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探究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I.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向K2Cr2O7溶液中加入30%NaOH溶液,溶液呈色,若再加入过量硫酸,则溶液呈色。
    (2)、向K2Cr2O7溶液中逐滴加入Ba(NO3)2溶液(已知BaCrO4为黄色沉淀),则平衡向着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3)、对比实验②和④可得出的结论是。(已知Cr3+呈绿色)
    (4)、Ⅱ.某实验小组欲通过用酸性KMnO4和H2C2O4(草酸)反应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表:
    编号H2C2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温度/℃
    浓度/mol/L体积/mL浓度/mol/L体积/mL
    0.102.00.0102.025
    0.202.00.0102.025
    0.202.00.0102.050
    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nO4+H2C2O4+H+=Mn2++CO2↑+H2O

    (5)、实验①和②探究的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和③是探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6)、实验①测得KMnO4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s,则这段时间内v(KMnO4)=mol•L-1•s-1
    (7)、实验中均发现反应速率变化如图,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2、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1NaOH溶液和0.50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回答下列问题:
    (1)、Ⅰ.配制0.50molL1硫酸溶液:
    若配制 500 mL 0.50 mol·L⁻¹硫酸溶液,则需用量筒量取密度为1.84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mL(保留1位小数)。
    (2)、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玻璃搅拌器的作用为。可否将玻璃搅拌器换为环形铜丝搅拌器并写出理由:
    (3)、装置中隔热层的作用是
    (4)、写出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H=57.3kJmol1 ) 。
    (5)、取50mL0.50molL1NaOH溶液和30mL0.50molL1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 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t2-t1)/℃

    H2SO4溶液

    NaOH 溶液

    平均值

    1

    27.1

    27.3

    27.2

    31.2

     

    2

    25.9

    25.9

    25.9

    29.8

     

    3

    26.3

    26.3

    26.3

    30.4

     

    ①温度差平均值为℃。

    ②近似认为0.50molL1NaOH溶液和 0.50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 1.00gcm3 , 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则中和热△H=kJmol1 (保留1位小数)。

    ③上述结果与57.3kJmol1有偏差,产生此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标号)。

    a.用量筒量取 NaOH 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b.分多次将 NaOH 溶液倒入盛有硫酸溶液的量热计的内筒中

    c.用温度计测定硫酸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 NaOH溶液的温度

  • 3、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是人们开发和利用的一种新能源。已知:

    2H2(g)+O2(g)=2H2O(l)  ΔH1=571.8 kJ/mol

    CH3OH(l)+12O2(g)=CO2(g)+2H2(g)  ΔH2=192.9 kJ/mol

    ①由上述方程可知甲醇的燃烧热为

    ②上述第二个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ΔH2=kJ/mol。(用E1E2的相关式子表示);

    (2)、已知反应N2(g)+3H2(g)2NH3(g)  ΔH=a kJ/mol,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估算a=

    化学键

    H-H

    N-H

    N≡N

    键能/kJ/mol

    436

    391

    945

    (3)、1 mol H2和1 mol 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别为:286 kJ、890 kJ,等质量的H2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填化学式)放出的热量多。
    (4)、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 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 kJ的热量。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 4、在起始时向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1 mol MoS2、0.2 mol H2及0.2 mol Na2CO3 , 发生反应:MoS2(s)+4H2(g)+2Na2CO3(s)Mo(s)+2CO(g)+4H2O(g)+2Na2S(s)ΔH , 测得平衡时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假设固体物质所占体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 B、曲线b代表生成物CO C、M点与N点的压强之比为15:16 D、若保持M点条件不变,再充入H2、CO及H2O(g)各0.1 mol,则达平衡前v(正)<v(逆)
  • 5、已知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R(g)和足量的W(s),发生反应W(s)+2R(g)M(g)+Q(g) , 平衡状态时M(g)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 B、混合气体的密度:状态a<状态b<状态c C、向c点体系中再充入一定量的R(g),W的质量不变 D、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压强分别为papb , 则pa>pb
  • 6、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26molH2 , 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反应中CO2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 B、3v(CO2)=v(H2)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H2 , 同时消耗1molH2O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 7、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1molB投入容积2L且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s)⇌xC(g)+2D(g)。2min末测得此时容器中C和D的浓度为0.2mol/L和0.4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2 B、充入氦气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0~2min内B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1∙min-1 D、此时B的转化率为40%
  • 8、2X(g)+Y(g)2Z(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E2E1=ΔH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 D、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X的平衡转化率
  • 9、反应M(g)+3N(g)2P(g)+2Q(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
    A、v(M)=6molL1min1 B、v(N)=1.5molL1s1 C、v(P)=0.4molL1s1 D、v(Q)=0.5molL1s1
  • 10、合成氨所需的H2可由反应CO(g)+H2O(g)=CO2(g)+H2(g)   ∆H<0提供,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O转化率的是(  )
    A、增大水蒸气浓度 B、升高温度 C、增大CO浓度 D、增大压强
  • 11、下列调控反应速率的措施或实验中,没有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
    A、在合成氨工业中,选择铁触媒作催化剂 B、炎热的夏季,把容易变质的食物贮存在冰箱里 C、实验室向H2O2溶液中加入MnO2粉末,制取实验所需的O2 D、金属Fe在空气中和在纯氧中反应的剧烈程度明显不相同
  • 12、强酸和强碱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l)    △H=-57.3kJ•mol-1

    已知:①HCl(aq)+NH3•H2O(aq)=NH4Cl(aq)+H2O(l)    △H1=akJ•mol-1

    ②HCl(aq)+NaOH(aq)=NaCl(aq)+H2O(l)    △H2=bkJ•mol-1

    ③HNO3(aq)+KOH(aq)=KNO3(aq)+H2O(l)    △H3=ckJ•mol-1

    则a、b、c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

    A、a>b>c B、b>c>a C、a>b=c D、a=b<c
  • 13、图像法是研究化学反应的一种常用方法。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2(g)+B2(g)=2AB(g)是一个放热反应 B、A2(g)与B2(g)每生成2molAB(g)时吸收bkJ能量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时放出akJ能量
  • 14、用如图装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盐酸、NaOH溶液及发生的反应看成体系 B、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放热使体系温度升高 C、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 D、反应时将NaOH溶液分多次倒入量热计中
  • 15、下列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用石灰石烧制石灰 B、在锌粒中加稀硫酸 C、浓硫酸的稀释 D、硫酸铵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 16、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水的能量更低 B、化学反应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其表现形式只有吸热和放热两种 C、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条件才能发生 D、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也遵循能量守恒
  • 17、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非常广泛。
    (1)、Ⅰ.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
    反应2CO(g)+SO2(g)S(l)+2CO2(g)  ΔH>0 , 其他条件相同,催化剂不同时,反应相同时间SO2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260℃条件下选择(填“Fe2O3”“NiO”或“Cr2O3”)

    作催化剂时反应速率最快。不考虑价格因素,与NiO相比,选择Fe2O3作催化剂的优势是

    (2)、上述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方程为v =k c2(CO)c(SO2) , 逆反应速率方程为v =k c2(CO2) , 其中kk 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lgk(速率常数的对数)与温度(T)的关系符合图中的两条线,其中表示lgk的是(填序号)。

    (3)、Ⅱ.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要使Al2(SO4)3溶液中c(Al3+)c(SO42)的比值增大,可加入的物质是____。
    A、少量硫酸 B、少量NaOH溶液 C、少量AlCl3固体 D、适量蒸馏水
  • 18、
    (1)、Ⅰ.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减少氮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N2(g)+O2(g)__2NO(g)  ΔH1=+180.5 kJ/mol

    C(s)+O2(g)__CO2(g)  ΔH2=393.5 kJ/mol

    2C(s)+O2(g)__2CO(g)  ΔH3=221 kJ/mol

    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 N2)c2(CO2)c2(NO)c2(CO) , 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Ⅱ.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无污染的气体而除去。在密闭容器中充入5 mol CO和4 mol NO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已知T2>T1 , 则反应2NO(g)+2CO(g)N2(g)+2CO2(g)  ΔH0(填“>”“=”或“<”),理论上该反应在(填“高温”或“低温”)条件下可自发进行。
    (3)、达到平衡后,为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填字母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加CO的浓度 C、缩小容器的体积 D、改用高效催化剂
    (4)、压强为20MPa、温度为T2下,若反应进行到10 min达到平衡状态,该温度下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MPa1(用计算式表示)。
    (5)、在D点,对反应容器降温的同时缩小体积至体系压强增大,重新达到的平衡状态可能是图中点A∽G中的点。

    Ⅲ.已知CH3NH2NH2OH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H3NH2+H2OCH3NH3++OH  K1

    NH2OH+H2ONH3OH++OH  K2

    某温度下,1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两种溶液,分别加水进行稀释,所得曲线如图所示[V表示溶液的体积,pOH=lgc(OH)],回答下列问题:

    (6)、CH3NH3Cl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7)、该温度下K2=
  • 19、我国钛资源丰富,但钛矿品位低,且有一半的钛资源是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钒钛磁铁矿中,难以利用,因此需通过冶炼形成钛渣后再用于提取二氧化钛。利用钛渣(主要成分为TiO2 , 含少量铁的氧化物等)采用混合硫酸法制备TiO2 , 该工艺适用于高品钛。具体流程如下:

    已知:

    ①六氯钛酸钾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K2TiCl6 , 可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

    lg2=0.3

    ③当离子浓度小于10⁻⁵mol/L时视为沉淀完全。

    TiCl4与氧气反应产物含钛物质含量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

    (1)、为提高酸解率,可以采用的措施有。(任写一点)
    (2)、向TiOSO4溶液中加入KCl、HCl充分反应后,通过一系列操作可以获得K2TiCl6晶体,请写出具体操作、过滤、洗涤、干燥。
    (3)、K2TiCl6晶体进行加热分解生成TiCl4和“残渣”,“残渣”是
    (4)、室温下,若Fe(OH)2Ksp4.0×1017 , 若要使得FeSO4中的Fe2+完全沉淀,需调节pH到
    (5)、为获取更为纯净的TiO2 , 应控制反应温度T高于
    (6)、某小组为测定绿矾产品的纯度,取12 g绿矾产品溶于稀硫酸配成100 mL溶液,取25.00 mL用0.1000 mol/LKMnO4;溶液滴定,平行滴定三组数据如下:

    滴定次数

    1

    2

    3

    V(KMnO4)/mL(初读数)

    0.10

    0.33

    3.20

    V(KMnO4)/mL(终读数)

    20.08

    20.35

    20.22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

    ②绿矾产品的纯度为%(保留小数点后2位)。

  • 20、CuCl2、CuCl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作为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实验室常用如下装置来制备CuCl2

    已知:CuCl2易潮解;CuCl不溶于乙醇和稀盐酸;K2Cr2O7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成Cr3+

    (1)、Ⅰ.CuCl2的制备
    实验开始时需要先打开A装置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盐酸,一段时间后再点燃D处酒精灯,目的是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B装置所盛试剂为;E装置的作用是
    (4)、Ⅱ.CuCl的制备

    将上述实验制得的粉末加水溶解,滴加少量稀盐酸,向溶液中通入适量的SO2气体,加热即可得到白色沉淀,将过滤后的白色沉淀用乙醇洗涤2~3次后,干燥即可得到CuCl晶体。

    加少量盐酸的作用是
    (5)、用CuCl2SO2 , 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为
    (6)、用乙醇洗而不用水洗的原因是
上一页 887 888 889 890 89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