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综合性学习。读剧本,回答以下各题。
剧本
题目
自习课。空调发出呼呼的声响,但教室里依然有些闷热。同学们正奋笔疾书,王老师在讲台上批改数学作业。佳佳悄悄埋下头,看起了课外书。
扬扬 (用胳膊肘顶了顶佳佳,低声地)老师过来了。佳佳慌忙藏书,拿笔假装做题。
王老师 (走向佳佳,面带微笑)什么好书?给我看看。所有同学都把目光集中过来。
佳佳 (挠挠头,把书递过去)《明朝那些事儿》,介绍明朝历史的,能增长知识,语言也风趣生动。
王老师 这是语文书推荐阅读的名著吗?
佳佳 (红着脸,额头上渗出汗珠)不是……
王老师 (严肃地)“五个一百工程”推荐书目里有吗?
扬扬 (①▲)本来可以有,但是真没有!大家哄笑起来。
王老师 (盯着佳佳)时间这么紧张,马上要中考了,多做点习题!
佳佳 (站起来,鼓起勇气)王老师,②▲。
王老师 (把书还给佳佳,轻拍她的肩膀,示意他坐下)既然这样,大家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可以读点好书,也算是一种调节吧。
⑴根据情境,补全①处的舞台提示,并说明理由。
⑵根据情境,补全②处的人物对白。
⑶班上组织毕业联欢会,同学们打算把这个小剧本搬上舞台,让佳佳、扬扬和王老师本色出演。佳佳很开心,王老师也愉快地答应了,可扬扬说什么也不答应,说丢不起那人。如果你是佳佳,会怎样劝说扬扬参演?
-
2、班级开展“文化传千古,非遗焕新彩”探究活动。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何让非遗焕发新彩?让我们从这次活动开始,成为非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一起去探索打开非遗的无限可能。
◎独家采访: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加入非遗名录?让我们来采访一位名录上的“老前辈”,听听它的看法。
受访者档案姓名: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居住地:浙江、福建等
年龄:最早可追溯至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距今已近千年
特点:不用钉,不用铆,不需要桥墩桥柱支撑,桥身坚固,造型别致
成就:中国桥梁建造技术的“活化石”,技术含量之最;世界桥梁史上仅有的品类
问:____
答:我不认同。我诞生于古代“舟楫不通”的生存难题之下,是古人在与水的共生中探索出的发明创造。我和我的非遗伙伴们,都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实践与创造的结晶。如果任由我们消失,那么失去的将是整个民族的历史支撑。问:您加入非遗名录的初衷是什么呢?答:师徒之间口传心授,家族手艺代代相传,曾经是我们最主要的传承方式。但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对我们的关注和需求越来越少,愿意了解、学习非遗的人更是少见。无人传承就意味着消亡,为了获得更多的重视和保护,我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受访者“讲述”:加入名录,非遗会有什么不同?我们的受访者还“讲述”了它加入名录前后的情况,一起来看看吧。
加入名录前
加入名录后
明清时期
2008年
仅浙江、福建境内就有200多座木拱桥,掌握营造技艺的工艺世家有30多个,以此为生的工匠有500多人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
1949年—2000年
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拱桥不能通行载重车辆、无法适应现代交通需求;上百座木拱桥因自然或人为原因损毁,剩余数量不足100;造桥工匠相继改行或去世,剩余人数不足60,技艺面临失传风险
2009年至今
政府大力支持,出台各种保护方案和措施;专业的木拱桥施工队成立,负责维修、重建和新建木拱桥
传承基地兴起,成为新桥和新工匠的摇篮
木拱桥文化走进校园,融入中小学校本课程
焕发新彩:打开非遗,有哪几种方式?保护非遗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它从非遗名录里走出来,在人们的奇思妙想下,焕发新的活力。
打开非遗
浙江实践
方式
实例
意义
非遗+研学
桐乡姑嫂饼制作
姑嫂饼与研学结合,使研学不只是旅行体验,更能让人亲身参与它的制作,真切感知到它背后的人文底蕴和教育意义,从而乐意学习姑嫂饼的制作技艺,让它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非遗+演艺
“印象西湖”实景演出
独特的舞蹈、音乐、服饰、节庆、习俗等方面的非遗元素,借由“印象西湖”进行实景演出,充分展现这些非遗的文化精髓,让我们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从而提升我们高雅的审美情趣,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任务一:学会采访提问】根据受访者“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回答,补写第一个采访问题。(2)、【任务二:设计打开方式】舟山也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借助材料,结合生活经验,为“舟山渔用绳索结编织技艺”设计一种合适的“打开方式”,简要阐述做法及意义。【链接资料】
舟山渔用绳索结是渔民在长期渔船作业、网具制作及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的绳结。舟山渔用绳索结编织技艺传承于海岛民间,是海岛特有的手工技能,是先辈传给我们的宝贵的非遗文化。
(3)、【任务三:理解活动目的】你认为班委组织这次探究活动,最想达成的目的是( )A、鼓励同学们参加研学活动,体验非遗魅力 B、认识非遗,了解非遗变化 C、使同学意识到要保护非遗,让它焕发新彩 D、宣传保护非遗的重要意义(4)、【任务四:思考非遗未来】班级就“如何阻止非遗的消亡或失传并让它焕发新彩”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请你综合思考,参与讨论,就这一话题发表看法。 -
3、春节期间,全国人民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请你也参与以“疫情在前,共克时难”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题目。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于2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指出,要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材料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这次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周密方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对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防控工作正有力地开展,各项措施正有力地推进,举国上下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材料三】此次抽组的医疗力量来自全军不同的医疗单位,其中联勤保障部队所属医院抽调950人,与先期抵达的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450人纳入统一编组。此外,从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抽调15名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现场指导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据了解,医护人员中有不少人曾参加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任务,以及援助塞拉利昂、利比亚抗击埃博拉疫情任务,具有丰富的传染病救治经验。
(1)、【我读报,我直播】阅读以上三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2)、【我志愿,我行动】你参加所在社区举办的抗击疫情志愿者活动时,遇到一位阿姨要强行出小区,她既拒绝戴口罩,又不配合做登记,你该怎么劝说她?(3)、【我巧思,我妙作】你所在的校团委在线上举办“封城不封爱,一起渡难关”征文活动。要求:讲述你的故事,表达你的心声,传递你的祝福。你打算怎样写?请写出你不一样的构思。 -
4、名著阅读。(1)、为吸引更多的同学去阅读名著,请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部,写一则简短的推荐语。
A.《傅雷家书》 B.《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C.《昆虫记》 D.《寂静的春天》
(2)、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分析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对刻画人物的作用。A.梁生宝(《创业史》) B.孙少平(《平凡的世界》)
C. 简·爱(《简·爱》) D.祥子(《骆驼祥子》)
-
5、名著阅读。(1)、团队往往面临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请从《西游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飞向太空港》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作出阐释。(2)、下面是“科普作品·智慧之光”小组阅读成果分享现场。请你参与其中,从《昆虫记》《寂静的春天》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补充丙同学的发言。
甲:科普作品中呈现的科学研究方法闪耀着智慧之光,尤其是“先假设后求证”的研究方法,同学们在阅读中感受最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乙:好。我发现,科学工作者往往循着“提出假设————用实验或数据分析等推理求证————得出结论”的路径进行研究。下面,我们请丙同学说一个具体的例子。
丙:
甲:说得真好,这样的研究方法充满智慧。让我们在阅读中获得真知,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
6、名著阅读。
【甲】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签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乙】林冲举手肐察的一枪,先戳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戳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的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那雪下得猛。
(选自施耐庵《水浒传》,有删改)
(1)、两段选文都写到了“雪”,有什么作用?(2)、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说林冲“熬得住”“做得彻”,请从作品中另选情节进行具体分析,来印证这一观点。 -
7、名著阅读。(1)、下列有关虞博士的四件事,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答应给汤相公银子去典屋住 ②主祭泰伯祠 ③补南京国子监博士 ④救助落水的庄农人家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2)、某校文学社刊物开设“《儒林外史》‘真儒’风采”栏目,请结合原著,完成下表。“真儒”推荐表
推荐人物
推荐理由
虞博士
他中进士后如实上报年龄,为遭污蔑的杜少卿辩解,可见他是光明磊落、仗义执言的真儒。
(3)、讽刺是《儒林外史》突出的艺术特色,请以原著中的一个人物为例,简要分析作品如何通过对人物的刻画达到讽刺效果。 -
8、名著阅读。(1)、根据名著内容填空。
在我们读过的名著里,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在《》中,一位苦心孤诣的父亲通过上百封书信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我”正欢呼雀跃地准备去看五猖会,父亲却突然要求“我”(填事件),让“我”失去了看戏的兴致。
(2)、小说中人物的“义举”往往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写出下列回目中“义”的相关情节,并从中分析猪八戒和关云长的不同形象。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3)、小说常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请说说下面两部小说所采用的叙事角度,并结合故事内容分析这两种叙事角度各有什么好处。《骆驼祥子》 《呼兰河传》 -
9、名著导读(1)、根据阅读积累,为下列名著人物选择一句合适的独白。
①尼摩《海底两万里》
②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③方鸿渐《围城》
A.我只想靠出卖力气活着,谁知得出卖灵魂。
B.饥饿,疾病,甚至死亡,都无法使我屈服。
C.我是正义!我是力量!我是权利!
D.我的人生,既无可进的进口,又无可去的去处。
(2)、人生之路,有“舍”有“守”。请从下列名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简要阐述。备选人物:王冕(《儒林外史》) 简·爱(《简·爱》) 孙少安(《平凡的世界》)
示例:我选择《红岩》中的江姐。人生之路,有“舍”有“守”。为了执行任务,忍痛离开了年幼的孩子;在渣滓洞,面对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她坚贞不屈;为了保护同志,她从容就义。江姐舍了平凡的生活、无价的自由乃至宝贵的生命,守住了革命信仰,守住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
我选择(填人名)。我的阐述:
-
10、名著阅读。学校开展“品读名著,滋养心灵”阅读成果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任务要求
阅读成果
任务一:知经典情节丰文学常识
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常用“三”字来叙述故事,使情节曲折生动。如《水浒传》中有“宋江三败高太尉”“①▲”等故事,《西游记》中有“孙行者三调芭蕉”“②▲”等故事。
任务二:会阅读方法增阅读实效
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③阅读《儒林外史》,要学会赏析其讽刺艺术,请以上面选段为例,简要分析这部作品的讽刺笔法。
任务三:悟名著内涵强阅读素养
④请仔细阅读下列问题,任选一题作答。A.有人说,《简·爱》是一本纯粹讲述爱情的小说,你同意吗?简要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B.《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绝大多数是被逼上梁山的,但鲁智深上梁山并非出于他人迫害而无路可走,这如何理解?
任务一: ①②
任务二: ③
任务三: ④
-
11、读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重复”,完成题目。(1)、读《水浒传》中重复出现的“夜”。请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结合情节,分析“夜”这一场景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A.林冲雪夜上梁山
B.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我选 ,
(2)、读《儒林外史》中重复出现的“帽子”。请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为句中的人物选择相应的帽子,并结合人物身份或人生追求说明理由。A.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王冕)便戴了▲ , 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顽耍……
B.(周进)头戴一顶▲ , 身穿元色绸旧直裰,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黑瘦面皮,花白胡子。
备选帽子:旧毡帽 高帽
我选 ,
-
12、名著阅读。(1)、祥子因不喜欢虎妞而离开,不久又回来了;简·爱因得知罗切斯特的妻子还活着而选择离开,但最终又回到他身边。他们的“回来”分别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2)、明代李贽评点《西游记》:“灵台方寸,心也。一部西游,此是宗旨。”西行之路也是孙悟空的修心之路。请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比较孙悟空“被拒绝”或“被误解”后的表现,分析他的心灵成长之路。
A.被拒绝:索宝水晶宫——三借芭蕉扇
B.被误解: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
-
13、名著阅读。(1)、阅读名著,探索二十世纪中国农民在时代洪流中的奋斗和命运,补全下图。(2)、为献礼建党百年,班级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项目化学习,小组打算制作微纪录片《周恩来》。有同学不理解剧本部分选材,请你结合作品帮助释疑。
剧本选材
问题和回答
【家庭背景】
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甚至真的喜爱现代文学),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造反者》)
①介绍“造反者”周恩来,为什么要拍摄他的家庭背景?请联系你对名著的阅读简要分析。
【片头配诗】
吹号者从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来了,
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湿的泥地上,
他轻捷地绑好了裹腿,他用冰冷的水洗过了脸,
他看着那些发出困乏的鼾声的同伴,
于是他伸手携去了他的号角;
门外依然是一片黝黑,
黎明没有到来,
那惊醒他的是他自己对于黎明的
过于殷切的想望。
(节选自《艾青诗选·吹号者》)
②片头配诗展现了周恩来怎样的形象?请联系《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内容,结合诗句分析。
-
14、名著阅读。(1)、以下是班级开展“人与自然”专题阅读时摘录的句子,请选择与句子对应的作品。
①野蛮是这个世界的救赎。
②人们恰恰很难辨认自己创造出来的魔鬼。
③你们探索的是死,我探索的是生。
A.《昆虫记》 B.《沙乡年鉴》 C.《寂静的春天》
① ③ ②
(2)、以下是班级开展“选择与人生”专题阅读的过程记录,结合作品,请完成对所思考问题的探究。摘录:人生的悲剧则多生于冲突之不得解决。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摆脱》
关联:祥子无奈与虎妞结婚(《骆驼祥子》)
思考:面对内心冲突,如何抉择才能避免人生悲剧?
探究:
-
15、文言文阅读
【甲】卢重斋遗事
〔明〕叶 盛
中书舍人卢儒,字为己,号重斋,昆山人。博学能文善笔札。文学韩柳书法欧颜 , 自负甚高,诚亦时流罕及。或请文稿,曰:“吾有腹稿耳。吾昔备顾问翰林,一日上促《雪赋》急,诸公未即就,小子一扫,萧状元见之,吐舌走去。”其文今多不传,然其为人,颇类迂僻。陈孟东者招饮,入门偶见胡仲子①文一册,席间饮食外,手读此文不已,不与众接一谈,虽诮之,不复顾也。一日,乡显宦往候之,读书阁中,久不出。其子侄请之至再,曰:“客候久矣。”遽答之曰:“尔何知彼曾读何书来②!”
(选自《水东日记》)
【乙】送徐子春往四川
〔明〕卢 儒
千峰明月夜猿啼,雁自南来客自西。
远近水声滩上下,周回山色路高低。
石门驿畔沽春酒,松子矶边候晓鸡。
回首姑苏渺何处,想应吟遍卷中题。
【注释】①胡仲子:胡翰,浙江金华人,著有《胡仲子》集。②来:句尾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咧”。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或请文稿 或异二者之为 B、然其为人 吴广以为然 C、手读此文不已 惧其不已也 D、不复顾也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用“/”给甲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每部分限断一处)①博学 能 文 善 笔 札
②文学 韩 柳 书 法 欧 颜
(3)、张大复的《梅花草堂集》中记载:“是尝命作《雪赋》,顷刻立就,尽屈其同事者。”作《雪赋》一事,卢儒是如何让他人受屈辱的?请从甲文中找出相应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4)、联系甲文内容,体会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遽答之曰:“尔何知彼曾读何书来!”
(5)、阅读乙诗后,诗中熟悉的意象引发同学们的讨论,请你补全对话。小金:读这首诗,我脑海里总会跳出一些诗意相近的诗句。当我读到“千峰明月夜猿啼”,我就想到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①"。
小华:我也有同感。读到“周回山色路高低”,以描写路况来表达②(填情感),这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③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语:我很赞同。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④ , ”两句与“松子矶边候晓鸡”,不都是在鸡鸣中“动征铎”吗?
小文:还有“回首姑苏渺何处”一句,极写回望来路时的惆怅,让我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城阙辅三秦,⑤”那放眼前路的迷茫。
(6)、假设甲文中“往候之”的不是乡里显宦,而是诗中的徐子春,卢儒仍会“久不出”吗?请结合诗歌和甲文内容推断,并简述理由。 -
16、阅读理解
【材料一】
衢州的烂柯山,是《道书》上所说的“青霞第八洞天”,亦名“景华洞天”的所在,是大家所公认的烂柯故事的发源本土。从衢州的小南门出来,走了十六七里路后就可以到石桥的洞下,洞高二十多丈,宽三十余丈,南北深约三五丈,真像是悬空从山间凿出来的一条石桥,不过平常的桥梁,绝没有这样高大的桥洞而已。石桥的上面,仍旧是层层的岩石,洞上一层,也有中空的一条石缝,爬上去俯身一看,是可以看得出天来的,所谓一线天者,就系指这一条小缝而言。石桥下南洞口,有一块圆形岩石蹲伏在那里,石的右旁一个八角亭,就是所谓迟日亭。
(节选自郁达夫《烂柯纪梦》,有删改)
【材料二】
烂柯山石桥
〔唐〕孟 郊
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
双棋未遍局,万物皆为空。
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
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虹。
烂柯山
〔宋〕朱 熹
局上闲争战,
人间任是非。
空教采樵客,
柯烂不知归。
烂柯山
〔明〕陆应旸
残星半落松坪老,
绝壁孤悬鸟道寒。
天外送青来片石,
雨余飞翠入层栏。
【材料三】
《东阳记》云:“信安县有悬室坂。晋中朝时,有民王质,伐木至石室中,见童子四人,弹琴而歌①。质因留,倚柯听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复饥。俄顷,童子曰:‘其归。’承声而去,斧柯漼②然烂尽。既归,质去家已数十年,亲情凋落,无复向时比③矣。”
(节选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注释】①据《述异记》载,王质所遇为二童对弈。②漼(cuī):同“摧”,毁坏。③比:密,密集。
(1)、用材料二中的诗句为材料一画线句所描写的景观取名,仿照示例说明理由。示例:迟日亭,语出元代杨明的诗句“洞天春远日行迟”,以此为名既表现此亭远离尘嚣,幽静安宁,又寄托人们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2)、小文想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收入烂柯山旅游宣传册,你认为合适吗?请说明理由。(3)、同学们根据材料三表演“王质遇仙”的故事,请你完成下面的导演手记。原文
加点词语释义
表演指导(角色的神态、动作)
质因留
①
王质流露出惊奇的神情,停下脚步侧耳细听,慢慢走过去。
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
②
③
童子曰:“其归。”
④
童子看了一眼王质,略一沉吟,用善意的口吻缓缓地对王质说:“樵子,。”
亲情凋落
凋敝零落
王质⑤
(4)、根据以上材料,仿照示例,编写烂柯山的词条。示例:江郎山坐落于浙江省江山市城南二十五千米的石门镇。山形主体为三爿高耸入云的巨石,呈“川”字形排列。传说江郎山是古代江姓三兄弟羽化而成。众多英杰名士在江郎山留下了游踪遗墨,丰富了江郎山的文化底蕴,如陆游“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赋予江郎山高峻奇伟、气度不凡的形象。
(5)、“南孔圣地,衢州有礼”打响了衢州城市品牌,请你也为烂柯山拟写一则广告词,并说明创意。 -
17、诗歌鉴赏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请从下面两首诗中任选一首,使之与上面两首诗词组成一组阅读材料。你会选择哪一首?为什么?
残 梦
〔宋〕陆 游
少时铁马蹴河冰,老去摧藏百不能。
风雨满山窗未晓,只将残梦伴残灯。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18、文言文阅读
革除遭事二(节选)
〔明〕黄 佐
程本立,字原道,嘉兴崇德人。少读书,不务章句。闻金华朱彦修兄弟得考亭之学①于白云许谦,乃往就学焉。
丁卯,从王朝京师。被累,谪云南长官司吏目。留家大梁,自以一仆之任。时所部百夷煽诱为逆,本立单骑深入,为书开谕逆顺利害,由是诸夷感悦归顺,边事以息。
西南当王师初靖,余孽尚骄,时西平侯沐英、布政使张紞以本立统须守御,因自誓曰:“吾当以死救此一方。”遂不避艰险,山行野宿,自楚雄、姚安以逮②大理、鹤庆、丽江、水昌,咸赖其抚绥安辑。自是民得安业,军得着伍,本立之力也。
(有删改)
洛阳七里桥命儿还大梁,是日风霾大作,晚色忽开,一诗自遣
〔明〕程本立
我老西行几日还,归心随尔过崤关。
晚晴扫得离愁去,稳坐车中饱看山。
(选自《巽隐集》卷一)
(1)、【任务一:阅文知人】认真阅读文本内容,将下表填写完整。时间
筛选文本信息
概括人物经历
我的学习批注
年轻时
闻金华朱彦修兄弟得考亭之学于白云许谦,乃往就学焉。
远道求学
“就学”可理解为①
丁卯年
被累,谪云南长官司吏目。
②
“谪”字学过,理解不难,耶!
云南任上
为书开谕逆顺利害,由是诸夷感悦归顺,边事以息。
③
“诸夷”是否就是“西和诸戎”中的“诸戎”呢?
王师初靖后
④
西南建功
军民安居乐业,全是程本立的功劳啊!
(2)、语言现象要学会梳理。根据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从学过的文言文中再举两例。词类活用
例句:山行野宿。
句1:
句2:
(3)、【任务二:悟诗识人】文学社想以程本立的诗为蓝本制作一个微视频,在校微信公众号上推送。请你结合诗和文,完成视频脚本创作。镜头
画外音:内心独白
背景
人物特写
风吹尘飞,天色阴晦,驿路上一辆马车渐行渐远,徒留两道车辙。
①
儿啊,我已老迈,这一别不知何时再见。狠心命你返回,望着阴沉天色,我的心仿佛正随你一起经过崤关。望你一路顺利,平安归家!
②。山脚下,桥边一车,车帘微微掀起。
安坐车中,面向青山,神态怡然。
③
(4)、【任务三:诗文颂人】校微信公众号设立了“文人风骨”专栏,上一期推介的是范仲淹。请你综合诗文内容,参照示例,写一段话来推介程本立。示例:
范仲淹历经艰难,但勤奋乐观,终有所成。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他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卒,招徕诸羌并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他敢于直言强谏,虽屡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信念坚定,诠释了文人的铮铮风骨。
-
19、根据题目要求对习作进行修改,先提出具体修改建议,再把普通作文升格为优秀作文。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歌曲《从头再来》中唱道:“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进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至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请以“从头再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
【普通作文】
从头再来
“38”,天哪,怎么会这样?
望着数学卷上那刺眼的38分,我耳边响起了男生“三八”的起哄声。同学们戏谑的嘲笑在我耳边回响,鄙夷的目光使我不知所措,无处躲藏。紧紧捏着衣角,看着他们唇角荡漾的喜悦,我一下子失去了方向……
黑夜里,我听到寂寞在唱歌……
我的眼中噙满泪水,手指狠狠地捏住衣角。四周是寂寞的嘈杂声,满目是陌生的脸庞,我惊慌失措地在紧张的氛围中奔跑着,却找不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向……
风过无痕,只留下一地的凄凉……
我的世界哪里去了?为什么心里空落落的?曾经的欢笑哪里去了?那些关心那些安慰哪里去了?为什么没人理解我?把我放在这寂寞的洪流中?
树欲静而风不止,风依旧轻轻地吹着,却忘了树心中的忧伤……
我一天一天地渐渐麻木,一天一天地只剩下机械的思想。在这忙碌的日子里,随手抓的一把空气里都溢满了紧张。在这日子里,我荒芜了自己的思想,只留下悲伤的渴望……
我渴望别人可以对我微笑;我渴望心中飞扬的是斑斓的梦想;我渴望老师可以给我温柔的鼓励;我渴望不再背负那么多又沉又重的包袱……现在的我是黑暗的寄生虫,躲在阳光的阴影里苟活。抬眼看到的是可怕的嘲笑,回首看去是父母堆砌的期望。我是黑夜里的独行者,只能恋上悲伤……
路在何方?生命的尽头又在何方?我不属于这个世界,正如这个世界不属于我一样。只是满目疮痍的是这个世界还是我的心情?
风依旧在吹,似在嘲弄着我的无知与渺小。我气愤但心中却写满了惶恐,我冷漠心中却画满了伤痛。我不解,我该怎样挣脱出这落寞的世界?
隐隐地,我似乎听到心在呼唤着什么,它在呼唤阳光,呼唤遗失了许久的甜蜜过往。呼唤?却为何我心依旧迷茫?
我该怎么做呢?我微薄的力量能改变些什么呢?一个声音在心中呐喊,一种情感在心中冲撞————“用心改变自己才有可能改变这个世界!”我?行吗?
风似乎温柔些了,我心中渐渐明朗,也许我真的可以。也许真的可以一切从零开始,一切从心灵减负开始,一切从打开心扉开始,一切从放飞希望开始,一切从努力开始……也许真的可以……
风过无痕,留下的还有我曾忽视了的温柔……
-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学校校刊有两个栏目正在征文。请你根据对栏目名称的理解,选择其中一个参与投稿。可以讲述经历,可以抒发感想,也可以阐述观点。
栏目一:涉世之初 栏目二:神往之境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