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天宫课堂”的如期开讲、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嫦娥五号采回月壤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月壤中的与地球上的互为同位素 B、杭州亚运会火炬所用燃料甲醇为有机物 C、发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火箭所用推进剂为液氮和液氢 D、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并放热的过程涉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2、我国在几千年前就把制作乐器的材质分成了八类:金、丝、石、竹、匏、土、革、木。下列材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




A.金(代表乐器锣)
B.石(代表乐器磬)
C.竹(代表乐器笛)
D.土(代表乐器埙)
A、A B、B C、C D、D -
3、甲醇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清洁能源。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CO2(g) + 3H2(g)CH3OH(g) + H2O(g) ΔH;相关物质的能量如图1所示,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 molCO2和3n molH2 , 在两种催化剂(I和II)、不同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不考虑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9.3 B、C点的正反应速率: C、在T2温度下,此反应活化能:催化剂I>催化剂II D、T1—T3温度区间,反应未达平衡,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4、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环保水处理剂,某兴趣小组以铁屑为原料制备高铁酸钾的流程如下。
(1)、中的化合价为。(2)、“氧化”时,生成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该反应生成的个数和转移电子的个数比为。(3)、反应I的发生,能证明该条件下两种物质的氧化性大小关系为。(4)、反应I的还原产物是。参加反应I的和的离子数目比为。(5)、高铁酸钾净水的原理与其强氧化性以及遇水产生胶体有关。实验室用饱和溶液制备胶体的方法是。(6)、为探究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弱,甲同学取反应I所得含溶液滴入到盐酸中,观察到产生黄绿色气体,经检验气体为。该现象能否证明“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于”,并说明理由。(7)、另一种制备的方案是:【步骤Ⅰ】在密闭、干燥的环境中混合,加热到700℃:。用单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步骤Ⅱ】再生:
该制备的方案相比于兴趣小组的制备方案的优点是。(填一项)
-
5、氯化铁是重要的化工试剂。某化学活动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装置略去)模拟工业生产制备无水氯化铁。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氯化铁熔点为306℃,沸点为315℃;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1)、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中液体为。(3)、铁粉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放置在盛冰水的水槽中,冰水浴的作用是。(5)、D中装的药品可以选用(填一种),它的作用是。(6)、该小组在实验中发现稀盐酸与混合加热不生成氯气,对用稀盐酸实验没有氯气生成的原因经讨论后有如下猜想:猜想①:是由于浓度降低所致。
猜想②:是由于所致。
根据猜想,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a.稀盐酸滴入中,然后通入气体加热
b.稀盐酸滴入中,然后加入固体加热
c.稀盐酸滴入中,然后加入浓硫酸加热
d.与的浓溶液混合加热
e.浓硫酸与固体、固体共热
现象:a、c、e有黄绿色气体生成,b、d没有黄绿色气体生成。由此可知猜想成立。
-
6、试剂级可用海盐(含泥沙、海藻、、、、、等杂质)为原料制备。制备流程简图如下:
(1)、除杂和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海盐溶液中的杂质离子。根据除杂原理,在表中填写除杂时依次添加的试剂及其预期沉淀的离子。实验步骤
试剂
预期沉淀的离子
步骤1
溶液
步骤2
溶液
①
步骤3
②
③
(2)、操作X为。(3)、检验溶液I中是否残留有胶体的方法是。(4)、检验溶液I中含有的方法及对应现象为。(5)、某研究小组制备的溶液中的杂质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 , 现通过以下实验对其成分进行确定。回答有关问题:实验编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溶解
得到澄清溶液
实验2
取适量溶液加入烧杯中,加入足量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①
②。
样品中存在 , 不存在
实验3
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样品中不存在③。(填离子符号)
-
7、钠及其化合物的系列转化如下:
(1)、B的化学式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之比为。(2)、写出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若用所示装置验证D、E的热稳定性,则乙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
(4)、向滴入酚酞的D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现象是没有气泡生成,溶液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现象是。(5)、将一定量的B投入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 , 反应完毕后溶液中上述离子数目明显增多的有(填离子符号)。 -
8、按要求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1)、溶液与溶液的反应:。(2)、与溶液的反应:。(3)、盐酸与氨水的反应:。(4)、通入溶液中的反应:。(5)、将、、、和填入下列方程并配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已知(未配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性: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比为1:8 C、为氧化产物 D、该反应中盐酸体现了氧化性和酸性
-
10、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对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联合制碱法的主要过程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和③的操作均为过滤 B、可循环使用 C、先通入 , 再通入 D、溶液中只含有和 -
11、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新制氯水中含有
向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B
检验久置氯水中含有
取少量久置氯水,先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入少量溶液
C
制备少量
采用块状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
D
除去小苏打溶液中少量的
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A、A B、B C、C D、D -
12、已知、、和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 , 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 B、 C、 D、
-
13、某同学想利用如图装置在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并验证过氧化钠可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下列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
14、向一定体积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溶液中加入固体发生的反应为: B、A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的原因是产物为非电解质 C、C点未完全沉淀 D、CD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强是由于过量的发生电离 -
15、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模型。如图为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的阳离子均为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c的转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d只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 C、e的焰色试验中观察到黄色火焰 D、向f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增强其漂白能力 -
16、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分析错误的是A、
B、
C、
D、
-
17、鉴别和两种固体,不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配成溶液,滴加同浓度的稀盐酸,比较反应的快慢 B、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沉淀 C、分别溶于水,比较溶解度 D、配成稀溶液,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沉淀
-
18、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 B、 C、 D、
-
19、下列做法符合实验室要求的是A、禁止将钠保存在石蜡油中 B、剩余的钠块放回原试剂瓶 C、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置于避光阴凉处
-
2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B、碳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反应: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D、钠与水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