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欧洲知识界的一个思想特征是,对于人认识自身和认识世界的能力愈来愈具有自信。许多人认为,自己和自己所处的时代是摆脱偏见和迷信的时代,这就是说,人凭着健全的常识来观察世界,而后才做结论。许多受过教育的欧洲人日益不再接受那些不根据经验观测就宣布为真理的思想。

    ——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知识界“愈来愈具有自信”的原因。
  • 2、20世纪80年代,在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中,美国里根政府拒签《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同时还推出一系列破坏公约的政策,但均未能阻止国际社会签署该公约。这反映出(   )
    A、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走向破产 B、霸权主义行为被国际社会抵制 C、海洋开始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 D、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日益巩固
  • 3、如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各洲比例的变化情况。造成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多极世界格局形成 B、新的国际政治秩序的建立 C、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D、经济区域一体化加速发展
  • 4、下框为某部历史著作中列出的大事年表(节录),从中最能说明作者(   )

    1947年国务卿马歇尔宣布美国对欧洲重建予以援助的计划

    1948一1949年美国在苏联封领西柏林期间对该城市空运给养

    1949年苏联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1949年美国和西欧建立北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一1953年朝鲜战争显示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新政策

    A、具有明显的“西方中心论”的色彩 B、关注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抗与冲突 C、撰写此表有助于梳理冷战主要脉络 D、著作进一步深化学界对冷战的认识
  • 5、下表反映的是苏俄(联)1921~1925年粮食作物产量和粮食耕种面积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源于当时苏俄(联) (   )

    年份 项目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3

    34.55

    44.24

    粮食耕种面积(万公顷)

    6 620

    7 860

    8730
    A、农村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B、坚持以农业建设为中心 C、农民建设苏维埃的热情高 D、适时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 6、仅一周的时间,埃及全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罢工和骚乱,铁路和电话线路被切断,出租车司机拒绝载客,律师也表示不会出现在庭审现场,农民也走上街头打出支持华夫脱党、要求独立的标语。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扎格鲁尔领导埃及军民反抗英国 B、非洲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政党 C、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D、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 7、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同时亚非拉人民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如表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概况表,表格信息反映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


    拉丁美洲独立

    亚洲觉醒

    非洲抗争

    主要途径

    独立战争

    民主革命

    武装斗争

    领导阶级

    大地产主

    民族资产阶级

    政党、宗教、皇帝等

    A、英国是占有殖民地最广阔的国家 B、亚洲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C、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拉美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
  • 8、1871年 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  “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土地所有主……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这表明巴黎公社(   )
    A、保障资产阶级权益 B、主张复辟波旁王朝 C、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 D、具有无产阶级政权性质
  • 9、1848年后,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性”表明它还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继续发展,随着这一认识的进展,马克思后来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在否定传统之中预知未来 B、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C、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发展 D、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
  • 10、有人对美国1787年宪法评论道:“每个利益集团都把宪法视作维护自己、制约对方的法律武器。它的社会基础扩大了,这就缓和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矛盾,有利于法治建设和创造和谐的政治。所以,宪法在批准后受到普遍的拥护与尊重。”这一论断主要是基于美国1787年宪法(    )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B、提供了平衡利益的智慧 C、蕴含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D、实践了三权分立的理念
  • 11、至15世纪中叶,欧洲前往东方的通道被控制整个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势力封锁。因此,除了作为中间人牟利的威尼斯商人外,欧洲人渴望找到一条“通往香料产地东印度群岛”的新路。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之一是(    )
    A、宗教传播 B、商业利益 C、殖民扩张 D、探索新知
  • 12、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属典型的拜占庭风格;俄罗斯的造型艺术,尤其是圣像画别具特色,与拜占庭的圣像画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眼睛的画法是最为突出之处;俄罗斯的国徽,也渊源于拜占庭文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俄罗斯的兴起晚于拜占庭 B、俄罗斯继承与融合拜占庭文明 C、俄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宗教影响 D、拜占庭与俄罗斯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
  • 13、表中列举的众多优秀文化成果都对希腊文化的成熟和进步产生过重要影响,契合材料主旨的论述是(    )

    古埃及

    几何学、医学、建筑

    古巴比伦

    天文、数学、法律

    腓尼基

    造船术、航海术

    古印度

    代数学

    A、古代亚非文明滋养了古代欧洲文明 B、人类历史发展具有统一的内在规律 C、古代东西方文明齐头并进、交融互鉴 D、西亚与埃及文明对古代文明贡献最大
  •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变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常态,存在着一个从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大变化,大变局的发生,则有赖于能引起全局变化的大事发生。因此,当我们观察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至少可以从五百多年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的长镜头中回看,去寻找导致或促成历史发展不断量变和质变的一些重要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

    ——摘自徐蓝《500年世界历史史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世界大变化、大变局”,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西欧中世纪早期,文化教育几乎全部为教会所垄断,异教学校被取缔。基督教教会为培养僧侣及为教会服务的人才,向群众宣传宗教,并设立了一些教育机构。其中水平较高的有僧院学校和大主教学校。僧院学校附设在僧院内,又分内学和外学。内学培养未来的僧侣,外学则旨在对俗人的子弟进行教民教育。两种学校的学习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教师由僧侣担任,教学建立在盲目服从所谓圣书及其讲解人——教师的权威的基础上,不许学生有任何探索和创造,强调背诵,也采用问答法进行教学。所有的教会学校都奉行禁欲主义,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残酷的体罚。

    ——摘编自吴式颖、郭法奇《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 中世纪中期时,在阿尔卑斯山北侧,修院学校被城市教堂学校代替,在伦巴底则被半世俗化的市立学校代替。城市教堂学校和市立学校招生人数和教学队伍日渐扩大,其中一部分发展成大学。13世纪时,大学在几个大城市特别繁荣。巴黎、伦敦等北方地区的大学都由讲师团体主持,这和现在的美国大学实行的制度差不多,由院系来设置课程,安排学位和讲师。博洛尼亚的大学则由一群学生来管理,南方的其他大学也都采用类似制度,他们创立了一套严厉的规矩来规范讲师的操行。

    ——摘编自【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早期西欧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中期欧洲教育发展的表现及意义。
  •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波斯帝国领土广大,印度流域文明、西亚文明、埃及文明和小亚细亚文明都聚集在它的版图之内……波斯帝国的第三代皇帝大流士一世积极开发海洋,建立全世界最强大的舰队,游弋于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爱琴海和黑海等广阔的水域之中,大大加速了三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次文明大汇合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深度和广度也是空前的。波斯帝国时代的文明大汇合,延续到“希腊化时代”约六个世纪之久,其源头则更久远,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二、三千年。那时,文明大汇合的中心是西亚,由于东方文化源源不断输往西方,极大地促进了欧洲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摘编自李忠存《试析波斯帝国时代的文明大汇合》

    材料二  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从地区隔绝向世界形成统一整体过渡的历史,只是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过去长期存在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相对隔绝状态才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被打破,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才逐步形成为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而又互相矛盾的一体。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波斯帝国时代文明大汇合出现的原因,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交汇的角度谈谈世界联系加强的影响。
  • 17、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一格局的出现(  )
    A、使东方落后于西方格局开始出现 B、促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C、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D、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 18、读下列两幅地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民族独立运动改变了拉丁美洲的政治格局

    ②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任务仍然未完成

    ③海地成为美洲大陆第一个赢得独立的国家

    ④拉丁美洲国家在独立之后都建立了共和国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19、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人中流行的一首歌曲唱道:“有位残忍无情的国王,超出了诗人的想象;一位暴君自天而降,白人奴隶都熟知,此无情的国王就是蒸汽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  )
    A、生产工具改进强化了等级观念 B、工业革命后两大对立阶级产生 C、工人运动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 D、国际工人运动已走向国际联合
  • 20、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革命派报刊《波士顿公报》全文刊登了英国《权利法案》等法令。许多读者来信赞美《权利法案》是“英国宪法美丽而强大的顶梁柱……它肯定并维护人的自然权利,明确提出人与生俱来的任何权利都不应该受到侵犯,如自由、财产等原则”。这说明(  )
    A、英国殖民体系逐步走向瓦解 B、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C、北美意图照搬英国政治制度 D、报刊成为独立战争主导力量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