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B、通过煤的液化可以合成甲醇等液体燃料 C、正丁烷与异丁烷的一氯取代物都只有两种,它们的沸点都不相同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盐酸会产生白色沉淀,并失去生理活性
-
2、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元素的原子序数为Z元素原子序数的两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
Z
X
W
A、X、Z、Y三种元素对应原子的半径依次减小 B、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3周期第ⅣA族 C、HYO3的酸性强于H2WO3 , 故W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Y D、X和Y可分别与Z形成XZ2和YZ2 , 它们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 -
3、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B、硫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氧化变质: C、用制备: D、用溶液吸收少量:
-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1L物质的量浓度为的NH4Cl溶液中,含有个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和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D、0.1molFeCl3形成Fe(OH)3胶体,Fe(OH)3胶粒的数目为0.1NA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装置用于蒸干溶液制无水固体 B、图②装置用于完成铁与水蒸气反应并根据固体颜色证明产物有 C、图③装置用于蒸馏、收集低沸点成分,冷凝水应该从b口进a口出 D、图④装置用于测定的燃烧热 -
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 B、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C、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作食品的杀菌剂 D、Na2S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去除水体中Hg2+
-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 B、Cl2和SO2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均出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FeCl3、Na2O2、Cu2S均可由相应单质直接化合生成 D、氢氧化铝、碳酸铵、碳酸氢钠都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互为同位素 B、石墨烯和丙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C、和互为同系物 D、和为同种物质
-
9、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乙炔的结构简式: B、H2S的空间填充模型:
C、HCl的形成过程:
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10、名称为“酸式滴定管”的仪器是A、
B、
C、
D、
-
11、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B、NaOH C、KBr D、
-
12、学习小组欲探究影响84消毒液漂白性的因素。
已知:;。
(1)、实验室常用强氧化剂如、、与HCl反应制氯气,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模拟制备84消毒液。实验结束后测得溶液中 , 则与NaOH反应时,被还原的Cl原子和被氧化的Cl原子的个数比为。若需提高产物中NaClO含量,可采取的措施是。(3)、探究84消毒液的漂白原理。实验步骤:取一只100mL玻璃瓶和一个烧杯,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红色布条,向玻璃瓶中装满84消毒液原液,盖紧瓶盖;烧杯中加20mL 84消毒液原液,滴入5滴家用醋精(主要成分为醋酸)。记录有色布条褪色的时间如下。实验装置
消毒液
开始褪色
完全褪色
玻璃㼛
未加酸(不与空气接触)
5h
48h
烧杯
加酸
1min
15min
实验结论:84消毒液中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4)、探究浓度对84消毒液漂白性的影响。已知:氧化还原电位(ORP)是用来反映水溶液中所有物质表现出来的宏观氧化还原性,其受浓度、温度和pH的影响。氧化还原电位数值越高,氧化性越强,则84消毒液漂白性越好。浓度()
pH
温度/℃
ORP/mV
1∶100
9.18
18
667
1∶25
10.10
18
610
1∶10
11.20
18
577
优化设计:甲同学根据以上数据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84消毒液浓度越小其漂白性越好”,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没有完全做好控制变量,他优化了实验方案,获得了正确的结论。该方案为。
(5)、NaClO溶液中含氯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使用84消毒液时不能过度酸化,理由是。
(6)、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任写一种应用:。 -
13、工业上常用溶液腐蚀Cu电路板,“腐蚀废液”中含、和 , 现对该废液进行除杂处理并制备聚合硫酸铁胶体[]。
(1)、溶液腐蚀Cu电路板的离子方程式为;氧化性:(填“”“”或“”)。(2)、固体A的成分为(填化学式),操作I的名称为;在试验室中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3)、回答下列涉及制备聚合硫酸铁胶体的相关问题。①中Fe的化合价为价。
②试剂的作用是。
(4)、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还可用调pH法分离“腐蚀废液”中的铁元素,制得溶液,并循环利用。请利用限选试剂,根据以下实验方案,填写试剂①;②;③。已知: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限选试剂:、、、氯水、溶液、稀盐酸、稀硫酸。

-
14、
某种胃药的有效成分为 , 某实验小组拟测定该胃药中的含量(假设药片中的其他成分与稀或NaOH溶液不反应)。
方案I:滴定法
向研碎后的药品(0.1680g)中加入稀硫酸,再用溶液中和过量的稀硫酸,记录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
(1)配制溶液。
①填写溶液配制过程中所需实验仪器的名称。用电子秤称量0.4000g NaOH固体溶解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转移至________洗涤定容(当液面离容器颈部的刻度线1~2cm时,改用________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摇匀用玻璃棒导引倒入试剂瓶,并贴好标签。
②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
(2)测定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方案Ⅱ:气体体积法
(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 设计实验测定体积进而计算含量,请选择合适的装置,其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填写各导管口的字母代号)。

(4)下列实验操作中,对测定气体体积无影响的有_______(填字母)。
A. 各仪器内仍残留有少量 B. 装置漏气 C. 量取体积时未恢复至室温读数 D. 读数时眼睛平视凹液面最低处 (5)实验小组每次取研碎的药品(0.1680g),加入足量稀硫酸,3次实验所产生的体积分别记录如下:
实验次序
1
2
3
(标准状况)
33.4
33.6
33.8
①为排除偶然因素、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可信度,实验通常多次测量并计算平均值。该实验产生体积的平均值为________mL。
②已知反应中。计算药片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5、某学习小组拟用酚酞试液、①盐酸、②溶液等试剂鉴别和。(1)、③固体和④固体还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鉴别。其中,(填“”或“”)受热易分解,经检验分解产物中有⑤和⑥。(2)、以上物质①~⑥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除⑤外,能导电的有。(3)、向、溶液中分别滴加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甲同学推测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乙同学认为该推测不正确,他的理由是。(4)、小组对“溶液与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展开研究。
提出猜想:与能否大量共存与离子浓度有关
验证猜想:小组设计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如下:
溶液
溶液
蒸馏水
实验现象
实验i
1.0mL
5滴
15滴
无明显现象
实验ii
1.0mL
10滴
10滴
微浊
实验iii
1.0mL
20滴
0滴
沉淀明显
实验小结: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5)、丙同学借助pH传感器检测溶液pH的变化、传感器检测密闭体系中的浓度变化,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1)进一步探究(4)中其他反应产物。测得反应时溶液pH及体系中的浓度变化曲线如下图2所示,滴加过程中观察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根据测量结果,写出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由(3)、(4)、(5)中实验可知,一定浓度的和溶液能用溶液鉴别。填写下表中实验现象。实验:向同浓度和溶液中加入溶液。
较稀溶液
较稀溶液
较浓溶液
较浓溶液
现象
无明显现象
a.
b.
产生白色沉淀
-
16、氢化钠()可在野外作生氢剂,反应原理为。设计如图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利用Na与反应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先打开止水夹再点燃酒精灯 B、装置a也可用于浓盐酸与制 C、装置b中的试剂是浓硫酸,d中碱石灰用来处理尾气 D、反应后取c中固体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证明Na已完全反应 -
17、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光洁无锈的铁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未观察到紫色火焰
溶液中一定不含
B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溶液中
剧烈反应,有蓝色不溶物
钠比铜的还原性弱
C
用强光照射盛有新制氯水的广口瓶,同时利用氧气传感器、pH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采集数据
光照过程中,广口瓶中溶液pH变小,氯离子浓度变大,氧气体积分数变大
HClO光照分解产生HCl和
D
将铁锈溶于盐酸,滴入溶液
溶液紫色褪去
铁锈中含
A、A B、B C、C D、D -
18、“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归纳方法。下列“价-类”二维图中,部分物质含钠或铁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均可一步实现 B、b代表的物质中,有既可以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C、a代表的物质中,均有强氧化性 D、若物质g燃烧火焰呈黄色,该单质在实验室中一般保存在煤油中 -
19、下列物质分离实验中,所用除杂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A
HCl
饱和溶液,洗气
B
溶液
足量铁粉,过滤
C
HCl
饱和食盐水,洗气
D
溶液
足量NaOH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
20、一种利用水合肼()对反应设备进行脱氧处理的路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I中,是氧化产物 B、过程II中,N元素化合价没发生改变 C、过程III中,消耗NaClO与生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理论上,脱氧处理过程中不需要补充C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