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可选用的试剂为石灰乳 B、步骤②主要发生反应 C、步骤③获得的操作为蒸发结晶 D、步骤④在HCl气流中加热可获得无水 A、步骤①可选用的试剂为石灰乳 B、步骤②主要发生反应 C、步骤③获得的操作为蒸发结晶 D、步骤④在HCl气流中加热可获得无水
- 
                            2、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B、 C、漂白粉(s) D、
- 
                            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甲烷是常见燃料,其燃烧热为890.3;碳纳米管、石墨烯、富勒烯、碳化硅是一类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Si、Ge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用于制备高纯硅;650℃下,氢气还原可得高纯锗。是一种透明导电材料,可由水解制得。具有强氧化性,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 , 也可用作铅蓄电池的电极材料。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纳米管、石墨烯、富勒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B、用E表示键能,制备纯硅反应的△H=E(Si-Si)+3E(H-Cl)-E(Si-Cl)-E(H-H) C、由制备时,加入大量的水同时加热可促使水解趋于完全 D、利用铅蓄电池可实现电能与化学能循环转化(2)、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 △H=+890.3 B、粗硅的制备: C、高纯锗的制备: D、与盐酸反应生成:(3)、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硬度大,可用作光导纤维 B、单晶硅熔点高,可用作半导体 C、碳化硅密度小,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石墨烯导电性好,可用作电极材料
- 
                            4、一氟磷酸钠()可用于预防龋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半径: B、非金属性:O>P C、热稳定性: D、碱性:NaOH>KOH
- 
                            5、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氮肥,其制备原理为: , 下列相关原理、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A、制取(g) B、制取(g) B、制取(g) C、制备(aq) C、制备(aq) D、获得(s) D、获得(s)  
- 
                            6、反应可用于潜水艇供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O的化合价为-1 B、中含有极性键 C、NaOH的电子式为 D、中O原子中子数为16 D、中O原子中子数为16
- 
                            7、新型低镍304X奥氏体是具有优良特性的不锈钢,其中掺杂的下列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的是A、C B、Si C、P D、S
- 
                            8、二氧化氯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与的氧化性相近,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通过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1)、安装F中导管时,应选用图2中的。(2)、打开B的活塞,A中发生反应,生成和两种气体,请写出相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安装F中导管时,应选用图2中的。(2)、打开B的活塞,A中发生反应,生成和两种气体,请写出相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使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实验操作中可以采取的措施。 (3)、关闭B的活塞,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 , 此时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4)、已吸收气体的稳定剂Ⅰ和稳定剂Ⅱ,加酸后释放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若将其用于水果保鲜,你认为效果较好的稳定剂是。 (5)、在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用蒸馏水吸收释放的气体(及少量副产物)得到吸收液A.实验室用碘量法测定吸收液A中和的浓度,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5)、在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用蒸馏水吸收释放的气体(及少量副产物)得到吸收液A.实验室用碘量法测定吸收液A中和的浓度,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向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25mL100g·L-1KI溶液(足量),再向其中加入5.00mL吸收液(发生反应: , )。 步骤2.用0.1000mol⋅L-1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再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消耗溶液6.00mL。 步骤3.向步骤2的溶液中加入5mL2mol⋅L-1硫酸溶液酸化,发生反应:。 步骤4.重复步骤2操作,第二次滴定又消耗0.1000mol⋅L-1溶液20.00mL。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吸收液A中和的浓度(单位g⋅L-1 , 写出计算过程)。 
- 
                            9、物质的制备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研究方向。(1)、已知用金属钠制取氧化钠,可有多种方法:①②③ 在上述三种方法中最好的是(填序号)。 (2)、某同学拟用50mLNaOH溶液吸收气体制备溶液,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25mL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气体,至气体不再溶解; ②小心加热溶液1~2min; ③… 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③ , 并写出相应化学反应方程式。 (3)、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是我们国家的骄傲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Ⅱ.在将得到的灼烧制取过程中,若时间较短,分解不完全。取加热了min的样品29.6g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部分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  ①M点的溶质成分是。 ②若N点时溶液体积为200mL,则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过氧化钙()是一种新型水产养殖增氧剂,常用于鲜活水产品的运输。实验室可用钙盐制取 , 再经脱水制得 , 不溶于水,加热至130℃时逐渐变为无水 , 其制备过程如右图所示: Ⅰ.“沉淀”时反应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①防止氨水挥发;②; Ⅱ.“沉淀”时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10、氯酸钾和浓盐酸制备的中含有水蒸气和HCl,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省略),验证混合气中的水蒸气和HCl,并验证氯气的某些性质。 已知:①能与KSCN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②易溶于 , HCl不溶于。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2)、装置B中所装试剂为。(3)、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装置D和E出现的不同现象的原因。(4)、验证具有氧化性的现象是。(5)、H中的作用是。
- 
                            11、对物质进行分类和相关化学计算在化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1)、下列物质中:①液态氯化氢;②;③熔融NaOH;④固体;⑤氨水;⑥氢氧化钡溶液;⑦铝;⑧纯醋酸;⑨酒精。属于电解质的是、(真序号,下同),能导电的是。(2)、①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燃料之一是肼()。肼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和 , 燃烧后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②现有11g , 其中含中子数为mol,电子数为个。 (3)、①反应中,若转移电子数目为6mol,则生成mol。②在100mL0.1mol⋅L-1溶液中通入标况下0.896L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全部转化为 , 则元素S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为。 
- 
                            12、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最多只可能存在KCl、KClO、KClO3三种含氯产物,且c(Cl-)/c(ClO-)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1mol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mol B、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6,则溶液中= C、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0.5mol D、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0.5mol≤n(e-)≤1mol
- 
                            13、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和NaCl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称取3.80g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少了0.620g。用足量稀盐酸溶解残留固体,充分反应后,收集到0.880g气体,说明原固体中仅含有和 B、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aO粉末,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C、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 观察到有晶体析出,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D、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滴加适量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
- 
                            14、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空气中SO2的浓度限值规定如表所示。标准等级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浓度限值(mg•m-3) 0~0.15 0.15~0.50 0.50~0.70 测定受污染空气中SO2含量的实验方法如下:用NaOH溶液吸收2m3的空气,用稀硫酸调节pH后用I2溶液与上述溶液反应,测得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I22.54mg。 已知:(1)SO2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和H2O (2)SO+I2+H2O=SO+2H++2I- 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物质的量为1×10-5mol B、被吸收的空气中SO2的质量为0.64mg C、反应完后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为2×10-5mol D、被测空气样品中SO2的浓度达到了三级标准
- 
                            15、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序号 反应物 产物 ① 、、 、…… ② 、 、 ③ 、…… 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 B、第②组反应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或等于1∶2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 mol , 转移电子5 mol 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 
                            16、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久置固体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有无色气体 固体未变质 B 向淀粉KI溶液中滴加溶液 溶液变蓝 有还原性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 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 D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含有 A、A B、B C、C D、D
-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钠会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故钠应保存在煤油中隔绝空气 B、可通过把氯水滴到pH试纸的方式测定氯水的pH值 C、7.8g中含有阴阳离子的总数为0.3mol D、将过氧化钠加入酚酞溶液中,最终溶液为无色,说明未生成NaOH
- 
                            18、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2gY气体和4gZ气体,则其压强比为1∶1 B、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Z C、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mol D、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Z
- 
                            1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明矾)溶于水后形成胶体,可用于消毒、净化水 B、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金属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充有钠蒸气的高压钠灯可用道路和广场照明 D、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环境消毒剂
- 
                            20、在饱和NaCl溶液中先后通入和可以得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可表示为: B、H、D、T为同素异形体 C、的结构示意图: D、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D、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