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翰林学校2017年秋季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1、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参众两院共同执行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提案;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力,同时对总统执行权力作了一定的限制,规定了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上述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践行天赋人权思想 B、协调并规范权力运行 C、发挥议会辅政功能 D、推动法国的制度变革
-
2、伏尔泰曾经因为对培根、洛克、牛顿等人学说与思想的宣传,而被国内一些批评者嘲讽为“崇英狂”。对此,伏尔泰愤然回应道,成百上千的人在大声疾呼,斥责崇英狂,倘若这些演说者想把像英国人那样研究.观察和思考的愿望说成一种犯罪,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反映出法国当时A、宗教束缚阻碍了近代科学形成 B、理性主义尚未成为社会共识 C、已经是近代欧洲启蒙运动中心 D、自然科学传播危及封建统治
-
3、拉斐尔擅长画圣母,他笔下的圣母不再是过去宗教画中那种呆板、神秘的圣母,而是美丽温柔和充满母爱的世俗女性,但圣母的眼神却略显哀愁,似乎预感到基督坎坷悲惨的命运、据此可知,拉斐尔的圣母像作品( )A、折射出对教皇权威的否定 B、以悲剧为主要表现形式 C、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气息 D、注重唤醒女性主体意识
-
4、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推行宗教改革,规定英国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的大权;教会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但天主教的教义、制度和仪式仍然不变,未经国王同意,教会无权召开宗教会议,更不许任意修改和制定教规。英国的这一改革( )A、使人们获得灵魂得救自主权 B、为民族国家发展创造了条件 C、废除了天主教基本教义教规 D、体现出世俗王权已取代教权
-
5、阿拉伯人认为,拥有丰富的学识是一个穆斯林最为荣耀的装饰。在阿巴斯王朝,各地广建数千座清真寺学校,学习内容扩展到圣训、伊斯兰教法、语言学、演说等。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回国后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当时阿拉伯国家的这些现象( )A、说明了阿拉伯是人文精神的发源地 B、直接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C、促使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D、对文化的繁荣具有推动作用
-
6、古埃及人对神的敬畏来源于原始社会对自然力的崇拜,埃及法老一向宣称自己就是太阳神(拉之神)的化身,后来又信仰阿蒙神便成为了阿蒙神的代言。王国的国王既是国家领导者也是国家最高级祭司。由此可知,古代埃及( )A、教会凌驾于王权之上 B、借鉴融合东西方文明 C、王权与神权的相统一 D、初步具备了国家形态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物
观点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年)
在《战争与和平》里,从人性与社会的角度揭示了战争对文化的复杂影响。战争让人们流离失所,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秩序被打破,但在艰难的抗争与重建过程中,又激发了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与新探索
克劳塞维茨
(1780-1831年)
在《战争论》中提到:“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从军事理论角度,点明战争与政治、文化的关联,阐述了战争打破地域界限,促进不同文化碰撞的作用
黑格尔
(1770-1831年)
历史的发展是通过“理性的狡计”实现的,而战争往往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从哲学视角分析战争在文化交流、融合与破坏等方面的复杂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以“战争与文化重构”为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60-1900年美国外来移民数量统计
1866-1870年
1513101人
1871-1880年
2812191人
1881-1890年
5246613人
1891-1900年
3687564人
合计
13259469人
按移民来源划分,工业革命时期进入美国的移民形成两大潮流:一股源自北欧和西欧,一股发端于东欧和南欧。西北欧民众移居新大陆的历史可追溯至殖民地时代,从那以后一直源源不断并由涓涓细流汇聚成滔滔江河,在19世纪下半叶更是波翻浪涌并于19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东南欧及亚洲、加拿大和拉丁美洲的移民流起于19世纪90年代,并且不断涌动高涨,形成新一轮更加壮观、更加汹涌的浪潮。
——摘编自潘月《工业革命与美国移民政策转变的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美国移民形成两大潮流的共同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外来移民对美国发展的意义。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汉代至清代,中国的城市基本就是中央集权式的行政体系的载体。主要的城市都是地方官府和士人集中的地方,又是科举与官学等教化机构所在,以推行与农业经济直接有关的农田水利、河道整治工程,负责地区文化和社会建设,包括教育、刑名、救灾、福利和医疗等服务的提供。
——摘编自薛风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二
年份(年)
总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万人)
城市化率(%)
1949
54167
5765
10.64
1960
66207
13075
19.75
1963
69172
11648.56
16.84
1978
96259
17249.61
17.92
1992
117171
32374.35
27.63
2000
126743
45906.31
36.22
2011
134735
69078.63
51.27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化率历年统计数据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8年后城市化率增长的原因。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绝大多数的村落聚族而居,村落中的乡族势力是乡村社会的领袖。乡族势力一般包括具有文化背景的士人、具有仕宦背景的退职官吏等。唐代前期乡村社会中具有文化和仕宦背景的群体以士族为主体;唐代后期,逐渐由以科举为背景的乡村知识分子构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乡里组织与宗族组织两者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力与控制力不尽相同。在唐前期,乡里组织控制社会的力量更强大一些。唐代后期,乡里组织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力有下降的趋势,以村落为背景的乡族势力则在加强,此时的村落领袖一般为乡村富户,实力更强。
——摘编自李浩《论唐代乡族势力与乡村社会控制》
材料二 明代乡村流行保甲制,十家为一保,实行连坐和互相监督。明代后期推行乡约制,大多是各乡里结合实际设置相应职务,以道德教化为主要功能,包括宣讲圣谕、倡导互助、处理纠纷等。皇帝禁止官员插手基层乡村事务,通过士绅、宗族和老人等地方群体实施乡村地方自治。为了实现良好的乡村治理效果,明代统治者颁行了许多关于乡村治理的法律条令,还充分利用了当地的乡规民约和家族法规。
——摘编自林乾、杨练《明代乡村治理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乡村社会变化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明代地方乡村基层治理的特点。 -
11、20世纪年90年代,丹麦政府社会救济法案规定,没有工作就无权享用公共津贴,只能接受地方政府的安排;社会服务享用条件也更严格,认为每个人都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反映了( )A、国家基层治理能力增强 B、北欧福利国家彻底破产 C、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政府兼顾了效率和公平
-
12、1839年,德意志建成铁路13公里,到1850年,铁路里程已接近6000公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毋宁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材料可以证明( )A、交通进步必然推动国家统一 B、德意志工业革命的成果突出 C、德意志民族认同感持续增强 D、工业革命促进了德意志统一
-
13、18世纪,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人认为,世界上除了继承希腊、罗马的欧洲文明之外,还存在一个更古老的、更开明的中华文明,其中有不少可学的东西。由此,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这一现象( )A、强调了文明的优劣性 B、印证了欧洲文明的多元性 C、助推了欧洲思想解放 D、说明中西文明具有互补性
-
14、城市与王权交好是中世纪西欧的一种有特殊意义的历史现象。城市主要以其财力支持王权,增强了王权扩张的力量。王权对于城市的扶助促进了城市工商业的兴盛和市民阶级的成长壮大。市民占有一席之地的等级会议是结盟的政治果实。这表明( )A、王权扩张是城市自治的前提 B、特许状颁发范围的扩大 C、王权与城市的发展互利互惠 D、等级会议成议会的源头
-
15、公元1-2世纪,生活在中亚地区的大月氏人西迁,征服了印度北部,建立贵霜帝国。贵霜帝国融合了希腊、波斯、印度等多种文化元素,其文化特色通过丝绸之路向东传播到中国。这一现象可用于研究( )A、民族迁徙与文化融合 B、贸易往来与城市发展 C、宗教传播与思想碰撞 D、军事征服与政治变革
-
16、1984年海盐县衬衫厂厂长步鑫生成为新华社报道的先进典型,他提出“人无我有,人有我创,人赶我转”“日算月结,奖优罚劣,实超实奖”等管理理念,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这一现象( )A、说明私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B、源自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 C、体现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理念 D、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17、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壁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吸引了大量学者前来研究,为宗教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发展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这反映了文化遗产的( )A、艺术价值 B、科研价值 C、经济价值 D、审美价值
-
18、1950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重点介绍我国东北各地技术人员、工人技师为提高生产效率而进行的技术革新与改造,以技术革新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运动已经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当时这一运动( )A、使国民经济迅速得以恢复 B、增强了抗美援朝的物质基础 C、配合了三大改造胜利进行 D、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19、1931年,国民政府再次订立新关税制度,大幅度提高了各种普通进口商品的税率,烟酒的税率提高到50%,丝绸的税率提高到45%,火柴和陶瓷制品则为40%,毛织品和高附加值食品则为35%,麻织品和玻璃的关税也达到30%。这一做法( )A、实现了关税的完全自主 B、体现了半殖民半封建色彩 C、摆脱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改善了民族工业发展环境
-
20、如图为发表于1917年的漫画《快把害虫一个一个捉出来》。此画将“民国”比喻为一棵大树,将“义军”画成一只啄木鸟,正在将隐藏在大树中的身着军装和清朝服饰的“害虫”一个个捉出来,以让“民国”成长壮大。作者意在表达( )
A、揭露政党政治的弊端 B、反对袁世凯复辟的决心 C、拥护民主共和的立场 D、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