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兴趣小组探究高锰酸钾和氨水的反应,实验如下:

    序号

    试剂

    实验现象

    2mLKMnO4溶液+1mL10molL1氨水+0.5mL蒸馏水

    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③<②<①。

    实验均产生棕褐色固体(经检验为MnO2),都伴有少量气泡产生(经检验为N2)。

    2mLKMnO4溶液+1mL10molL1氨水+0.5mL1molL1稀硫酸

    2mLKMnO4溶液+1mL10molL1氨水+0.5mL1molL1Na2SO4溶液

    2mLKMnO4溶液+1mL5molL1NH42SO4溶液+0.5mL蒸馏水

    无明显变化

    注:实验中cKMnO4=0.01mol·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发生了反应2MnO4+2NH3=2MnO2+N2+2OH+2H2O B、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②<①的主要原因:cH+增大,MnO4的氧化性增强 C、对比实验③④可得出,还原性:NH3>NH4+ D、在实验④的试剂中,逐滴加入浓NaOH溶液,可观察到溶液褪色
  • 2、Na2Sx在碱性条件下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 , 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个数比为1:16,则x值为
    A、2 B、3 C、4 D、5
  • 3、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对应的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分类标准

    A

    C60、金刚石、石墨

    同素异形体

    B

    SO2、CO

    酸性氧化物

    C

    纯碱、烧碱、熟石灰

    D

    KNO3、氨气、盐酸

    电解质

    A、A B、B C、C D、D
  • 4、0.6L1mol/LMgCl2溶液与0.2L1mol/LKCl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之比
    A、6:1 B、2:1 C、3:1 D、1:2
  • 5、

    某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氯气、烧碱、氢气等化工产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__2NaOH+H2+Cl2),这种工业成为“氯碱工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厂生产的烧碱样品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碱样品中含有哪些杂质?

    【猜想】

    (1)猜想一:可能含有Na2CO3

    猜想二:可能含有NaCl,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用简洁的文字表述)。

    【设计实验】

    (2)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取适量烧碱样品置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并用手触摸

    试管外壁试管外壁发热

    原因是

    ②向①所得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硝酸至过量

    一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生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

    ③向②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几滴(化学式)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

    【交流与讨论】

    (3)小明同学提出:“上述实验中稀硝酸也可以用稀盐酸代替”,你认为他的观点(填“正确”或“不正确”)。
    (4)用双线桥表示2NaCl+2H2O__2NaOH+H2+Cl2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6、钠、碳及它们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主要含有NaN3Fe2O3KClO4NaHCO3等物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NaN3迅速分解产生N2和Na,同时放出大量的热。N2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K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具有(填“还原性”或“氧化性”)。
    (2)、Fe2O3可处理产生的Na,反应为6Na+Fe2O3=3Na2O+2Fe , 反应中Na作(填“还原剂”或“氧化剂”)。
    (3)、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4)、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Na2O2CO2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实验目的,将虚线框中的装置补充完整并标出所用的试剂

    ②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③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CO2便于O2的检验。吸收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是

  • 7、

    回答下列问题。

    Ⅰ.有以下几种物质:

    ①纯H2SO4;②硝酸钾溶液;③铜;④二氧化碳;⑤硫酸氢钠固体;⑥蔗糖;⑦氨水;⑧熔融KCl。

    (1)以上能导电的是(填序号,下同)。

    (2)以上属于电解质的是

    (3)写出属于酸式盐的物质溶于水后的电离方程式

    Ⅱ.工业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

    (4)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会产生沉淀

    B.二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5)已知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提纯明胶的装置是下列中的

    Ⅲ.在实验室中用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具体操作是:取一支烧杯,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将少量饱和FeCl3溶液分多次缓慢滴入,继续加热至刚好变成红褐色,停止加热。

    (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某同学取适量FeOH3胶体于试管,然后用胶头滴管逐滴向试管中加入稀硫酸,看到的现象是先产生红褐色沉淀,随着稀硫酸的不断滴加,沉淀又溶解,沉淀溶解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8、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几位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锂单质化学性质与钠类似,活泼性比钠略差。它的密度为0.534g/cm3 , 锂元素的焰色为紫红色,将绿豆大的锂投入水中,下列实验现象合理的有

    ①锂沉入水中;②锂浮在水面上;③水中有大量气泡;④反应后在水中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红;⑤反应剧烈,发出紫红色火焰;⑥锂四处游动

    A、②⑥ B、①③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 9、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

    2Fe2++Br2=2Fe3++2Br

    2Br+Cl2=Br2+2Cl

    2Fe3++2I=2Fe2++I2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③中被氧化 B、反应②中Cl2作氧化剂,Br2是还原产物 C、Fe3+要转化成Fe2+可以通过加入还原剂来实现 D、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I2>Br2>Fe3+
  • 10、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消毒时与病毒反应生成Cl , 下列反应可制得ClO2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 , 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O2用作高效消毒剂,是利用了它的强还原性 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H2SO4发生氧化反应 D、NaClO3是氧化剂
  •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CO32的溶液中:Na+ K+OHCa2+ B、含有H+的溶液中:Na+NO3HCO3SO42 C、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42Fe3+ D、澄清透明溶液中:Cu2+ K+NO3SO42
  • 12、如下表所示,对陈述1和陈述2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1

    陈述2

    判断

    A

    碳酸钠溶液可用于治疗胃病

    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

    1对,2对,有

    B

    向用脱脂棉包裹的过氧化钠吹气,可观察脱脂棉燃烧起来

    过氧化钠与H2OCO2反应生成氧气并放热

    1对,2对,无

    C

    碳酸氢钠溶液可用于治疗胃病

    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

    1对,2对,有

    D

    碳酸氢钠可作为发酵粉用于烘培糕点

    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溶解度大

    1对,2对,有

    A、A B、B C、C D、D
  • 13、在国庆联欢晚会上,烟花表演用璀璨的焰火点亮了北京的夜空,惊艳了无数国人。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B、利用焰色试验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 C、焰色试验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镍丝或铁丝)
  • 14、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是
    A、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得到的无色溶液 B、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分散系 C、向Fe(OH)3固体中加入盐酸得到的棕黄色液体 D、向沸水中逐滴滴加FeCl3饱和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
  • 1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l2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 B、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少量稀盐酸:CO32+H+=HCO3 C、少量澄清石灰水和NaHCO3溶液反应:Ca2++CO32=CaCO3 D、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O
  • 16、下列反应,H2O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A、2H2O__2H2+O2 B、Cl2+H2O=HClO+HCl C、2F2+2H2O=4HF+O2 D、NaH+H2O=2NaOH+H2
  • 17、下列有关钠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加热法除去NaHCO3固体中混有的Na2CO3 B、Na2O2H2O的反应中有氢氧化钠生成,Na2O2是典型的碱性氧化物 C、向酚酞溶液中加入过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可以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化:先变红后褪色 D、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 18、常温下,向某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分别加入硫酸铜固体和BaOH2固体,随着二者的加入,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原硫酸铜溶液一定不是饱和溶液 B、若将BaOH2固体换成BaCl2固体,曲线变化可能完全重叠 C、M点后曲线表征的是硫酸铜溶液达到饱和,导电性达到最大 D、N点时CuSO4BaOH2恰好完全反应
  • 19、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CO2、SO2、P2O5、Mn2O7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B、硝酸、烧碱、氯酸钾、一氧化碳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 C、氯化钡、蔗糖、盐酸、碘酒都属于化合物 D、溶液、浊液、胶体、空气都属于混合物
  • 20、氧化还原反应是重要的一类化学反应,无处不在,下列变化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螺丝和螺母生锈

    B.酒精灯燃烧

    C.冰融化成水

    D.铁棒置于稀硫酸中

    A、A B、B C、C D、D
上一页 373 374 375 376 37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