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翰林学校2017年秋季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经历了封建社会中的主导、近代社会的衰落、现代社会的复兴,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变迁。
时期
儒学地位变迁的大致历程
西汉
汉武帝尊崇儒术,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宋明
儒学汲取佛道思想,形成理学体系,成为官方哲学。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
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都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结合。
新文化运动
对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文化进行彻底的批判。
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儒家民本思想进行批判改造,吸收了其中民本思想的精华,扬弃了其中封建专制主义的糟粕。
改革开放后
儒学走向复兴,儒学现代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提供涵养,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文化源泉。
综合材料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2、19世纪后期,英国殖民者在南非和东南亚大量引入印度契约劳工。与17—18世纪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相比,这种劳工迁移最显著的不同影响是( )A、导致目的地区人口种族结构单一化 B、促进了欧洲语言在殖民地的普及 C、形成更为持久的文化保留与社区建设 D、完全依赖强制手段维持劳动力供应
-
3、从11世纪起,欧洲四处游学的学生和学者仿效工商行会建立中世纪大学,一般设文学、神学、法学、医学四个学院,起初在欧洲南部,后来向北部扩散。13世纪起,在各地王侯的支持下,欧洲各主要城市出现了很多大学。大学的兴起( )A、得益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B、直接推动了科学革命的发生 C、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D、动摇了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
-
4、二战后,美国对拉美的政策不断调整:从美国为盟主的政治联盟到建立区域性经济集团,对拉美的干预从20世纪80年代的“民主化”到1999年的“新干涉主义”,再到2013年放弃“门罗主义”。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B、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D、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
5、20世纪初创刊于北京的《启蒙画报》,创造了很多或长或短的歌谣,再配上或精或粗的图像,以吸引少年儿童的阅读,当时中国还有不少类似的画报。下图为其中的一幅——《渔儿乐》。这表明当时中国知识界( )A、初步意识到海洋开发的重要性 B、极力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C、注重开启童智以促进民族复兴 D、开始加大寓教于乐力度
-
6、下图为中原世族迁徙路线图。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 )A、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B、削弱了世族影响力加强了皇权 C、推动经济重心转移至长江流域 D、强化了中原政权对南方的控制
-
7、孔子说:“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墨子认为,“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老子指出,“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法家慎到认为,“天下无一贵,则理无由通”。这些观点反映了( )A、诸子百家思想趋同 B、大一统的理想追求 C、血缘政治已经瓦解 D、社会转型势在必然
-
8、西周时期,士拥有一定财产,无须生产劳作,必须小心谨慎地为卿大夫效劳。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则不同,孔子公然竖起“学而优则仕”的旗帜,墨家派遣弟子拿起武器帮助宋国守城,法家导演了众多的变法活动。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官僚制度的形成 B、思想流派的对立 C、社会活力的增强 D、政治权力的集中
-
9、作为中国早期城市的代表,陶寺遗址石器生产的规模很大,不仅生产工具,而且生产武器石镞;二里头和殷墟的青铜器、玉器等生产规模扩大,石器生产逐渐在城市布局中消失。这一变化反映了( )A、生产工具制造技术精进 B、文明化程度的逐步加深 C、国家初始形态开始出现 D、城市主要功能发生转变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拿马运河区示意图
材料二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巴拿马主权国哥伦比亚看到了开发运河的经济利益,打算修建运河。
1881年哥伦比亚与法国签署协议,法国获得了运河建设许可权,1月运河破土动工。
1903年巴拿马政府宣布独立,美国迫使哥伦比亚政府承认巴拿马独立,并与巴拿马签订条约,以1000万美元一次性支付及每年25万美元补偿为条件,永久获得巴拿马运河区的控制权及司法、军事管辖权。
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1920年起正式向全球开放。此后的60年时间里,美国收取到高达461亿美元的通关费用,而分给巴拿马的则仅有11亿美元。
1959年古巴革命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巴拿马人民不断开展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1964年1月9日一名巴拿马学生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在运河区升起巴拿马国旗时被美军枪杀,随后巴拿马宣布与美国断交,要求美国归还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
1977年美国与巴拿马重新签订了美巴运河新条约。
1999年12 月31日,巴拿马运河正式回归了巴拿马共和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拿马运河开通的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999年巴拿马共和国新闻人的身份撰写一篇“运河主权回归”的新闻短评。(要求:自拟标题,结构清晰,语气恰当,表述成文。)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国建立后,未能在较短的时间里重建社会秩序,很快便陷入种种混乱中。对于这段历史,某革命者曾深有感触地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摘编自鲁迅《南腔北调集·自序》
材料二 人就是这样,想创造新世界的时候,都会把旧社会说得无比黑暗。实际上,任何一个所谓旧社会的真面貌都不是革命者控诉的那个样子。要想探索文明的兴衰,尤其是通过长历史、大脉络去发现文明的内在逻辑,就必须放下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因为这种大而化之扣帽子的办法会让思想变得简单粗暴,很难深入文明的底层。
——摘编自李筠《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者控诉旧社会”时的认识误区。(2)、根据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以“我眼中的北洋政府时期”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万历四十六年 (1618年),时任户部尚书李汝华提议加派辽饷筹措军费以抵御辽东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自贵州外,亩增银三厘五毫,得饷二百万”。
辽饷银锭加派及银锭铭文表(部分)
名称
背景
史料记录
银锭铭文
辽饷
辽东战争
加派时间
征收标准
总额(两)
地区
名目
地区
万历四十六年
每亩三厘五毫
二百万
贵州地区除外
辽饷银、地亩辽饷银、加派、地亩银、地亩加派银
贺县、石门县、四川、云南
万历四十七年
每亩七厘
/
万历四十八年
每亩九厘
五百二十万
崇祯三年
每亩一分二厘
六百六十万
天启元年
杂项
无定额
/
新饷杂项银
云南
崇祯八年
捐助
无定额
五省
助饷
京山县
——摘编自付宛璐等《明末“三饷加派”补证——以四川彭山江口遗址出水银锭为中心》
材料二 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在灭掉大明后,曾评价“前朝(明朝)弊政,厉民最甚者莫如加派辽饷,以致民穷盗起,而复加剿饷(为了消灭农民军,旧额田赋的基础上,每亩加粮六合,称剿饷),再为各边抽练,而复加练饷(练边兵而亩加赋银一分,称练饷)。惟此三饷,数倍正供,苦累小民,剔脂刮髓,远者二十余年,近者十余年,天下嗷嗷,朝不及夕。”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给“辽饷”下个定义,归纳明代辽饷加派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
13、如图为2025年3月20日刊登在《中国日报》上的一幅漫画。这一漫画反映出美国贸易政策( )A、能有效降低民生商品价格 让鸡蛋 B、以合理手段维护经济利益 再次便宜 C、陷入贸易保护的逻辑悖论 D、推动了全球贸易秩序优化
-
14、1921年法国将“停战车厢”移入荣军院,并在“停战空地”树立“倒伏德国黑鹰”的纪念碑。1950年后,复制的“停战车厢”重回贡比涅森林,纪念活动转向“对战争的追忆与反思”,强调“平和、包容、理性”。这一变化反映出( )A、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抗弱化 B、欧洲一体化背景下的历史反思 C、战后德国对历史罪行的深刻忏悔 D、法国民族主义情绪从高涨到消退
-
15、马克思提出:“劳动权就是支配资本的权力,支配资本的权力就是占有生产资料,使生产资料受联合起来的工人阶级支配,也就是消灭雇佣劳动、资本及其相互间的关系。”马克思这一思想意在( )A、改造社会经济所有制结构 B、建立生产资料个人占有制 C、推翻资产阶级的专制统治 D、号召国际无产者联合起来
-
16、1520年春,西班牙国会对国王提出:不许离开卡斯提腊、禁止黄金出国、撤销外国人的高级官职,遭到国王拒绝。同年,以自治城市为主体的起义爆发,起义失败后,国王转而与上层贵族联盟。这可用于( )A、佐证西班牙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B、佐证西班牙自治城市开始兴起 C、研究西班牙重商主义政策的起源 D、研究西班牙社会转型失败的原因
-
17、埃及古王国时期(约前27-前22世纪),确立了以法老为首的君主专制政体。在这一阶段,埃及对邻近区域进行了多次远征,并大规模兴建了金字塔和水利工程。这一时期的埃及( )A、初步实现国家统一 B、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增加 C、遭受赫梯帝国入侵 D、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
-
18、1979年《人民日报》首登四川宁江机床厂广告遭反对,后被官方媒体肯定为“有意义的改革”。1985年上海“国际饭店”东芝广告被部分市民形容为“鬼子进村”,官方媒体刊文回应“允许和欢迎外商做广告”。这些现象反映( )A、民众普遍抵制外来文化 B、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C、经济观念转型过程曲折 D、政府放弃计划经济体制
-
19、为解决“两弹一星”理论研究、实验和研制的难题,国家组织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等科研力量,协同作战。在发射“东方红一号”时,动用了全国近60%的通信线路,守卫通信线路的群众多达60万人。这反映了我国(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科教兴国”的成果显著 C、基础设施建设领先世界 D、三线建设增强了国防实力
-
20、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一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标志着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D、加速国民党战略进攻走向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