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依拉雷诺(Q)是一种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物,其“一锅法”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Q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2)、A→B的反应类型:。(3)、C的名称:。(4)、C→D反应中,在加热条件下滴加溴时,滴液漏斗末端位于液面以下的目的:。(5)、“一锅法”合成中,在NaOH作用下,B与D反应生成中间体E,该中间体的结构简式:。(6)、合成过程中,D也可与NaOH发生副反应生成M,图甲、图乙分别为D和M的核磁共振氢谱,推断M的结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写出满足下列条件A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a)不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不含键;
(c)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峰面积比为;
(d)芳香环的一取代物有两种。
-
2、 乙二醇(EG)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可通过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工业路线合成。(1)、石油化工路线中,环氧乙烷(EO)水合工艺是一种成熟的乙二醇生产方法,环氧乙烷和水反应生成乙二醇,伴随生成二乙二醇(DEG)的副反应。
主反应:
副反应:
体系中环氧乙烷初始浓度为 , 恒温下反应30min,环氧乙烷完全转化,产物中。
①0~30min内,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主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b.0~30min内,
c.0~30min内,
d.选择适当催化剂可提高乙二醇的最终产率
(2)、煤化工路线中,利用合成气直接合成乙二醇,原子利用率可达100%,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反应如下:。按化学计量比进料,固定平衡转化率 , 探究温度与压强的关系。分别为0.4、0.5和0.6时,温度与压强的关系如图:①代表的曲线为(填“”“”或“”);原因是。
②0(填“>”“<”或“=”)。
③已知:反应 , , x为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M、N两点对应的体系,(填“>”“<”或“=”),D点对应体系的的值为。
④已知:反应 , , p为组分的分压。调整进料比为 , 系统压强维持 , 使 , 此时(用含有m和的代数式表示)。
-
3、 铬盐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印染等领域。通过闭环生产工艺将铬铁矿转化为重铬酸钾同时回收利用钾资源,可实现绿色化学的目标。过程如下:
已知:铬铁矿主要成分是。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铬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2)、煅烧工序中反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3)、浸取工序中滤渣Ⅰ的主要成分:、、(填化学式)。(4)、酸化工序中需加压的原因:。(5)、滤液Ⅱ的主要成分:(填化学式)。(6)、补全还原、分离工序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滤渣Ⅱ可返回工序。(填工序名称) -
4、 氢碘酸常用于合成碘化物。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等略)制备氢碘酸。
步骤如下:
ⅰ.在A中加入和 , 快速搅拌,打开通入 , 反应完成后,关闭 , 静置、过滤得滤液;
ⅱ.将滤液转移至B中,打开通入 , 接通冷凝水,加热保持微沸,直至除尽;
ⅲ.继续加热蒸馏,C中收集沸点为间的馏分,得到117mL氢碘酸(密度为 , HI质量分数为57%)。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 , 通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步骤ⅰ中快速搅拌的目的:(填序号)a.便于产物分离 b.防止暴沸 c.防止固体产物包覆碘
(3)、步骤ⅰ中随着反应的进行,促进碘溶解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步骤ⅱ中的尾气常用(填化学式)溶液吸收。(5)、步骤ⅱ实验开始时的操作顺序:先通入 , 再加热;步骤ⅲ实验结束时相对应的操作顺序:。(6)、列出本实验产率的计算表达式:。(7)、氢碘酸见光易分解,易被空气氧化,应保存在。 -
5、 已知和结合形成两种配离子和常温下,的和的混合溶液中,和的浓度对数(实线)、含铜微粒的分布系数(虚线)[例如]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图中a点对应的 D、当时,体系中 -
6、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盛有与的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体积的 , 最终气体颜色变浅
化学平衡向减少的方向移动
B
以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 ,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静置,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氯水,溶液变红
具有还原性
D
向盛有2mL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鸡蛋清溶液,振荡,有沉淀析出;加蒸馏水稀释,再振荡,沉淀溶解
蛋白质沉淀后活性改变
A、A B、B C、C D、D -
7、 氮化镓(GaN)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光电信息材料等领域,可利用反应制备。反应历程(TS代表过渡态)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ⅰ是吸热过程 B、反应ⅱ中脱去步骤的活化能为2.69eV C、反应ⅲ包含2个基元反应 D、总反应的速控步包含在反应ⅱ中 -
8、 是一种具有优异磁性能的稀土永磁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中获得重要应用。的六方晶胞示意图如下,晶胞参数、 , M、N原子的分数坐标分别为、。设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B、体心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C、晶体的密度为 D、原子Q到体心的距离为 -
9、 科研工作者设计了一种用于废弃电极材料再锂化的电化学装置,其示意图如下:
已知:参比电极的作用是确定再锂化为的最优条件,不干扰电极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 B、产生标准状况下时,理论上可转化的 C、再锂化过程中,向电极迁移 D、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溶液pH升高 -
10、 W、X、Y、Z为四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W原子中电子排布已充满的能级数与最高能级中的电子数相等,X与W同族,Y与X相邻且Y原子比X原子多一个未成对电子,Z位于W的对角线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二电离能: B、原子半径: C、单质沸点: D、电负性:
-
11、 化学研究应当注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下列宏观现象与微观解释不符的是( )
选项
宏观现象
微观解释
A
氮气稳定存在于自然界中
氮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断开该共价键需要较多的能量
B
苯不能使溴的溶液褪色
苯分子中碳原子形成了稳定的大键
C
天然水晶呈现多面体外形
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D
氯化钠晶体熔点高于氯化铝晶体
离子晶体中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少,离子半径越大,离子晶体熔点越低
A、A B、B C、C D、D -
12、 如图所示装置(加热、除杂和尾气处理装置任选)不能完成相应气体的制备和检验的是( )A、电石与饱和NaCl溶液 B、固体与70%的浓 C、大理石与稀HCl D、固体与水
-
13、 丁香挥发油中含丁香色原酮(K)、香草酸(M),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中含手性碳原子 B、M中碳原子都是杂化 C、K、M均能与反应 D、K、M共有四种含氧官能团 -
14、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2的氖核素: B、氯化镁的电子式:
C、甲醛分子的球棍模型:
D、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
15、 设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晶体内氢键的数目为 B、的NaF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为 C、28g环己烷和戊烯的混合物中碳原子的数目为 D、铅酸蓄电池负极增重96g,理论上转移电子数为
-
16、 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S高韧性工程塑料用于制造汽车零配 B、聚氯乙烯微孔薄膜用于制造饮用水分离膜 C、聚苯乙烯泡沫用于制造建筑工程保温材料 D、热固性酚醛树脂用于制造集成电路的底板
-
17、 下列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酸、碱废液分别收集后直接排放 B、进行化学实验时需要佩戴护目镜 C、加热操作时选择合适的工具避免烫伤 D、乙醇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
-
18、 河北省古建筑数量大,历史跨度长,种类齐全,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列古建筑组件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 )
A.基石
B.斗拱
C.青瓦
D.琉璃
A、A B、B C、C D、D -
19、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在药物、涂料等领域应用广泛。一种由烯烃直接制备不饱和酯的新方法如下:(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 , 化合物Ⅳ的名称为。(2)、化合物Ⅱ中的官能团名称是。化合物Ⅱ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只有4组峰,其结构简式为(写一种)。(3)、根据化合物Ⅲ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物质
反应类型
a
Ⅱ
b
取代反应
(4)、关于上述合成路线图中相关物质及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化合物种物质中所有碳原子均可共平面 B、化合物可表示为: , 则化合物b为乙酸 C、化合物Ⅱ的沸点比Ⅲ低,因为Ⅲ存在分子间氢键 D、化合物的转化中,存在原子杂化方式的转变(5)、以化合物Ⅱ为原料,用两步原子利用率为的反应制备, 第一步试剂为极性分子(填分子式,下同),第二步试剂为非极性分子。
(6)、参考上述流程,用溴乙烷为唯一有机原料合成聚合物涂料的单体,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有CO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用注明反应条件)。
②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即可,注明反应条件)。
-
20、
Ⅰ.二氧化碳的高效转化与利用是当前研究热点,以下是某研究团队设计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工艺过程。
反应1:
反应2:
(1)已知: , 则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和在恒压的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1和反应2,测得平衡时的转化率、和CO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物质A的选择性]
①图中曲线a表示________。
②某温度下,反应10min后测得容器中的体积分数为 , 则内________。
③试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曲线b的变化趋势________。
(3)关于上述反应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 升高温度,反应1速率增大,反应2速率减小 B. 增大压强,既能提高的平衡转化率,又能提高的选择性 C.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1的活化能,提高的平衡产率 D. 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减少 Ⅱ.在空气和溶液之间存在如下平衡关系:
反应3:代表标准浓度,为代表标准压强,为100kPa.)
反应4:
(4)将含有的溶液敞口放在空气中,始终保持空气中分压不变,通过调节溶液pH使形成碳酸盐沉淀,体系中pH与-关系如图所示代表的浓度,单位为)。
①随pH增大,溶液中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结合图中数据计算: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