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SmCok(k>1)是一种具有优异磁性能的稀土永磁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中获得重要应用。SmCok的六方晶胞示意图如下,晶胞参数a=500pmc=400pm , M、N原子的分数坐标分别为(56,16,12)(16,56,12)。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SmCo5 B、体心原子的分数坐标为(12,12,12) C、晶体的密度为89033NA×1022gcm3 D、原子Q到体心的距离为10041pm
  • 2、 科研工作者设计了一种用于废弃电极材料LixCoO2(x<1)再锂化的电化学装置,其示意图如下:

    已知:参比电极的作用是确定LixCoO2再锂化为LiCoO2的最优条件,不干扰电极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ixCoO2电极上发生的反应:LixCoO2+xe+xLi+=LiCoO2 B、产生标准状况下5.6LO2时,理论上可转化11xmolLixCoO2 C、再锂化过程中,SO42LixCoO2电极迁移 D、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溶液pH升高
  • 3、 W、X、Y、Z为四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W原子中电子排布已充满的能级数与最高能级中的电子数相等,X与W同族,Y与X相邻且Y原子比X原子多一个未成对电子,Z位于W的对角线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二电离能:X<Y B、原子半径:Z<W C、单质沸点:Y<Z D、电负性:W<X
  • 4、 化学研究应当注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下列宏观现象与微观解释不符的是(   )

    选项

    宏观现象

    微观解释

    A

    氮气稳定存在于自然界中

    氮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断开该共价键需要较多的能量

    B

    苯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苯分子中碳原子形成了稳定的大π

    C

    天然水晶呈现多面体外形

    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D

    氯化钠晶体熔点高于氯化铝晶体

    离子晶体中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少,离子半径越大,离子晶体熔点越低

    A、A B、B C、C D、D
  • 5、 如图所示装置(加热、除杂和尾气处理装置任选)不能完成相应气体的制备和检验的是(   )

    A、电石与饱和NaCl溶液 B、Na2SO3固体与70%的浓H2SO4 C、大理石与稀HCl D、Al2S3固体与水
  • 6、 丁香挥发油中含丁香色原酮(K)、香草酸(M),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中含手性碳原子 B、M中碳原子都是sp2杂化 C、K、M均能与NaHCO3反应 D、K、M共有四种含氧官能团
  • 7、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2的氖核素:1222Ne B、氯化镁的电子式: C、甲醛分子的球棍模型: D、CO32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 8、 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8gH2O晶体内氢键的数目为2NA B、1L1molL1的NaF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为NA C、28g环己烷和戊烯的混合物中碳原子的数目为2NA D、铅酸蓄电池负极增重96g,理论上转移电子数为2NA
  • 9、 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S高韧性工程塑料用于制造汽车零配 B、聚氯乙烯微孔薄膜用于制造饮用水分离膜 C、聚苯乙烯泡沫用于制造建筑工程保温材料 D、热固性酚醛树脂用于制造集成电路的底板
  • 10、 下列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
    A、酸、碱废液分别收集后直接排放 B、进行化学实验时需要佩戴护目镜 C、加热操作时选择合适的工具避免烫伤 D、乙醇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
  • 11、 河北省古建筑数量大,历史跨度长,种类齐全,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列古建筑组件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   )

    A.基石

    B.斗拱

    C.青瓦

    D.琉璃

    A、A B、B C、C D、D
  • 12、合成气(COH2)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气。
    (1)、合成气制备甲醇:CO(g)+2H2(g)=CH3OH(g)CO的结构式为CO , 估算该反应的ΔH需要(填数字)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2)、合成气经“变换”“脱碳”获得纯H2

    ①合成气变换。向绝热反应器中通入COH2和过量的H2O(g)

    CO(g)+H2O(g)__230°C3MPaCO2(g)+H2(g)ΔH<0

    催化作用受接触面积和温度等因素影响,H2O(g)的比热容较大。H2O(g)过量能有效防止催化剂活性下降,其原因有

    ②脱碳在钢制吸收塔中进行,吸收液成分:质量分数30%的K2CO3吸收剂、K2CrO4Cr正价有+3+6)缓蚀剂等。K2CO3溶液浓度偏高会堵塞设备,导致堵塞的物质是(填化学式)。K2CrO4减缓设备腐蚀的原理是

    (3)、研究CH4H2O(g)与不同配比的铁铈载氧体[x2Fe2O3(1x)CeO2,0x1,Ce是活泼金属,正价有+3+4]反应,气体分步制备原理示意如图甲所示。相同条件下,先后以一定流速通入固定体积的CH4H2O(g) , 依次发生的主要反应:

    步骤Ⅰ  CH4850CO+2H2

    步骤Ⅱ  H2O400H2

    ①步骤Ⅰ中,产物气体积分数、CH4转化率、n(H2)n(CO)与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x=0时,n(H2)n(CO)大于理论值2的可能原因有x=0.5时,通入标准状况下300mLCH4至反应结束,CO的选择性=n(CO)n(CH4)×100%=80% , 则生成标准状况下COH2的总体积为mL

    x=0.5时,新制载氧体、与CH4反应后的载氧体的X射线衍射谱图如图丙所示(X射线衍射用于判断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步骤Ⅱ中,能与H2O(g)反应的物质有(填化学式)。

    ③结合图示综合分析,步骤Ⅰ中Fe2O3的作用、气体分步制备的价值:

  • 13、海洋出水铁质文物表面有凝结物,研究其形成原理和脱氯方法对保护文物意义重大。
    (1)、文物出水清淤后,须尽快浸泡在稀NaOHNa2CO3溶液中进行现场保护。

    ①玻璃中的SiO2能与NaOH反应生成(填化学式),故不能使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NaOH溶液。

    ②文物浸泡在碱性溶液中比暴露在空气中能减缓吸氧腐蚀,其原因有

    (2)、文物表面凝结物种类受文物材质和海洋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①无氧环境中,文物中的Fe与海水中的SO42在细菌作用下形成FeS等含铁凝结物。写出FeSO42反应生成FeSFe(OH)2的离子方程式:

    ②有氧环境中,海水中的铁质文物表面形成FeOOH等凝结物。

    (i)铁在盐水中腐蚀的可能原理如图所示。依据原理设计如下实验:向NaCl溶液中加入K3[Fe(CN)6]溶液(能与Fe2+形成蓝色沉淀)和酚酞,将混合液滴到生铁片上。预测该实验的现象为

    (ii)铁的氢氧化物吸附某些阳离子形成带正电的胶粒,是凝结物富集Cl的可能原因。该胶粒的形成过程中,参与的主要阳离子有(填离子符号)。

    (3)、为比较含氯FeOOHNaOH溶液与蒸馏水中浸泡的脱氯效果,请补充实验方案:取一定量含氯FeOOH模拟样品,将其分为两等份, , 比较滴加AgNO3溶液体积[Ksp(AgCl)=1.8×1010。实验须遵循节约试剂用量的原则,必须使用的试剂:蒸馏水、0.5molL1NaOH溶液、0.5molL1HNO3溶液、0.05molL1AgNO3溶液]。
  • 14、G是一种四环素类药物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A分子中,与2号碳相比,1号碳的CH键极性相对(填“较大”或“较小”)。
    (2)、DE会产生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五元环的副产物,其结构简式为
    (3)、E分子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醚键、羰基和 , F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为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②碱性条件下水解后酸化,生成X和Y两种有机产物,n(X):n(Y)=2:1,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Y含苯环且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5)、写出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两碳以下的有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示例见本题题干)。
  • 15、ZnS可用于制备光学材料和回收砷。
    (1)、制备ZnS。由闪锌矿[含ZnSFeS及少量硫化镉(CdS)等]制备ZnS的过程如下:

    已知:Ksp(ZnS)=1.6×1024,Ksp(CdS)=8.0×1027,Ka1(H2S)=1.0×107,Ka2(H2S)=1.2×1013。当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L1时,认为离子沉淀完全。

    ①酸浸时通入O2可提高Zn2+浸出率的原因是

    ②通入H2S除镉。通过计算判断当溶液pH=0c(H2S)=0.01molL1时,Cd2+是否沉淀完全(写出计算过程)。

    ③沉锌前调节溶液的pH4~5 , 加入的氧化物为(填化学式)。

    (2)、制备光学材料。如图甲所示,ZnS晶体中掺入少量CuCl后,会出现能量不同的“正电”区域、“负电”区域,光照下发出特定波长的光。

    区域A“”中的离子为(填离子符号),区域B带(填“正电”或“负电”)。

    (3)、回收砷。用ZnS去除酸性废液中的三价砷[As()] , 并回收生成的As2S3沉淀。

    已知:溶液中As()主要以弱酸H3AsO3形式存在,As2S3+6H2O2H3AsO3+3H2S

    60时,按n(S):n(As)=7:1向酸性废液中加入ZnS , 砷回收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①写出ZnSH3AsO3反应生成As2S3的离子方程式:

    ②反应4h后,砷回收率下降的原因有

  • 16、甘油(C3H8O3)水蒸气重整获得H2过程中的主要反应:

    反应Ⅰ  C3H8O3(g)=3CO(g)+4H2(g)ΔH>0

    反应Ⅱ  CO(g)+H2O(g)=CO2(g)+H2(g)ΔH<0

    反应Ⅲ  CO2(g)+4H2(g)=CH4(g)+2H2O(g)ΔH<0

    1.0×105Pa条件下,1molC3H8O39molH2O发生上述反应达平衡状态时,体系中COH2CO2CH4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的理论计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50时,H2O的平衡转化率为20% B、550反应达平衡状态时,n(CO2):n(CO)=11:25 C、其他条件不变,在400~550范围,平衡时H2O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加压有利于增大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
  • 17、室温下,有色金属冶炼废渣(含CuNiSi等的氧化物)用过量的较浓H2SO4溶液酸浸后,提取铜和镍的过程如下所示。

    已知:Ka(HSO4)=1.2×102,Kal(H2SO3)=1.2×102,Ka2(H2SO3)=6.0×1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较浓H2SO4溶液中:c(H+)=2c(SO42)+c(OH) B、NaHSO3溶液中:2HSO3SO32+H2SO3的平衡常数K=5.0×106 C、(NH4)2C2O4溶液中:c(NH3H2O)+c(OH)=c(H2C2O4)+c(HC2O4)+c(H+) D、“提铜”和“沉镍”后的两份滤液中:c(Na+)=c(Na+)
  • 18、探究含铜化合物性质的实验如下:

    步骤Ⅰ  取一定量5%CuSO4溶液,加入适量浓氨水,产生蓝色沉淀。

    步骤Ⅱ  将沉淀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氨水、稀盐酸,沉淀均完全溶解,溶液分别呈现深蓝色、蓝色。

    步骤Ⅲ  向步骤Ⅱ所得的深蓝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打磨过的铁钉,无明显现象;继续加入稀盐酸,振荡后静置,产生少量气泡,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Ⅰ产生的蓝色沉淀为[Cu(NH3)4]SO4 B、步骤Ⅱ的两份溶液中:c(Cu2+)<c(Cu2+) C、步骤Ⅲ中无明显现象是由于铁钉遇深蓝色溶液迅速钝化 D、步骤Ⅲ中产生气体、析出红色物质的反应为[Cu(NH3)4]2++Fe=Cu+Fe2++4NH3
  • 19、CO2NO3通过电催化反应生成CO(NH2)2 , 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图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Ⅱ和过程Ⅲ都有极性共价键形成 B、过程Ⅱ中NO3发生了氧化反应 C、电催化CO2NO3生成CO(NH2)2的反应方程式:CO2+2NO3+18H+__CO(NH2)2+7H2O D、常温常压、无催化剂条件下,CO2NH3H2O反应可生产CO(NH2)2
  • 20、化合物Z是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环呋喃类化合物,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X最多能和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B、Y分子中sp3sp2杂化的碳原子数目比为1:2 C、Z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在同一个平面上 D、Z不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