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翰林学校2017年秋季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1、宋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人们在职业选择上也有了更多的自由,“今民无以为生,去为商贾,事势当尔”“耕织之民,以力不足,或入于工商”。这反映出宋朝( )A、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转变 B、社会控制较为松弛 C、小农经济出现瓦解趋势 D、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
2、唐朝时期,国子监招收了大量新罗、日本的留学生,唐政府不仅允许这些留学生参加科举考试,还对其学习时间予以宽限,如监生九年不能毕业者,要"追解,其学籍,新罗、日本留学生可分别延长至十年和二十年。这反映了唐朝( )A、政府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处于世界文明的中心 C、科举考试并没有身份限制 D、对外交流的开放包容
-
3、唐初某税制规定:“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由此可知,该税制( )A、利于政府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确保了农民有土地可耕种 C、抑制了唐代社会土地兼并的现象 D、增加了政府的赋税和兵源
-
4、南朝梁武帝萧衍深谙儒释道三教,在他禅代南齐后,宣布不再侍奉道教,发愿信奉佛教,并下诏要求 “公卿百官,侯王宗族,宜反伪就真,舍邪人正”,皈依佛教;其诸子萧统、萧纲、萧绎等与名僧交往也日益频繁。由此可知,南朝时期A、佛教已成为国教之一 B、君主意志决定了社会思想 C、三教合一局面已形成 D、儒道思想受到了佛教冲击
-
5、汉武帝实行的经济措施中起到平抑物价作用的是( )A、均输平准 B、币制改革 C、盐铁官营 D、征收财产税
-
6、有人把春秋战国某些学派描述为“主张为政以德的礼仪派”“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主张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兼爱的反战派”。下列正确对应该描述的是( )A、儒、道、法、墨 B、儒、墨、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度,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金本位制度的实施,使得英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具有了稳定的币值,为英国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初步一体化。然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金本位制度受到严重冲击,战后虽有短暂恢复,但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彻底崩溃。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经济史》
材料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活动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基金组织提供的短期贷款暂时缓和了战后许多国家的收支危机,促进了支付办法上的稳步自由化。其贷款业务迅速增加,重点由欧洲转至亚、非、拉第三世界。世界银行提供和组织的长期贷款和投资不同程度地解决了会员国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
——摘编自《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全球金融市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金本位制度确立的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亚非拉国家参与世界贸易的影响进行论述。(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和思想的传入,中国社会开始出现了新的社会福利观念。在梁启超、严复、胡适等知识分子的倡导下,西方的社会保障和福利理念逐渐被引入中国。清末民初,政府开始尝试建立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院、孤儿院、医院等福利设施。这些设施不仅提供物质援助,还注重对受助者的教育培训,以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一些新兴的公益组织,如妇女解放协会、儿童福利会、公共卫生促进会等,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兴起。这些公益组织面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推动了社会福利观念的普及和社会的进步。
——据林琳《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探析》
材料二 中国古代社会,乡村治理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西周时期的宗族制度开始形成,兼具家族自治与国家治理的功能。到了明清时期,政府通过法律加强了对乡村的统一管理,职责更加明确,国家权力进一步深入到乡村基层。这一时期标志着从宗族制向保甲制的转变,从家族自治向官方控制的过渡,宗族自治功能逐渐减弱,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加强。到民国时期,宗族制度进一步转变为官僚制度,保甲对乡村的控制更加严格,乡村自治的特征逐渐消失。
——据张华、李强《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演进路径及其现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中国慈善事业有何新发展,并分析其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演变的基本趋势。 -
9、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尤其是计算机和软件产业,取得了显著的领先地位。1979年,欧共体启动了“尤里卡计划”,旨在促进欧洲各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与创新,以应对美国的科技竞争。这反映出20世纪70、80年代欧美商业竞争( )A、聚焦高科技竞争加剧了欧美对立 B、力争加强国内产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C、加深了欧美国家间的经济依存度 D、实质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竞争
-
10、21世纪初,中国政府为了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和创业的政策。据《人民日报》报道:“政府设立了科技创新基金,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同时简化了企业注册和审批流程,降低了创业门槛。此外,政府还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这些政策的实施主要是为了(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C、促进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
11、21世纪初,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在世界商业贸易和金融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跨国公司的数量已超过8万家,这些跨国公司通过在不同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和生产基地,形成了复杂的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由此可见( )A、资本输出旨在建立全球供应链 B、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最终形成 D、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
12、20世纪初,一位中国商人记录道:“近年来,随着国内商业环境的逐渐改善,一些民族资本家开始尝试在金融领域进行创新,如设立银行、钱庄等金融机构,以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些金融机构不仅为民族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还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金融势力的渗透。”这一现象反映了( )A、民族资本主义迎来发展的短暂春天 B、币制改革推动了中国金融市场发展 C、外国金融势力在中国的影响力减弱 D、时代发展提供救亡图存的不同路径
-
13、1690年以来,英国统一公债的利率不断下行,但时而出现反复。一旦辉格党全面控制议院,土地税税率会上调,国债的信用也会上升,利率就会下降。反之,如果是托利党控制议院,国债利率就会上升。这反映出当时英国公债市场的主要特点是( )A、英国的国债利率持续下降 B、党派斗争影响了国债利率 C、政党政治促进了金融繁荣 D、英国财政收入依赖土地税
-
14、据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记载:“在尼罗河沿岸,商人们将当地的农产品如小麦、亚麻、葡萄酒等装上船只,沿着尼罗河运往各地进行贸易。同时,古埃及还与周边地区如努比亚、利比亚等地进行商品交换,进口象牙、黄金、香料等珍贵物品。”这种商品贸易的发展说明古埃及( )A、商业贸易推动了社会分工的细化 B、古埃及成为地中海地区贸易中心 C、尼罗河的灌溉促进了社会的繁荣 D、法老政府对商业贸易的严格控制
-
15、唐代商业发展迅速,市场交易活跃。据《唐会要》记载:“长安东市、西市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东市以经营高档奢侈品为主,如丝绸、珠宝、香料等;西市则以日用品和手工艺品为主,如陶瓷、铁器、布匹等。两市之间竞争激烈,商家纷纷采取各种手段吸引顾客。”这种商业竞争局面的出现说明( )A、唐代农业经济的衰退 B、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 C、唐代政府不干涉商业 D、唐代货币经济的停滞
-
16、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地球,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美国对此反应强烈,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发表演讲,宣布美国将在十年内实现载人登月计划。这一系列事件反映了( )A、美苏太空竞赛加剧了军备竞赛 B、科技竞争成为冷战的重要领域 C、太空竞赛推动了全球科技合作 D、航天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
-
17、20世纪末,一位航天专家指出:“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使人类能够探索宇宙的奥秘,还极大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卫星通信技术的突破使得全球通信变得更加便捷,遥感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兴起,航天材料的研究也带动了新材料产业的进步。”这一现象充分说明航天技术进步( )A、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B、导致全球产业布局的重大调整 C、导致传统通信方式彻底消失 D、促进了全球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
18、19世纪中期,英国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描述了一家纺织工厂:“走进这家工厂,映入眼帘的是无数台飞速运转的纺织机,工人们站在机器旁,紧张而有序地操作着。工厂内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仿佛在宣告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从生产组织形式创新角度看,纺织工厂的出现对英国经济的影响是( )A、推动了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导致了手工业的彻底消失 C、封建等级制度得到了强化 D、加速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
-
19、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位商人写道:“在我们的手工工场中,众多工人聚集在一起,他们按照统一的生产流程和分工协作,制作精美的纺织品。每个工人只需专注于自己的工序,而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这种现象可以表明走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为机器生产准备了新的技术条件 C、导致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产生 D、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
20、据12世纪法国某庄园的档案记载:“庄园内设有铁匠铺、磨坊和酿酒坊,铁匠负责打造农具和修理武器,磨坊用于加工谷物,酿酒坊则酿造葡萄酒供庄园内人员享用。此外,庄园还饲养牛、羊等牲畜,种植小麦、葡萄等农作物,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这表明中古西欧庄园( )A、推动了自治城市的繁荣发展 B、是封建领主剥削农民的工具 C、独立于外部市场而自我运作 D、有军事防御功能和管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