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常温下,用的盐酸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三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溶液中: B、三种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 C、当时,三种溶液中: D、分别滴加20.00mL盐酸后,再将三种溶液混合:
-
2、已知反应Ⅰ:
。标准状态下,由最稳定的单质合成1 mol某物质的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气态环戊二烯(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34.3 kJ/mol,则气态环戊烯(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
A、 B、 C、 D、 -
3、下列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
将醋酸与NaHCO3混合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证明酸性:碳酸>苯酚
B
将铜丝灼烧后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检验乙醇被催化氧化生成的乙醛
C
将装有同浓度、同体积Na2S2O3溶液的两试管分别置于冷水和热水中,再同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2 mL0.1 mol/LH2SO4溶液,振荡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
向2 mL1 mol/L NaOH溶液中加3滴1 mol/L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 mol/LFeCl3溶液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A、A B、B C、C D、D -
4、关于下列三种常见高分子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酚醛树脂、涤纶和顺丁橡胶都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B、酚醛树脂的单体是苯酚和甲醇 C、涤纶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通过缩聚反应得到的 D、顺丁橡胶的单体与反-2-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
5、下列有关装置与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装置A中液面读数为11.8mL B、装置B可以准确测定中和热 C、使用装置C分离水与碘的溶液 D、使用装置D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
-
6、“奥司他韦”是一种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药物,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司他韦分子中存在手性碳原子 B、该分子中含氮官能团的名称为氨基 C、该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3、sp2、sp D、一定条件下,1mol该物质最多与1 mol NaOH发生反应
-
7、下列有关微粒性质的排序中,错误的是A、元素的电负性:P<O<F 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Li<Na<K C、离子半径:O2->Na+>Mg2+ D、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P>S>Cl
-
8、某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B、价电子数为4 C、处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 D、属于p区元素
-
9、下列能发生加成和消去反应的是A、
B、
C、 D、
-
10、含氤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在生命物质制备以及新药研发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一种以苯为主要原料合成的路线如下(加料顺序、反应条件略);(1)、反应①中,在催化剂以及酸性条件下,化合物与无色无味气体x反应,生成化合物 , 原子利用率为100%,x为。(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
反应形成的新官能团的名称
反应类型
a
i)银氨溶液ii)酸化
氧化反应
b
HCN
和氰基
(4)、关于反应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___。A、反应过程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变 B、产物中的所有碳原子和氮原子可能共平面 C、反应过程中,有双键和键断裂 D、反应过程中,有单键和双键形成(5)、化合物y的分子组成比多两个“”,y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其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则y有种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5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2:1:1的结构简式为(任写一种)。(6)、以有机物A、B和D为含碳原料,分两步合成抗癌药物盐酸厄洛替尼片的重要中间体 , 第2步利用反应⑥的原理。①B的结构简式为;②有机物D的化学名称是。
-
11、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活动顺序的强弱可参照下式表示:
已知: (与沸点相关)
(第一电离能)
(水合能)
①(用含的式子表示)。
②已知 , 即Li的金属活动顺序更强,则(填“>”、“<”或“=”)。
(2)、探究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温度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时,在不同酸的催化下(酸的浓度相同),得到反应a体系温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A、其他条件相同时,酸的酸性越强,反应a的焓变绝对值越大 B、硫酸催化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加快很多,可能原因是反应过程生成了新的催化剂 C、其他条件相同时,酸的酸性越弱,反应a的反应速率越慢 D、其他条件相同时,酸中含氢原子数越多,反应a的反应速率越快(3)、在催化剂作用下,由和CO合成的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机理的起点从开始,以生成结束,则反应的催化剂为。(4)、对于物质的量浓度均为的混合溶液(已知的电离常数为),则其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大小排序为(写出除外的所有微粒)。(5)、对于某一元酸HA,常温下,在某体系中,与离子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溶液和中的相等。设溶液中。①溶液中的HA的电离度为 , 求。
②将上图中的HA换为一元酸HB(图中其他条件不变,HB的电离常数为K),则溶液和中的比值为(用含K的式子表示)。
-
12、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硫酸铁铵晶体 , 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溶液中,加入酸化,并加入适量30%溶液,充分反应;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常温晾干,得硫酸铁铵晶体。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从下列图中选择序号)。
(2)、某化学小组探究硫酸铁铵与的反应,实验
试剂A
试剂B
现象
溶液()
逐滴加入溶液
迅速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和大量气泡:继续滴加,当气泡量明显减少时,试管口的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开始逐渐变蓝
溶液()
逐滴加入溶液
溶液立即变棕红(无丁达尔现象),继续滴加溶液至过量,溶液依然为棕红色,放置两天无明显变化
已知:(棕红)。
实验中产生红褐色沉淀与大量气泡的离子方程式为。
(3)、查阅资料:可以氧化。针对实验中的现象,小组同学又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实验
试剂A
试剂B
现象
溶液()
逐滴加入溶液
溶液立即变棕红色,约2小时后,棕红色消失,检测到
溶液()
逐滴加入溶液
溶液立即变棕红色,约5小时后,棕红色消失,检测到
实验中与反应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4)、针对实验、的现象差异、小组同学猜想,影响了的氧化性或的还原性,并实施实验,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
一、按如图搭好装置,接通电路,电压表读数为
二、向a电极附近滴加3滴10%稀硫酸,电压表读数不变
三、向石墨电极附近滴加3滴10%稀硫酸,电压表读数变为。
查阅资料:其他条件不变时,氧化剂氧化性越强,电压越大;还原剂还原性越强,电压越大。
①a电极材料为;b溶液为。
②结合上述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的现象,小组同学推测,还原性:(填“>”、“<”或“=”)。
③补充实验:向实验得到的棕红色液体中加入3滴10%稀硫酸,棕红色迅速消失,检测到。
结合实验~ , 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中氧化还原反应明显加快的可能原因。
综合以上实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微观粒子种类、试剂的相对用量、等有关。
-
13、铬(Cr)、锰(Mn)、钴(Co)、镍(Ni)等过渡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应用研究是前沿科学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铬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含铬化合物中Cr元素化合价为+6价,常温下呈蓝色,则其结构式可能为。
A.
B.
C.
(3)、已知金属锰有多种晶型,型锰的面心立方晶胞俯视图符合下列(填序号),每个Mn原子周围紧邻的原子数为。A.
B.
C.
D.
(4)、是一种紫色晶体,其中DMSO为二甲基亚砜,化学式为 , DMSO中硫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 中键角中键角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的空间构型是 , 元素S、Cl、O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5)、镍可催化合成烯丙醇(),其相对分子质量与丙醛()的相等,但两者沸点相差较大,原因是。(6)、①NiO的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其中离子坐标参数A为 , B为 , 则C的离子坐标参数为。②一定温度下,NiO可以自发地分散并形成“单分子层”,可以认为作密置单层排列(之间相切),填充其中(如图乙),已知的半径为a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 , 每平方米面积上具有该单分子层的质量为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
14、我国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水系电池,其结构如图,该电池既能实现乙炔加氢又能提供电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a电极移动 B、左侧极室减小 C、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每转移 , 右侧极室中溶液质量增大
-
1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淀粉中加入的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再加入少量新制的 , 加热
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淀粉未水解
B
两支试管中各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加入草酸溶液和草酸溶液
加入草酸溶液的试管中溶液褪色更快
其他条件相同,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C
常温下,向盛有2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灯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产生黄色沉淀
D
室温下用试纸测定同浓度的溶液和溶液
颜色更深
酸性:
A、A B、B C、C D、D -
16、下列所示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①:验证1-溴丁烷发生消去反应 B、图②:用已知浓度的酸性溶液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C、图③:比较醋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 D、图④:蒸干溶液获得晶体
-
17、下列关于物质的结构(或性质)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的结构(或性质)
解释
A
键角:
水分子中O上孤电子对数比氨分子中N上的多
B
稳定性:
HF分子间氢键强于HCl分子间作用力
C
熔点:碳化硅>金刚石
键的键能大于键的键能
D
在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和都是非极性分子,是极性分子
A、A B、B C、C D、D -
18、鲁米诺因能快速鉴定衣物等表面是否存在血迹而被称为“血迹检测小王子”,其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甲可以和乙醇发生缩聚反应 B、鲁米诺中最多12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 C、反应(1)是取代反应,反应(2)是氧化反应 D、鲁米诺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溶液反应
-
19、甲氧基肉桂酸辛酯是一种化学防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 B、分子中有2种官能团 C、该物质易溶于水 D、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
2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苯所含的分子数为NA B、的溶液中的数目为0.02NA C、常温下,石墨中含有键的数目为1.5NA D、标准状况下,和混合,生成物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