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已知:常温下,KaHF=6.3×104KaHClO=4.0×108Ka1H2SO3=1.4×102Ka2H2SO3=6.0×10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等浓度的溶液的酸性:H2SO3>HF>HClO B、少量SO2通入NaF溶液中的反应为SO2+F+H2O=HF+HSO3 C、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发生反应SO2+2ClO+H2O=2HClO+SO32 D、等浓度的NaClO溶液和NaF溶液的pHNaF溶液小于NaClO溶液
  • 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 向其中通入氩气,反应速率加快

    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

    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K2Cr2O7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Cr2O72+H2O2CrO42+2H+ , 往K2Cr2O7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比较KspAgClKspAgI的大小

    2mL0.1molL1AgNO3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mL0.1molL1NaCl溶液,待不再有白色沉淀产生后加入1mL0.1molL1KI溶液

    若产生黄色沉淀,说明KspAgCl>KspAgI

    D

    探究KIFeCl3反应存在一定限度

    1mL0.1molL1KI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mL0.1molL1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5%的KSCN溶液

    若溶液颜色变为红色,说明KIFeCl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A、A B、B C、C D、D
  • 3、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H++CH3COO , 某醋酸溶液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性随加入水的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过程中,cCH3COOHcOH逐渐减小 B、随着水的加入,溶液中的导电离子数目逐渐减小 C、随着水的加入,溶液的pH逐渐减小 D、a点对应的体系中加CH3COONa固体,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导电性减弱
  • 4、常温下,关于0.1molL1NaCN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CN溶液呈碱性的原因:CN+H2O=HCN+OH B、cHCN+cCN=0.1molL1 C、cH++cHCN=cOH D、cNa+>cCN>cOH>cH+
  • 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FeCl3+3H2OFeOH3+3HCl   ΔH>0

    B.2NO2N2O4   ΔH<0

    向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

    NO2球分别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热水中颜色更深

    C.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D.H2+I22HI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不断蒸出

    H2gI2gHIg的平衡体系加压后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

    A、A B、B C、C D、D
  • 6、已知化合物A与H2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B与HCOO , 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TS表示过渡态,Ⅰ表示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历程中的第二步为该反应的决速步 B、A与H2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与HCOOΔH>0 C、中间体I2比中间体I1更稳定 D、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
  • 7、已知反应①12H2g+12F2gHFgK1 , 反应②H2g+12O2gH2OgK2 , 则反应③2F2g+2H2Og4HFg+O2g的平衡常数K3
    A、4K1+2K2 B、4K12K2 C、K14-K22 D、K14K22
  • 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l3+=0.1molL1的溶液中:K+Na+SO42HCO3 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Mg2+ClNO3 C、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中:ClOK+Na+SO42 D、透明溶液中:ClMg2+Fe3+K+
  • 9、常温下,关于pH=11的氨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cOH=1.0×103molL1 B、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9 C、与等体积pH=3H2SO4溶液充分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D、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为1.0×1011molL1
  •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凡是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C、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焓变和熵变 D、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 11、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B、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OHaq+H+aq=H2Ol   ΔH=57.3kJmol1 , 则CH3COOH稀溶液和NaOH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H2Ol时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D、101kPa时,1gH2燃烧放热142.75kJ , 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g   ΔH=285.5kJmol1
  • 1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活中的应用不涉及水解反应的是
    A、用纯碱溶液去油污 B、用明矾净水 C、75%的酒精溶液消毒 D、草木灰不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 13、研究CO2的回收利用既可变废为宝,又可减少碳的排放。回答下列问题;二甲醚CH3OCH3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由CO2H2制备二甲醚的反应原理如下: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   ΔH1=49.8kJmol1

    反应Ⅱ:CH3OCH3g+H2Og2CH3OHg   ΔH2=+23.4kJmol1

    反应Ⅲ:2CO2g+6H2gCH3OCH3g+3H2Og   ΔH3

    (1)、ΔH3=kJ/mol , 据此判断反应Ⅲ在(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条件能自发进行。
    (2)、T1C时,将1mol二甲醚充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分解反应:CH3OCH3gCH4g+H2g+COg , 在不同时间测定容器内的总压,所得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t/min

    0

    5

    10

    15

    20

    气体总压p/kPa

    10.0

    13.6

    15.8

    17.7

    18.9

    20.0

    由表中数据计算:反应达平衡时,二甲醚的分解率为 ,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p=kPa2Kp为用气体平衡分压代替气体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

    (3)、恒压下将CO2和氢气按体积比1:3混合,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Ⅲ,在相同的时间段内CH3OH的选择性和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其中:CH3OH的选择性=CH3OHCO2×100%

    ①在上述条件下,结合图象分析,合成甲醇的最佳温度是C , 最佳催化剂是

    ②温度高于230CCH3OH产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

  • 14、草酸H2C2O4又称乙二酸,是一种二元中强酸,主要用作还原剂和漂白剂,在25C时为无色透明结晶,电离常数Ka1=5.0×102Ka2=6.4×105
    (1)、①25CHC2O4的水解平衡常数Kh=

    ②实验室中用ag草酸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下列仪器中未用到的是(填仪器名称)。

    (2)、用移液管量取25.00mL上述配制的草酸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02molL1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其操作步骤如下:

    i .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ii.用蒸馏水洗净滴定管,___________;

    iii.滴定管中注入KMnO4标准溶液,经过排气泡、调整液面后开始滴定,直至滴定终点;

    iv.再重复操作两次,消耗0.02molL1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VmL

    ①将步骤ii补充完整

    ②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配制草酸样品溶液时,容量瓶中液面超过刻度线

    B.锥形瓶先用蒸馏水洗涤,然后用待测草酸溶液润洗

    C.滴定管在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D.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

    ③该草酸样品中草酸的纯度是(用含aV的代数式表示)。

  • 15、利用反应2NOg+2COgN2g+2CO2g可实现汽车尾气的无害化处理。
    (1)、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填字母)。

    a.恒温恒容下,充入COg       

    b.恒温恒容下,充入Heg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将CO2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2)、在恒温恒压容器中,下列可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CO的浓度不再改变

    b.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NOCOCO2N2的浓度之比为2:2:2:1

    d.vCO=2vN2

    (3)、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物质的量均为1molNOgCOg , 测得容器内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02min内,vNO=molL1min1

    CO的平衡转化率为

    ③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为

  • 16、现有常温下的六份溶液:①0.01 mol·L−1 CH3COOH溶液;②0.01 mol·L−1 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⑤0.01 mol·L−1 CH3COOH溶液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⑥0.01 mol·L−1 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
    (1)、⑤、⑥溶液分别呈性、性。
    (2)、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填序号,下同),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是
    (3)、若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填“>”“<”或“=”)。
    (4)、将六份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后,溶液的pH:①②,③④,⑤⑥(填“>”“<”或“=”)。
    (5)、将①④混合,若有c(CH3COO)>c(H),则混合溶液可能呈(填字母)。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 17、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漂粉精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2)、电解液态水制备1molO2g , 电解反应的ΔH=+572kJmol1。请写出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3)、实验表明,液氨也能像水那样进行自耦电离H2O+H2OH3O++OH , 写出液氨自耦电离的方程式
    (4)、K2Cr2O7溶液可通过调节pH改变颜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18、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是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分别向4mL0.1mol/LKMnO4溶液中加2mL0.1mol/LH2C2O4溶液和2mL0.2mol/LH2C2O4溶液,观察溶液褪色的快慢

    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

    将红热的木炭投入到浓硝酸中,观察是否产生红棕色气体

    探究浓硝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能否反应

    C

    在火焰上灼烧搅拌过某无色溶液的玻璃棒

    探究溶液中含Na元素

    D

    5mL0.1mol/LKI溶液中加入1mL0.1mol/L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用特殊方法分离出水溶液中的I2 , 取水层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探究Fe3+I的反应的限度

    A、A B、B C、C D、D
  • 19、常温下,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pH=4的未知浓度H2A溶液。溶液中分布分数δpH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A2的分布分数δA2=cA2cH2A+cHA+cA2101.70.0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δH2A , 曲线②代表δHA B、H2A溶液的浓度约为0.02molL1 C、NaHA溶液显碱性 D、a点溶液中:cNa+>2cA2+cH2A
  • 20、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NO2.0molSO2 ,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NOg+2SO2gN2g+2SO3g , 测得平衡体系中NOSO3的物质的量分数x%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B、T1时,当2vSO3=vN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T2时,若反应经ts达到平衡,则vN2=13tmolL1s1 D、b点时,往容器中再充入NOSO21.0mol , 再次平衡时x%N2减小
上一页 107 108 109 110 1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