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O42-+2H++2OH+Ba2+=BaSO4↓+2H2O C、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O+2H+=Fe2++H2O
  • 2、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K+Na+H+CO32HCO3Cl中的若干种,且各离子数目相等。为了确定溶液的组成,设计了如图检验流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a+K+ B、原溶液中可能存在HCO3 C、气体WCO2 , 白色沉淀XAgCl D、向原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溶液不变浑浊
  • 3、中华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荷塘月色》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青雾”属于胶体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其中涉及到的碳酸钙、CO2、CaO均为电解质 C、“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雁似火攻”,其中五彩缤纷的烟花是某些金属元素发生化学变化呈现出的颜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
  • 4、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CaCl2(aq)CO2(g)CaCO3(s)HCl(aq)CO2(g) B、Cl2FeFeCl2NaOHFe(OH)2 C、KClO3ΔMnO2KClH2OCl2 D、Ca(ClO)2(aq)CO2HClO(aq)Cl2
  • 5、NaHCO3固体中含有部分Na2CO3nH2On<10。取该固体8.50g充分加热,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增重1.44g)和碱石灰(增重1.76g)。请计算:
    (1)、加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中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L。
    (2)、固体中NaHCO3的质量为g。
    (3)、固体中Na2CO3nH2O的n值为
  • 6、某小组利用氯酸钾与10molL1盐酸反应制氯气并进行氯气性质的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根据相关实验现象就可以证明起漂白作用的不是氯气而是次氯酸,相关现象是
    (3)、E中实验现象是
    (4)、装置F的作用是
  • 7、某兴趣小组对物质X(仅含2种常见元素)进行如下探究分析

    已知:溶液A的焰色试验为黄色,且A溶液恰好被含0.1molHCl的盐酸中和;红棕色粉末B是某铁矿石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以下问题:

    (1)、X中所含的金属元素是(填元素符号),X的化学式为
    (2)、写出X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X在一定条件下是否可以和红棕色粉末B反应(填“是”或“否”),理由:
    (4)、黑色粉末C溶于盐酸后加入足量溶液A并露置于空气中,发现开始生成白色沉淀,最后沉淀变为红褐色,写出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5)、已知黑色粉末C中肯定含有一种金属单质,为了验证黑色粉末C是否为纯净物,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
    A、取少量粉末加足量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B、取少量粉末加盐酸溶解后,再加入KSCN溶液,观察是否有颜色的变化 C、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在CO气氛中加热至质量恒重,对比加热前后质量变化进行分析 D、取少量粉末加足量Cu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渣洗净后加入足量盐酸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取滤液,向该滤液中加入KSCN溶液和氯水,观察颜色变化
  • 8、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利用了下列反应:2K2Cr2O7+3C2H5OH+8H2SO4=2K2SO4+2Cr2SO43+3CH3COOH+11H2O , (已知:C2H5OHCH3COOH中H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Cr2O72Cr3+'在溶液中的颜色分别为橙色和绿色),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填化学式),若司机醉酒驾车,检测器的现象是

    ②若生成60gCH3COOH,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2)、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连,可利用信息技术对化学实验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利用数字化实验对氯水的光照实验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得到以下图像,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图一可为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变化情况 B、图二可为光照过程氯水中氯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 C、图三可为光照过程中氯气在瓶中的体积分数 D、氯水应保存在配有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中
  • 9、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碱石灰 , 小苏打
    (2)、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原理的离子方程式:
    (4)、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10、向200mLFeBr2溶液中逐渐通入Cl2 , 其中nFe3+nBr2随通入nCl2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还原性强弱:Fe2+>Br B、由图可知,该FeBr2溶液的浓度为1molL1 C、nCl2=0.12mol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cCl:cBr=3:2 D、nFeBr2:nCl2=1:1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2Fe3++Br2+4Cl
  • 11、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酸碱性不同 D、a、d两点对应的体系具有相同的溶质和滴入溶液的体积
  • 12、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甲: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B、图乙: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 C、图丙:证明氯气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 D、图丁:比较Na2CO3、NaHCO3的稳定性
  •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KI溶液久置空气中变黄色:4I-+O2+2H2O=2I2+4OH- B、CaCO3与醋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C、制印刷电路板常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 2Fe3++Cu=2Fe2++ Cu2+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OHˉ+Ca2+HCO3-=CaCO3↓+H2O
  • 14、常温下,下列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溶液中:Cu2+Na+SO42Cl B、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Na+NH4+CO32SO42 C、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K+Ba2+NO3Cl D、加入锌粒能生成H2的溶液中:Na+K+HCO3Cl
  • 1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A、要戴好护目镜,开启排风扇 B、纯净的H2可以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C、湿润的氯气可以使鲜花褪色,干燥的氯气不可以使鲜花褪色 D、次氯酸见光分解时,pH传感器显示pH逐渐减小
  • 16、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石灰常用于食品包装盒中的干燥剂 B、新型消毒剂ClO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C、火灾现场若有大量的活泼金属,需要大量的水灭火 D、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环境消毒剂
  • 17、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既能杀菌、消毒、又能絮凝净水的水处理剂,工业制备高铁酸钾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ClO-+OH-→FeO42+Cl-+H2O(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铁酸钾中铁显+6价 B、由上述反应可知,Fe(OH)3的氧化性强于FeO42 C、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K2FeO4处理水时,生成的Fe3+水解形成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 18、关于物质的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鉴别NaCl溶液和KNO3溶液时,可不加硝酸酸化,直接用AgNO3溶液 B、向碳酸钠、碳酸氢钠粉末中滴入几滴水,前者放热,后者吸热 C、进行焰色试验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为紫色,说明试样中一定含有钾盐 D、未用完的钠要放回到装有煤油的广口瓶中
  • 19、下列物理量单位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mol B、摩尔质量:gmol1 C、气体摩尔体积:molL1 D、阿伏加德罗常数:mol1
  • 20、下列有关图标错误的是

    A

    B

    C

    D

    易燃类物质       

    毒性物质

    腐蚀类物质

    健康危险

    A、A B、B C、C D、D
上一页 315 316 317 318 3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