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回答下面各题。

    Ⅰ.2018年,美国退出了《巴黎协定》实行再工业化战略,而中国却加大了环保力度,生动诠释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近年我国大力加强温室气体CO2催化氢化合成甲醇技术的工业化生产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

    已知:CO2(g)+H2(g) ⇌H2O(g)+CO(g)        △H1=+41.1kJ•mol-1

    CO(g)+2H2(g) ⇌CH3OH(g)       △H2=-90.0kJ•mol-1

    则CO2催化氢化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Ⅱ.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g)+2H2(g) ⇌CH3OH(g)

    如表所列数据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由表中数据判断该反应的△H0(填“>”、“=”或“<”);

    (3)某温度下,将2molCO和6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mol/L,则此时的温度为℃。

    (4)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字母序号).

    A.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不变

    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5)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填字母序号).

    a.增加CO的浓度          b.加入催化剂            c.升温          d.加入H2          e.加入惰性气体               f.分离出甲醇

  • 2、为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进行如下实验:用标准稀盐酸溶液进行滴定。
    (1)、配制100mL0.1000mol∙L-1盐酸标准溶液所需仪器除量筒、小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
    (2)、用量取20.00mL待测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中,使用仪器之前还需要的操作是 , 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滴定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

    为减小实验误差,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NaOH溶液体积均为20.00mL;结果如下:

    实验编号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盐酸滴定前读数/mL

    盐酸滴定后读数/mL

    1

    20.00

    1.20

    21.22

    2

    20.00

    1.21

    24.21

    3

    20.00

    1.50

    20.48

    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

    (3)、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有______。
    A、配制标准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 B、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液 C、滴定到达终点时,仰视读出滴定管读数 D、摇动锥形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瓶外
    (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测定了某工厂废水中游离态氯的含量,实验如下:

    a.取水样5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mLKI溶液(足量),滴入2~3滴淀粉溶液。

    b.将自己配制的0.0010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显碱性)装入滴定管中,

    c.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试回答下列问题:①滴定前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排气泡时,应选择下图中的(填标号,下同)。

    ②步骤a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④实验中消耗了Na2S2O3标准溶液4.00mL,所测水样中游离态氯(Cl2)的含量为 mg∙L-1

  • 3、铁的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如碳酸亚铁(FeCO3)可作补血剂,铁红(Fe2O3)可作为颜料。利用某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2O3FeO , 还有一定量的SiO2)制备碳酸亚铁的流程如图所示:

       

    (1)、“酸溶”时加入的硫酸不宜过是太多,其原因是:
    (2)、检验第1次过滤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2+需要的试剂是。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3)、“还原”时,加入的FeS2Fe3+发生2种氧化还原反应:

    14Fe3++FeS2+8H2O=15Fe2++2SO42+16H+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沉淀”时需控制pH值不宜过高,否则生成的FeCO3中可能混有。杂质(写出一种即可)。写出“沉淀”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FeCO3浊液若未及时过滤,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同时释放CO2 , 则与FeCO3反应的物质是(磌化学式)。
    (6)、FeCO3在空气中煅烧时生成Fe2O3FeO的混合物。充分煅烧34.8gFeCO3 , 得到固体混合物23.76g , 则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为
  • 4、锌银电池的负极为锌,正极为氧化银,电解质是KOH,电池反应为Zn+Ag2O+H2O=Zn(OH)2+2Ag。以锌银电池为电源,电解硫酸镍溶液冶炼纯镍,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中使用阳离子交换膜 B、锌银电池a极反应式为Ag2O+H2O+2e-=2Ag+2OH- C、镍极的主要反应为2H++2e-=H2 D、若锌银电池溶解13 g锌,则镍极净增质量最多为5.9 g
  • 5、25℃时,用0.1mol/L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mL、浓度均为0.1mol/L的两种酸HX、HY。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与反应后溶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HX>HY B、b点溶液中,2cNa+=cY-+cHY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点>b点 D、分别向两种溶液中加入20mLNaOH溶液时,两种溶液的pH均为7
  • 6、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4个;Z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W元素原子K层和M层电子总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元素形成的简单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Z的单质可与Y的单质化合生成Z2Y2或Z2Y C、含X、Y、Z、W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NaHCO3 D、Z的单质与X2Y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 + H2O = Na + OH- + H2
  • 7、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 mol1 ,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 mol1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S(g)+O2(g)=SO2(g) △H1:S(s)+O2(g)=SO2(g) △H2 , 则△H1<△H2 D、已知中和热为△H=-57.3 kJ· mol1 , 则1   mol稀硫酸和足量稀Ba(OH)2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57.3kJ
  • 8、下列溶液中一定显碱性的是
    A、溶液中:c(OH)>c(H+) B、溶液的pH>7 C、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黄色 D、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红色
  • 9、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环境易造成污染,VOCs催化燃烧处理技术具有净化率高、燃烧温度低、无明火、不会有NOx等二次污染物产生等优点,图甲是VOCs处理过程中固体催化剂的催化原理,图乙是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固体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B、图乙中曲线Ⅰ使用了固体催化剂,反应活化能降低 C、图甲中固体催化剂表面既有化学键断裂,也有化学键形成 D、VOCs催化氧化过程中所有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 10、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从KI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2 B、用图2所示装置配制100 mL 0.10 mol·L-1 K2Cr2O7溶液 C、用图3所示装置干燥少量的SO2气体 D、用图4所示装置蒸干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Cl3晶体
  • 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B、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K+NO3-CO32- C、pH=13的无色溶液中:Cu2+NO3-HCO3-、Al3+ D、c(Fe3+)=0.1 mol•L-1的溶液中:K+CO32-、I-、SCN-
  • 12、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B.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反应速率

       

       

    C.探究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D.验证冰醋酸为弱电解质

    A、A B、B C、C D、D
  • 13、关于A、B、C三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及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总和 B、对于A=B+C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C、对于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相同 D、反应A=B+C是吸热过程,B+C=A必然是放热过程
  • 14、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g 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 0.3NA B、0.1 mol•L-1 的 FeCl3 溶液中 Cl的数目为 0.3NA C、标准状况下,11.2L 水中含有原子的数目为 1.5NA D、1 mol Cl2 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 2 NA
  • 15、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B、清晨从树林中看到的一束束光柱 C、食品袋中加脱氧剂以延长食品保存时间 D、紫甘蓝汁中加入食醋会变为红色
  • 16、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 相对分子质量为222]可用作有机催化剂。工业上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 , 含SiO2及少量Fe2O3)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工业流程如下:

    金属离子从开始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到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表:

    金属离子

    Fe2+

    Fe3+

    Cu2+

    开始沉淀pH

    7.5

    2.7

    5.9

    完全沉淀pH

    9.5

    3.7

    6.9

    (1)、“浸取”时能提高辉铜矿Cu浸取率的措施有(填2条)。
    (2)、某小组测得Cu浸取率随H2O2浓度及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如下:

    ①由图一可知H2O2适宜的浓度范围为

    ②由图一中的a点分析,浸取时Fe2SO43也起到了氧化辉铜矿的作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图二中高于85Cu浸取率下降的原因是

    (3)、“除铁”步骤应调pH的范围 , 可加入试剂
    (4)、某实验小组为测定碱式碳酸铜的纯度,取制得的碱式碳酸铜产品5.0g , 加适量硫酸,再加100mL水,加热溶解,冷却后配成250mL溶液。量取配成的25.00mL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缓冲溶液控制溶液的pH34之间,以及过量的碘化钾,摇匀,于暗处放置5分钟。用0.10molL1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至临近滴定终点时再加入1mL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继续滴入Na2S2O3溶液至滴定终点。平行测定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已知:2Cu2++4I=2CuI+I2I2+2S2O32=2I+S4O62

    实验编号

    滴定前Na2S2O3溶液的体积读数/mL

    滴定后Na2S2O3溶液的体积读数/mL

    1

    0.10

    20.12

    2

    1.20

    23.21

    3

    1.50

    21.48

    ①判断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实验小组制得的碱式碳酸铜的纯度为

    (5)、对下列几种假定情况进行讨论(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装Na2S2O3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②读Na2S2O3溶液体积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 17、

    氮氧化物对环境及人类活动影响日趋严重,如何消除大气污染物中的氮氧化物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Ⅰ.利用NH3的还原性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其中除去NO的主要反应如下:

    4NH3g+6NOg5N2g+6H2Og   ΔH1=1550kJmol1

    已知:②4NH3g+5O2g4NOg+6H2Og   ΔH2=638kJmol1

    N2g+O2g=2NOg   ΔH3=+182.4kJmol1

    (1)反应①自发进行的条件________(填“高温自发”、“低温自发”、“任意温度自发”或“任意温度不自发”)。

    (2)温度为400K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照nNH3:nNO=2:3充入反应物,发生上述反应①,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D. nNH3nNO之比保持不变

    (3)实验测得反应①v=kc4NH3c6NOv=kc5N2c6H2O(k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k增大的倍数________(填“>”“<”或“=”)k增大的倍数。

    (4)某研究小组将4molNH36molNO和一定量的O2充入2L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NO生成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从图像可以看到,在有氧条件下,温度升高到580K之后,NO生成N2的转化率开始降低,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Ⅱ.研究表明CO2gCH4g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发生反应制得合成气,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2g+CH4g2COg+2H2g   ΔH1

    (5)将原料按nCH4:nCO2=1:1充入密闭容器中,保持体系压强为100kPa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CO2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图中黑线)如图所示。

    T1100kPa下,平衡时容器体积与初始容器体积之比为________;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kPa2(保留1位小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②若ABC三点表示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已达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填字母)点对应的平衡常数最大。

  • 18、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1)反应Ⅰ:2H2SO4(l)=2SO2(g)+2H2O(g)+O2(g)   ΔH1=+551 kJ·mol-1

    反应Ⅲ:S(s)+O2(g)=SO2(g)   ΔH3=-297 kJ·mol-1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

    (2)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ii补充完整。

    i.SO2+4I+4H+=S↓+2I2+2H2O

    ii.I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I

    (3)探究i、ii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

    序号

    A

    B

    C

    D

    试剂组成

    0.4 mol·L-1 KI

    a mol·L-1 KI

    0.2 mol·L-1 H2SO4

    0.2 mol·L-1 H2SO4

    0.2 mol·L-1 KI

    0.0002 mol I2

    实验现象

    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

    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A快

    无明显现象

    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

    ①B是A的对比实验,则a=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

    ③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i、ii反应速率解释原因:

  • 19、如表所示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

    H2CO3

    H2C2O4

    CH3COOH

    H3PO3

    Ka

    Ka1=4.5×107

    Ka2=4.7×1011

    Ka1=5.4×102

    Ka2=5.4×105

    Ka=1.75×105

    Ka1=1×102

    Ka2=2.6×107

    (1)、写出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草酸的离子方程式:
    (2)、常温下,稀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数据变大的是___________。
    A、cH+ B、cH+cCH3COOH C、cH+cOH D、cOHcH+
    (3)、25时,有cCH3COOH+cCH3COO=0.1molL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当溶液pH=3时,cNa++cH+cOH+cCH3COOH=molL1
    (4)、亚磷酸(H3PO3)为二元弱酸,则NaH2PO3溶液显性(填“酸”“碱”或“中”),同温、同浓度的Na2CO3Na2C2O4CH3COONaNaHPO3四种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
  • 20、回答下列问题。
    (1)、泡沫灭火器[里面装饱和NaHCO3溶液和Al2SO43溶液]的工作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已知键能是指气态分子中1mol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亚硝酰氯的结构式为ClN=O),且2NOg+Cl2g2ClNOg   ΔH=93kJmol1 , 则NOg中化学键的键能为kJmol1

    化学键

    ClCl

    ClN

    N=O

    键能/kJmol1

    243

    191

    607

    (3)、电化学方法是化工生产及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图为用石墨作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二氧化氯(ClO2)的装置图。

    ①电极b应接电源的(填“正”或“负”)极,图中应使用(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

    ②写出产生ClO2一极的电极反应式: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