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自来水是自然界中的淡水经过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二氧化氯(ClO2)和高铁酸钾(K2FeO4)等。

    I.某研究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备少量ClO2(夹持装置已略去)。

    资料:ClO2常温下为易溶于水而不与水反应的气体,水溶液呈深黄绿色,11时液化成红棕色液体。以NaClO3和HCl的乙醇溶液为原料制备ClO2的反应为: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1)冰水浴的作用是________。

    (2)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3)ClO2在杀菌消毒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亚氯酸盐(ClO2),需将其转化为Cl除去。下列试剂中,可将ClO2转化为Cl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FeSO4B. O3C. Na2SO3D. KMnO4

    (4)ClO2的定量测定:为测定某二氧化氯消毒液中ClO2的浓度,进行如下实验:量取5.00mL二氧化氯消毒液于锥形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25.00mL , 再向其中加入过量KI溶液,充分振荡,发生反应2ClO2+2KI=2KClO2+I2;再用0.10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与I2反应,通过测定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可计算出ClO2与KI反应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2.75×10-4mol。计算该二氧化氯消毒液中ClO2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Ⅱ.用过氧化钠制备高铁酸钾:在苛性碱存在的环境中,铁盐被过氧化钠高温氧化成高铁酸钠:2FeSO4+6Na2O2__2Na2FeO4+2Na2O+2Na2SO4+O2 , 再加入适量饱和KOH溶液反应得到K2FeO4

    (5)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

    (6)当该反应转移20mol电子时,产生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_L。

    (7)上述反应在熔融状态下进行,而不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

    某实验小组制取“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并探究其性质。

    I.制取NaClO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1)装置A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为:16HCl(浓)+2KMnO4=2MnCl2+8H2O+2KCl+5Cl2↑,在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该反应中盐酸表现的性质

    (2)上述装置存在一个缺陷,会导致“84”消毒液的产率降低,改进的方法是

    (3)装置B中得到“84”消毒液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B中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经分析发现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温度上升过快会导致产物中存在杂质,为避免此状况的发生,应进行的操作为

    II.探究“84”消毒液的性质:

    为探究“84”消毒液(含NaClO和NaCl)的性质,设计的实验与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

       

       

    现象

    混合后溶液呈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褪去

    混合后溶液呈紫色,紫色迅速褪去,无气体产生

    混合后溶液呈红色,红色迅速褪去,并产生大量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4)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由实验①可知:次氯酸钠溶液呈

    A.酸性            B.中性            C.碱性

    (5)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的氧化性(填“增强”或“减弱”)。

    (6)由实验③可知:产生的气体是Cl2 ,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Cl2的原因

  • 3、某同学进行实验时需要100 mL 0.10 mol·L-1 Na2CO3溶液,但实验室只有Na2CO3•10H2O晶体和2.5mol·L-1Na2CO3溶液。该同学利用所给试剂配制所需溶液。完成下列填空:
    (1)、无论采用何种试剂进行配制,实验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外,至少还需要的两种玻璃仪器是
    (2)、若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100 mL所需溶液,需用电子天平称取晶体的质量为g(保留两位小数);若用2.5mol·L-1Na2CO3溶液配制100 mL所需溶液,需要用量筒量取mL溶液(保留一位小数)。
    (3)、下图是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溶液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操作正确的是

    (4)、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B、转移时,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C、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4、Na2CO3和NaHC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写出NaHCO3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2)、Na2CO3在物质分类中属于_______(填字母)。
    A、钠盐 B、氧化物 C、碳酸盐 D、含氧酸
    (3)、可用下图来比较NaHCO3、Na2CO3的稳定性,Na2CO3应放在处(填“A”或“B”),写出受热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制纯碱。

    ①写出装置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为除去CO2中的HCl,装置Ⅱ中的试剂为

    ③装置Ⅲ中析出的晶体是 (填化学式)。

  • 5、水体中氨氮含量超标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用次氯酸钙除去氨氮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NH3+3ClO-=N2+3H2O+3Cl- C、反应②每生成1molN2 , 转移6mol电子 D、CO2在该反应中能够循环利用
  • 6、下列化学实验事实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将CO2通入含Ca(ClO)2的溶液中生成HClO

    H2CO3的酸性比HClO强

    B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一定含钠元素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一定含Cl-

    D

    向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

    Fe2+的氧化性比Cu2+的氧化性弱

    A、A B、B C、C D、D
  • 7、下列各图与对应叙述不相符的是

    A、图甲向碳酸钠固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盐酸 B、图乙表示等质量的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溶于等量水的热量变化,曲线1代表的是NaHCO3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情况 C、图丙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 D、图丁表示氯水在光照过程中氯离子的浓度变化
  • 8、对于反应:2NaClO3+SO2+H2SO4 = 2ClO2 +2NaHSO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ClO3是氧化剂 B、SO2发生氧化反应 C、还原性:SO2 <ClO2 D、每有1mol电子转移将生成1molClO2
  •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湿抹布将其盖灭 B、为防止试剂污染,取用金属钠后多余的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 C、做焰色试验时需用盐酸洗净铂丝 D、可用pH试纸测氯水的酸碱性
  •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B、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OH-= H2O+CO2 C、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OH-+H++SO42-=BaSO4+H2O D、Fe与盐酸反应:Fe+2H+=Fe2++H2
  • 11、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Cl2 B、用装置乙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 C、用装置丙验证潮湿的Cl2具有漂白性 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中的Cl2
  • 12、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盐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金属除锈 B、Cl2能溶于水,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C、常温下氯气与铁不反应,液氯可以保存在干燥的钢瓶中 D、NaHCO3与盐酸反应,可用作抗酸药
  • 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5.85gNaCl固体完全溶于1L水中,所得氯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B、0.1mol/LMgCl2溶液中含有0.2molCl C、标准状况下18g水的体积约为22.4L D、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与CO2的体积之比为11∶7
  • 14、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Na2OH2ONaOH B、FeΔCl2gFeCl2 C、Na O2Na2O D、HClOCl2
  • 15、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Ca2+Cl-CO32-  B、Na+Mg2+SO42-Cl- C、H+Na+OH-Cl- D、Cu2+Ba2+Cl-SO42-
  • 16、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蔗糖 B、CO2 C、K2SO4 D、盐酸
  • 17、化学与生活、环境和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氯气对自来水进行消毒 B、漂白粉失效 C、新切开的钠表面变暗 D、用小苏打蒸制糕点
  • 18、航天科技的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一代运载火箭使用的液氢为非金属单质 B、光束通过空间站使用的纳米气凝胶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C、空间站使用石墨烯存储器,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D、航天飞船内安装盛有过氧化钠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再生氧气,过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
  • 19、化学需氧量(COD)是指用强氧化剂将1 L废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并换算成以O2为氧化剂时所消耗O2的质量。水体COD值常作为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Fenton(Fe2+/H2O2)法能产生Fe3+和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并引发一系列链式反应,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废水的治理。
    (1)、羟基自由基(·OH)的电子式为
    (2)、分别取初始pH=4、COD=80的废水200 mL,加入2 mL H2O2 , 改变起始投加FeSO4·7H2O的量,反应相同时间,测得反应后水样COD随Fe2+投加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当Fe2+投加量超过1 g/L时,反应后水样COD不降反升的原因可能是。 

    (3)、已知:·OH更容易进攻有机物分子中电子云密度较大的基团。1-丁醇比正戊烷更容易受到·OH进攻的原因是
    (4)、在Fenton法的基础上改进的基于硫酸根自由基(·SO4)的氧化技术引起关注。研究发现,一种Mn3O4-GO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对催化活化S2O82产生·SO4具有很好的效果。S2O82的结构为

    S2O82中-2价氧原子与-1价氧原子的个数之为。 

    ②一种制取Mn3O4-GO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种转化关系如图所示(GO表示石墨烯),在石墨烯表面制得1 mol Mn3O4-GO,理论上需要消耗NaBH4的物质的量为

     

  • 20、深共晶溶剂(DESs)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通过氢键、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形成的低熔点混合物。深共晶溶剂主要由氢键供体(能形成氢键的氢原子)的组分与含氢键受体(能与氢原子形成氢键的原子)的组分混合,其中氢键供体通常包括多元醇、尿素和羧酸等;氢键受体通常有季铵盐类、酰胺、有机酸等。
    (1)、将乙二醇(HOCH2CH2OH)与氯化胆碱()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至形成均一透明液体,制得DESs。

    ① 乙二醇分子中氢键供体的数目为。 

    ② 不同配比氯化胆碱与乙二醇混合的二元相图如图所示。相同条件下,氯化胆碱的熔点(填“>”“=”或“<”)乙二醇的熔点。制备熔点达到最低值的DESs时,氯化胆碱与乙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深共晶溶剂(DESs)可从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中回收锂,将LiFePO4与DESs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再通入O3 , 能氧化浸出锂。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冷凝管的作用为。 

    ②LiFePO4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表示Li+ , O围绕Fe和P分别形成正八面体和正四面体,它们通过共顶点、共棱形成空间链结构。晶胞中含有LiFePO4的单元数有个。

    (3)、已知:电负性H−2.1,C−2.5,O−3.5,通常用酯基和NH3生成酰胺(官能团),不用羧基和NH3直接反应,根据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解释原因
上一页 105 106 107 108 10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