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1)、起初,人们从盐碱地和盐湖中获得纯碱,但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纯碱的化学式为。(2)、1861年,“索尔维制碱法”问世,该方法是在用氯化钠溶液吸收两种工业废气时意外发现的,反应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 再加热碳酸氢钠即可制得纯碱,氯化钠溶液吸收的两种气体为______________(填标号)。A、 B、 C、 D、(3)、“侯氏制碱法”由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先生于1943年创立,是“索尔维制碱法”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至今仍为全世界广泛采用。

①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②上述流程中X物质是(填化学式)。
③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填“Ⅰ”或“Ⅱ”)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
-
2、在和的混合溶液当中,已知、 , 则的值A、 B、 C、 D、
-
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Fe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A的作用是为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 B、装置C中加入的固体干燥剂可能是碱石灰 C、点燃装置D处的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D、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 3H2O(g)Fe2O3+3H2 -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B、舍勒制备: C、氯气的尾气处理: D、向饱和的碳酸钠通入:
-
5、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的含有电子的数目为 B、在标准状况下,含有分子数为 C、的含有的的数目为 D、的含有的原子个数为
-
6、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大量的溶液中:、、、 B、无色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C、使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 D、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
-
7、下列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红磷和白磷 B、金刚石和 C、和 D、氧气和臭氧
-
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的性质并制备氯水,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Ⅲ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为湿润的品红试纸。

回答下列问题:
(1)、盛装浓盐酸的仪器的名称为。(2)、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Ⅲ中观察到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你认为应在和(填装置序号)之间添加洗气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4)、装置Ⅴ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9、实验室用处理过的锌粉灰(主要成分为和)提取制备的流程如下:
(1)、浸取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浸取时使用溶液,实验室需配制溶液。①需要用量筒量取98%的浓硫酸(密度为)的体积为。
②实验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
③定容时操作:洗涤移液后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
④下列操作会导致硫酸浓度偏低的是。
a.移液前容量瓶中存在少量蒸馏水
b.引流时液体流出瓶外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浓硫酸稀释后没有冷却直接转移入容量瓶
(3)、“操作”是分离锌和铜。①该步操作的名称为。
②对分离出的氧化铜洗涤干燥可获得纯净的氧化铜。检验洗涤干净的操作为。
-
10、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标准状况下44.8L的的质量为克,448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0.92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g/mol。(2)、1mol中含有mol质子,mol电子。(3)、某2L溶液中所含的的物质的量是3mol,所含的的物质的量是 , 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4)、20gA物质和14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C物质、3.6gD物质和0.2molE物质,则E的摩尔质量为。
-
11、下列物质中①CO2;②乙醇;③熔融NaCl;④CuCl2溶液;⑤固态Na2CO3。(1)、属于电解质的是(只填序号,下同)。(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3)、所给状态下能导电的是。
-
12、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
A
取出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有机液体
先将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只烧杯,再将上层有机液体从下端管口放出
B
配制200mL 1 NaOH溶液
准确称取8.0g NaOH固体,放入2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振荡摇匀
C
检验某工业纯碱中是否含有NaCl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硝酸,最后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
取少量试液,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A、A B、B C、C D、D -
13、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气在常温下能与铁反应,故不能用铁罐存放液氯 B、点燃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可以制取氯化氢 C、氯气氧化性很强,一般都能将金属氧化为它的最高价态 D、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所以氯元素只有-1和+7价
-
14、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连,实现实验数据的即时采集和分析。下图是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pH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引起了Cl2溶解度的减小,氯气逸出 B、光照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产生了盐酸,溶液的酸性增强,导电能力也增强 C、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氯水的颜色变浅,故氯水应该储存于棕色瓶中 D、新制氯水中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可能发生化学反应NaOH+HCl=NaCl+H2O -
15、当和的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1时,下列两者的比例关系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之比为2:3 B、质量之比为6:5 C、原子个数之比为8:9 D、硫原子个数之比为1:1
-
16、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A、乙醇和乙酸混合物可以通过分液进行分离 B、将实验尾气通过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尾气中的氯气 C、除去固体混有的少量 , 用热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的方法除去 D、将两个石墨电极插入饱和溶液,接通电源后导电,可证明是电解质
-
17、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了制备氯气的方法。在此启发下,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制取Cl2
B.除去Cl2中的HCl


C.收集Cl2
D.吸收尾气中的Cl2
A、A B、B C、C D、D -
18、某一由硫酸钠、硫酸铁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中: , , , 则为A、0.15mol B、0.2mol C、0.3mol D、0.4mol
-
19、标准状况下,①6.72LNH3②1.204×1023个H2S③5.6gCH4④0.5molHCl,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体积大小:④>③>①>② B、质量大小:④>③>②>① C、密度大小:④>②>①>③ D、原子数目:③>①>④>②
-
20、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