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银铝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的优点,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氧化高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电极的电势比AgO电极的高 B、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C、阳离子交换膜允许阳离子和电子通过 D、当导线中通过0.3mol电子时,负极区溶液质量减小4.2g -
2、一种以镍电极废料(含Ni以及少量、和不溶性杂质)为原料制备NiOOH的过程可表示为:
“酸浸”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除外还有少量的和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性: B、除杂过程仅为过滤操作 C、氧化过程中每生成1mol NiOOH消耗 D、工业上也可电解碱性悬浊液制备NiOOH,加入一定量的KCl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
3、有机物M是合成某种抗血栓药的中间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存在顺反异构体 B、能使溴水褪色 C、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D、1mol该分子最多与5mol 发生反应
-
4、关于成语、古诗和典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B、“纸上谈兵”中“纸”的制作中若用SO2处理纸浆,是利用了SO2的漂白性 C、“完璧归赵”中“璧”属于金属材料 D、《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
5、2022年半导体行业研究报告指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碳化硅和氮化镓为主,在高温、高压、高频领域表现较为优异,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高铁等领域。(1)、C、N、Si、Ga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元素符号)。(2)、镓失去电子的逐级电离能(单位:)的数值依次为577、1984.5、2961.8、6192,由此可推知镓的主要化合价为价和价。(3)、二水合草酸镓的结构如图a所示,其中镓原子的配位数为 , 草酸根离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4)、岩盐矿结构的晶体结构如图b、图c所示,Ga、N原子半径分别为、 , 则原子的配位数为 ,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 则该的密度是(列出计算表达式)。
-
6、我国科学家开发单原子电催化剂,实现了在温和条件下利用和合成。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和总能量大于总能量,则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其他条件相同,在Cat1、Cat2、Cat3三种催化剂作用下,测得反应速率增大倍数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实际生产中,宜选择的催化剂是(填“Cat1”、“Cat2”或“Cat3”),如果Cat1、Cat3是同一种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增大倍数小于时的可能原因是。(3)、一定温度下,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 , 测得的物质的量(n)与时间(t)关系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物质的量/mol
0
0.30
0.50
0.65
0.70
0.70
①0~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②15min时,的正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的逆反应速率。
③在上述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
(4)、氨气碱性(KOH溶液)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较高,电池反应为 , 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7、含钒化合物广泛用于冶金、化工行业。由富钒废渣(含、和、FeO)制备的一种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
部分含钒物质在水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如下:
pH
<1
1~4
4~6
6~8.5
8.5~13
>13
主要形式
多矾酸根
多矾酸根
备注
多矾酸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4~6
6~8.5
8.5~13
>13
多矾酸根
多矾酸根
本工艺中,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
物质
开始沉淀pH
7.0
1.9
3.2
沉淀完全pH
9.0
3.2
4.7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中,将“研磨”所得粉末与逆流混合的目的为;所生成的气体A可在工序中再利用。(2)、“酸浸”V元素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3)、滤渣2含有的物质为。(4)、“转化Ⅱ”需要调整pH范围为 , “转化Ⅲ”中含钒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沉钒”中加入过量有利于晶体析出,其原因为。 -
8、磺酰氯可用于制造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实验室用和在活性炭催化下反应制取少量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熔点为℃,沸点为69.1℃,密度为 , 常温下较稳定,遇水剧烈反应,100℃以上易分解。
(1)、A装置中盛装硫酸的仪器名称是。(2)、A装置中硫酸在该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有(填标号)。a.强氧化性 b.酸性 c.吸水性 d.脱水性
(3)、B装置中试剂是(填名称)。实验前烘热C装置中三颈瓶和活性炭,其目的是。(4)、D装置中冷水浴的作用是。(5)、E装置的作用是。(6)、遇水生成两种强酸,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标准状况下,通入C装置中的和的体积分别为2.24L和3.36L,最终得到。则的产率为(保留4位有效数字)。 -
9、某二元弱酸()溶液中、和的分布系数δ随溶液的pH变化关系(滴入的是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如图所示[比如的分布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4.48时,溶液中 C、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 D、溶液中:
-
10、某化学实验小组验证某试样的组成,已知溶液中可能含有 , 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实验现象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试样溶液可能呈黄色,其中Na一定存在,且 B、滤液M在酸性条件下与铜片的反应中,氧化产物是NO C、气体X和气体Y可同时作用于一套重要的化工生产流程 D、将上述实验产生的气体Y全部通入100mL1.0的NaOH溶液中,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主要为
-
11、水体中存在的等致癌阴离子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采用Pd-双催化剂可实现用消除酸性废水中的 , 中含有 , 分别表示为Fe(II)、Fe(III),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①在Pd催化剂作用下将中Fe(III)转化为Fe(II) B、过程②在Pd催化下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C、过程③每生成1个以及过程④每生成1个 , 都转移3个电子 D、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酸性增强
-
12、利用浓差电池电解溶液(a、b电极均为石墨电极),可制得、、和NaOH,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B、c、d分别为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 C、浓差电池放电过程中,Cu(2)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D、浓差电池从开始工作到放电结束,电解池理论上可制得160gNaOH
-
13、水煤气变换反应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历程如下图所示(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煤气变换反应的 B、CO(g)和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时吸收能量 C、决速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D、放热最多的步骤只有非极性键形成 -
14、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中G、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G、Y、W分列不同的三个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G B、氢化物的稳定性:Z>W C、Y与其他四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D、该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
15、某化学反应X+Y→Z分两步进行:①X→M;②M+Y→Z。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B、总反应是理想的绿色化学反应 C、反应①②和总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反应物(X和Y)的总能量低于产物(Z)的总能量
-
16、我国科学家在铜电催化剂上锚定离子液体,提高了转化为的效率。化学反应原理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结构式为
B、中子数为36的铜原子表示为 C、的分子式为 D、的空间填充模型为
-
17、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本杰明·李斯特(BenjaminList)、大卫·麦克米兰(DavidW·C.MacMillan),以表彰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中的贡献,用脯氨酸催化合成酮醛反应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发生消去反应后形成的产物存在顺反异构 B、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C、b与足量H2加成后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D、c的分子式为C10H9NO4 -
1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方程式能准确解释相应事实的是A、苯酚钠溶液通入后变浑浊:2
+CO2+H2O→2
+Na2CO3 B、向FeSO4溶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得到FeCO3沉淀:Fe2++2=FeCO3↓+CO2↑+H2O C、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2Fe(OH)3=2FeO+3Cl-+H2O+4H+ D、向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得到白色沉淀:
-
19、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腔体采用的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维生素C和细铁粉均可作食品脱氧剂 C、纳米铁粉主要通过物理吸附作用除去污水中的Cu2+、Ag+、Hg2+ D、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
-
20、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该装置能制取Cl2 , 并进行相关性质实验,且可利用装置G储存多余的氯气。(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和活塞K,点燃A处酒精灯,让氯气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E处酒精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装置D中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②由C中出现的现象可以得到结论:氧化性强弱为。
③在装置E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为CO2和HCl,则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装置F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3)、储气瓶b内盛放的试剂是。(4)、装置B中Fe2+被Cl2氧化为Fe3+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