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双选)常温下设a代表 , b代表NaOH溶液,c代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溶液的pH:a>b>c B、同pH时,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pH:a=b<c C、同pH、同体积的三种溶液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a=b=c D、同pH时,稀释不同倍数、pH仍相同,三种溶液稀释的倍数:a>b>c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B、常温下,pH=5的溶液和pH=3的溶液相比,前者不一定是后者的100倍 C、室温下,每个水分子中只有一个水分子发生电离 D、在的氨水中,改变外界条件使增大,则溶液的pH一定减小
-
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B、D三点处间的关系:B>A>D B、100℃,向pH=10的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等体积pH=2的稀硫酸,溶液中增大,充分反应后,溶液到达B点 C、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固体,可从A点变化到C点 D、加热浓缩A点所示溶液,可从A点变化到B点
-
4、pH=2.1的两种酸溶液A、B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mL,其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a<4.1,则A、B都是弱酸 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C、若a=4.1,则A是强酸,B是弱酸 D、A、B两种酸溶液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不同
-
5、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Cl2的水溶液能导电,但Cl2是非电解质 B、0.01mol/L的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氨水是弱电解质 C、常温下使pH为1的两份相同盐酸的pH均升高为2,需pH为13的NaOH溶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11(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D、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
6、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 B、向水中加入固体 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 D、将水加热到100℃,使pH=6
-
7、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4 B、KI C、NaOH D、Cl2
-
8、过氧化钙常温常压下为固体,微溶于水,过氧化钙不通过金属钙来制备。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方法是在10℃左右向一定量的氧化钙滴加适量过氧化氢溶液,生成固体。将固体过滤后干燥,得到无水过氧化钙,回答下列问题:(1)、氧化钙属于(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写出题干中描述
由氧化钙制备的化学方程式:。
(2)、用题干中描述的方法制备的过氧化钙通常不纯且氧化钙和过氧化氢难以完全反应,可能的原因是;为了检测所制备过氧化钙的纯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已知质量的待测样品与已知质量的在酸性溶液中完全反应,计算出待测样品所含过氧化钙的质量,在过氧化钙与的反应中,过氧化钙是(填“氧化剂”或“还原剂”);(3)、取少量过氧化钙固体于试管中,加热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深入试管口,发现 , 说明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在火力发电厂的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约占碳排放总量的40%,因此提高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效率十分必要,若在加热条件下以过氧化钙为二氧化碳吸附剂,则吸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1)、材料一:
中国氯碱化工行业涌现出一批油化一体化、盐化一体化、煤盐化一体化、盐气化一体化的氯碱企业。
……
盐化一体化,如山东滨化集团等多家企业集团投资盐田和盐化工项目,将建成31300公顷盐田(原盐年产量300万吨)和烧碱年产量60万吨,溴盐年产量3万吨、氧化镁年产量12万吨、氯乙烯年产量20万吨等盐化项目。
……
近几年来,中国氯碱企业在烧碱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求生存、求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纷纷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中石化江汉油田盐化厂大力开发钠法漂粉精,其生产规模位列世界第三;
……
主要能源煤的价格上涨,将会大大影响生产成本;物流量大,既需要大量燃料煤炭和原料盐(氯化钠)等的运入,又要有烧碱、液氧、盐酸等大量产品需要运出,运输价格的上涨必然提升氯碱产品的生产成本。
——节选自文章《中国烧碱行业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部分文字有改动
写出氯化镁的电离方程式: ,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氯化镁属于(填“酸”、“碱”或“盐”);(2)、写出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备漂粉精的一个化学方程式:;(3)、为了降低运输成本,能否用铁罐运输盐酸?说明原因:。(4)、材料二:离子膜法制碱工艺中,在电解过程中无法透过离子膜进入烧碱系统,而在盐水系统中积累,当浓度超过一定值后,其在阳极放电,消耗电能的同时产生游离态的氧并对阳极产生严重破坏,因此必须去除。我国传统的氯化钡法脱除虽投资少、操作方便,但易产生大量盐泥。
——节选自文章《我国烧碱行业发展现状及能效水平浅析》
写出用氯化钡法脱除盐水中的离子方程式:;(5)、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通过电解烧碱制得金属钠。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推测该电解反应中(填元素名称)元素化合价升高。而今工业上主要通过电解氯化钠来制备金属钠,请举出一条用氯化钠代替烧碱作电解原料的优势:。 -
10、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以下整套装置(虚线框分为A,B、C三部分)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1)、反应前在装置A的(填玻璃仪器名称)中放入几块大理石,塞好胶塞,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稀(填物质名称),在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前提下,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若将以上整套装置改造用于制取和收集氯气,则需要给装置A添加和(填仪器名称),在装置C后接导管并通入盛有(填化学式)溶液的烧杯中。用此法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若在连接装置前将一朵红色的鲜花放入装置C瓶中,待氯气收集完成后,发现装置C瓶内(填实验现象)。
-
11、请分别写出鉴别以下各组固体物质详细的实验操作及现象:(1)、氯化钠和碳酸钠:(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3)、氯化钠和氯化钾:。
-
12、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1)、向少量氢氧化铁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 , 可判断反应发生了。(2)、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观察到 , 可判断反应发生了。(3)、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两位同学欲获取反应发生的证据。
①甲同学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混合溶液从色变为无色,可判断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②乙同学将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混合,然后检验了混合液中含有钙离子和氯离子,他据此认为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且生成了氯化钙,你认为乙同学是否找到了反应发生的证据?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
13、请写出一种已学过的单质(如果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则任选一种写)的化学式:;该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存在状态是(填“固”“液”或“气”)体:写出该物质能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该反应的类型(任选一种分类角度)属于。
-
14、向盛有稀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稀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O~a段混合溶液存在与的反应 B、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b点处烧杯内溶液不显酸性 D、b~c段沉淀质量不变,则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有NaCl
-
1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能用手直接将金属钠从煤油中取出 B、在空气中加热钠的实验注意不要近距离俯视坩埚 C、做完在空气中加热钠的实验用嘴吹灭酒精灯 D、做完钠和水反应的实验要用肥皂等清洗双手
-
16、已知蜡烛主要由石蜡制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蜡浮于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B、用小刀可以将石蜡切下来,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 C、将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一层水雾,说明石蜡燃烧产生水 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白烟是一种可燃气体
-
17、下列各组物质电离产生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B、 NaCl C、 NaOH D、 KCl
-
18、为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铁、铜、银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B、将铜分别放入氯化亚铁和硝酸银溶液中 C、将铜、银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D、将铁放入稀盐酸中,将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
19、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果晾置在空气中,过了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会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A、漂白粉被氧化了 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C、漂白粉跟空气中的CO2反应充分,生成了较多量的HClO 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
-
20、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时加入稀硝酸的目的是( )A、加速沉淀反应的进行 B、排除杂质离子的干扰 C、增加沉淀的生成量 D、减少沉淀的生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