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一定条件下,化合物E和TFAA合成H的反应路径如图1。已知反应初始E的浓度为0.10mol•L﹣1 , TFAA的浓度为0.08mol•L﹣1 , 部分物种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忽略反应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刻,体系中E的浓度为0.02mol•L﹣1 B、t2时刻,体系中无E存在 C、t3时刻,F、G、H的浓度和为0.10mol•L﹣1 D、t3时刻,G的转化率为80%
-
2、通过集成甲烷催化重整与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可实现低碳产氢,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电池中
既是电极反应物又可用于导电 B、电极a、b上所消耗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C、电池工作时,电流由电极a经用电器流向电极b D、若a极产物中n(CO2):n(H2O)=9:1,H2分离膜中H2吸收率约为91.7%
-
3、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完 B、Ⅱ图中:生成蓝色的烟 C、Ⅲ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 -
4、解释下列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明矾作净水剂:Al3++3H2O═Al(OH)3↓+3H+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O32﹣+2H+═CO2↑+H2O C、用氯化铁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上的铜:Fe3++Cu═Fe2++Cu2+ D、含等物质的量的KHCO3和Ba(OH)2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
-
5、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
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 B、实验①中铁钉只作还原剂 C、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D、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
6、盐泥是氯碱工业的废渣,主要成分为Mg(OH)2、CaCO3(含少量的FeO、Fe2O3、Al2O3及SiO2)。实验室中利用盐泥制备无水MgSO4的流程如图:
已知:硫酸钙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废渣Ⅰ”的主要成分为SiO2 B、调pH≈5是为了促进Al3+、Fe3+、Fe2+水解 C、步骤④分离“废渣Ⅱ”时需要趁热过滤 D、步骤⑤需要加热至有大量晶体析出时才能停止加热 -
7、冠醚能与阳离子作用,12﹣冠﹣4与Li+作用而不与K+作用;18﹣冠﹣6与K+作用,但不与Li+或Na+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冠醚与阳离子作用跟环的大小有关 B、超分子中O原子与K+间存在离子键 C、12﹣冠﹣4中C和O的杂化方式相同 D、18﹣冠﹣6可将KCN带入溴乙烷中
-
8、普鲁士蓝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K+未表示出来,图中所示结构为晶胞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N的杂化方式均为sp杂化 B、一个晶胞中有2个Fe2+ C、每个Fe3+周围有6个Fe2+ D、该晶体的密度为×1021g•cm﹣3
-
9、工业上常用碱性NaClO废液吸收SO2 , 反应原理为ClO﹣+SO2+2OH﹣═Cl﹣+
+H2O,部分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1”中Ni2O3是还原剂 B、反应过程中产生的O可加快对SO2的吸收 C、每吸收1molSO2 , 整个过程需要Ni2O3的物质的量为0.5mol D、“过程2”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ClO﹣+2NiO2═Ni2O3+Cl﹣+2O -
10、某受体拮抗剂的中间体」的常见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GH的反应类型为 , EF的反应条件为。(2)、B的名称是 , 步骤Ⅰ、步骤Ⅲ的目的是。(3)、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4)、沸点:D(填“>”“<”或“=”)E,原因为。(5)、写出F+HI的化学方程式:(6)、化合物1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①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含有
③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7)、综合上述信息,写出由和
制备
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
11、研究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过程一般含有以下三个反应:
Ⅰ.
Ⅱ.
Ⅲ.
(1)、;(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反应Ⅰ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其中标有*的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TS为过渡态);使用催化剂的曲线是(填“甲”或“乙”),该催化剂可使反应历程中决速步骤的活化能降低eV,平衡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达到化学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填“加快”或“减慢”),平衡(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3)、向恒容密闭容器中按初始进料比投入反应物,只发生反应Ⅰ和Ⅱ。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体系中、CO的选择性和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选择性是指生成目标产物所消耗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与参与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图中表示平衡转化率的曲线是(填“a”“b”或“c”),其如图变化的原因是。
(4)、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气体和3mol气体发生上述三个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g)为amol,CO(g)为bmol,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为(用含a、b的式子表示)。 -
12、硫酸钻可用于电镀、碱性电池、生产含钴颜料,有着较为广泛的用途。由含钴矿(主要成分为 , 含有少量的氧化物及有机物等)制备硫酸钴,并实现Ni元素的回收流程如图:
已知:①;
②焦亚硫酸钠()常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③氧化性:。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1的成分为。(2)、酸浸工序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氧化调pH工序中,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调pH时,最好选择。a.CoO
b.
c.KOH
(4)、萃取后,浓度为2.36 , 当沉镍率达到99%时,溶液中浓度为。(5)、向除杂后的溶液中,加入有机酸萃取剂发生反应: , 实验发现,随着pH的增大,萃取率逐渐升高,这是由于 , 当pH=5.0时,萃取率最高。(6)、硫酸钴可用于生产钴酞菁,酞菁和钴酞菁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酞菁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则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钴酞菁分子中,氨原子与钴离子形成键。 -
13、氰化亚铜(CuCN)主要用于电镀铜及其他合金,合成抗结核药及防污涂料,可将氯气通入含铜的氰化钠溶液获得。已知:CuCN为白色固体,几乎不溶于水和乙醇。回答下列问题:(1)、Ⅰ.制备
装置a的名称为。(2)、用如图装置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3)、Ⅱ.合成CuCN向三颈瓶中通入C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向其中加入适量NaCN溶液,充分反应后可得含有CuCN的浊液。
①写出三颈烧瓶中生成CuCN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结束时向装置中通入 , 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
(4)、反应完成后将上述所得混合物过滤,固体依次经氯化钠浓溶液洗涤、乙醇洗和干燥后可得产品。洗涤时用乙醇代替蒸馏水的优点是。(5)、Ⅲ.产品纯度测定
准确称取氰化亚铜产品mg,溶于过量的溶液中得mL待测液,从中量取mL于锥形瓶中,加入2滴邻菲罗啉指示剂,立即用硫酸铈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bmL。产品中CuCN的质量分数为。(不用化简,用上述字母列出表达式。已知:)
下列有关滴定的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
A.未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B.锥形瓶要用待测溶液润洗
C.在接近终点时,使用“半滴操作”可提高滴定的准确度
D.滴定前正确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
14、常温下,利用硝酸调节溶液的pH,实验测得醋酸银的溶解度()随着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 , 在酸性条件下忽略的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取值范围:3.0<x<4.0 B、b点的溶液中存在: C、c点溶液中: D、随着酸性的增强,会结合 , 使醋酸银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
15、某温度下,在密封石英管内完全充满1.00的HCOOH水溶液,使HCOOH分解,分解产物均完全溶于水。含碳物种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碳元素的其他存在形式)。
已知在密封石英管中发生如下反应:(Ⅰ)(快);(Ⅱ)(慢)。
研究发现:在反应Ⅰ、Ⅱ中,仅对反应Ⅰ有催化加速作用;反应Ⅰ的速率远大于反应Ⅱ,可以近似认为反应Ⅰ达到平衡后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忽略水电离,其浓度视为常数)。
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h时刻反应Ⅰ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Ⅰ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Ⅱ的活化能 C、若反应起始时,向溶液中加入盐酸提高 , 则CO的浓度峰值点可能变为b点 D、若增大密封管的体积,仍按上述操作进行实验,达到新平衡时的值不变 -
16、某立方卤化物可用于制作光电材料,其晶胞是立方体(结构如图1所示),当部分被取代后可获得高性能激光材料,其基本重复单元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的配位数为6 B、图2晶体的密度为 C、图1晶胞若以作晶胞的顶点,则位于晶胞的棱心 D、图2表示的化学式为
-
17、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双极膜中间层中的解离为和 , 并分别向两极迁移。如图所示装置,可将捕捉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而矿化封存,减少碳排放,同时得到氧气、氢气、高浓度盐酸等产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的电势高于电极b的电势 B、两个双极膜中间层的均向右移动 C、去掉双极膜,两极的电极反应式不变 D、电极b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
18、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Al、Mg、Ni、Si等元素)制备 , 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滤渣1”中含有S,则“溶浸”中涉及生成S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氧化”中添加适量的的作用是将氧化为以保证铁元素全部进入“滤渣2” C、为提高生产效率,“调pH”工序应该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D、已知“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沉淀,则溶液酸度越高越能减少氢氧化物形式沉淀,除杂效果越好 -
19、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得出的相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冷却后,取出上层水溶液,加入溶液
产生浅黄色沉淀
含溴原子
B
向2mL0.1NaOH溶液中滴加3滴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后,再滴加3滴0.1溶液
产生红褐色沉淀
C
将盛有2mL0.5
溶液的试管,先加热,后冷却
加热时蓝绿色溶液变为黄绿色,冷却后恢复为蓝绿色
反应为吸热反应
D
加热试管中的聚氯乙烯薄膜碎片
试管口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氯乙烯加聚铈可逆反应
A、A B、B C、C D、D -
20、精神类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过程中存在如下反应,其中有机物Ⅲ是该反应的主要产物,副产物有机物Ⅳ的含量非常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Ⅰ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B、有机物Ⅱ的分子式为 C、有机物Ⅳ的沸点高于有机物Ⅲ D、有机物Ⅰ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2:1的结构有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