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M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CO2的电子式: C、氮化镁的化学式:Mg3N2 D、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
  • 2、下列标识不正确的是

    A.用电

    B.排风

    C.易燃类物质

    D.锐器

    A、A B、B C、C D、D
  • 3、下列仪器名称不正确的是

    A.圆底烧瓶

    B.锥形瓶

    C.蒸发皿

    D.分液漏斗

    A、A B、B C、C D、D
  • 4、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K2S B、CO2 C、NaOH D、Cl2
  • 5、下列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H2O B、HCl C、BaSO4 D、石墨
  • 6、铬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金属,它具有多种价态,单质铬熔点为1857℃。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是FeCrO22]为原料冶炼铬的流程如图所示:

    (1)、高温氧化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a由两种均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过程构成,其内容分别是、铝热反应。
    (3)、水中的铬元素对水质及环境均有严重的损害作用,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转化为重要产品磁性铁铬氧体(CrxFeyOz):先向含CrO42的污水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及硫酸亚铁,待充分反应后再通入适量空气(氧化部分Fe2+)并加入NaOH,就可以使铬、铁元素全部转化为磁性铁铬氧体。

    若处理含1mol CrO42(不考虑其他含铬微粒)的污水时恰好消耗10mol FeSO4 , 则当铁铬氧体中nFe2+:nFe3+=3:2时,铁铬氧体的化学式为

  • 7、a~j为10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最高正价、最低负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变化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h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由上述两种元素组成的四核18电子微粒的电子式为 , 上述10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用化学式表示)。
    (2)、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j的非金属性比i强:
    (3)、ade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分别为(各写一种化学式)。
    (4)、30gRO32中,核外电子总数比质子总数多6.02×1023个,则R是a~j的(填字母编号)元素。
    (5)、含d元素的废水是造成河流及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某研究团队设计的废水处理流程如下:

    已知:甲为d元素与a元素形成的10电子阳离子,乙和丙分别为元素g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丁是一种简单有机物。则过程1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过程2中参与反应的甲与e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过程3加入物质丁将丙转化为d的单质,丁的作用是 , 每完全处理1L含丙0.001molL1的废水,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6)、Fexe(e是上述元素中的一种)1.52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112mL Cl2(标准状况下),恰好将Fe2+完全氧化。x值为
  • 8、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Cl2Fe3+I2的氧化性强弱(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已省略,气密性已检验)。已知:I2遇淀粉溶液变蓝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K1K2 , 通入一段时间N2 , 再将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一段时间,然后夹紧K1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浓盐酸后关闭活塞a;

    Ⅲ.当B中的溶液变为黄色时,夹紧K2

    Ⅳ.打开活塞b,将少量B中溶液滴入C中,关闭活塞b.

    (1)、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步骤Ⅰ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3)、B中溶液变黄说明氧化性Cl2>Fe3+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为探究Fe3+I2的氧化性强弱,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并检测B中黄色溶液和C中混合溶液中的部分微粒,结果如表所示(忽略空气中O2的影响)。


    B中部分微粒

    C中部分微粒

    既有Fe3+又有Fe2+

    I2

    Fe3+Fe2+

    I2

    Fe3+Fe2+

    Fe2+

    ①检验B中黄色溶液中含有Fe3+的试剂是

    ②进一步检验I2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③能证明该实验条件下氧化性Fe3+>I2的有(填“甲”“乙”或“丙”)。不能证明的请说明理由:

  • 9、实验室制备并收集无水FeCl3的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已知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300℃左右升华。

    实验步骤如下:

    Ⅰ.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

    Ⅱ.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点燃装置a处酒精灯,当…点燃装置d处酒精灯;

    Ⅲ.反应结束,熄灭装置d处酒精灯,待硬质玻璃管冷却至室温;

    Ⅳ.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熄灭装置a处酒精灯;

    Ⅴ.从K处通入一段时间干燥空气后,拆卸装置并及时密封收集器。

    回答下列问题:

    (1)、①装置f中的试剂是;②装置b的作用为
    (2)、①补全步骤Ⅱ中相应的实验现象;②步骤Ⅴ中通入一段时间干燥空气的目的是
    (3)、加热后,生成的烟状FeCl3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反应管右端,要使沉积的FeCl3进入收集器,需要的操作是
    (4)、现有含少量杂质的FeCl3nH2O , 为测定n值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ag样品配成250mL溶液,加入过量锌粒将Fe3+还原为Fe2+ , 过滤;取25.00mL所得滤液,恰好与VmLc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

    (已知Cr2O72+Fe2++H+Cr3++Fe3++H2O未配平,杂质、ClZn2+不参与反应)。

    ②另取ag样品,在脱水剂SOCl2蒸汽作用下,加热至恒重,测得固体质量为bg。(SOCl2遇水极易反应生成气体,该过程中FeCl3未升华)。

    则配制样品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胶头滴管;n= , 下列情况会导致n测量值偏小的是(填标号)。

    A.实验①中,称重后样品发生了潮解

    B.实验①中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

    C.实验①中配制溶液时,未对所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

    D.实验②中样品与SOCl2反应时,失水不充分

  • 10、100mL无色溶液可能含有Na+NH4+Mg2+Al3+Fe3+CO32Cl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已知:铵盐与碱共热产生氨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溶液一定存在Mg2+Al3+Cl , 不确定的离子是Na+NH4+ , 一定不存在Fe3+CO32 B、沉淀1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H4 C、沉淀2的成分为MgOH2 D、原溶液中cCl6molL1
  • 11、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中,W、X、Y之间均为共价键 B、X的氟化物XF3中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C、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D、Z的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
  • 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探究方案

    A

    次氯酸根离子能否氧化氯离子

    在次氯酸钠溶液中滴加食盐水,观察瓶内是否产生黄绿色气体

    B

    制备次氯酸并探究次氯酸酸性

    在饱和氯水中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充分搅拌,静置24h,过滤,用pH试纸检测滤液的pH

    C

    探究常温下,铝遇浓硫酸是否发生钝化

    将一块铝片放入浓硫酸中,片刻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后浸入CuSO4溶液,观察铝片表面的现象

    D

    探究Fe2O3是否全部被还原

    向CO还原Fe2O3的产物中加入稀盐酸,滴加KSCN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A、A B、B C、C D、D
  • 13、铍是一种核性能优良的材料,铍精矿的主要成分为铍、铝、硅、铁的氧化物、碳酸钙,以铍精矿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铍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ⅰ。Al3+Be2+可通过调节溶液pH实现分步沉淀;ⅱ。BeOH2AlOH3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ⅲ硅的氧化物难溶于硫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1的成分为二氧化硅 B、“氧化”工序中用NaClO代替H2O2可达到目的且不影响产品纯度 C、“沉淀”工序中需严格控制NH3H2O加入量,以减少BeOH2溶解损失 D、“氧化”工序的主要反应为2H2O2+2Fe2++2H+=O2+2Fe3++3H2O
  • 14、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使用硫化亚铁除去废水中汞离子:S2++Hg2+=HgS B、黄铁矿与足量氧气在细菌作用下转化为强酸:2FeS2+2H2O+7O2__2Fe2++4H++4SO42 C、Na2S2O3除去漂白废水中的余氯: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D、AlCl3溶液中滴加足量氨水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l3++4NH3H2O=AlOH4+4NH4+
  • 15、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甲:配制10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B、乙:测定一定质量镁铝合金中金属铝的含量 C、丙: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生成与停止 D、丁:验证Cl、Br、I非金属性的强弱
  • 1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ClNH4Cl的固体混合物中含1molCl , 则混合物中质子数为28NA B、0.25molL1K2Cr2O7溶液中含有的K+的数目为0.5NA C、一定条件下,5.6gFe0.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D、7.1gCl2溶于水,所得溶液中ClClOHClOCl2的粒子数之和为0.2NA
  • 17、反应:NaCl+NH3+H2O+CO2=NH4Cl+NaHCO3可用于联合制碱。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NH3的电子式: 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O816 D、NaHCO3电离:NaHCO3=Na++H++CO32
  • 1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漂白粉应密封避光保存在阴凉处 B、Na2CO3NaHCO3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FeSO4补血剂与维生素C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D、“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和“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不能混用
  • 19、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 , 含少量SO2COS(羰基硫)等含硫物质,需进行脱除。
    (1)、天然气燃烧时会产生SO2SO2任意排放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写出一种)。
    (2)、工业上可用氨脱硫法脱除SO2 , 用氨水将SO2转化为NH42SO3 , 再氧化为NH42SO4NH42SO4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有(写出一种)。
    (3)、用“钠碱”法脱除SO2

    ①用含NaOHNa2SO3的吸收液脱除SO2。模拟吸收时使用多孔球泡,其目的是

    ②反应后的吸收液中主要含NaHSO3 , 对吸收液处理,流程如下所示:

    “电解”时采用隔膜电解装置,通过隔膜分区,一个区域生成气体a和NaOHNa2SO3 , 另一个区域生成H2SO4。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气体a的化学式是。与氨脱硫法相比,“钠碱”法模拟脱除SO2的优点是

    (4)、脱除天然气中COS时使用催化剂Al2O3 , 催化剂中存在活性位点,COSH2O在活性位点上被吸附并发生反应:COS+H2O=CO2+H2S , 该活性位点显碱性。

    H2S溶于水部分电离生成HSH2S的电离方程式是

    ②催化剂Al2O3中掺杂NaOH有利于COS的脱除,其原因是

  • 20、NaI2H2O晶体在医药、食品中应用广泛,其制备的流程如下所示:

    已知:1.水合肼(N2H4H2O)具有强还原性,受热易分解。

    2.NaI2H2O晶体易被O2氧化生成I2

    (1)、“碱浸”时发生反应:3I2+6NaOH=5NaI+NaIO3+3H2O。“碱浸”“还原”操作时使用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仪器甲的名称是

    (2)、“还原”时,N2H4H2ONaIO3反应生成NaIN2

    ①该反应温度需控制在6070左右,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②“还原”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还原”后的溶液含有NaI , 获得NaI2H2O晶体还需进行“操作a”。

    请将“操作a”补充完整:将“还原”后的溶液于80减压蒸发浓缩, , 获得NaI2H2O晶体。(须使用的设备:真空干燥器。已知:饱和NaI溶液在25时析出NaI2H2O , 在13.520析出NaI5H2O。)

    (4)、测定所得NaI2H2O(摩尔质量为186gmol1)晶体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取1.000g所得晶体配成溶液,先向其中边振荡边逐滴加入CuSO4溶液,至恰好不再产生CuI沉淀。再加入0.1000molL1Na2S2O3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重复实验3次,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25.00mL

    发生化学反应有:2Cu2++4I=2CuI+I2I2+2S2O32=S4O62+2I

    计算该晶体的纯度[=mNaI2H2Om×100%](写出计算过程)。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