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四制)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培优卷A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05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4题;共12分)
-
1. 【情境化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众人先还发怔 , 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chà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 , 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发怔 ( ) 笑chà( ) 屈背( )
(2)、“湘云掌不住”中的“掌”的意思是。(3)、将文段中画线句子改成肯定句。(4)、文段主要运用了和的描写方法,生动地描绘出众人笑态各异的场面。二、语言表达(共2题;共4分)
-
2. 阅读小论文提纲,完成相关任务。
题目:《试论宋江形象的双重性》
分论点一:仗义疏财
分论点二:忠君孝亲
分论点三:虚伪狡诈
分论点四:玩弄权术
【链接材料】
好题的标准:
①读书小论文的选题要小,少写宏大话题,否则很难驾驭;
②选择的话题要有材料、有思考、有认知和判断;
③最好能有新意。
(1)、请你结合阅读经验及以上材料,对该论文选题进行评价。(2)、请你为提纲中的某一个分论点提供一个事实论据。三、综合性学习(共3题;共10分)
-
3. 【任务驱动型试题】班级开展以“君子当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绘海报悟内涵】宣传委员为本次活动画了两幅海报,请你仿照示例,为海报拟写一句宣传文案。
宣传文案一:自强不息是勇攀高峰,坚韧不拔超越自我。
宣传文案二:自强不息是 , 。
(2)、【名著中寻榜样】经典作品中有不少自强不息的英雄人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请按要求完成下表。代表人物
主要事迹
①
他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性格隐忍,但面对高俅等人的不断迫害,最终在山神庙爆发,走上反抗之路,展现了不屈不挠、自我超越的君子风范。
“行者”②
他在《水浒传》中以其武艺高强、忠诚义气、恩怨分明著称,景阳冈打虎、③(填事迹),始终坚守正义,勇于担当,不断突破自我,成为后世喜爱的英雄人物。
艾青
在《艾青诗选》中,诗人常以土地和④为意象,前者象征着民族的根基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后者则代表着光明、希望与自强不息的力量。
(3)、【思辨中有行动】在“自强不息故事会”上,同学们讲述了先贤立志成才的故事。范仲淹少有大志,发愤苦读,以天下为己任;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强盛起来,为中国科研事业奉献一生……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就“立志与成才”的关系展开热烈的讨论。请围绕话题,表达你的看法,写一段80字以内的议论性文字。要求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四、语段阅读(共3题;共8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体育知识我知道”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中,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体育”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1904年,刚传入我国时,是指身体的教育,是一种与维持和发展身体的各种活动有关联的一种教育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其目的和内容都大大超出了原来“体育”的范畴,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广义”与“狭义” 解释。广义的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 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体育是一个发展身 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1)、任务一: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2)、任务二: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契合跳水主题的对联。一池 酬壮志 碧水 十米 映英姿 高台
(3)、任务三:班主任和同学们准备以《水浒传》为背景召开“梁山体育节”兴趣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人物
绰号
参赛项目
报名理由
鲁智深
①
摔跤
②
③
行者
散打
曾在景阳冈徒手打虎,武艺高强,智勇双全
林冲
④
武术
⑤
⑥
浪里白条
游泳
一直在浔阳江边,水性极好,水下功夫卓绝
五、名著导读(共2题;共4分)
-
5. 按要求完成各题。(1)、《儒林外史》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儒林众生相,以下分类和人物不恰当的一项是( )A、腐儒:周进、范进 B、贪官污吏:汤奉、王惠 C、假名士:杜慎卿、杜少卿 D、真名士:王冕、庄绍光(2)、学校微信公众号拟设立名著阅读专栏,需将名著分类介绍,请参照示例,任选一组名著,结合内容拟定一个专栏标题(可以从内容、主题、艺术特色等角度)。
《儒林外史》《水浒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
示例:《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展开想象之翼,这两部名著当中都有大量的想象的情节,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不同凡响的时空概念,《海底两万里》中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六、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12分)
-
6. 阅读理解
材料一:
鲁智深
武松
A.鲁达状元桥下拳打 ____;
a.武松狮子桥下斗杀西门庆。
B.五台山,醉打金刚;
b.景阳冈,醉打大虫。
C.鲁达打周通,越醉越有本事;
c.武松打 ____,亦越醉越有本事。
D.鲁智深____;
d.武松轻抱大石墩。
E.十字坡,鲁智深被麻翻;
e.十字坡,武松算计孙二娘。
F.生擒方腊,浙江坐化,是大圆满。
F.战场失臂,六合寺当闲散道人,也算残缺中的小圆满。
材料二: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定睛看时,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武松心想:____)。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
(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材料三:
另一个人
博尔赫斯
事情发生在1969年2月,地点是波士顿北面的剑桥。
那是上午十点钟光景。我坐在查尔斯河边的一条长椅上。灰色的河水夹带着长长的冰凌。河流不可避免地使我想到时间的流逝。
我的长椅的另一头坐着另一个人。我宁愿独自待着,但不想马上站起来走开,以免使人难堪。另一个人自得其乐地吹起了口哨。
乐曲的调子把我带到一个已经消失的院落,想起了多年前去世的阿尔瓦罗·拉菲努尔。接着他念起词句来。那是开头一节十行诗的词句。声音不是拉菲努尔的,但是学拉菲努尔。我惊骇地辨出了相似之处。
我凑近对他说:“先生,您是乌拉圭人还是阿根廷人?”
“阿根廷人,不过从1914年起我一直住在日内瓦。”他回答道。
静默了好久。
我又问:“住在马拉纽街十七号,俄国教堂对面?”
他回说不错。
“那么说,”我蛮有把握地说,“您就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我也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我们目前是1969年,在剑桥市。”
“不对,”他用我的声音回答,声音显得有些遥远。过了片刻,他坚持说:
“我现在在日内瓦,坐在罗丹诺河边的一条长椅上。奇怪的是我们两个相像,不过您年纪比我大得多,头发也灰白了。”
我回说:“我可以向你证明我不是瞎说。我可以告诉你陌生人不可能知道的事情。那幢房子里有一个银制的马黛茶罐,底部是盘蛇装饰,是我们的曾祖父从秘鲁带回来的。鞍架上还挂着一个银脸盆。你房间里的柜子摆了两排书。”
他回道:“这些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如果我在做梦的话,你当然知道我所知道的事情。”
他反驳得有道理。
为了让他和让我自己安心,我装出绝不存在的镇静。我对他说:“我的梦已经持续了70年。说到头,苏醒时每人都会发现自我。我们现在的情况正是这样,只不过我们是两个人罢了。你想不想稍稍了解一下我的过去,也就是等待着你的未来?”
他不做声,但是点头同意了。我接着说:“我不知道你写了多少本书,只知道数目太多。你写的诗只讨你自己喜欢,写的短篇小说又太离奇。”
我发现他根本不注意听我讲话。我见他手里捏着一本书,我问他是什么书。我问他是什么书。
“费奥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邪恶的人》,这位俄罗斯大师,比谁都更了解斯拉夫民族灵魂的迷宫。”他不无卖弄地回答。
我问他在写什么,他说他正在写一本诗,书名打算用《红色的颂歌》或者《红色的旋律》。并说他的诗集要歌颂全人类的博爱。
我陷入沉思,接着问他是不是真的对所有的人有兄弟之情。比如说,对所有的邮递员,所有的潜水员,所有无家可归的人,所有的失音的人等等。他对我说他的集子谈的是被压迫、被遗弃的广大群众。
我们不可避免地谈起了文学,不过我谈的无非是常向新闻记者们谈的话题。我的另一个我喜欢发明或者发现新的隐喻,我喜欢的却是我们的想象力已经接受的隐喻:人的衰老和太阳的夕照,梦和生命,时间和水的流逝。
我回想起先前他曾热切地重复沃尔特·惠特曼的一首短诗,惠特曼在其中回忆了他与人同享的、感到真正幸福的海滩上的一个夜晚。
“如果惠特曼歌唱了那个夜晚,”我评论说,“是因为他有向往,事实上却没有实现。假如我们看出一首诗表达了某种渴望,而不是叙述一件事实,那首诗就是成功之作。”
他朝我干瞪眼。“您不了解,”他失声喊道,“惠特曼不能说假话。”
半个世纪的年龄差异并不是平白无故的。
我们两人兴趣各异,读过的书又不相同,通过我们的谈话,我明白我们不可能相互理解。我们不能不正视现实,因此对话相当困难。每一个人都是对方漫画式的仿制品。情况很不正常,不能再持续下去了。说服和争论都是白费力气,因为它不可避免的结局是我要成为我自己。
我提出第二天再见面,在两个时代、两个地点的同一条长椅上碰头。
他立即答应了,他没有看表,却说他已经耽误了时间。我们两人都没有说真话,每人都知道对方在撒谎。我对他说有人要找我。
我们没有握手便告了别。
第二天, ____ 。
(有删减)
(1)、【任务一:了解“遥相呼应”的构思布局】完善材料一表格中的内容,感受《水浒传》布局中的遥遥相应。
A. C. D.
(2)、寻找并概括材料三中能印证“我”和“另一个人”就是同一个人的细节,感受《另一个人》构思中的遥遥相应。(3)、【任务二:感知“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阅读材料二:
①结合当时情境,在横线处添加武松的心理描写。
②有同学说:此处描写有损武松在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你认同吗?
(4)、材料三小说通过虚构“年轻时的我”和“老年的我”跨越不同时空见面、交谈,发现“我”和“另一个我”有何不同之处?(5)、【任务三:探究“意味深长”的故事主旨】在材料三横线处合理续写《另一个人》的小说结尾,并解说你的续写意图。
七、写作题(共2题;共50分)
-
7. 按要求写作。
温儒敏教授说:“读书,是一种良性生活方式。”书如风帆,书如翼膀,阅读经典名著,可以益智增慧,促人成长;阅读经典名著更需要思考研讨,提高认知,从而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请阅读相关提示,完成以下两个任各。
(1)、书籍中的人物和印象能够通过个人的思考和创造力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请结合《水浒传》中人物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与现代社会比较,探讨小说中人物行为的价值与不足,撰写人物小传,120字左右。【写作提示】
人物小传写作对象从以下名单中选一个:
A.宋江 B.林冲 C.李逵 D.鲁达 E.武松 F.杨志
人物小传的基本写法是,以时间为线,尽量客观叙述,不要大量评论;在记述过程中简要评价人物的思想品格、是非功过,努力保持全面、客现、公正的态度。
(2)、保尔在街上遇到押送朱赫来的白匪军,只身勇救朱赫来;江姐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摧残和死亡威胁,毅然选择坚守党的秘密;鲁迅辗转多处,易地求学,最终决定弃医从文,做事应当机立断还是反复斟酌?类似的阅读体验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别想了,其实………”或“别想了?其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叙事性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能泄露考生个人信息。【写作提示】
你可以叙述自身经历,可以讲述故事,可以抒发感想;也可以用书信的方式……
你可以用倒叙等设置悬念,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也可以用抒情、议论等方式来表达你的思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