、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 ,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3)、 , 古来共谈。(陶弘景《答谢中书书》)(4)、在《论语·子张》中,子夏认为,“博学而笃志,”,仁德就在其中了。(5)、在《三峡》一文中,郦道元仅用“ ,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寥寥数语,就写出了三峡两岸山势高峻的特点。
-
20、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主题
古诗文名句
乐学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①”(《〈论语〉十二章》),乐学,才能享受到学习的愉悦,这样即使生活艰难,也能“② ,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理想
辛弃疾用“③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直接刻画孙权的年轻有为,借此表达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的理想;龚自珍移情于物,用“④ , ”[《己亥杂诗》(其五)]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想为国效力的愿望。
进取
老师让同学们选两句诗作为座右铭,小文选了“⑤ , ”[李白《行路难》(其一)]两句,激励自己乐观进取、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