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食醋除水垢的原理: B、氢氧化钡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铜片投入稀硝酸中: D、通入水中制硝酸:
-
2、含氰化物的废液乱倒或与酸混合,均易生成有剧毒且易挥发的氰化氢。工业上常采用碱性氯化法来处理高浓度氰化物污水,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N-+OH-+Cl2CO2+N2+Cl-+H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Cl2是氧化剂,氧化产物只有N2 B、该反应中,若有1 mol CN-发生反应,则有5NA个电子发生转移 C、上述离子方程式配平后,氧化剂、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5 D、若用电解法处理含氰化物的废水,则CN-在阴极区发生反应
-
3、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呈酸性,且酸性强弱顺序为HZO4>H2YO4>H3XO4。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B、原子序数按X、Y、Z的顺序减小 C、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增大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
4、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1mol N2与3mol H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B、2L0.5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个数为2NA C、在标准状况下,22.4L溴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 D、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
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H2S分子的球棍模型: B、AlCl3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C、KI的电子式: D、CH3CH(CH2CH3)2的名称:3−甲基戊烷
-
6、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双碳”政策的持续落地,推动了新能源领域走向繁荣,被誉为“21世纪白色石油”的锂电行业也从中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已知金属锂的化学性质与金属钠相似;金属锂的密度是0.534g·cm-3、煤油的密度是0.80g·cm-3 , 下列有关金属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不存在锂单质 B、在盛有煤油和水的烧杯中投入金属锂,金属锂在水层和煤油界面处发生反应 C、金属锂可与氧气、氯气、盐酸发生反应 D、金属锂与金属钠的性质有相似又有不同
-
7、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用电冰箱储存食物 B、黄铁矿(FeS2)煅烧时粉碎成细小的矿粒 C、过氧化氢分解制取O2时,加入少量MnO2 D、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时,适当升高温度
-
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食醋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C、糖类物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D、蛋白质遇重金属盐会变性
-
9、杭州亚运会口号“心心相融,@未来”。下列亚运会所涉及的材料中,主要成分为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湖山奖牌(合金)
B.场馆建造(聚四氟乙烯)
C.场馆用电(硅太阳能电池板)
D.火炬燃料(甲醇)
A、A B、B C、C D、D -
10、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取氯气,并进行氯气性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E中放置干燥红色布条,F中放置湿润红色布条。
(1)、A中盛有浓盐酸,B中盛有。加热时B中的化学方程式为。(2)、在实验室通过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也可制取氯气,据此推断KMnO4、Cl2、MnO2三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用化学式表示)。(3)、D中盛放的试剂为。(4)、对比E和F中现象的差异可得出的结论是。(5)、实验后观察到G中溶液呈棕黄色,同学们猜测氧化产物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猜测1:只有Fe3+;
猜测2:只有I2;
猜测3:既有Fe3+又有I2。
于是取上述实验后G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入溶液,溶液未出现红色,证明猜测1和猜测3不正确;
②再加入(填试剂和现象)证明猜测2正确。
由此得出离子的还原性Fe2+I-(填“大于”,“等于”,“小于”)。
(6)、H装置可用于模拟工业制造漂白粉的原理,实验后制得产品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
11、电子工业中常用FeCl3溶液做“腐蚀液”,腐蚀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为使“腐蚀液”能得到循环利用并回收铜的流程图如下:(1)、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滤渣的成分为(填化学式)。(3)、加足量氯水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将少量溶液B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5)、能在酸性环境下将Fe2+氧化为Fe3+的氧化剂有KMnO4、KClO3、H2O2、Cl2等。已知下列四种氧化剂氧化Fe2+后对应的还原产物如下:
氧化剂
KMnO4
KClO3
H2O2
Cl2
还原产物
Mn2+
Cl-
H2O
Cl-
①判断等物质的量的四种氧化剂分别与足量的酸性FeSO4溶液反应,得到Fe3+最多的是(填化学式)。
②写出KClO3溶液与酸性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取废液A加入12.6 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滤渣 11.0 g,滤渣与足量盐酸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9.6 g Cu。合并两次的滤液和洗涤液得溶液B 500 mL,则溶液B中含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
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M、T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周期序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Y与Z相邻且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T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Y的元素符号是 , 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2)、Z、W、M、T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3)、X、Z、W可形成多种二元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X2Z2和W2Z2中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X、W可形成离子化合物WX,其电子式为:Na+[:H]- C、W2Z、W2Z2溶于X2Z中时,都发生化合反应 D、W2Z2常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4)、M的氧化物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由X和Y组成的18电子分子Y2X4 , 该分子的结构式为。(6)、不能证明T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事实是___________(填序号)。A、T的气态氢化物比碘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B、T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碘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T的单质能将碘从其钠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D、T的单质比碘单质更容易与H2反应
-
13、化学必修一人教版在检验氯离子时有如下操作: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AgNO3溶液,观察现象;再分别加入足量稀硝酸,观察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Na2CO3的电离方程式为。(2)、滴入AgNO3溶液后三种溶液中都能观察到的现象是。(3)、在盛Na2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后,再加入足量稀硝酸的离子方程式有。(4)、某实验室暂时无Na2CO3溶液,可用(填化学式)与NaHCO3溶液反应制备Na2CO3溶液。(5)、现欲配制100 mL 0.6 mol/L NaCl溶液。
①使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的质量为g。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可能导致配制的NaCl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
A.定容时俯视观察容量瓶刻度线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C.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D.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
-
14、某化学小组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制备氯气并探究其性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a~d中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夹持装置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防止尾气污染空气,应使用饱和食盐水吸收尾气 B、d处褪色,一定是因酚酞被氧化而引起 C、c处褪色,说明Cl2具有还原性 D、a处变为蓝色,b处变为橙色,说明Cl2具有氧化性
-
15、由硫铁矿烧渣(主要含Fe2O3、Al2O3、SiO2)制取绿矾(FeSO4·7H2O)的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溶①”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有Fe3+和Al3+ B、“除铝”时用的“溶液A”是氨水,“还原”时用的“固体B”是铁粉 C、“检验”时可用KSCN溶液检验“还原”步骤是否进行完全 D、过滤操作中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
16、高铁酸钠(Na2FeO4)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的原理可用离子方程式(未配平)表示为:ClO-+Fe3++XFeO+Cl-+H2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为H+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C、反应中ClO-被氧化 D、FeO是还原产物
-
17、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对氯水的光照实验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得到以下图象,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一可为光照过程中氯水中c(H+)的变化情况 B、图二可为光照过程中氯水中c(HClO)的变化情况 C、图三可为光照过程中氧气在瓶中的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 D、根据实验数据推测,氯水长期放置后漂白性和酸性都会逐渐减弱
-
1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OH-、 B、、OH-、、 C、、、、 D、、、H+、
-
19、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结论
A
溶液X的焰色试验呈黄色
X中含不含
B
向过量氯水中滴入几滴淀粉-KI溶液,溶液不变色
Cl2的氧化性弱于I2
C
向溶液W中加入KSCN溶液后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水后溶液出现红色
W中一定含有Fe2+
D
向溶液Z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
Z中一定含有
A、A B、B C、C D、D -
2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l2与水反应:Cl2 + H2O = 2H+ + Cl- + ClO- B、溶液中通入少量: C、向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 D、和溶液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