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沅澧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上)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 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江苏省丹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1、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四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19世纪—20世纪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2、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三十年战争,1648年欧洲各国签订《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19世纪,国际法的应用范围逐步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地区。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国际联盟。二战后,《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力量。同时,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国际人权、国际环境、海洋、外层空间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纷纷问世。
——摘编自杨泽伟著《国际法史论》
材料二 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家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材料三 1948年12月7日,新华社社论写道:“人民银行新货币的发行,预告着解放区货币的进一步巩固,和解放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1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同日,第一套人民币正式开始发行。如今,人民币的载体随着技术发展将不断演变,而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及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使得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迈得越来越大。至此,人民币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
——摘编自黄紫豪《承载着峥嵘岁月人民币见证经济腾飞历程》
(1)、 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以来国际法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联合国宪章》在赋予安理会制裁权力的同时所确定的原则。(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及意义。(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人民币发行的必然性,并概述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 -
3、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简171·内史杂: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简34·行书: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据统计:目前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
——根据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容整合
材料二 1940年谢觉哉曾发表文章自豪地说:“全世界进步人士为什么称赞边区,说到中国不到延安,等于没有到中国?因为边区有民主。”……由于陕甘宁边区的广大农民缺乏民主意识,要想把他们动员起来参加选举,实在难度极大,为此边区开展了多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极大提高了边区民众的选举热情。而后为保证群众能够行使其选举权利,边区政府因地制宜,背箱法、豆选法、画圈法、烙票法等各种方法应运而生。到1941年10月,延安举行第二届边区参议员选举中,参加的人有1千多人。由此可见,一旦真正把选举权利赋予广大民众,他们会非常珍惜,对选什么样的人尤为关心和慎重。
——摘编自卢毅《“因为边区有民主”:抗战时期中共声望的提升》
材料三 “多民族”与“大一统”是中国的历史特征,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情和民族实际出发,确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内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从建国以来的经验来看,完善这个制度,需要认真处理好两个关系,即维护国家统一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保证国家整体利益与兼顾民族地区利益的关系。
——摘编自余志坤、普布次仁《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共同性”属性、趋势与进路探析》
(1)、 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在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形成的一项制度,并结合所学概括该制度得以推行的因素。(2)、依据材料二,概括陕甘宁边区政权选举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述“边区有民主”的重要性。(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我国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的名称,简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不断完善”的表现及其优势。 -
4、《自然》最新发表一篇考古学研究论文称,利物浦大学和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的考古学家在赞比亚的卡兰博瀑布遗址发现了一件约47.6万年前的木构件,它是两根切开凹口后交叉搭建的原木,这个木构件可能是一个平台。以往研究表明,史前人类只会将获取的木头作为武器或挖掘工具,但这个木构件表明早期人类有意识地使用石制工具改变了原木的形状,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东西。利物浦大学的拉里·巴勒姆教授说:“这一发现改变了我对早期祖先的看法。忘记“石器时代”的标签,看看这些人在做什么:他们用木头制造了一些新的大型构件,他们用智慧、想象力和技能创造了一些从未存在过的东西。”对于这一考古发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时代越近人们对历史的研究越接近真相 B、新考古发现拓宽了人们对史前史的认识 C、考古发现可以推翻一切原来的研究成果 D、历史研究中考古学家比历史学家更重要
-
5、有学者认为,西方国家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因跨国公司加大了对世界各地的投资,赚取了高额利润。但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中担心失业、担心丧失福利,害怕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又成为了反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据此可知( )A、经济全球化带来西方国家内部利益失衡 B、广大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害者 C、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国家贫富分化的根源 D、“脱钩”可避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
6、如图是美国与苏联(含沙俄、苏俄时期)工业生产指数(即设定1913年指数为100,以此为基准两国各自工业产值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①处美国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得益于工业革命 B、②处苏联工业生产发展得益于苏联模式建立 C、③处苏联工业产值超过美国,实现了工业化 D、④处美国工业发展主要受“滞涨”危机影响
-
7、《拿破仑法典》第113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第1710条规定,“凡劳动力雇佣者可与出卖劳力者商定,一方为他方完成一定的工作,他方约定支付报酬的契约”。据此可知《拿破仑法典》( )A、偏向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B、注重保护雇佣者的私有财产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体现了大陆法系的基本特征
-
8、 清律大体沿用明律,律文颁布以后不再修订,但会因时制宜,随时纂例,有的是皇帝下旨定为条例的,有的是内外官吏条奏,经议决编纂为条例的。在数量上,康熙以前累朝旧例321条,至雍正三年时共有例815条,同治时多至1892条。这说明清代( )A、司法实践水平提高 B、处理政务皆有章可循 C、法律具有至高权威 D、律例编纂上有延续性
-
9、有学者将中国古代税制改革的结果称为“黄宗羲定律”,这一定律可以概括为通式: “b=a+nx”,式中b为经过n次改制之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税额,x为杂派,n为改制次数。由此可见,古代税制改革( )A、以增加税收名目为主要目的 B、最终导致民众负担加重 C、皆以改善民生状况为出发点 D、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
10、 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政府机构臃肿,保守党人撒切尔任首相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削减文官人数与低级文官工资、给予执行机构更大自主权、实行对各部门工作进行评审的绩效评估制度等措施。撒切尔此举( )A、确立了英国的文官制度 B、保证了文官政治中立 C、确保了政府的高效廉洁 D、提高了国家治理水平
-
11、早期引进的茶,味道苦涩,人们喝它容易引起饥饿。随着糖的“加盟”,茶就流行开来了。到18世纪末,在乡村生活中,加了糖的茶已成为相对昂贵的牛奶的替代品。大量英国穷人习惯饮用加糖的茶,是因为这种茶比牛奶和麦芽都便宜,并且其中的糖分具有提神作用。对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世界市场初步建立使茶叶进入欧洲市场
②食物物种的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③糖的“加盟”使英国饮茶群体更加广泛
④饮用加糖的茶成为工人阶级的身份象征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12、近代某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进行贸易”。该公司( )A、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B、是一种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 C、最早由英国与荷兰共同成立 D、是世界第一家有限责任公司
-
13、12-13世纪,西欧的城市居民在与封建领主的斗争中,逐渐获得了城市的自我管理权利,城市居民不再受庄园法庭管制,可以自己去选市长、议员、法官等等,组织自己的市政府,建立自己的法庭,甚至组织自己的军队,市民在从事新的经济活动方式的时候产生了新的生活态度。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动摇了教会的统治地位 B、推动了市民掌握庄园管理权 C、打击了国王的封建统治 D、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基层自治
-
14、有学者指出:“君主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长老职位本身是对德行的一种奖励),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该学者所描述的政治制度的特征是( )A、寡头政治 B、民主政治 C、君主专制 D、议会共和
-
15、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铁器的出现极大推动了古代农业的发展,下图文明区域中率先掌握冶铁技术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16、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中旬发布的数据,2023全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908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这份“丰收答卷”是多种因素综合促成,其中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73%,装有北斗定位作业终端的农机装备达180万台(套),由此可见( )A、农业在生产总值增长率上贡献最大 B、我国农业的发展充分保障食品安全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应用于军事 D、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保障了食品供应
-
17、有学者认为:“1954年不仅是新中国的法制年,也是新中国的外交年”。下列选项能够为此说法提供依据的是( )
①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②中国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④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8、 某同学在学习笔记中有“癸卯学制”、“五权分治”、“政事堂铨叙局”、“考试院”等内容。该同学学习的主题很有可能是( )A、清末新政 B、选官制度 C、民国政体 D、教育制度
-
19、如图反映了部分进口货物1843年前粤海关实征税率和1843年中英协定税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经济主权丧失殆尽 B、中国自然经济面临全面解体 C、英国贸易逆差局面得到扭转 D、近代中国手工业将受到影响
-
20、明代官员许天锡曾上奏,言“外官三年考察,又有抚、按监临,科道纠劾,其法已无可加。惟两京堂上官例不考核,而五品以下虽有十年考察之条,居官限九载,或年劳转迁,或服除改补,不能及期。今请以六年为期,通行考察,其大寮曾经弹劾者,悉令自陈而简去之,用儆有位”,后被皇帝采纳并施行。许天锡此举( )
①有利于京察制度的完善 ②体现中央监察机制的成熟
③推动官员考核系统调整 ④导致官僚机构的相互制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