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中,只要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烧瓶即可引发喷泉 B、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放在阴凉处 C、如果有少量酸滴到实验桌上,应立即用湿抹布擦净,然后用水冲洗抹布 D、将水加入铜和浓硫酸反应后的试管中,观察到溶液呈蓝色
  • 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Na+Fe2+SO42NO3 B、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Mg2+Na+SO42ClO C、KwcH+=1013的溶液中:NH4+K+SiO32NO3 D、澄清透明溶液中:Fe3+Na+SO42Cl
  • 3、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的水解常数Kh=2×104 , 则当溶液中cHCO3:cCO32=2:1时,该溶液的pH=10 B、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稀释,溶液中cNa+cCH3COO的值增大 C、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NaHS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HScH2S<cS2cHS D、等浓度的两种一元弱酸HA、HB溶液,若pH:HA>HB , 则0.1mol/LNaA溶液和0.1mol/LNaB溶液比较,NaA溶液的碱性强
  • 4、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 , 发生反应2XsYs+Zg , 一段时间后达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等物质的量的YZ , 达新平衡后cZ增大 B、加入一定量Z , 达新平衡后mY减小 C、升高温度,若cZ增大,则ΔH>0 D、加入一定量氩气,平衡不移动
  • 5、下列实验操作(如图)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甲用于制备Fe(OH)3胶体 B、装置乙用于蒸发结晶获得晶体FeSO47H2O C、装置丙用于收集NO气体 D、装置丁用于验证Fe3+Cu2+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效果
  • 6、常温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法正确的是

    A、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的大小顺序为c>b>a B、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电离程度最大的是b C、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用1mol/LNaOH溶液中和,消耗NaOH溶液体积:c>b>a D、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电离常数相等
  • 7、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非金属性:O>N>P>Si B、酸性:HClO4>H2SO4>H3PO4 C、还原性:NH3>PH3 D、碱性:NaOH>MgOH2>BeOH2
  • 8、煤、石油和天然气仍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是指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工业上也叫煤的焦化 B、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等 C、石油经分馏得到的轻质油难以满足社会需求,需要通过裂解将重油裂解为汽油等轻质油 D、煤的气化是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到一定温度得到气体燃料的过程
  • 9、关于反应S+2KNO3+3C=K2S+N2+3CO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是氧化产物 B、C发生氧化反应 C、氧化剂只有S D、生成28gN2时,该反应转移10mol电子
  • 10、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HCO3=Na++H++CO32 B、HClO=H++ClO C、CaCl2=Ca2++Cl22 D、HS+H2OH3O++S2
  • 11、关于溶液的pH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广泛pH试纸的范围是114(最常用)或110 , 可以识别的pH差约为1 B、为了准确判断中和滴定的终点颜色变化,锥形瓶下可垫一张白纸,并多加几滴指示剂 C、使用聚四氟乙烯活塞的滴定管既可以盛装酸溶液,也可以盛装碱溶液 D、在定量分析中,实验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出现误差较大的数据,则需重新进行实验
  • 12、下列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为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A、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 B、氢气与氯气的化合反应 C、镁条与盐酸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
  • 13、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KOH溶液 B、CH3COONH4 C、CH3CH2OH D、NH3H2O
  • 14、从某含锌矿渣(主要成分是ZnO, 杂质是SiO2、Fe3O4、CuO)中分离出相应金属资源, 并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

    常温下,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Fe3+

    Fe2+

    Zn2+

    Cu2+

    开始沉淀的pH

    1.5

    6.3

    6.2

    5.2

    沉淀完全(c=1.0×10-5mol·L-1)的pH

    2.8

    8.3

    8.2

    7.2

    回答下列问题:

    (1)、能提高“溶浸”速率的具体措施为(任写两条);“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2)、Ksp[Fe(OH)2]=;通入氧气的目的是
    (3)、为了将三种金属完全分离,“氧化除杂”时需要调节的pH范围为
    (4)、请写出还原除杂步骤中相关离子反应方程式
    (5)、该流程中除了回收制备金属锌外, 还可回收的含金属的资源为(填化学式)。
  • 15、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Ag+和Fe3+的氧化能力设计如下实验。

    Ⅰ. 探究Ag+和Fe3+氧化 Cu的速率

    向体积均为0.1L、浓度均为0.0100mol·L-1的Ag2SO4溶液和Fe2(SO4)3溶液中加入表面积相同、质量相等的铜片, 反应一段时间后经检验,Ag2SO4已完全消耗,Fe2(SO4)3还有剩余。该小组同学猜测Ag+和Fe3+的氧化能力:Ag+>Fe3+

    (1)检验溶液中还有Fe2(SO4)3剩余的试剂为

    (2)相较于Fe2(SO4)3溶液,Ag2SO4溶液和铜反应速率较快的原因除了上述同学的猜测,还有可能是

    Ⅱ. ①探究反应Ag++Fe2+⇌Ag↓+Fe3+为可逆反应

    将浓度均为0.0100mol·L-1的Ag2SO4溶液和FeSO4溶液等体积混合 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黄色,且有灰黑色沉淀生成。

    (3)若要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只需检验(填离子符号)的存在。

    ②测定反应Ag++Fe2+⇌Ag↓+Fe3+的平衡常数

    取Ⅱ①中反应后的VmL上层清液 用c1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上层清液中剩余的Fe2+ , 并记录滴定终点所消耗的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重复滴定3次,平均消耗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为V1mL。

    (4)完成上述滴定实验, 下列仪器不需要用到的是(填字母)。

    (5)该滴定过程中不需要加入指示剂的原因为

    (6)平衡时c(Fe2+)=(用含V、c1、V1的代数式表示,下同),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16、

    I.常温下,有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6种溶液:

    ①NaOH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CN溶液、(④NH3· H2O溶液、⑤NH4Cl溶液、⑥HCN溶液

    已知相关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HCN

    H2CO3

    CH3COOH

    NH3·H2O

    Kₐ=4.9×10-10

    Ka1=4.0×10-7

    Kₐ2=5.6×10-11

    Kₐ=1.7×10-5

    Kb=1.4×10-5

    (1)某学生用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以酚酞做指示剂, 则当________时,反应到达滴定终点。

    (2)关于上述①~⑥种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NaOH为强电解质, 加热①NaOH溶液, c(OH-)不变, pH不变
    B. ②CH3COONa溶液和③NaCN溶液的pH大小: ②<③
    C. ⑤NH4Cl溶液的微粒浓度大小:c(Cl-)>c(NH4+)>c(NH3·H2O)>c(H+)>c(OH-)
    D. 取同体积的④NH3·H2O溶液与⑥HCN溶液充分混合后:c(NH4+)+c(NH3·H2O)=c(CN-)+c(HCN)

    (3)取④NH3·H2O溶液、⑤NH4Cl溶液、⑥HCN溶液稀释10倍后, 溶液的导电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4)25℃时,向③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Ⅱ.

    (5)室温下向10mL0.1mol/LH3PO3溶液中加入蒸馏水稀释,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H3PO3的电离程度减小B. 由水电离出的c(H+)增大
    C. c(HPO32-)c(H3PO3)比值增大D. 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6)P与 As属于同主族元素,亚砷酸((H3AsO3)是三元弱酸, 其溶液中含砷元素的微粒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H3AsO3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Ka1=________(填数值)。在0.1mol/L的)H3AsO3中,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以第一步电离为主计算)

  • 1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 Fe2+、Cl-、Mg2+SO42- B、c(H+)c(OH-)=1.0×1012的溶液: Na+AlO2-NO3-、S2-SO42- C、c(NH4+)=c(Cl-)的NH4Cl-NH3⋅H2O混合液:Al3+、Fe3+SO42-NO3- D、常温下,由水电离产生(c(H+)=10-12mol·L-1的溶液中: Na+、Cl-CO32-SO42-
  • 18、化学有独特的符号表达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O(g)+1/2O2(g)=CO2(g) ΔH=283kJ·mol-1 B、醋酸与NaOH溶液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aq)+OH-(aq)=H2O(1) ΔH=-57.3kJ·mol-1 C、用FeS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Hg2+:FeS(s)+Hg2+(aq)⇌Fe2+(aq)+HgS(s) D、加热氯化铜溶液颜色由蓝变黄绿色;[Cu(H2O)4]2+(蓝)+4Cl-⇌[CuCl4]2-(黄)+4H2O ΔH<0
  • 19、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B、“木与木相摩则然(燃)”中的“然”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C、《荀子劝学》中记载“冰之为水,而寒于水”,说明冰的能量低于水,冰变为水属于吸热反应 D、氟磷灰石的溶解度比羟基磷灰石的小,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有利于增强牙齿抗龋能力
  • 20、

    Ⅰ.利用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的主要反应如下。

    CO2g+3H2gCH3OHg+H2Og   ΔH1=48.5kJmol1   K1

    CO2g+H2gCOg+H2Og   ΔH2=+43.9kJmol1   K2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Ⅲ的平衡常数K3=K1K2 , 写出反应③的热化学方程式
    (2)一定条件下,向恒压密闭容器中以一定流速通入CO2H2混合气体,CO2平衡转化率和CH3OH选择性[nCH3OHnCO2×100%]随温度、投料比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表示CH3OH选择性的曲线是(填“L1”或“L2”),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发生如图变化的原因是

    ②生成CH3OH的最佳条件是(填标号)。

    a.220nCO2:nH2=1:3       b.220nCO2:nH2=1:4

    c.320nCO2:nH2=1:4       d.320nCO2:nH2=1:3

    (3)一定温度下,向压强恒为pMPa的密闭容器中通入lmolCO2g3molH2g , 充分反应后,测得CO2平衡转化率为aCH3OH选择性为b , 该温度下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p=

    Ⅱ.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一种是一种重要的络合剂 , 常温常压下为白色粉末。它是一种能与Mg2+Ca2+Mn2+Fe2+等二价金属离子结合的螯合剂。由于多数核酸酶类和有些蛋白酶类的作用需要Mg2+ , 故常用做核酸酶、蛋白酶的抑制剂;也可用于去除重金属离子对酶的抑制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4)EDTA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EDTA分子中键角HCHCNC(填“>”“=”或“<”)。
    (5)EDTA中能与Fe3+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填元素符号),原因为
    (6)某铁镁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AB原子分数坐标分别为0,0,034,14,14 , 晶胞参数为apm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C原子的分数坐标为;该合金的密度为gcm3(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

上一页 134 135 136 137 13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