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稳定性: B、熔点:晶体晶体 C、配离子稳定性: D、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数目:
-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银氨溶液配制完成后,装入棕色试剂瓶,长期保存以备使用 B、配制溶液时,需加入少量溶液 C、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时,直接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 D、滴定实验时,不能向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以免溶液稀释产生误差
-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的电子式:
B、基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
C、镁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
D、
的名称:2,2-二甲基-4-乙基己烷
-
4、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描述错误的是A、硬化油不易变质、便于储存,可用作制肥皂和人造奶油的原料 B、离子液体具有高导电性,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 C、二氧化硅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取智能芯片 D、聚四氟乙烯具有优异的耐酸、耐碱性能,可用于制造化工设备的内衬或管道
-
5、“幸福是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的”。下列有关劳动项目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 B、洁厕灵洗马桶 C、碳酸钠浸泡除水垢 D、厨余垃圾沤肥
-
6、铁的化合物如、等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1)、某学生用下列两种方法(如图)制备白色沉淀。方法1中加入维生素C片的目的是。方法2为了制得白色沉淀,在锥形瓶A和锥形瓶B中加入试剂后,打开止水夹C一段时间,再关闭止水夹C,关闭止水夹C的目的是。
(2)、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易溶于水,在强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将溶液酸化时,迅速分解而转化为并放出;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大于的氧化性。高铁酸盐通常可用NaClO溶液与溶液反应制得。
①制备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能析出晶体的原因是。
③操作的分离方法为。
④得到的晶体需洗涤,请设计实验证明晶体是否洗涤完全?。
⑤高铁酸盐可用于氧化去除高氯(含高浓度)废水中的有机物。以处理高氯废水中的有机物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
(3)、高铁酸盐也可以氧化酸性废液制备。若酸性废液中: , , , 则该溶液的。 -
7、现有浓度各为1mol/L的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100mL,加入一定量的铁粉,按下列情况填空:
(已知:氧化性Fe3+>Cu2+>Fe2+)
(1)、反应完毕,铁粉有剩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阳离子。(2)、反应完毕,有铜生成,铁粉无剩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阳离子,该阳离子在溶液中物质的量的范围是;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含阳离子。(3)、反应完毕后,无固体沉积物存在,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和阳离子。 -
8、153年前门捷列夫制得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对元素的一种很好的自然分类。下图为现代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以下问题均用相应的化学符号表达)
主族
周期
A
A
A
A
A
A
A
0
一
①
二
②
③
④
三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元素⑤的过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2)、④⑤⑨⑩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依次为。(3)、比较元素③⑨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4)、写出由①、③元素组成的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5)、由于氟单质过于活泼,所以很难设计出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其氧化性的强弱。试列举事实说明氟的非金属性比氯的强:。(6)、最近,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带来重大突破。已知铷是37号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85。i.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ii.关于铷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与水反应比钠更剧烈
b.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c.与水能剧烈反应并释放出
d.单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e.RbOH的碱性比同浓度的NaOH弱
(7)、在含有①⑥⑦简单阳离子的100mL溶液中,逐滴滴加5mol/L的NaOH溶液到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计算:
①沉淀减少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②a点的数值为:mL。
-
9、从含有、、的工业废液中回收铜并制备氯化铁晶体()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剂a是铁粉,试剂b是稀硫酸 B、操作Ⅰ、操作Ⅱ、操作Ⅲ所用的仪器完全相同 C、试剂c若选择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若操作Ⅱ前后固体质量减少28g,则理论上该步骤应产生11.2L(标准状况)气体 -
10、CO与反应生成的历程如下(部分微粒未画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直线型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D、CO和O生成的过程涉及了电子转移 -
11、已知X、Y、Z、M、Q、R皆为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原子半径与主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与Y组成的化合物可作自来水杀菌消毒剂 B、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盐或碱 C、简单离子半径: D、M和R形成的物质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
12、下列有关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利用图a配制0.10mol/LNaOH溶液
②为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过程中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③利用图b配制一定浓度的HCl溶液浓度会偏小
④利用图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Na2CO3溶液
⑤配制NaOH溶液固体溶解后,直接转移至容量瓶,然后洗涤定容,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⑥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A、①⑥ B、②⑤ C、①④ D、①⑤ -
13、下列除杂试剂的选择或除杂操作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操作
A
Fe(Al)固体
NaOH
充分反应后过滤
B
Na2CO3(NaHCO3)溶液
CO2
通入过量的CO2
C
FeCl3(FeCl2)溶液
Cl2
通入过量的Cl2
D
CO2(HCl)气体
饱和NaHCO3溶液
洗气
A、A B、B C、C D、D -
14、下列有关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溶于水、NaCl溶于水破坏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碘升华、NaCl颗粒被粉碎,均破坏化学键 C、氦气、液溴、硫黄中均存在共价键 D、钠与水反应、钠与氧气反应的过程中,均存在离子键的形成
-
15、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纯铁不容易生锈 ②钠着火用水扑灭 ③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 ④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缺铁会引起贫血 ⑤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 ⑥KSCN溶液可以检验Fe3+
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 -
16、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某碱性无色溶液中:、、、 B、饱和氯水中:、、、 C、0.1mol/L溶液中:、、、 D、能溶解氧化铝的溶液中:、、、
-
17、《左传》曾记载有“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铸范宣子所为《刑书》焉”,这是关于“铸铁”(主要由铁、碳和硅等组成的一类合金)的最早记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合金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混合物 B、“铸鼎”时,盛装炽热铁水的模具须充分干燥 C、历史上铁的发现、大量冶炼和使用均早于铜 D、铁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
18、以、工业硫酸铵(含杂质)为原料制备透明氧化铝陶瓷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相同条件下比更易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②氧化性: , 且能氧化。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步骤中需加入稍过量的硫酸酸化的H2O2作氧化剂,选用H2O2的原因是 ,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经上述氧化剂氧化后,需检验是否全部被氧化。取少量氧化后的溶液加热煮沸,再滴加几滴酸性溶液,溶液紫红色不褪色,证明全部被氧化。加热煮沸目的是。(3)、加稀氨水中和形成滤渣主要成分是。(4)、取晶体(相对分子质量453)进行加热,固体残留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由300℃加热至633℃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975℃时剩余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
-
19、我国科学家屠呦呦成功提取青蒿素获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在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已知:乙醚沸点为35℃。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是乙醚浸取法,主要工艺流程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浸取时,对青蒿进行破碎的目的是。(2)、操作Ⅰ、Ⅱ为常用的物质的分离方法,操作Ⅰ为 , 操作Ⅱ。(填序号)A.过滤 B.分液 C.蒸馏 D.萃取
(3)、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包括(填序号)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4)、某科研小组用石油醚作溶剂研究提取青蒿素实验,实验中通过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来研究原料的粒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青蒿素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数据图像如下。
由图可知控制其他实验条件不变,最佳原料粒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分别为60目、min、℃。
(5)、测定产品中青蒿素的纯度:取青蒿素样品8.0g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加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KI溶液生成 , 生成的与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已知:①1mol青蒿素与足量KI反应生成。②。则青蒿素的纯度为(写出计算过程)。 -
20、
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探究物质性质的重要途径。
I.某澄清透明溶液,可能含有、、、、、等离子中的几种,且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三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100mL溶液进行实验②,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得沉淀质量为2.33g。该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可推断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3)向该溶液中加入硫酸酸化,再通入气体,发生反应使该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II.具有强氧化性,具有还原性,某实验探究小组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测,与能发生反应。为了验证此推测结果,该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其中装置A用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

(4)实验过程中先打开的塞子(填仪器名称),旋转活塞,使稀盐酸逐滴滴入烧瓶中发生反应,打开、 , 通入氢气,用小试管收集E出口的气体并检验其纯度,其目的是 , 气体纯净后,加热至逐渐熔化,反应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充分冷却,关闭、。干燥管B和E中均放置碱石灰,但作用不完全相同,干燥管B的作用 , 干燥管E的作用。
(5)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淡黄色粉末慢慢变成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未变蓝色。由此可推测出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