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均为常见的水处理剂,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可用于从海水中提取溴,具体步骤为:先使用将苦卤中的氧化成 , 再用热空气将吹出,并经吸收、酸化、分离,得到。
①氧化苦卤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使用热空气吹出是利用了的性质(填物理性质)。
(2)、可将污水中氧化为而除去,自身被还原为或。、的选择性[如]与关系如图所示。
①也能将氧化为 , 同时生成。该反应所需的为。(填“”或“”)
②用去除一定量时,不宜过大的原因是。
(3)、制备的流程如下:氧化 向溶液中分别加入、溶液,使其充分反应,生成。
转化 向氧化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饱和溶液,使其充分反应。静置、过滤,得到。
①“氧化”时被氧化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②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废水中反应生成和。用处理一定量的含废水,元素去除率[]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当的用量超过时,随着的用量增大,元素的去除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
A.被氧化为更高价态的可溶性锰盐
B.氧化废水中其他物质
C.在水中不稳定
-
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元素①~⑦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2)、元素⑤与⑦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是。元素①与⑦形成的化合物溶解时破坏的化学键的类型是。(3)、元素④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元素⑤与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4)、元素②与③的+2价氧化物均为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可参与大气循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3、常温下,为探究、的性质,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1:用计测得浓度均为、溶液的分别为12和9。
实验2:向溶液中边振荡边逐滴滴入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实验3:向溶液中逐滴滴入等体积溶液,生成沉淀,同时放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1中溶液碱性较强 B、实验2中刚滴入1~2滴盐酸时产生气泡 C、实验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实验3中为避免产生沉淀,不宜使用溶液 -
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加热,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 , 溶液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D
常温下,将打磨过的铁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
铁未与浓硫酸发生反应
A、A B、B C、C D、D -
5、实验室用炭与浓硫酸反应并探究其产物。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进行炭与浓硫酸的反应 B、用装置乙检验 C、用装置丙检验 D、用装置丁检验 -
6、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为Ⅶ族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常见含氟物质有、等。氯气性质活泼,一定条件下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含氯化合物。卤水中被氧化生成 , 再用水溶液吸收生成 , 进一步富集溴元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 B、原子半径: C、、互为同素异形体 D、热稳定性:(2)、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A、和反应: B、和反应: C、水溶液吸收生成的: D、浓盐酸与制取: -
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所示的转化可以实现的是A、 B、 C、 D、
-
8、用浓硫酸配制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稀释后,冷却至室温,再转移至容量瓶 B、配制所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D、转移溶液时有液滴溅出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
-
9、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B、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高压钠灯 C、不溶于水,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吸收、产生 , 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
10、俗名往往反映了物质的组成、性质或用途。下列对物质俗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食盐:用作食品调味剂 B、烧碱:具有可燃性 C、硫黄:常温下固态的硫单质为黄色 D、蓝矾:是蓝色晶体
-
11、在中点燃时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还原剂 B、被还原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消耗时转移2个电子
-
12、煤炭中含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气体。下列选项所述措施不能减少排放的是A、以风能、太阳能代替燃煤 B、利用碳酸钙对燃煤进行固硫 C、增加烟囱高度,将含的尾气排向高空 D、用足量石灰乳吸收含的尾气
-
13、反应是重要的酸碱中和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中含离子键 B、的电子式:
C、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D、的结构示意图:
-
14、下列物质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溶液 B、胶体 C、75%乙醇溶液 D、稀硝酸
-
15、钢铁制品经常进行烤蓝处理,即在铁制品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某小组为了研究烤蓝铁片:取mg烤蓝铁片样品,放入140.00mL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0mL,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200mL。请计算:(1)、物质的量是mol。(2)、稀释后溶液中=mol/L。(3)、样品质量m=g。
-
16、
氧化二氯是一种广谱、高效的灭菌剂。
(一)在实验室中以和空气(不参与反应)按体积比1:3混合通入碳酸钠溶液中来制备
反应原理: , 再用水吸收制备次氯酸溶液(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常温下,是棕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2℃以上分解
(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
(2)实验过程中,装置C需放在冷水中,其目的是。
(3)实验中控制氯气与空气的体积比的方法是。
(4)装置D中生成次氯酸的反应方程式是。
(二)用碳酸钠晶体()配制反应中所需的100mL1.500mol/L溶液。
(5)准确称取42.900g碳酸钠晶体()需用到。
A.托盘天平 B.分析天平
(6)配制过程中,下列情况会引起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所用碳酸钠晶体失去部分结晶水
B.转移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加水至刻度线
E.容量瓶清洗后,未经过干燥处理
-
17、工业上煅烧含硫矿物产生的可以按如下流程脱除或利用(流程中所加试剂均为过量)。
(1)、溶液C的主要溶质的化学式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粉碎含硫矿物可以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B、途径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C、多余可用碳酸钠溶液吸收 D、在过量氧气作用下可实现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完全转化为三氧化硫(3)、途径Ⅱ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4)、设计实验检验溶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 -
18、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位构性的关系,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针对下表中编号的元素,回答以下问题:
(1)、元素①~⑦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为 , 写出由①②⑥三种元素组成的具有漂白性物质的结构式。(2)、写出元素③单质与元素④的硫酸盐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元素⑦的原子序数是 , 请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4)、关于元素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A、⑦单质常温下为气体 B、⑦的氧化物能被NaOH溶液吸收 C、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⑦>⑤ D、最简单氢化物沸点:⑦>② -
19、请回答:(1)、写出钡餐的化学式。(2)、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3)、非金属性SCl(填写“<”或“=”或“>”),试用一条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判断理由。
-
2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验证HClO光照分解产物
用pH传感器测定新制氯水的pH
新制氯水pH降低
HClO光照分解产生了
B
验证铝片表面存在氧化膜
向装有NaOH溶液的①、②号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小块用砂纸打磨过和未打磨过的铝片
①号试管立即产生气泡②号试管一段时间后才产生气泡
铝片表面存在氧化膜
C
检验X溶液中的金属元素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X溶液进行焰色试验
观察到黄色火焰
X溶液中一定含有Na元素,可能含有K元素
D
验证的还原性
向1mL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溶液
观察到溶液紫色褪去
具有还原性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