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煤炭地下气化可将煤高效转化为富含氢气的煤气,H2主要通过水蒸气的还原析氢得到。反应如下(温度为T0):
反应ⅰ
反应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ⅰ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1=。(2)、反应的 , 平衡常数K=(用含K1、K2的代数式表示)。(3)、氧交换机理常用于描述反应ⅰ的历程,包含如下图所示两个过程,过程1为活性炭位C吸附H2O(g)形成碳氧复合物C(O),补充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4)、温度为T0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模拟水蒸气的还原析氢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适当减小压强能提高水蒸气的平衡转化率 B、增加煤炭可以提高H2的平衡产率 C、向容器内充入He可提高反应速率 D、选择合适催化剂可以提高H2在单位时间内的产量(5)、还原析氢过程中,煤层地下水含量过高会降低反应区温度,影响平衡时煤气(主要包含H2、CO与CO2)组成。煤气组成与煤层地下水含量的关系如下图,曲线a是H2 , 曲线b是。煤层地下水含量时,H2占有量随煤层地下水含量增大逐渐(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
-
2、25℃时,用0.1000 mol/L盐酸滴定20mL 0.1000 mol/L氨水的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 B、水的电离程度: C、滴定过程中,减小 D、d点有2 -
3、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用两支试管各取5mL0.1mol/L的KMnO4溶液,分别加入2mL0.1mol/L和0.2mol/L的H2C2O4溶液,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后者褪色更快
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B
向1.0 mol/L的NaHCO3溶液中滴加2滴甲基橙
溶液呈红色
NaHCO3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
C
向稀硫酸中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的Ba(OH)2溶液,同时测定溶液电导率变化
电导率下降
BaSO4为弱电解质
D
取2 mL 0.1mol/L KI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1 mL 0.1mol/L 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KSCN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KI与FeCl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A、A B、B C、C D、D -
4、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NO和2.0molSO2 ,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NO(g)+2SO2(g) N2(g)+2SO3(g),测得平衡体系中NO、SO3的物质的量分数(x%)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B、T1时,当2v正(SO2)=v逆(N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T2时,若反应经t s达到平衡,则v(N2)=mol•L-1•s-1 D、b点时,往容器中再充入NO、SO2各1.0mol,再次平衡时平衡常数减小 -
5、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c(H+)/c(OH-)增大 C、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则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D、向水中滴入少量KOH溶液,平衡正向移动,c(H+)降低
-
6、某反应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其反应热。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经历三个基元反应阶段,反应历程如图所示(TS表示过渡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个基元反应中只有①是吸热反应 B、
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
C、该过程的总反应为
D、
-
7、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 ;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B、已知 , 则固体与稀盐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即为 C、 , ;则 D、 、;则该反应在高温时才能自发进行
-
8、在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醋酸溶液稀释100倍, B、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 , 此时 C、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D、同浓度的①②溶液,:①>②
-
9、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 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要使反应由过程a变为过程b,可采取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加催化剂 D、加大的投入量 -
1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常温下,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Cl-、SO、Na+、NH B、水溶液中H2CO3的电离方程式:H2CO32H++CO C、NaHSO3溶液的水解平衡:HSO+H2OSO+H3O+ D、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 =﹣483.6kJ/mol
-
11、用钌(Ru)基催化剂催化CO2(g)和H2(g)的反应时,反应机理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历程中包含6个基元反应 B、图示中参与循环的物质只有CO2和H2 C、总反应式为 D、图示中的物质Ⅰ可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 -
12、下列实验或装置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测定中和热
B.验证镁片与稀盐酸反应放热


C.测定溶液的浓度
D.制备无水
A、A B、B C、C D、D -
13、劳动有利于“知行合一”。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家务劳动:热纯碱液浸泡油烟机滤网
升温促进碳酸钠水解
B
社区服务:使用氯化铵溶液清洗铁锈
氯化铵可分解产生HCl
C
医药管理:用冰箱保存疫苗
温度越低,反应速率越慢
D
学农活动:野炊时将煤炭碾碎使用
增大煤炭与空气接触面积,加快燃烧
A、A B、B C、C D、D -
14、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老师用蘸有醋酸钠晶体的毛毡点在过饱和醋酸钠“水球”上,“水球”变成温热的“冰球”,“冰球”的成分为CH3COONa·3H2O和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球”显碱性 B、过饱和醋酸钠溶液易结晶 C、“水球”变成“冰球”的过程放热、熵增 D、醋酸钠是强电解质
-
1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唾液可以使淀粉水解速率加快 B、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产生气泡 C、CO中毒的病人进入高压氧舱中接受治疗 D、氯水中加入粉末以提高氯水中的浓度
-
16、我国科学家设计出多孔石墨炔负载量子点(颗粒直径在2-20)光催化剂,使得合成氨取得了理想的产率。已知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催化剂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B、升温能提高氨气的平衡产率 C、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含量增多 D、该催化剂表面积大,催化效果好
-
17、我国固体燃料运载火箭发射水平不断取得新突破。下列关于“该燃料”说法错误的是A、与液体燃料相比易存储和运输 B、固体燃料提供的能量一定比液体燃料的多 C、燃烧时能量转化形式为:化学能→热能→机械能 D、燃烧前后能量大小关系为: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
18、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氯气:
①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②KClO3+6HCl(浓)=KCl+3Cl2↑+3H2O
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氯气,①②③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A、6:5:6 B、1:3:5 C、15:5:3 D、1:6:10 -
19、下列各组中反应I和反应Ⅱ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选项
反应Ⅰ
反应Ⅱ
A
Cu(OH)2与稀盐酸
NaOH与稀硫酸
B
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
Ba(OH)2溶液与K2SO4溶液
C
Na2CO3溶液与稀盐酸
BaCO3与稀盐酸
D
CaCO3与稀硝酸
CaCO3与稀醋酸
A、A B、B C、C D、D -
20、KOH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代制取KOH的流程如下:
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