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小组利用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Na2S2O3+H2SO4(稀)=Na2SO4+S↓+SO2↑+H2O,探究反应条件对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反应温度/℃

    Na2S2O3 溶液

    稀H2SO4

    H2O

    V/mL

    c/(mol/L)

    V/mL

    c/(mol/L)

    V/mL

    25

    10

    0.1

    10

    0.1

    0

    25

    5

    0.1

    10

    0.1

    x

    25

    10

    0.1

    5

    0.2

    5

    50

    10

    0.1

    10

    0.1

    0

    A、可通过产生浑浊的时间或单位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判断反应的快慢 B、①④探究温度对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将溶液混合后置于相应温度的水浴中 C、①③两组实验可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x=5,②③两组实验可探究Na2S2O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2、某些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

    H—H

    Cl—Cl

    Br—Br

    I—I

    H—Cl

    H—Br

    H—I

    键能/kJ·mol-1

    436

    243

    193

    151

    431

    356

    299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H2(g)分别与Cl2(g)、Br2(g)、I2(g)反应,则与碘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多 B、H—F键的键能大于431kJ·mol-1 C、H2与Cl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   ΔH=-248kJ·mol-1 D、稳定性最强的化学键是H—Cl键
  •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②普通分子有时也能发生有效碰撞

    ③升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次数

    ④增大反应物浓度会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

    ⑤使用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原因是提高了分子的能量,使有效碰撞频率增大

    A、①②⑤ B、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 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将混合气中的氨气液化分离,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B、用过量氮气与氢气反应可以提高氢气的转化率 C、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I(g),增大压强时容器中颜色加深 D、加压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
  • 5、化学反应Ag+3Bs2Cg+2Dg , 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是不同的情况下测得的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B=1.2mol/Ls B、vA=0.25mol/Lmin C、vC=0.45mol/Lmin D、vD=0.35mol/Lmin
  • 6、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x kJ·mol1

    已知:C(s)+O2(g)=CO2(g) ΔH1=a kJ·mol1

    S(s)+2K(s)=K2S(s) ΔH2=b kJ·mol1

    2K(s)+N2(g)+3O2(g)=2KNO3(s) ΔH3=c kJ·mol1

    则x为

    A、3a+b-c B、c-3a-b C、a+b-c D、c-a-b
  • 7、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将浓度为0.5molL1的盐酸与0.55molL1的NaOH溶液各50mL混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仪器a是玻璃搅拌器,用金属搅拌器代替玻璃搅拌器,会使ΔH偏大 B、测量反应前体系的温度时,用温度计测定盐酸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NaOH溶液的温度 C、溶液混合后,直至温度长时间不再改变时,测量并记录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D、若用同浓度的醋酸溶液代替盐酸进行实验,计算所得反应热ΔH偏小
  • 8、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符合下图所示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B、碳酸钙受热分解 C、木炭燃烧 D、火药爆炸
  • 9、下列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A、 B、 C、 D、
  • 10、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2H6gC2H4g+H2g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其中一个条件,下列措施能提高乙烷平衡转化率的是
    A、充入少量稀有气体 B、加入适宜催化剂 C、适当降低温度 D、及时分离出部分H2g
  • 11、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2Na2O2+2H2O=4Na+4OH-+O2 B、反应④说明NaH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2CO3 C、反应⑤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 D、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 12、实验室模拟捕捉回收CO2 , 需要配制500mL/molL1NaOH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中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 B、③中使用洗涤后未干燥的容量瓶,不会影响溶液浓度 C、④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NaOH溶解 D、配制的正确顺序为①④③⑤②⑥
  • 13、过二硫酸H2S2O8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它是一种强酸,工业上常用作强氧化剂。回答下列问题:

    (1)、过二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原因是
    (2)、工业上,用过二硫酸氧化水可制备双氧水,其总反应(H2S2O8+2H2O=H2O2+2H2SO4)分两步进行:

    H2S2O8+H2O=H2SO4+H2SO5

    (补充化学方程式)。

    (3)、工业上,用H2S2O3还可检验废水中的Mn2+。向废水中滴加H2S2O8溶液,若溶液变为紫红色,则表明Mn2+超标。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此反应很慢,添加Ag+作催化剂可加快其反应速率,添加的物质宜选择下列物质中的(填标号)。

    A.AgCl             B.AgBr             C.AgI             D.AgNO3

    (4)、H2S2O8能氧化KI,发生反应:S2O82+3I2SO42+I3 , 速率方程为v=kcmS2O82cnI(k为速率常数,mn为反应级数)。实验测得浓度与速率关系如表所示。

    实验

    cS2O82/molL1

    cI/molL1

    v/molL1s1

    1

    0.038

    0.060

    1.4×105

    2

    0.076

    0.060

    2.8×105

    3

    0.076

    0.030

    1.4×105

    ①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的是(填标号)。

    a.加水稀释             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c.增大I浓度

    ②反应级数是(填标号)。

    A.m=1n=3             B.m=3n=1             C.m=1n=1             D.m=1n=2

    (5)、某温度下,在烧杯中加入20mL0.1molL1NH42S2O8溶液和20mL0.3molL1KI溶液,发生反应:S2O82+3I2SO42+I3。测得离子浓度(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①曲线d代表(填离子符号)浓度与时间关系。

    05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S2O82=molL1min1。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Lmol1

  • 14、氮化锂(Li3N)常用作固体电解质、催化剂等。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制备氮化锂并探究某些物质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部分信息如下:

    ①几种含铬化合物的颜色如表所示:

    物质

    Cr2O3s

    NaCr(OH)4aq

    Cr2SO43aq

    NH42Cr2O7s

    K2Cr2O7aq

    颜色

    绿色

    绿色

    棕红色

    橘黄色

    橙红色

    ②加热NH42Cr2O7生成Cr2O3N2H2O

    Li3N极易潮解。

    回答下列问题:

    (1)、D装置的作用是
    (2)、实验时,先点燃A处酒精灯,后点燃C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3)、当A装置中黄色粉末全部变为绿色粉末时熄灭A处酒精灯,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完毕后,取A装置中绿色粉末X分装于三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

    操作

    现象

    I

    向X中加入稀硫酸,振荡

    溶液变为棕红色

    II

    向X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

    溶液变为绿色

    III

    向X中加入KMnO4溶液,煮沸

    绿色粉末溶解,产生黑色沉淀Y,溶液变为橙红色

    ①根据上述实验推知,Cr2O3化学性质与下列物质最相似的是(填标号)。

    a.Fe2O3             b.Al2O3             c.MgO             d.P2O5

    ②已知:黑色固体Y常用于实验室制备Cl2O2。写出实验II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由此推知,实验III条件下氧化性:KMnO4(填“>”“<”或“=”)K2Cr2O7

    (5)、为了测定实验后B装置中固体CoCl2xH2O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取2.38gB装置中固体溶于去离子水,配制成250mL溶液,准确量取25.00mL配制的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Na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0.1molL1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三次平行实验,测得消耗AgN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mL。

    ①已知AgNO3见光易分解,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本实验宜选择(填标号)。

    a.酸式滴定管             b.碱式滴定管             c.棕色酸式滴定管

    x=

  • 15、缓冲溶液指的是由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组成的混合溶液,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加强酸或强碱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从而保持溶液的pH相对稳定,其中当酸和盐浓度相等时缓冲能力最强。常温下,由HOCH2COOH(简写为HA)及其钠盐组成缓冲溶液,溶液中cA+cHA=0.1molL1 , 调节溶液的pH,测得含碳粒子浓度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L1代表cHA与pH的关系 B、常温下,M点时混合液缓冲能力最强 C、浓度均为0.1molL1的HA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为3.83 D、常温下,pH=3pH=5的H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之比为1:100
  • 16、醛和酮是生产精细化学品和特种化学品不可缺少的中间体或前驱体。醇在金属表面转化为醛或酮的反应历程如图(M表示金属,R为烃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生成了金属氢化物 B、M降低了醇转化为醛或酮的活化能 C、分子的极性:RCH2OH>H2O D、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 17、铬酸铅PbCrO4俗称铬黄,难溶于水,常用作颜料。以铅丹Pb3O4为原料制备铬黄的微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态铬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B、浓盐酸在反应②中起还原剂和酸的作用 C、过滤分离出铬黄后的滤液中只含两种阴离子 D、气体P依次通过饱和食盐水、浓硫酸可提纯出Cl2
  • 18、溴化钠介导的以水为氧源的烯烃光电化学环氧化反应原理如图,其转化效率和选择性接近100%。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溴化钠只起导电作用 B、Pt电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C、收集11.2LH2时转移1mol电子 D、环氧化反应为+H2O+Br22HBr+
  • 19、下列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方案

    目的

    A

    常温下,将冰醋酸溶于水配成0.1mol∙L-1醋酸溶液,并测定其pH

    判断冰醋酸是否为强电解质

    B

    将某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检验该气体中是否含有烯烃

    C

    向1mL0.1mol∙L-1AgNO3溶液中先滴入几滴0.1mol∙L-1NaCl溶液,静置后,再滴入几滴0.1mol∙L-1KI溶液

    比较KspAgClKspAgI的大小

    D

    在Na2SO3溶液中滴入浓硝酸,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

    比较氮、硅、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A、A B、B C、C D、D
  • 20、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Z的原子序数等于Y的2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X>Y B、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Z C、电负性:W>Z D、WY2ZY2的漂白原理相同
上一页 370 371 372 373 37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