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航天的创新之路
①从“嫦娥”奔月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从“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到“天宫”空间站,中国航天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航天的成功,离不开不断创新的精神。
②创新是航天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航天领域,每一次技术突破都需要大量的创新。例如,为了实现载人航天,科研人员攻克了飞船返回技术、交会对接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这些技术的创新,使得中国能够成功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
③中国航天的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在航天器设计上,不断优化设计,提高航天器的性能和可靠性。比如,“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采用了多种创新设计,使其能够在复杂的火星环境中完成探测任务。在发射技术上,不断改进发射方式,提高发射效率和精度。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经过多次改进,发射成功率不断提高。在航天应用方面,也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如卫星通信、气象预报、资源勘探等,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④创新需要勇于探索的精神。航天事业充满了未知和挑战,科研人员需要有勇气去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在“嫦娥”五号探月工程中,科研人员为了实现月球采样返回,大胆采用了新的轨道设计和对接方案,经过多次试验和优化,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⑤创新还需要团队合作。航天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领域和众多科研人员。只有各个环节紧密配合,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天宫”空间站的建设过程中,众多科研单位和人员协同作战,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⑥中国航天的创新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道路。在未来,中国航天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宇宙奥秘,为人类的航天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中国航天的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创新的认识。 -
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古之善将者,必以其身先之。暑不张盖① , 寒不被衾。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② , 将不言倦。当其合战,必立矢石之间,所以齐劳逸,共安危也。夫人之所乐者,生也;所恶者,死也。然而矢石若雨白刃交挥而士卒争先者 , 非轻死而乐伤也。夫将视兵若子,则兵事③将若父;将视兵如弟,则兵事将如兄。故语曰:父子兄弟之军不可与斗。由其一心而相亲也。是以古之将者贵得众心,以情亲之,则木石知感。
(节选自《臣轨》)
【注释】①盖:伞盖。②办:置备。③事:侍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 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B、忠之属也 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C、所以齐劳逸 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以情亲之 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古之善将者,必以其身先之。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然 而 矢 石 若 雨 白 刃 交 挥 而 士 卒 争 先 者。
(4)、【甲】文通过曹刿和庄公的对话说明了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是作战的先决条件。【乙】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得出了②(用原文语句回答)结论。 -
3、默写古诗文
(1) , 子宁不来?(《诗经·子衿》)
(2)城阙辅三秦,。(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李白《行路难》)
(4)《渔家傲·秋思》中用来表达征人归心切、思乡迫,破敌功未成,把酒难释怀之意的句子是: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如梦令》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 , 。(李清照《如梦令》)
(6)《己亥杂诗(其五)》诗人从花开花落的生死更替中悟出生命的真谛的句子是: , 。表达诗人忧郁孤独和悲壮豪迈心情奇妙地交织在一起的两句是: , 。(龚自珍《己亥杂诗》)
-
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初中生活即将画上句号,为了让每一位同学留下深刻印象,九年级某班拟开展以“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对联抒怀】为纪念激情似火的青春,有同学以对联的形式为“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拟定一条有感染力的标语。上联已给出,请同学们拟对出下联。
上联:岁月如歌咏美梦
下联:
(2)、【编写班史】班级决定编写班史,每人珍藏一本,作为对这段生活的永久纪念。假如你是班史编委会成员,请为其内容设计两个板块,写出板块名称。如:板块一:班级毕业照
板块二:班级大事记
板块三:
板块四:
-
5、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古代的器具有不同的名称。“豆”和“箪”都是食器,分别是指盛羹和盛饭用的器具;“樽”和“觥”都是酒器。 C、《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三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D、春季包括立春、雨水、惊蛰、芒种、清明、谷雨等节气。
-
6、请将以下四句话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排序,以形成一个连贯的段落( )
①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处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②这不仅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还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
③科技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④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为我们开启了智能时代的大门。
A、③①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①②③④ -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B、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征程,祖国大地万象更新。 C、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 , 令人陶醉。 D、垃圾分类的标语在大街小巷早已司空见惯了。
-
8、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莅临(lì) 挚爱(zhì) 诘问(jié) 拈轻怕重(zhān) B、羞怯(qiè) 点缀(zhuì) 洗涤(tiáo) 恹恹欲睡(yān) C、胸脯(pú) 愧怍(zuò) 教诲(huǐ) 酣然入梦(hān) D、折皱(zhé) 糜子(méi) 褴褛(lǚ) 血气方刚(xuè)
-
9、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甲】A______________一看见我就扮鬼脸侮辱我。有一次还试图chéng罚我,可是,以前曾挑起我坏脾气的那种暴怒和死命反抗的心情又激励着我,我立刻转身对付他。他想还不如住手,便逃走了,一边逃一边咒骂,发誓说我打破了他的鼻子。我倒的确是照准了他那突出的一部分,使尽我指关节的力气狠狠地打了他一拳。看到我的这个举动或者是我的神情挫了他的威风,我恨不得乘胜追击,无奈他已经到了他妈妈的身边。
【乙】B_____________听见,也不言语,下了轿,一直走到大厅坐下。说道:“请你家老爷出来!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他既要娶我,怎的不张灯结彩,择吉过门?把我悄悄地抬了来……”老妈同家人都吓了一跳,甚觉chà异,慌忙走到后边报与老爷知道。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chéng罚 咒骂 挫 chà异
(2)、把文中画线句改为陈述句,不得改变原意。(3)、根据以上语段内容,分别写出AB两处的人名:、(4)、《儒林外史》中的B和《简·爱》中的“我”这两个女性形象在性格上有共同之处,请结合上面两个语段的内容作阐述。 -
10、观察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用正楷临写在田字格内。
-
11、打开窗户,感受自然美好;打开书本,徜徉奇妙世界;打开回忆,浮现点滴往事;打开心门,遇见更好的自己……初中三年,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打开生活与学习的大门,感受美好,发现新奇,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请以“打开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分享经历,也可以表达感悟。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12、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规定:年龄在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这意味着我们14岁就迈入了青春的门槛。学校决定在九年级开展“放飞青春梦想”活动,请以“青春有梦”为话题,发表一分钟微演讲,表达你对青春的理解和期待。(80字左右)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坐热“冷板凳”
李昌禹
①时而潇洒一笑,时而英气逼人,仿佛从书卷中走出的倜傥公子,90后越剧演员陈丽君,凭借纯熟的技艺火出了圈。过去学戏的18年里,别人在休息时,她时常还在压腿、下腰、练台步,为台上呈现的那一刻做准备。陈丽君在接受采访时说:“越剧的舞台不大,主要的人物就一两个,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得到自己。就为了‘热爱’两个字,才愿意在这里坐冷板凳,坚持着。”
②年轻人最需要坐得住冷板凳。处于事业起步阶段的年轻人,难免会遭遇一段时期内坐冷板凳的状况。有的人能够泰然处之,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冷清、沉得下心境,把冷板凳坐得有温度、有宽度、有高度;有的人则不愿、不敢、不屑坐冷板凳,吃不得苦,受不得累,只想做着得见、摸得着的事,不愿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在拈轻怕重中蹉跎岁月。
③愿意坐冷板凳,凭的是执着的信念、超脱的心态。如此方能将冷板凳坐得住、坐得稳。“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从大学毕业起就扎根大漠,几十年如一日,静心笃志、潜心研究敦煌文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实现“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一辈子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他们在冷板凳上一坐就是大半辈子,长期默默无闻、鲜为人知,却能淡泊名利、潜心做事。这种可贵可敬的品质,堪称青年人的标杆。
④不怕板凳坐不热,就怕板凳没人坐。那些心态浮躁,动辄为名所困、被利所惑,或受杂念所累、为外物所扰的人,是坐不了冷板凳的,更遑论把冷板凳坐热。
⑤冷板凳要坐然,要有稳扎稳打、久久为功的毅力恒心。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曾表示,每一项国家科技奖背后,都是科学家们平均16年的“坐冷板凳”。坐定了冷板凳,便没有捷径可走,在日积月累中厚积薄发,才是把板凳坐热的不二法门。有的人当初愿意坐冷板凳,也能坐冷板凳,可时间一长,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日渐失去昔日奋进、拼搏的斗志,沦为熬资历、混日子的“老板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终归无所成就。
⑥其实,坐热冷板凳的过程,也是一个潜心修为、提升自我能力的过程。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最能练苦功,他8岁学戏,70多岁高龄时,仍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从不间断。高空苍鹰的昂然英姿,风吹树动的优美姿态,都是他揣摩身段动作的灵感来源。这种用心揣摩、长期苦练的精神,值得后辈学习。
⑦“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说的虽然是做学问,但做人做事的道理大抵如此。坐得住冷板凳,才换得来“热沙发”。能够把冷活做实、冷事做热、冷门做火,练就看家本领,成功自然会热情而至。
(选自2024年4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以陈丽君的事例引出年轻人要坐得住冷板凳的话题,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说服力。 B、文章的论证语言兼具哲理性与生动性,逻辑严密,用词准确,长短句相结合,富有感染力。 C、文中列举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的事例,论证了愿意坐冷板凳需要执着的信念和超脱的心态。 D、“两弹元勋”邓稼先,以满腔的爱国热情,临危受命,把汗水和热血洒在茫茫戈壁,默默无闻地奋斗数十年,创造了“两弹一星”的伟大奇迹。如果以此为论据,放在第③段最合适。(2)、如何才能坐热“冷板凳”?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3)、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的论证思路。(4)、这篇文章对于新时代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借鉴意义。请结合作者的论述,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文章对你的启示。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谁能让我带走星空
迟子建
①祭灶前夜,我回到故乡。想必半个冬天在哈尔滨为烟霾所困,没过多少有蓝天的日子,也没呼吸多少好空气,眼睛和肺子空前亏着了,所以下了火车进了家,一顿酒肉下肚,见午后阳光甚好,窗外是白雪世界,也不顾旅途劳顿,冒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就去户外散步了。
②我没戴口罩,大口大口呼吸着来自山野的新鲜空气。呼出的热气与冷空气交融,很快在我面部制造了一场“树挂”,未被帽子围巾护卫住的刘海、鬓角和睫毛,顷刻间濡满霜雪。刘海宛如盛开的梨树,变得沉实了——那是花朵压弯枝条了!而寒风在我鬓角,不打招呼地插上两支鹅毛笔了!它们这么做,是想让我书写冬天的诗篇吧。最有趣的是上下睫毛,霜雪做了红娘,生生将它们黏在一起了!可我要赏这大好冬景,就得让它们劳燕分飞。不管外部环境多么酷寒,人的眼睛永远涌动着温泉,尺要使劲眨眼,眼底的热气就把睫毛的霜雪融化了!不过睫毛正浓情蜜意着,拆散它们是要付出代价的。你眨眼撕扯它们的时候,脱落的霜雪会掠走几根睫毛,做它们的俘虏。如果你冰天雪地走一遭回来,发现睫毛稀疏了,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啊。
③踩着白雪走在街上,听着“咯吱——咯吱——”的回声,如闻天籁。抬头看天,它是那么的蓝,蓝得不真实似的,让人怀疑自己被罩在水晶玻璃里,直想用一把大锤,砸向那片蔚蓝,看它是不是天!
④这场雪中漫步,使我受了风寒,当夜就咳嗽起来。咳得睡不着的时候,我关掉灯,站在窗前望星空。窗外的山峦原野,此刻被白雪统率着,即便是下弦月的日子,半个月亮加上满天繁星,也把它们照亮了。十多年前我和爱人最喜欢夜晚撩开窗帘,依偎在床上赏月。我们不止一次看见流星划过。很奇怪,他去世后,我回到我们生活的地方,还是躺在这张床上,独自也赏了无数轮好月亮,却很少看到流星。如果说他是流星的话,他划过短暂的生命时空后,我是多么希望他落入我的心底啊。因为到了我心底,他就是做了恒星了,再不会陨落。可我深知故乡的原野,是他魂牵梦系之地。而他坠入原野,是坠入辽阔和自由,比坠入爱人的心,更加地久天长。
⑤故乡的星空显得很低,星星仿佛枝头的花朵,唾手可得。这样的星空,也就给人花团锦簇的感觉。我也曾无数次站在城市的窗前望星空,可那里空气一年不如一年,我见到的星月,容颜也就越来越憔悴。月亮常常乌蒙蒙就出来了,像是多日没洗脸似的;而星星稀疏极了,混沌的大气中,有一张看不见的嘴,吞噬了太多的星星。所以每次回乡,我最惬意的,就是望星空。
⑥年过完了,我也要返城了。每次离开故乡,家人都会让我带上各色绿色食品,野生的蘑菇木耳,小磨坊磨出的黑面,各类江鱼,韭菜花,风干肠,小笨鸡,山野菜等,够我吃小半年的。因为这半个冬天在哈尔滨被PM2.5所害,太向往新鲜空气了,我这次最想带走的,不是故乡的吃食,而是星空!因为带走这样的星空,就有了蓝天,有了好空气,有了温柔的梦乡!
⑦可是谁能让我带走星空呢?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第②段采用了虚实相生的写法,对故乡山野的风雪进行了精妙的描写,想像丰富而独特,读来活泼灵动,让人叹服。 B、文章第③段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抬头看蓝天,完全沉浸与陶醉其中,对蓝天的干净纯洁感到无比好奇与惊讶。 C、文章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统率”原指率领,指挥。这里指山峦原野完全被白雪覆盖了,天地白茫茫一片。 D、散文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语言表达朴实、真切,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2)、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文中现在的“我”与十多年前的“我”的主要经历。(3)、文中第②段画波浪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作用。而寒风在我鬓角,不打招呼地插上两支鹅毛笔了!
(4)、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标题“谁能让我带走星空”的作用。 -
15、朝天子·咏喇叭
明·王盘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赏析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这两句诗在情感表达上的作用。(2)、对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进行赏析,分析其在结构和情感上的作用。 -
16、默写。
(1)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十五从军征》中“ , ”写主人公准备做饭的情景,表明战争导致其家园荒芜,人亡园荒,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凄楚;陶渊明《桃花源记》中“ , , 不复出焉”描述了因为战乱拖家携口逃离家园的情景,读来令人唏嘘;李贺《雁门太守行》中“ , ”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情景,侧面表现了战争的惨烈。
(2)美景难觅,佳作难寻。杜甫登临泰山,写下“?”(《望岳》),表现了泰山历史悠久,气势雄伟阔大;白居易游西湖,写下“ , ”(《钱塘湖春行》)表达了自己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的喜悦之情和对西湖春景的喜爱与不舍之情。
-
17、请为“展板二 源流追踪”完成下面任务。(1)、“药”为会意字,小篆写作“
”,“艹”用作形旁,表示植物,“乐”表声,也表义,有使人快乐的含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就是用其本义:①;“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孔子家语·正论》)中的“药”则引申为:②。
(2)、试着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药”包括的两方面思想内涵。①“夫药本毒药,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医学问答》)
②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
③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神农本草经》)
④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神农本草经》)
-
18、孔子云:“智者无忧、勇者无惧,仁者无敌”,而文学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往往是他们身上不只展露了一种特质,请从下列文学作品中人物中三选一,结合具体事件,按照示例来分析。
人物:①孙悟空《西游记》 ②彭德怀《红星照耀中国》 ③杜少卿《儒林外史》
示例:我认为是和(选填“智/勇/仁”)的化身,你看他。
-
19、在“文学中的创新”探究活动中,同学们的发言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运用了“赋比兴”手法,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B、司马迁创作了《史记》,此书首创编年体通史的史书体例。 C、北宋的王安石借《登飞来峰》抒写了自己的政治革新抱负。 D、《孔乙己》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鞭挞了封建制度。
-
20、你想带你的朋友到中海风景区游玩。下面这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是( )
①阳光倾洒,湖面波光粼粼,宛如无数细碎的金子在跳跃。
②在滨州的大地上,有一颗灵动的明珠——中海。
③沙粒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黄的光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铺就的金色地毯。
④沿着湖边漫步,脚下是柔软细腻的沙滩。
⑤湖边的绿植郁郁葱葱,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垂落在湖面上,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仿佛是少女的发丝在水中梳洗。
⑥踏入中海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望无际的澄澈湖水。
A、②⑥④③①⑤ B、⑥①③④⑤② C、②⑥①④③⑤ D、②⑤⑥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