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战时期国民党认为纪念辛亥革命就应“完成辛亥革命之目标,发扬辛亥革命之精神”,因此“吾人必驱逐日寇收复失地,……始可谓完成先烈(指辛亥先烈)之志事”。国民党认为要完成中国革命应从辛亥革命中吸取教训,“革命决不能中途妥协”。

    中共把抗日战争视为辛亥革命事业的继续,认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把各方革命力量组织联合在一起并能互相尊重、互相策勉,“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正是目前中国所极端需要的”。辛亥革命的惨痛教训,却可以为中国的民族抗战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必须发动广大民众起来参加战争”,不能因为日军暂时优势而发生动摇的妥协倾向。

    ——摘编自夏卫东《政治符号:辛亥革命与近代国共关系》

    材料二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对辛亥革命纪念意义的挖掘。1991年10月10日,为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

    ——摘自《继往开来,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纪念辛亥革命”认识上的异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他们形成一定共识的意义。
    (2)、为实现材料二中“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方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纪念辛亥革命具有什么样的时代内涵?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传说时代尧、舜、禹等“帝王”的祭祀,先秦时代就已形成,多在其传说的中心活动地区或陵墓所在地举行。后世不仅唐、宋、明等政权延续了这种传统,北魏、元、清等少数民族政权也祭祀黄帝、帝尧、帝舜等华夏先祖和历代开国帝王。明代正式将帝王庙建在都城,庙中不仅祭祀帝王,还增加37位各民族的名臣从祠于帝王庙。清朝乾隆四十九年,依据国家观念、正统理念,乾隆提出中国历史上的历代王朝的历代帝王均应具有“庙享”地位,最后历代帝王庙享祀帝王达到188位,包括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几乎所有王朝与绝大多数帝王,其祭祀内容发展为国家祭祀,历代帝王庙真正成为国家的庙。

    ——摘编自刘庆柱《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国家认同”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 3、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体育萌芽于原始氏族社会。商周时期盛行的射礼,竞争者先相互揖让,后登堂比赛,赛毕同饮,“其争也君子”。御术、龙舟竞渡等项目,同样受到“君子之争”的框定。汉代舞龙活动十分流行,不同节令的求雨祭礼都离不开舞龙。宋元以后,多数体育活动形式开始冲破“礼仪”束缚,如蹴鞠、相扑等成为瓦舍中民众喜爱的体育表演。清代民间冰上活动在技巧形式与普及程度上都较前代有很大的飞跃,这与满族人尚武善滑的传统有很大关系。

    ——摘编自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编《中国古代体育史》等

    材料二   洋务运动开启了西方体育传入中国的先声。从1862年起,湘淮系等清廷军队开始废除传统的骑射、刀、弓等武艺,以西式兵操训练士兵。维新思潮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西方体育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维新人士“呼吁锻炼强民之体魄”。20世纪初,晚清政府明确规定各学堂一律练习兵式体操。1933年,党领导人民群众成立了“赤色体育会”,将体育与军事技术训练、政治任务相结合,使红色体育为革命和抗战服务。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学校体育课加入了军事体育元素或直接改为军事体育课,学习并掌握侦察、埋地雷、投掷炸弹等军事技能,推动了“以体卫国”爱国精神思潮的蓬勃兴起。

    ——摘编自王德辉《中国近代以来的国运与体育:“国运兴则体育兴”的历史阐释》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体育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相比,近代体育活动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分析近代体育活动开展的意义。
  • 4、2019年4月至今,全国超过24个省的500多名县长、副县长走进直播间,通过在线视频与短视频方式,向消费者推销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反映了
    A、人们对直播带货广泛认同 B、互联网技术超过前代 C、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 D、信息技术普遍被应用
  • 5、1980年国家农委的一份农村调查报告中写道:“‘尖头户站,滑头户看,老实户气得不愿干’的现象没有了”“‘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的一年到头打疲劳战的现象也没有了”。这反映出(     )
    A、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 B、农业富裕劳动力转移进城 C、农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D、合作经营提高生产积极性
  • 6、1964—1980年,以备战为中心、以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为核心的“三线建设”期间,我国共新设56个城市,城市总数由167个增加到223个,增长33.5%。其中内地新设城市29个,占同期全国新设城市的52%。据此可知(     )
    A、经济的区域结构已基本平衡 B、国家意志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C、苏联援助促使城市数量增长 D、中共八大方针得到贯彻实施
  • 7、1949年,中共西南局建立少数民族人士广泛参与的政府机关,推动恢复生产、进行土地改革,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工作,还清除匪患以稳定社会秩序。这些措施(     )
    A、加快了西南地区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B、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创新发展 C、激发了西南地区基层民主建设的活力 D、增强了少数民族对新政权的认同
  • 8、淮海战役期间,群众以人背、肩挑、车推等方式往前线输送近44万吨粮食,共出动推车88万多辆、挑担35.5万副、支前民工543万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誓愿:“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B、群众认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C、解放区土地革命的开展 D、国民党的军队主力损失殆尽
  • 9、1938年,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评论说:“ 近日中国的战事,已将日军强盛的虚势完全击碎,中国已在鲁南获胜,故日军被中国战败,并非不可能之事。”此次获胜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枣宜会战
  • 10、1936年上海的城市人口已逾300万,位居“世界第五、远东第二”,供上海使用的发电设备容量已达26.62万千瓦,占全国总容量的45.5%,每日入夜上海滩灯火通明,以致“不夜城”成为了上海的代名词。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     )
    A、轻重工业的比例趋于合理 B、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 C、现代化水平步入世界前列 D、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
  • 11、某一时期,中共的宣传口号先后密集出现:“苗人下山来与汉族共同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保护喇嘛,信教自由”“抗日反蒋,保护回民”“苏维埃分田地牛羊粮食房屋财产给回番穷人”等。这些口号(     )
    A、为国民大革命准备了条件 B、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有利于红军实施战略转移 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2、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历史由“人类全体或大多数之共业组成”,他认为史学家的职责在于充分挖掘中华民族历史的优秀成果,使国民“睹遗产之丰厚则欢喜而自壮”。据此可知,梁启超的治史理念(     )
    A、否定传统史学的价值 B、根源于马克思主义 C、为变法提供理论支持 D、具有现实关怀意识
  • 13、如图是1920年《新青年》第八卷第一期的封面设计。著名作家茅盾曾经这样解释图案设计用意,说:“这暗示……全世界无产阶段团结起来的意思。”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主张全盘西化挽救民族危亡 B、民主和科学观念的广泛传播 C、对救亡图存道路有了新认识 D、突破了传统纲常伦理的束缚
  • 14、1904年,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建立;1909年,国立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其余各省图书馆也加紧筹建;到民国前夕,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     )
    A、与变法图强运动相辅相成 B、适应了近代教育的需要 C、以宣传民主共和为其宗旨 D、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除
  • 15、“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实践这种主张的是
    A、北洋水师正式成立 B、汉阳铁厂的兴办 C、福州船政局的兴办 D、轮船招商局的兴办
  • 16、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据此可以推知(     )
    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 B、清政府沦为维护列强利益的工具 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了维新派
  • 17、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
    A、构建新的儒学体系 B、提倡知行合一 C、强调社会责任担当 D、重建伦理秩序
  • 18、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
    A、程颢 B、王守仁 C、朱熹 D、李贽
  • 19、元代的手工业工人被征调后,便被编入“匠籍”,世代服役。清代,顺治帝令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官府不再强制工匠无偿服役,即便是官营手工业也给予工匠相应薪酬。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城市经济职能逐渐强化 B、国家治理能力逐渐削弱 C、政府人身控制走向松弛 D、赋役制度发生根本变革
  • 20、据史书记载,辽朝实行“国仪”与“汉仪”、“国舆”与“汉舆”、“国仗”“汉仗”及“渤海仗”并存的礼仪制度,并在庙堂之上“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契丹服饰)”。上述现象(     )
    A、导致了礼仪制度的混乱 B、表明契丹治理理念严重对立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理念 D、加剧了契丹族文化的封闭性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