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几种试剂不能把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HCO3鉴别开的是
    A、BaCl2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稀盐酸 D、酚酞溶液
  • 2、下列实验操作可达到预期目的或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预期目的或结论

    A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盐酸,有无味气泡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有CO32

    B

    将含CO2和少量HCl的混合气体缓慢通过饱和Na2CO3溶液中

    除去CO2中的HCl

    C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Z后在酒精灯火焰灼烧并观察

    确定Z是否为钠盐

    D

    向包裹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上滴几滴水,脱脂棉燃烧

    Na2O2与水反应放热

    A、A B、B C、C D、D
  • 3、氢化锂(LiH)是一种优良的贮氢试剂,可用作有机合成的还原剂、核防护材料以及在军事上可用作氢气发剂。Li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H+H2O=LiOH+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LiH中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上述反应中LiH作还原剂 C、被氧化、被还原的元素均是氢元素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2:1
  • 4、纳米级Cu2O具有特殊的光学、电学和光电化学性质,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池和传感器等方面,其一种制备原理为HOCH2CHOH4CHO+NaOH+2CuOH2Cu2O+HOCH2CHOH4COONa+X[该反应中仅CuOH2作氧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激光笔照射纳米级Cu2O粉末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B、纳米级Cu2O的直径可能是120nm C、制备原理中的“X”为“3H2O D、每生成0.1molCu2O , 理论上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A
  • 5、臭氧是淡蓝色具有鱼腥味的气体,可用作漂白剂、皮毛脱臭剂、消毒杀菌剂等。下列有关O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同素异形体 B、均有较强的氧化性 C、常温常压下,等质量的O2O3的体积之比为3:2 D、等质量的O2O3中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3
  • 6、下列转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l2ClO B、Fe3+FeO42 C、CO2CO D、Al2O3AlOH4
  • 7、“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据实际事实能得出相应类推结论的是

    选项

    实际事实

    类推结论

    A

    CO2与漂白粉溶液反应可得到CaCO3沉淀

    CO2与漂白液反应可得Na2CO3

    B

    氯化钠属于盐类,能食用

    CuSO4也属于盐类.也能食用

    C

    Na2O2具有漂白性

    CaO2也具有漂白性

    D

    CaO是碱性氧化物,可作食品的干燥剂

    Fe2O3也是碱性氧化物,可作食品的干燥剂

    A、A B、B C、C D、D
  • 8、下列关于0.5L 1molL1AlNO3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氧原子的数目约为4.5×6.02×1023 B、溶质AlNO33的摩尔质量为213g C、cNO3=3molL1 D、取上述溶液0.1L,可得到0.2molL1AlNO33溶液
  • 9、CuCuOH2有多种途径,使用下列试剂能达到该目的的是
    A、FeSO4溶液,NaOH溶液 B、KOH溶液 C、HCl溶液,BaOH2溶液 D、Cl2 , 澄清石灰水
  •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73g氯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的体积为44.8L B、含有原子的数目为2NA C、含有电子的数目为36NA D、溶于1L水中可配成2molL1的盐酸
  • 11、氢氧化钠广泛用于制肥皂、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化合物,属于一元碱 B、俗称苛性钠、烧碱、纯碱 C、在空气中易变质 D、可由碳酸钠和石灰乳反应制得
  • 12、欲确定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 , 下列试剂或仪器通常不会被使用的是
    A、AgNO3溶液 B、稀硝酸 C、胶头滴管 D、球形冷凝管
  • 13、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场景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84”消毒液消毒

    B.海水晒盐

    C.雕刻雕像

    D.用熟石灰为墙体刮白

    A、A B、B C、C D、D
  • 14、O2在超高压下转化为平行六面体的O8分子(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2O8互为同素异形体 B、O8中存在不同的氧氧键 C、O2转化为O8是熵减反应 D、常压低温下O8能稳定存在
  • 15、氧化钪(Sc2O3)是一种稀土氧化物,可用于制作激光、半导体材料。以钪锰矿石(主要含MnO2、SiO2及少量Sc2O3、Al2O3、CaO、FeO)为原料制备Sc2O3的工艺流程如下,其中TBP和P507均为有机萃取剂。【注: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反萃取是用反萃取剂使被萃取物从负载有机相返回水相的过程,为萃取的逆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Sc2O3中Sc的化合价为
    (2)、“溶解”时铁屑被MnO2氧化为Fe3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4)、有机萃取剂P507萃取Sc3的反应原理为阳离子交换:ScCl3+3HR=ScR3+3HCl(HR代表P507)。在“富钪有机相”中反应生成Sc(OH)3的化学方程式是
    (5)、“萃余液2”中的金属阳离子除Al3、Ca2外,还有
    (6)、Sc2(C2O4)3在空气中“煅烧”生成Sc2O3的化学方程式是
    (7)、某厂用1000kg的钪锰矿制备Sc2O3 , 最终得到Sc2O31380g,该矿中含钪的质量分数为
  • 16、某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写出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与草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为探究H2C2O4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编号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待测物理量

    浓度/(mol·L-1)

    体积/mL

    浓度/(mol·L-1)

    体积/mL

    I

    0.10

    2.0

    0.010

    4.0

    II

    0.20

    2.0

    0.010

    4.0

    ①下图是配制50 mL 0.010mol·L-1 KMnO4标准溶液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填字母)。

    ②本实验是通过测量来比较反应的快慢的。为了观察到准确的现象,H2C2O4与KMnO4溶液混合后的初始的物质的量浓度需要满足的关系为c(H2C2O4)∶c(KMnO4)(答案示例:“=a:b”“>a:b”“<a:b”,其中a:b为具体数值)。

    ③实验I测得反应时间为1 min,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这0~1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mol·L-1·min-1(保留2位有效数字)。

    (3)、为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小组完成以下实验:向三只比色皿中加入0.0010 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各1.5 mL,再向其中分别加入2 mol·L-1、1 mol·L-1、0.5 mol·L-1稀硫酸各0.5 mL,然后再分别加入0.10 mol·L-1的H2C2O4溶液2 mL,通过手持色度计和数据采集器测定溶液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注意:透光率可以体现溶液颜色深浅,颜色越浅,透光率越强。

    ①由图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②以0.5 mol·L-1稀硫酸的变化曲线为例,150 s前后曲线变化幅度不同的原因是

  • 1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量热计的内筒,测出盐酸温度,用水将温度计上的酸冲洗干净,擦干备用;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用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分次缓慢倒入量热计的内筒中,搅拌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的最高温度;

    ④重复测量2~3次,准确记录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步骤中有一处错误,是
    (2)、(填“能”或“不能”)用相同形状的细铁丝代替玻璃搅拌器,理由是
    (3)、假设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 , 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表:
     

    起始温度T1/℃

    最高温度T2/℃

    实验序号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溶液

    1

    20.0

    20.0

    23.2

    2

    20.2

    20.4

    23.4

    3

    20.1

    20.1

    24.3

    4

    20.6

    20.6

    23.6

    ①该实验中,计算反应放出热量的公式为Q=

    ②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应先舍去第组数据(填实验序号)。

    ③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4)、上述实验结果与中和热数值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为____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盐酸溶液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内筒中 D、测量稀盐酸的温度计未洗净直接测定NaOH溶液的温度
  • 18、某温度下发生反应2M(g))N(g),M和N的消耗速率与本身浓度的关系如图,已知:v消耗(M)=k1c2(M),v消耗(N)=k2c(N),k1和k2是速率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y代表的是vN B、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k1k2 C、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P点时反应逆向进行 D、若向1 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M,某时刻可能存在cN=1mol·L-1
  • 19、掌握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保证。下列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CuCl2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作用

    B.验证Fe3+与I-的反应存在限度

    C.探究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D.探究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A、A B、B C、C D、D
  • 20、乙烯直接水合法生产乙醇的反应为:C2H4(g)+H2O(g)C2H5OH(g)。下图为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n(H2O):n(C2H4)〕=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 B、图中a点乙醇的平衡产率为20% C、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1>p2>p3 D、恒压条件下向b点的体系中通入乙烯,乙烯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上一页 313 314 315 316 3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