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独特语言,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B、苯环中的大键:
C、有机物
的名称:3-异丙基戊烷 D、
在水中的电离:
+H2O
+OH-
-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涉及生产生活有关的化学原理的表述,错误的是A、淀粉、蔗糖水解产生的葡萄糖发生还原反应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B、谷氨酸钠(味精)常用于增味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用于食品膨松剂 C、聚酰胺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可用作渔网、绳索 D、在DNA的双螺旋结构中,依靠形成氢键实现碱基互补配对
-
3、炭黑是雾霾中的重要颗粒物,研究发现它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活化过程的能量变化模拟计算结果如右图所示。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 S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每活化一个氧分子放出0.29eV能量 B、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0.42eV C、氧分子的活化是O-O的断裂与C-O键的生成过程 D、炭黑颗粒是大气中SO2转化为SO3的催化剂
-
4、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是综合利用 CO2的热点研究领域,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已知反应:6H2(g)+2CO2(g) CH2=CH2(g)+4H2O(g),温度对 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化学平衡常数:KM>KN C、当温度高于 250 ℃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是因为平衡逆向移动引起的 D、若初始投料比 n(H2)∶n(CO2)=3∶1,则图中 M 点的乙烯体积分数约为 7.7%
-
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到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常温下,将Fe片分别插入稀硝酸和浓硝酸中,一段时间后,前者有气体产生,后者无明显现象
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的强
B
相同温度下,测定溶液和溶液的pH,前者pH值更大
酸性:
C
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该溶液含有
D
同温下,向体积为2mL的溶液中先滴加4滴的KCl溶液,再滴加4滴的KI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再产生黄色沉淀
同温下
A、A B、B C、C D、D -
6、秋冬季气温变化幅度较大,也是流感等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有机物是预防流感的药物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机物中含氧官能团有5种 B、虚框内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有机物能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D、有机物最多能与反应
-
7、劳动开创未来,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自主探究:用不同温度的水泡茶
温度不同,茶多酚溶解速率不同
B
家务劳动:用活性炭包去除室内的甲醛
活性炭具有还原性
C
社区服务:用硫酸铜对游泳池进行消毒
硫酸铜溶液使蛋白质变性
D
学农活动:利用豆科植物作绿肥进行施肥
豆科植物可以实现自然固氮
A、A B、B C、C D、D -
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的电子式为
B、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C、反-2-丁烯分子的球棍模型:
D、水的VSEPR模型:
-
9、如图所示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验证铁钉的吸氧腐蚀
配制溶液
钠的燃烧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A、A B、B C、C D、D -
10、广东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人文底蕴丰厚,拥有九江双蒸酒、佛山禾楼舞、潮阳剪纸和木雕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雕刻刀将木头制成木雕艺术品的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B、禾楼舞庆祝水稻丰收,水稻的主要营养成分为淀粉 C、潮阳剪纸所用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D、酿制九江双蒸酒过程涉及的蒸馏原理是根据酒精和水的密度不同
-
11、半导体材料硅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的反应原理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含有键的数目为 B、标准状况下,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 C、的溶液中离子数为 D、反应每生成氧化产物,转移电子数目为
-
12、
甲醇是主要的有机原料,常利用CH4、CO2等进行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Ⅰ.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备甲醇是一种原子利用率高的方法。
(1)2CH4(g)+O2(g)=2CH3OH(l) ∆H=-329kJ/mol,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在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更有利于其自发进行。
(2)已知大多数气体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过程是放热的。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通入CH4后将体系温度维持在200℃的原因是________(不考虑催化剂活性变化)。
Ⅱ.利用合成气CO、H2制备甲醇,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①:CO2(g)+3H2(g)=CH3OH(g) +H2O(g) ∆H1<0
反应②:CO2(g)+H2(g)=CO(g)+H2O(g) ∆H2>0
在不同压强下,按照n(CO2):n(H2)=1:3进行投料,在容器中发生反应①、②,平衡时,CO和 CH3OH在含碳产物(即 CH3OH和CO)中物质的量分数及 C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3)判断图中压强。 p1、p2、p3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4)压强不变时,分析升温过程中CO2转化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
(5)在某恒温恒容体系中,按起始c(CO2)=1mol/L、c(H2)=3mol/L进行实验,平衡时 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为点M,此时(CO2转化率为20%,则该条件下反应②正反应的平衡常数K=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Ⅲ.科学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串联光电催化反应池)减少CO2排放并获取制备甲醇的原料CH4。
(6)光催化电池中的半导体是在晶体硅中掺杂硼原子和磷原子实现的。p型半导体也称为空穴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也称为电子型半导体。据此,推测 n型半导体掺杂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7)产生 CH4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
13、左旋多巴(A)是治疗帕金森的一线药物,临床疗效佳,但长期服用可能诱发异动症,为在保证药效的同时降低毒副作用,可合成其衍生物(H)进行替代。一种制备H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表示由纸面向外伸展的共价键,-Boc代表-COOC(CH3)3。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中存在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含氧官能团,其名称为________。(2)、步骤①的反应类型为 ,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步骤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_。(4)、TFA表示CF3COOH,根据路易斯酸碱理论,CF3COO-和CH3COO-属于碱,其碱性大小随氧原子电子云密度增大而增强,请比较二者碱性:CF3COO-________CH3COO-(填“>”或“<”)。(5)、已知-Boc是目前有机合成中广为采用的氨基保护基,选择性较好,短时间内一般不会与醇羟基反应,原理如下:结合题目所给合成路线与上述信息,设计以HOCH2CH2CH2NH2、HCHO为原料制备
的路线________(用流程图表示,其他试剂任选)。
-
14、钴、镍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但资源匮乏。某冶金厂的废炉渣中含下列化学成分(表1)。现用如下工艺流程从废炉渣中综合回收Cu、Ni、Co。
表1废炉渣的主要化学成分
元素
Cu
Co
Ni
Fe
Mn
Ca
Mg
Ti
Zn
质量百分数/%
13.38
1.53
27.25
16.8
<0.01
2.0
<0.03|
0.03
<0.01
表2有机相中P204体积分数对萃取除杂效果的影响
φ(P204)/%
萃余液中金属离子质量浓度/(g·L-¹)
Co2+
Ni2+
Cu2+
Fe2+
Zn2+
Mn2+
10
1.45
27.2
0.017
<0.005
0.004
0.01
15
1.40
26.8
0.005
<0.005
0.005
0.005
20
1.20
26.1
<0.005
<0.005
0.005
0.003
已知:CaF2、MgF2难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中稀硝酸需要缓慢加入反应液的原因是________。(2)、“除铁1”中发生除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若省去此步骤,对后续步骤造成的影响是。(3)、“滤渣2”中含有________。(4)、“除铁2”的原理是溶液中的Fe2(SO4)3和Na2SO4在90℃左右,产生黄钠铁矾晶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步骤若加入溶液,可以提高除铁效率,试从化学平衡角度解释原因:。(5)、“萃取1”中有机相(P204-煤油)中P204的体积分数不同,对金属离子的萃取效果也不同。表2是不同体积分数的P204-煤油溶液萃取除杂的效果数据,最合适的是________%。(6)、已知下图分别是萃取剂P204和P507的结构(R是同一烃基),两物质中P=O上的氧原子均可与Co2+配位形成配位化合物。请结合物质结构知识分析两者配位能力大小:O(P204)________O(P50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5、
铋酸钠(是一种新型的光催化剂。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铋酸钠。(加热和夹持仪器已略去)
已知:(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为浅黄色固体。不溶于冷水,在空气、热水及酸溶液中发生分解;
③Bi3+在酸性水溶液中呈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取铋酸钠
(1)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试剂,装置丙中盛放固体与过量NaOH溶液的混合物,打开K1、K3 , 向三颈烧瓶中滴加浓盐酸。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装置乙中间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
(3)当装置丙中反应已完成,立即关闭K1、K3 , 打开K2 , 向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作用是________;装置丁中盛放NaOH溶液,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Ⅱ.铋酸钠的分离提纯
(4)反应结束后,为了从装置丙中获取NaBiO3粗产品,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操作组合是________(填标号)。
a.在冰水中冷却
b.用普通漏斗过滤
c.用布氏漏斗抽滤
d.冷水洗涤
e.热水洗涤
f.自然晾干
g.在干燥器中干燥
Ⅲ.铋酸钠纯度的测定
(5)取上述制得的NaBiO3粗产品m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和稀溶液使其完全反应,生成Bi3+ , 溶液变为紫红色。将反应后的溶液准确配制成100mL溶液,取25.00mL用nmol/L的H2C2O4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H2C2O4溶液VmL。该产品的纯度是________(用含n、m、V的代数式表示)。
-
16、常温下,用浓度为(的HCl标准溶液滴定10mL浓度均为的NaOH和Na2A的混合溶液,溶液中含A微粒的分布分数X表示H2A、HA或随pH变化曲线及滴定曲线如图(忽略溶液混合后体积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的K≈10-8.4 B、a点存在: C、 D、c点存在:
-
17、偏钒酸铵(NH4VO3)可作催化剂、媒染剂等,也是制备V2O5的原料,NH4VO3可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利用某工业钒渣(含V2O5、V2O3、Al2O3)为原料制备NH4V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①上述条件下,Al3+在pH为3.7时才开始沉淀;
②“酸浸”后,滤液中钒主要以形式存在。
A、“焙烧”过程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滤渣”的成分为CaSO4、Al(OH)3 C、“沉钒”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滤液”中的溶质只有H2SO4 , 且能循环用于“酸浸” -
18、中国科学院福建研究所制备了一种新型铋基ZMOF(Bi-ZMOF)材料,将其用作Zn-CO2电池的电极,可提高电池放电效率,电池结构如图所示,双极膜中H2O解离出的H+和OH-在电场作用下向两极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锌电极的电势高于Bi-ZMOF电极的电势 B、放电时,每消耗0.2molZn,双极膜内解离3.6gH2O C、Bi-ZMOF电极的反应式为 D、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定期补充H2O和NaOH
-
19、某离子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与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Z<W<Q<X B、[WQ6]-中W为杂化 C、分子键角: , 与W、Z的电负性有关 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强氧化性
-
20、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向溶有的溶液中加入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
B
灼烧铜丝至其表面变黑、灼热,伸入盛有某有机物的试管中
铜丝恢复亮红色,该有机物中有醇羟基
C
向含有少量碘固体的饱和碘水中加入适量KI固体
碘固体完全溶解,说明碘在KI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大于碘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D
向KF和KSCN混合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振荡
溶液为无色,说明结合的能力: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