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后,1985年,法国提出欧洲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全面合作的“尤里卡计划”,同年,欧洲17国和欧共体代表召开会议同意了该计划。欧洲“尤里卡计划”提出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刺激 C、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入发展 D、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 2、20世纪50年代,苏联出台了各类鼓励个人副业的政策,如废除经营个人副业的义务交售制度;降低个人副业税率;甚至要求各级领导人要为干部群众饲养家禽牲畜提供各类便利。到1958年,苏联的豆、蔬菜、肉、奶产量都有较大的提升,这一政策旨在(     )
    A、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 3、1934-1980年,美国政府中被委任以内阁、外交和法院要职的官员中有64%来自公司共同体,而这一比例在“新政”时期仅为47%,他们大多与经济集团的政策规划部门保持着密切联系。这反映出美国(     )
    A、国家宏观调控的发展 B、文官制度的异化 C、政府腐败程度的加深 D、“滞胀”危机凸显
  • 4、鲁道夫·迈德纳曾言:“我不认为瑞典模式已经完全过时,即使福利国家制度已经被部分地破坏,但它仍是有活力的。中产阶级随时准备交更多的税以改善整个国家的生活条件。”他意在说明“福利国家”(     )
    A、国家制度已经被部分地破坏 B、有利于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 C、是一种即将过时的发展模式 D、可以改善整个国家经济状况
  • 5、1988年,埃及学者萨米尔·阿明发表《论脱钩》,强调第三世界国家最终要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脱钩”,但“脱钩”不是“闭关自守的同义语”,而是要“不受世界范围内活动的资本主义价值规律统治”的影响。上述观点反映了(       )
    A、逆全球化潮流的广泛兴起 B、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向往 C、西方殖民体系已土崩瓦解 D、改革全球经济治理的诉求
  • 6、20世纪60年代,亚非拉地区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建立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等形式,联合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追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由此可知,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重要作用是(     )
    A、促成了多极化的深入发展 B、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C、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D、构建了区域经济集团
  • 7、二战后,西方国家开始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做法,建立广泛的福利制度,实行免费基础教育、医疗保险、失业救济、养老保险、兴建廉租房等。西方国家此举(     )
    A、体现了政府职能的扩张 B、平衡了社会各阶层间的利益 C、避免了工人运动的发生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 8、现代派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下列作品属于现代派的是(     )
    A、 B、 C、 D、
  • 9、据统计,1945年比属刚果运往法属赤道非洲的货物比二战全面爆发前增加约13倍,运往罗得西亚(英属津巴布韦)的货物增加了4.5倍。同年,南非联邦向肯尼亚和乌干达的出口额增加了近7倍,向坦噶尼喀(一战后英国的“委任统治”地)的出口额增加了2.5倍,对这些地区的出口量总值达330万美元。这表明二战客观上(     )
    A、冲击了殖民国家的统治秩序 B、解决了盟军物资的短缺问题 C、增强了非洲内部的经济联系 D、推动了交通设施的发展完善
  • 10、1948年,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在议会演讲中强调:苏联的威胁,意味着西欧团结的时机成熟了,“与英联邦和欧洲的海外领地进行紧密合作……这些海外领地是初级产品的出产地,他们拥有原料,食品和资源,将为殖民地自身、欧洲和世界带来好处。”这一观点表明英国(     )
    A、试图利用西欧维护自身国际地位 B、致力于开辟世界殖民市场 C、积极参与战后的欧洲一体化进程 D、拉拢欧洲反对美国的霸权
  • 11、下图是美国与苏联(含沙俄、苏俄时期)工业生产指数(1913年指数为100)。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破坏两国工业 B、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的经济迅速恢复 C、两国工业均遭到经济大危机的重创 D、苏联曾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工业强国
  • 12、1930年,英国殖民当局听取了本国盐商的建议,关闭了印度自身的产盐区,制定《食盐专营法》。甘地放言除非当局不再实行食盐专卖,否则永居海边。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沿海地区掀起了一片自制食盐的风气,全国各地自发举行示威游行。由此可见,“食盐进军”(     )
    A、迫使英属印度殖民当局妥协 B、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C、促进了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 D、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
  • 13、下图反映了1870—2010年美英两国市场上相同数量的本国货币所值黄金的相对数量(纵轴数值越小,购买单位商品所需的黄金数量越少,黄金价值高,也意味着本国货币价值低)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注:灰色部分代表经济危机或萧条期(Great depression大萧条  Great staglation滞胀Current economic crisis经济危机)

    A、政府调整货币政策以应对经济危机 B、经济萧条时本国货币具有更高价值 C、二战后货币汇率变动促进经济复苏 D、滞胀危机时期居民的生活成本下降
  • 14、1919年,美国政府签订了对德和约,然而该条约遭到国会特别是共和党议员的猛烈抨击,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山东问题。一位参议员表示:“中国加入欧战,系因美国劝告,并允在和平大会上维持中国权利。今以山东畀(给予)日,无异卖友。故宜将德约内关系山东一款删除。”最终,美国国会没有批对德和约。材料表明(     )
    A、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得到美国支持 B、美日两国矛盾由此日益激化 C、中美两国巴黎和会外交均告失败 D、美国政治彰显分权制衡精神
  • 15、1943年,美国西雅图的波音飞机制造厂中女工已占雇员的一半,往日的化妆品售货员、美容师、女招待、香水瓶设计师或家庭妇女们,经过短期训练便操作起车床、刨床,或开起大吊车来。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罗斯福新政扩大了就业 B、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D、战争导致劳动力短缺
  • 16、下图所示为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作物产量和粮食作物耕种面积情况。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

    A、“苏联模式”的建立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D、“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 17、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发生的每一个重大的国际事件,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关联,“靠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该体系最终崩溃。此材料主要说明(     )
    A、欧洲分裂局面最终形成 B、二战爆发的历史合理性 C、凡尔赛体系自身的缺陷 D、和约无法维持世界和平
  • 18、1885年签署的柏林会议总议定书宣称:"今后占据目前在其领地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或迄今没有这类领地而即将获得这种领土的国家,以及将要承担保护权的国家,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送与此有关的相应文件及声明,以便使后者在必要时有可能申诉自己的要求。"上述内容体现的原则是(     )
    A、"有效占领" B、"全体一致" C、"委任统治" D、"机会均等"
  • 19、1881年2月,马克思在信中写道:“如果在一个国家还没有发展到能让社会主义政府首先采取必要的措施把广大资产者威吓住,从而赢得首要的条件,那么社会主义政府就不能在那个国家取得政权。”这表明巴黎公社失败主要是由于(     )
    A、没有建立工农联盟 B、时代的局限性 C、公社领导软弱无力 D、普鲁士的镇压
  • 20、美国历史学家罗伯兹说:“16世纪早期,一场深重的危机令西方基督教世界大为震动。它永久性地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加快了王权的整合。”这一事件(     )
    A、受益于近代科学的兴起 B、提供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C、着眼于追求现世的幸福 D、推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