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沅澧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上)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 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1、下表反映某段时期欧洲文化水平发展情况。这种发展得益于( )
有阅读能力的人占法国总人口的比例(%)
法国妇女的识字率(%)
欧洲年平均出版新书(单位:部)
普通人藏书量(单位:本)
17世纪中叶
29
14
约1000
1-20
18世纪中叶
47
27
约4000
20-100
A、近代科学的推动 B、工业革命的发展 C、印刷技术的传入 D、启蒙运动的影响 -
2、1943年徐悲鸿创作了《会师东京》并题记“虽未免言之过早,且喜其终将实现也。”这副作品反映出作者( )A、推崇艺术的时代性与民族性 B、主张艺术应该真实反映现实 C、对抗战最后的胜利充满信心 D、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3、1896年在柏林举办的德意志帝国博览会,从人种、居住形式、生活方式、语言文化等等方面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览观非洲社会的万花筒。1899年,政府还将柏林的两条街道分别命名为多哥街和喀麦隆街。这些举措表明德国政府意在( )A、推动国际经济文化的交流 B、提高国民素养适应工业发展 C、营造殖民扩张的社会氛围 D、完善城市设置便利市民生活
-
4、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约前70年-约前30年)是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任女法老,其才貌出众,聪颖机智,擅长手段,心怀叵测,同凯撒、安东尼关系密切,并伴以种种传闻逸事,使她成为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著名人物。这侧面反映出( )A、罗马帝国的扩张 B、古希腊民主政治全盛 C、希腊化时代衰落 D、古埃及文明影响周边
-
5、《红楼梦》中有描写刘姥姥入大观园见到某种新式器械的文字,“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着,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新式器械在中国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A、蒙古帝国西征 B、朝贡贸易的兴盛 C、海上丝路兴起 D、世界市场的拓展
-
6、如图为中世纪后期欧洲流行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且带尖,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如图是16世纪修建的圣彼得大教堂,运用了古典的柱式和穹顶,设计中推崇基本的几何体,如球体、圆柱体等。导致欧洲建筑风格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 B、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
7、 如图为移民美国人数的统计曲线。影响①②处移民数量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A、经济发展状况 B、世界大战的影响 C、外交政策调整 D、国际格局的演变
-
8、《源氏物语》以日本平安王朝(794年-1185年)全盛时期为背景。据统计全书仅引用白居易一人的诗句就达108处之多,另外还涉及到《庄子》、《史记》、《诗经》、《昭明文选》等。这些现象折射出( )A、中华文化强大的辐射力 B、大化改新的成效显著 C、日本民族认同意识增强 D、幕府开放的对外政策
-
9、下表为汉语新词汇出现的朝代和举例。这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特征是( )
时期
汉语新词
秦汉时期
骆驼、胡瓜、葡萄、石榴等
魏晋南北朝至盛唐时期
明末清初
几何、地球、经度、仪器、对数、椭圆、三角等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初
干部、俱乐部、取缔、警察、财阀、特务、议院等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78年前
康拜因、喀秋莎、拖拉机等
80年代以来
艾滋病、托福、的士、卡拉OK、WTO等
A、多样性 B、兼容并包 C、连续性 D、博大精深 -
10、如图为唐朝与元朝对汉中地区的行政区划图。元朝调整行政区划意在( )A、推动民族交融 B、加强中央集权 C、便利南北交通 D、开发边疆地区
-
11、据表可推知两宋时期两宋儒学学术流派代表人物简表( )
流派
濂学
关学
临川学
洛学
闽学
婺学
永嘉学
表人物
周敦颐
张载
王安石
程颢
程颐
朱熹
吕祖谦
叶适
生卒年代
1017~
1020~1077年
1021~1086年
1032~1085年
1033~1107年
1130~1200年
1037~1181年
1150~1223年
籍贯
湖南道州
陕西凤翔
江西临川
河南伊川
河南伊川
江西婺源
浙江金华
浙江温州
A、政治纷争影响儒学统一 B、地理差异孕育多元文化 C、书院教育培养大批人才 D、文化的重心向南方转移 -
12、南宋时期的陈亮(浙江永康人),反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耳之于声也,目之于色也,鼻之于臭也,口之于味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同时主张以“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的“农商相籍”思想。陈亮的思想主张( )A、反映了程朱理学违背了时代潮流 B、说明了重农抑商的政策趋于松动 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态势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
13、北宋时期,士人一般尊崇蜀汉,而靖康之变后,帝蜀伪魏论盛行。《四库全书》的编修官认为“宋太祖篡立近于魏,而北汉、南唐迹近于蜀,故北宋诸儒皆有所避而不伪魏。高宗以后,偏安江左,近于蜀,而中原魏地全入于金,故南宋诸儒乃纷纷起而帝蜀。”可见影响历史评价的主要因素是( )A、历史文化的传承 B、主流思想的演变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现实的政治环境
-
14、后世发现大量汉魏晋南北朝和隋的碑志,其中部分碑志中的人物(既有胡人又有汉人),都认为自己是五帝的后代。数量统计如下,这反映出( )
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禹
少昊
炎帝
总数
胡
汉
胡
汉
胡
汉
胡
汉
胡
汉
胡
汉
胡
汉
胡
汉
汉魏南朝
4
1
6
2
5
5
1
1
2
27
北朝
41
18
3
12
4
1
2
1
2
5
3
4
10
106
隋
4
2
2
2
2
3
1
2
1
19
总数
45
24
6
20
8
1
10
2
9
5
1
4
4
13
152
69
26
8
11
11
6
4
17
A、华夏认同观念影响深远 B、南北政权争夺正统地位 C、民族矛盾引发认知混乱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
15、下表是部分朝代寒门子弟入仕人数所占的比例。下表反映出( )
朝代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15%
4%
17.2%
24.5%
46.1%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C、社会阶层日益固化 D、察举制推动了民族交融 -
16、在西汉王朝创建过程中,军功阶层起了至关重要作用,得到朝廷的重用。如图为汉高帝到汉武帝120年中军功阶层担任三公九卿、王国相、郡太守的比例。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A、王国问题得到缓解 B、君主集权体制得到强化 C、外戚宦官势力扩张 D、通过尊儒抑制武将权力
-
17、《史记》记载了汉初蜀地卓氏致富之路,“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其他被迁徙的人求迁近处。唯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汶山之下,沃野,至死不饥。民工于市,易贾。乃求远迁。致之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后来其财势压倒滇蜀地区的居民,“富至僮千人”。秦的此项举措( )A、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B、引发了汉初抑商政策出台 C、促进了江南经济开发 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18、战国时期,以赵国为代表的布币使用区域、楚国为代表的传统蚁鼻钱使用区域,均出现了齐国刀币的大量流通。东方各国相继出现仿铸秦国圆钱现象。魏国迁都大梁后,也铸造了以楚国“哥”为单位的布币。这种现象( )A、有利于国内市场的整合 B、是经济政策服务战争的体现 C、蕴含着国家统一的因素 D、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
19、祝官是由上古巫教神灵信仰中的神职人员发展而来的,基本职能是充当人和鬼神交流的媒介西周时期“太祝”属于天子的“天官”系统,具有较高的地位。战国时期祝与史、射、御、医等属于“执技以事上”末吏。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宗法制度受到挑战 B、中央官制的重大变化 C、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D、政治与文化趋向理性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
综合上述材料,提取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信息关联,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