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实验室用18.4 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 mol·L-1的稀硫酸100 mL,并用来测定稀硫酸与Zn反应的速率,完成上述实验,下列部分仪器选用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⑥ B、①④⑤⑥ C、②③⑥⑧ D、②③⑦⑧
  • 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SO2具有漂白性

    用来漂白纸浆、丝、毛、草帽等

    B

    Fe2(SO4)3易溶于水

    用作净水剂

    C

    石墨质软

    用作电极材料

    D

    Na2O2具有强氧化性

    用作供氧剂

    A、A B、B C、C D、D
  • 3、关于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 下列图示或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NaCl的电子式: B、H2O的VSEPR模型 C、Cl2分子中的p-pσ键电子云轮廓图: D、基态Cl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 4、古诗词是中华文库中的瑰宝,下列诗句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B、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C、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D、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
  • 5、丁苯酞(NBP)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药物,临床上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ZJM—289是一种NBP开环体(HPBA)衍生物,在体内外可经酶促或化学转变成NBP和其它活性成分,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信息:

    (1)、A的名称为
    (2)、NBP转化为HPBA的第①步反应类型是
    (3)、D转化成E,需加入有机物X,其结构简式为
    (4)、E转化为F的第①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2∶2∶1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①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且1mol有机物反应产生44.8LCO2(标况)

    ②苯环上只含有2个取代基

    (6)、G转化为H观察到的现象是
    (7)、W是合成某种抗疟疾药物的中间体类似物。结合题中信息,请设计以为原料制备W()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 6、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CO2资源化利用是重要研究方向。

    Ⅰ.CO2催化加氢制烯烃(CnH2n)是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该转化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CO2(g)+H2(g)CO(g)+H2O(g)ΔH1=+41.0kJmol1

    ⅱ.nCO(g)+2nH2(g)CnH2n(g)+nH2O(g)n=2时,ΔH2=210.2kJmol1

    ⅲ.CO(g)+3H2(g)CH4(g)+H2O(g)ΔH3=205.9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2CO2(g)+6H2(g)C2H4(g)+4H2O(g)ΔH=
    (2)、对于上述(1)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低温条件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B、n(H2)=3n(CO2)时,反应达平衡 C、恒温恒压下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 D、在该反应中增大n(CO2):n(H2)投料比可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
    (3)、n(CO2):n(H2)投料比为1:3 , 压强为2MPa时,无烷烃产物的平衡体系中CO2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随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含碳物质选择性=n(生成含碳物质所用的CO2)/n(转化的CO2)

    ①不同温度范围内产物不同,373~573K间,产生的烯烃主要是(填化学式)。

    ②计算1083K时,发生反应的Kp=

    ③373~1173K范围内,773K以后CO2的转化率升高的原因是

    (4)、Ⅱ.一种以甲醇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利用SnO2(mSnO2/CC)和CuO纳米片(CuONS/CF)作催化电极,电化学法制备甲酸(甲酸盐)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阴极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若有1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时,生成HCOO和HCOOH共mol。

  • 7、鱼浮灵是一种化学增氧剂,主要成分为过氧碳酸钠(2Na2CO33H2O2) , 有Na2CO3H2O2的双重性质,50℃开始分解,在异丙醇中溶解度较低。实验室用Na2CO3与稳定剂的混合液(稳定剂不参与制备反应)和H2O2化合制备过氧碳酸钠,制备装置如图。

    (1)、仪器B的名称为 , 仪器A中冷凝水的进口是(填“a”或“b”)。
    (2)、烧瓶中发生主要反应的方程式为
    (3)、下列物质可做该反应的稳定剂的是____。
    A、FeCl3 B、Na2SiO3 C、MnO2 D、Na2SO3
    (4)、实验时反应温度应控制在15~20℃,可采取的措施是
    (5)、反应结束后,为了获得干燥的过氧碳酸钠固体,可在反应液中加入适量的 , 再进行静置、抽滤、洗涤、
    (6)、取4g过氧碳酸钠(2Na2CO33H2O2)产品配成10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加入足量稀硫酸,用0.20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15.00mL。滴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5H2O2+2KMnO4+3H2SO4=2MnSO4+K2SO4+5O2+8H2O , 该过氧碳酸钠的产品纯度为
    (7)、为了探究过氧碳酸钠在溶液中的增氧机理,在相同时间测得体系的pH和溶解氧的含量如下表,结合以上数据分析“鱼浮灵”溶于水后在水产养殖中速效增氧的原理

    试剂

    H2O2

    H2O2+NaCl

    H2O2+Na2CO3

    H2O2+NaOH

    H2O2+NaOH

    pH

    6.0

    15.97

    8.14

    8.15

    9.26

    溶解氧

    6.44

    6.48

    9.11

    9.12

    10.97

  • 8、氧化钪Sc2O3可用作半导体镀层的蒸镀材料。可从金属提取工艺中的固体废料“赤泥”(含有Fe2O3SiO2Sc2O3TiO2等)里回收:Sc2O3。请结合流程,回答以下问题:

    已知:①Sc2O3TiO2性质较稳定,不易被还原,且TiO2难溶于盐酸;

    ②“熔炼”过程中,单质硅和大部分单质铁转化为熔融物分离出来;

    ③草酸可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④常温下,部分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常数约为下表所示:

    物质

    Fe(OH)3

    Fe(OH)2

    Sc(OH)3

    Ksp

    1×1038

    1×1016

    1×1030

    (1)、元素Sc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区。
    (2)、“熔炼”时,请写出生成Fe的反应方程式
    (3)、“酸浸”时,滤渣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4)、“氧化”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常温下,“调pH”时,溶液中c(Sc3+)=0.001molL1 , 为除去杂质离子,应控制的pH范围是;为检验该杂质离子是否除尽,可选用(填化学式)溶液进行检验。(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c1.0×105molL1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6)、反应过程中,测得钪的沉淀率随n(H2C2O4)n(Sc3+)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当草酸用量过多时,钪的沉淀率下降的原因是

    (7)、草酸钪晶体[Sc2(C2O4)36H2O]在空气中加热,m()m()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250℃时,晶体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M[Sc2(C2O4)36H2O]=462gmol1}

  • 9、某研究小组利用电位滴定法研究盐酸滴定Na2HPO3溶液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得到电极电位U和溶液pH随滴加盐酸的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①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在化学计量点附近,被测离子浓度发生突跃,指示电极电位也发生了突跃,进而确定滴定终点。②亚磷酸H3PO3是二元弱酸,其电离常数分别是Ka1=101.4,Ka2=106.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滴定时溶液呈酸性 B、实验中,需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 C、c点溶液中:c(H+)<c(OH)+c(H2PO3)+2c(HPO32) D、a点溶液中:c(Na+)=c(HPO32)+c(H2PO3)+c(H3PO3)
  • 10、已知反应4H2(g)+CS2(g)CH4(g)+2H2S(g) ,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H21molCS2 , 测得平衡体系中H2SCS2的物质的量分数(x)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低温高压有利于提高CS2的平衡转化率 B、A点时H2的平衡转化率约为33.3% C、相同条件下,x(H2S)处于B点时,v >v  D、C点时,往容器中再充入4molH21molCS2 , 再次达到平衡后x(CS2)增大
  • 11、下图为锂离子电池材料LiFePO4晶胞在充放电过程中结构变化情况,晶胞为长方体形,其边长分别为apm、bpm、cpm,氧原子围绕Fe和P分别形成正八面体和正四面体。电池充电时,LiFePO4脱出部分Li+ , 形成Li1xFeP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代表的是电池放电过程 B、每个晶胞中含有LiFePO4的单元数为3 C、LiFePO4晶胞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型 D、忽略X→Y的晶体体积变化,晶体的密度差为2.1×1031abcNAgcm3
  •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或结论都正确的组合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含有硫酸钙的水垢中加入Na2CO3溶液浸泡后,再加入稀盐酸

    水垢完全溶解,产生气泡

    Ksp(CaCO3)<Ksp(CaSO4)

    B

    向两份等浓度、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2滴等浓度的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

    前者产生气泡较快

    催化效率:Fe3+>Cu2+

    C

    将甲烷与氯气按体积比为1∶4混合于试管中,光照

    反应后的气体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代甲烷有酸性

    D

    常温下,用pH试纸测定0.1mol.L1的NaClO溶液的pH

    试纸变蓝,对比标准比色卡测出pH约为9

    次氯酸为弱酸

    A、A B、B C、C D、D
  • 13、车载双电极镍氢电池为近年新研发成果。放电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c电极为吸附了氢气的稀土合金,可表示为MH;b、d电极上吸附了NiO(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电时,电子流动路径为a→外电路→d→c→铜箔→b B、充电时,外电路每通过1mol电子,该电池正极共减轻2g C、放电时,c极上的反应可表示为H2O+M+e=MH+OH D、充电时,a、b接电源的负极,c、d接电源的正极
  • 14、短周期主族元素Z、W、Y、X、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Y、Z组成化合物结构为其中W、Y原子的单电子数之比是3∶2;W、X同主族,X、M同一周期,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X B、含氧酸的酸性:X<M C、第一电离能:W>Y D、电负性:X>Y
  • 15、山城重庆盛产柑橘,柑橘中富含维生素C,其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6H10O6 B、分子中碳原子均为sp3杂化 C、该分子可能为非极性分子 D、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从而易溶于水
  • 16、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装置完全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B

    先后通入NH3CO2气体,制取碳酸氢钠

    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FeSO4 

    C

    D

    制备溴苯并验证发生了取代反应

    灼烧干海带

    A、A B、B C、C D、D
  • 17、有机玻璃(PMMA)的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有机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玻璃Z(PMMA)是热固性塑料 B、Y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为11个 C、X可与氢气反应,产物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 D、一定条件下,X和Z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 18、催化剂Ⅰ和Ⅱ均能催化反应R(g)P(g)。反应历程如图,M为中间产物。其它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Ⅰ和Ⅱ,均有4个基元反应 B、催化剂Ⅰ和Ⅱ均改变了反应的活化能和热效应 C、反应达平衡时,降低温度,R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 D、使用Ⅰ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
  • 19、下列粒子组在水溶液中能否共存的结论及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粒子组

    是否共存

    解释

    A

    Na+Cu2+ClNH3

    Cu2++4NH3=[Cu(NH3)4]2+

    B

    Ca2+K+ClCO2

    Ca2++CO2=CaCO3+2H+

    C

    H+K+INO3

    离子间不反应

    D

    Na+HCO3Cl

    +HCO3+CO32

    A、A B、B C、C D、D
  • 20、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N2中σ键个数为1.5NA B、32gS完全反应,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1L0.1molL1K2S溶液中阴离子数小于0.1NA D、标准状况下,18gC反应后生成气体分子数为2NA
上一页 493 494 495 496 49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