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可采用催化氧化法将工业副产物制成 , 实现氯资源的再利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下图所示为该法的一种催化机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为反应物 , W为生成物 B、反应制得 , 须投入 C、升高反应温度,被氧化制的反应平衡常数减小 D、图中转化涉及的反应中有两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2、氘代氨()可用于反应机理研究。下列两种方法均可得到:
①与的水解反应;②与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和可用质谱法区分 B、和均为极性分子 C、方法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D、方法②得到的产品纯度比方法①的高 -
3、关于和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微粒的种类相同 B、可用溶液使转化为 C、利用二者热稳定性差异,可从它们的固体混合物中除去 D、室温下,二者饱和溶液的差约为4,主要是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差异
-
4、硫酸是重要化工原料,工业生产制取硫酸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I的化学方程式: B、Ⅱ中的反应条件都是为了提高平衡转化率 C、将黄铁和换成硫黄可以减少废渣的产生 D、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用碱液吸收 -
5、下列实验的对应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A.用标准溶液滴定溶液
B.稀释浓硫酸
C.从提纯后的溶液获得晶体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A、A B、B C、C D、D -
6、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海水提溴过程中,用氯气氧化苦卤得到溴单质: B、用绿矾()将酸性工业废水中的转化为 C、用溶液能有效除去误食的 D、用溶液将水垢中的转化为溶于酸的:
-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氧化生成和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核酸可看作磷酸、戊糖和碱基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C、由氨基乙酸形成的二肽中存在两个氨基和两个羧基 D、向饱和的溶液中加入少量鸡蛋清溶液会发生盐析
-
8、酸性锌锰干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如下。关于该电池及其工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作电池的负极材料 B、电池工作时,向负极方向移动 C、发生氧化反应 D、锌筒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9、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 B、分子的球棍模型:
C、的结构示意图:
D、乙炔的结构式:
-
10、我国科研人员利用激光操控方法,从原子束流中直接俘获原子,实现了对同位素的灵敏检测。的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长达10万年,是的17倍,可应用于地球科学与考古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
钙
40.08
A、的原子核内有21个中子 B、的半衰期长,说明难以失去电子 C、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小于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 D、从原子束流中直接俘获原子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
11、 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以为载气,用作催化剂生产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进料混合气进入两釜的流量恒定,两釜中反应温度恒定:
②反应釜Ⅰ中发生的反应:
ⅰ:
③反应釜Ⅱ中发生的反应:
ⅱ:
ⅲ:
④在此生产条件下,酯类物质可能发生水解。
回答下列问题:
(1)、总反应 (用含、、和的代数式表示);(2)、进料混合气中 , 出料中四种物质(、、、)的流量,(单位时间内出料口流出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①表示的曲线是(填“a”“b”或“c”);
②反应釜Ⅰ中加入的作用是。
③出料中没有检测到的原因是。
④反应后,a、b、c曲线对应物质的流量逐渐降低的原因是。
(3)、催化剂再生时会释放 , 可用氨水吸收获得。现将一定量的固体(含水)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充入和 , 其中的分压为 , 在℃下进行干燥。为保证不分解,的分压应不低于(已知 分解的平衡常数);(4)、以为原料,稀硫酸为电解液,Sn作阴极,用电解的方法可制得 , 其阴极反应式。 -
12、 化合物H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苯并呋喃衍生物,合成路线如下(部分条件忽略,溶剂未写出):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在核磁共振氢谱上有组吸收峰;(2)、化合物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3)、反应③和④的顺序不能对换的原因是;(4)、在同一条件下,下列化合物水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标号);①
②
③
(5)、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中,经历了取代、加成和消去三步反应,其中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依据以上流程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以和为原料合成
的路线(HCN等无机试剂任选)。
-
13、 铜阳极泥(含有Au、、、等)是一种含贵金属的可再生资源,回收贵金属的化工流程如下:
已知:①当某离子的浓度低于时,可忽略该离子的存在;
② ;
③易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④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4.4
26.1
37.4
33.2
29.0
回答下列问题:
(1)、Cu属于区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滤液1”中含有和 , “氧化酸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氧化酸浸”和“除金”工序抣需加入一定量的:①在“氧化酸浸”工序中,加入适量的原因是。
②在“除金”工序溶液中,浓度不能超过。
(4)、在“银转化”体系中,和浓度之和为 , 两种离子分布分数随浓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浓度为 , 则的浓度为。(5)、滤液4中溶质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在连续生产的模式下,“银转化”和“银还原”工序需在℃左右进行,若反应温度过高,将难以实现连续生产,原因是。 -
14、 亚铜配合物广泛用作催化剂。实验室制备的反应原理如下:
实验步骤如下:
分别称取和粉置于乙腈()中应,回流装置图和蒸馏装置图(加热、夹持等装置略)如下:
已知:①乙腈是一种易挥发的强极性配位溶剂;
②相关物质的信息如下:
②相关物质的信息如下:
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
327.5
371
在乙腈中颜色
无色
蓝色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表示排风的是____(填标号);A、B、
C、
D、
E、
(2)、装置Ⅰ中仪器M的名称为;(3)、装置Ⅰ中反应完全的现象是;(4)、装置Ⅰ和Ⅱ中气球的作用是;(5)、不能由步骤c直接获得,而是先蒸馏至接近饱和,再经步骤d冷却结晶获得。这样处理的目的是(6)、为了使母液中的结晶,步骤e中向母液中加入的最佳溶剂是____(填标号);A、水 B、乙醇 C、乙醚(7)、合并步骤d和e所得的产物,总质量为 , 则总收率为(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
15、 恒压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 , 发生如下反应:
主反应:
副反应:
在不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两种含碳产物的分布分数随投料比x(物质的量之比)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料比x代表 B、曲线c代表乙酸的分布分数 C、 , D、L、M、N三点的平衡常数: -
16、常温下 , 向溶液中缓慢滴入相同浓度的溶液,混合溶液中某两种离子的浓度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电离程度: B、M点: C、当时, D、N点:
-
17、是一种高活性的人工固氮产物,其合成反应为 , 晶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合成反应中,还原剂是和C B、晶胞中含有的个数为4 C、每个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有8个 D、为V型结构
-
18、中和法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的电离常数: , ,
②易风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和”工序若在铁质容器中进行,应先加入溶液 B、“调pH”工序中X为或 C、“结晶”工序中溶液显酸性 D、“干燥”工序需在低温下进行 -
19、在水溶液中,电化学方法合成高能物质时,伴随少量生成,电解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时,向Ni电极移动 B、生成的电极反应: C、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pH升高 D、每生成的同时,生成
-
20、通过理论计算方法优化了P和Q的分子结构,P和Q呈平面六元并环结构,原子的连接方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为非极性分子,Q为极性分子 B、第一电离能: C、和所含电子数目相等 D、P和Q分子中C、B和N均为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