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翰林学校2017年秋季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蒙·玻利瓦尔(1783—1830年)出生于委内瑞拉的一个白人贵族家庭。他少年时代接受了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洗礼,青年时代就参加祖国独立解放事业。他认为应该解放黑人奴隶,给印第安人以平等权利,用法律来改变社会的不平等。他虽然崇奉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但又认为绝对的民主自由和联邦制都不利于新生共和国的巩固。他设计了一套介于传统的君主制和欧美共和制之间的政治体制。他设想只有新独立的拉丁美洲“各国的大联合,组成足以与欧洲抗衡的均势力量,才是不可摧毁的。”玻利瓦尔为争取在美洲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争取新国家创造繁荣和进步、争取被压迫群众的生存权和受教育权、争取社会改革付出了毕生的经历。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独立战争的经验被拉美和整个第三世界人民当作反对现代殖民主义斗争的宝贵遗产。
——摘自罗荣渠《美洲史论》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鼓舞下,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至20世纪60年代末,亚非新独立的国家已有69个,此后又逐渐增加到120多个,东方民族主义取得决定性胜利。以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为标志,发展中国家作为一股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在反帝、反殖、反霸斗争以及争取建立新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主义从争取政治独立和国家主权变为争取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本国正当经济权益,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20世纪60年代,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便是发展中国家力图维护合法经济权益的集中体现。
——摘编自徐煜《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初拉美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胜利以来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深入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对当代国际格局的深远影响。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早期,以土地分封为基础的封建等级制和庄园制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状况,虽然土地的分封和国家权力的分割影响了王权的发展,但也使西欧各国封建政治走向不同于东方的道路,特别是不同于中国封建政治的道路。庄园的本质是封建主将其作为对农奴进行超经济剥削的生产单位,领主自用地是封建主对农奴进行超经济的劳役剥削的主要场所。当领主自用地分割出租了之后,劳役剥削也随之不复存在,庄园也就宣告解体。
——选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材料二 中世纪早期的城市,古代繁华都市尽遭破坏。残存的城址,只含有政治、军事和宗教意义。期间,偶尔可见贩卖食盐、刀剑和奢侈品的行商小贩,其经济意义无异于乡村,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性质。……10世纪前后,一大批古罗马大城市如罗马、米兰、巴黎、马赛、里昂、科隆、特里尔等相继复苏,成为西欧中世纪城市中的佼佼者。更多的工商业城市完全是新兴的。据统计,1100~1300年,英国新 兴的大小城镇达140个。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对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纷繁复杂的广泛影响。12世纪以后,西欧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地方集市、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区域逐步形成。各地经济联系普遍加强,为西欧一些国家从封建割据走向集权统一创造了物质前提。领主们在庄园内部弃农经商,以谋厚利,使庄园自然经济为货币经济所排挤。
——摘编自晏绍祥、李隆庆《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古后期西欧城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兴起对中古西欧的影响。 -
3、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的大企业以实行行业内的合并达成“世界第一的全球规模经营范围”作为一种战略优势,如1995年,日本三菱银行和东京银行合并,组成东京三菱银行,一跃成为世界第一银行。同年,英国的葛兰素公司成功并购英国另一大医药公司——韦尔康姆公司,跃居世界第一大医药公司。这折射出( )A、跨国企业不断涌现 B、国际经济竞争激烈 C、产业结构加速变革 D、逆全球化暗流涌动
-
4、20世纪70年代,垄断资本从自身利益出发,把经济下行的原因归结为政府支出过多。为此,西方国家普遍削减了福利支出,并推动社会事业市场化、商业化。由此可知,西方国家的这些做法( )A、进一步扩大国家职能的管理范围 B、有利于缓解“滞胀”带来的危机 C、说明传统自由主义政策得到推广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
5、1820年,墨西哥独立军与殖民军达成协议:墨西哥独立、以天主教为国教、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同时,实行“三保证”,即保证任何种族的人都能在政府任职;保证所有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所有神职人员的权益。不久,墨西哥获得独立。这说明当时( )A、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统治完全瓦解 B、墨西哥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开始拉开 D、墨西哥仍面临继续民主革命的任务
-
6、大卫·利文斯顿是英国著名的探险家和传教士,1852年他开始了对非洲的多次地理旅行,填补了非洲地图的许多空白之处。19世纪后期欧洲探险者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1876年部分西欧国家成立了“国家探险和开发非洲协会”。这些活动( )A、助推了对非洲的进一步侵略 B、源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需求 C、实现了非洲向近代文明过渡 D、满足了殖民者侵略非洲的愿望
-
7、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分析方法不仅广泛运用于今天的人文社会科学,而且还广泛运用于政治家的演说、记者的新闻报道和报刊杂志的思想传播中。“八小时工作制”“五一国际劳动节”等已被很多国家老百姓所熟知。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A、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B、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现代社会 C、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8、下表所示为1861年俄国和1868年日本两国的部分改革措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改革措施
俄国(1861年)
日本(1868年)
土地政策
农奴需赎买土地,地主保留特权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允许自由买卖
政治体制
保留沙皇专制制度
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工业化进程
缓慢,依赖外国资本和技术
政府主导快速推进“殖产兴业”
A、日本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俄国改革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为目标 C、日本和俄国的改革因内容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D、两国改革不同程度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9、英国学者怀特海认为,思想史上的18世纪是法国的时代,它重铸了文明世界的前提条件。这一文明世界源自17世纪英国思想,也从该时期英国革命中获得灵感。但是,英国模式总是带有岛国的褊狭性,法国人将其扩大化、清晰化和普及化了。他意在强调( )A、英国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较为保守 B、法国的启蒙思想具有世界性意义 C、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加速启蒙思想成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催生启蒙运动
-
10、16—17世纪,经马尼拉运来的中国生丝使得墨西哥城和普艾布拉等城镇的丝织业得以维持生产,而棉布等廉价中国商品的输入又能满足银矿工人的生活需要,使金银矿的生产得以持续发展。这反映了( )A、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白银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C、大西洋三角贸易繁荣 D、太平洋贸易地位的衰弱
-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非洲文化与外界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就其程度而言,远远大于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亚与外界所可能有的相互影响。这说明( )A、非洲文明受外界文明影响最多 B、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较落后 C、文明交融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D、早期人类文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
12、某学者指出,成功的中世纪商人在逝世时都是感到罪疚的,而且把金钱留给教会作为非生产性的用途。成功的新教商人在世时不再对他们的生产活动感到羞愧,逝世时会把金钱留下协助其他人仿效他们。这一转变( )A、得益于科学革命的发生 B、反映了启蒙时代的思考 C、有利于欧洲社会的转型 D、建立了一种新的宇宙观
-
13、古罗马政治家卡西乌斯·狄奥指出:“(民主制)号称按平等的法律赋予所有人平等的权利,实际上却与自己的名称背道而驰……君主制虽然让人听了不快,却是最切实可行、适合生活在其治下的政体模式。”这一论述旨在强调( )A、民主制违背了历史的潮流 B、君主制更符合民众的利益 C、君主制是现实选择的结果 D、元首政治破坏了共和传统
-
14、20世纪30年代以前,埃及文明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但是后来埃及学家普遍认为,20世纪20年代首次发掘的苏美尔遗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 B、史学研究随史料丰富而不断发展 C、历史事实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D、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实
-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在罗马人由原始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王政时代”,罗马城邦的管理组织民众大会、元老院和“王”管理罗马社会的主要依据是罗马古老的氏族习惯和社会通行的各种惯例。在“王政时代”的后期,随着阶级矛盾的尖锐,罗马第六代王塞尔维乌斯实行改革,废除了原来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三个氏族部落,按地域原则把罗马城划分为四个区域,并按财产的多少将罗马人划分为五个等级,并确定了相应的权利义务。这场改革标志着罗马国家的形成和法的正式产生。
——谢冬慧《罗马法的借鉴价值》
材料二 罗马社会在不断强大以后,开始对外扩张,罗马市民与外国人之间的商贸及其他交往不断加强。而随着交往的频繁,矛盾在所难免,在解决问题时所适用法律的矛盾同样十分尖锐,因古老的罗马公民法不能保护外国人的权利和利益,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基于此况,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最高外事裁判官在处理案件过程中,根据所谓“公平”“正义”的原则,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与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种种社会关系,从而创立了一套与公民法不同,专门调整罗马人与外国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
——谢冬慧《罗马法的借鉴价值》
请回答:
(1)在罗马法正式诞生之前,罗马政府治理社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罗马法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2)据材料二说明罗马扩张中出现的两大社会问题。万民法的制定反映了罗马政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16、二战后成立的世界银行,主要业务是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区域性金融机构亚投行,主要业务是为亚洲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融资支持,与现有的多边开发银行形成互补。这表明两大金融组织( )A、提供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B、区分了基础设施的融资市场 C、推动了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演变 D、提交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案
-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二 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开办情况表(截至2009.10月)
地区
亚洲
欧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数量(单位:所)
70
94
87
21
10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陈独秀对传统儒学的态度。
(2)材料二中孔子学院在全球开办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对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
18、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腹地从西北新疆来的民众带来了烤肉、涮肉等烹饪技术;从东南江浙来的民众带来了腊味等美味;从南方闽粤来的民众带来了烤鹅、鱼生等佳肴;从西南滇蜀来的民众带来红油、鱼香等调味方法。这反映出该时期( )A、国家管理体系向边疆延伸 B、人口迁徙推动了文化融合 C、社会追求美食的风气盛行 D、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
19、汉朝有许多因擅长文章辞赋而被录用在朝廷任职的士人,如武帝朝的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宣帝朝的王褒,成帝朝的扬雄等。这表明两汉( )A、察举制重视文学素养 B、文学发展渐趋成熟 C、开辟了新的选官方式 D、文官选拔途径多元
-
20、孔子认为统治者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和人格,能教化民众,这一理念被后人概括为“内圣外王”;柏拉图认为统治者应具有道德、智慧和知识,主张由“哲学王”来管理城邦。由此可知,两位思想家都A、倾向于建立君主专制统治 B、对君主的品德严重不满 C、力图恢复奴隶主贵族专政 D、具有理想化的政治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