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醋酸除水垢(主要成分CaCO3):CaCO3+2H+=Ca2++H2O+CO2 B、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Cu+Fe3+=Cu2++Fe2+ C、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D、用小苏打片NaHCO3治疗胃酸过多:HCO3+H+=H2O+CO2
  • 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特有的认识物质的方法。NaCl溶于水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水合a离子为水合钠离子 B、NaCl溶液导电时,水合钠离子移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 C、固体NaCl溶于水前不能导电是因为无Na+Cl D、NaCl溶于水的电离过程为:NaCl__Na++Cl
  • 3、化学与生活、生产、科学技术有密切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实施在酱油中加“铁强化剂”,减少缺铁性贫血,铁强化剂中铁元素呈+3价 B、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一小袋CaCO3 C、ClO2O3是新的自来水消毒剂 D、钢水注入模具前,模具无需干燥处理
  • 4、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表明金属钠着火时,应该用干燥的沙土来灭火 B、反应④是NaHCO3用于焙制糕点的原理 C、反应⑤、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 D、⑥说明Na2O2是碱性氧化物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制得烧碱,为我国的化学工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B、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分别创立分子、原子学说 C、英国化学家戴维以大量事实为依据,确认黄绿色气体为氯气 D、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通过研究电解质稀溶液的导电性,提出了电离模型
  • 6、有关焰色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元素焰色为紫色 B、焰色试验属于化学变化 C、实验室一般用洁净的铂丝或铁丝蘸取待测液做焰色试验 D、用稀硫酸清洗铂丝
  • 7、下列能用于鉴别KClNa2CO3固体的方法是

    ①进行焰色试验

    ②把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滴入它们的溶液中

    ③把它们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①和③ C、只有②和③ D、全部
  • 8、下列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水和双氧水 B、冰和干冰 C、液氯和氯气 D、石墨和金刚石
  • 9、反应NaH+H2O=NaOH+H2的氧化剂是
    A、Na B、H2O C、NaOH D、H2
  • 10、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Na2O B、NaOH溶液 C、FeCl2溶液 D、FeCl3溶液
  • 11、下列物质主要成分或名称与化学式对应的是
    A、苏打——NaHCO3 B、胆矾——CuSO4 C、食盐——NaCl D、漂白液——CaClO2
  • 12、国庆期间,浙江多地都有灯光秀活动,光影作品透过云层展示绚丽的城市夜景与文化魅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光柱都源于丁达尔效应 B、夜空中云层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0nm C、NaOH溶液滴入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D、FeOH3胶体表面积较大,可用于水体的杀菌消毒
  • 13、物理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是
    A、g/mol B、g/L C、L/mol D、L
  • 14、下列仪器名称为“坩埚”的是
    A、 B、 C、 D、
  • 15、下列哪个危险警告标签应该贴在盛Na的试剂瓶上
    A、 B、 C、 D、
  • 1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氯水 B、漂白粉 C、蔗糖溶液 D、纯碱
  • 17、

    Ⅰ.水煤气变换反应为CO(g)+H2OgCO2g+H2g   ΔH。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

    (1)H2Og在金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为过程(吸热或放热),该反应中的决速步骤的方程式是

    Ⅱ.“低碳循环”已经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以CO2为原料在特定条件下可生产醇类、烷烃、碳酸酯等,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

    (2)CO2H2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甲烷,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主反应):CO2g+4H2gCH4g+2H2Og   ΔH1=164.7kJmol1

    反应Ⅱ(副反应):CO2g+H2gCOg+H2Og   ΔH2=+41.2kJmol1

    甲烷与二氧化碳制备合成气的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 , 该反应的ΔH=

    (3)科学家通过如下反应合成甲醇:CO2g+3H2gCH3OHg+H2Og   ΔH=54kJ/mol

    ①原料气CO2可通过捕获技术从空气或工业尾气中获取,下列物质能作为CO2捕获剂的是(填标号)。

    A.Na2CO3溶液       B.NaOH溶液       C.NaHCO3溶液       D.CaCl2溶液

    ②科学研究中常用产物的时空收率(单位物质的量催化剂表面产物分子的平均生成速率)来衡量催化效果。在3MPa、nCO2:nH2=1:2时,不同Ni、Ga配比的NiGa/SiO2催化剂下,测定甲醇时空收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催化剂的最佳配比和反应温度是;甲醇时空收率在210后随温度增大而减小的原因是

    ③某温度下,向容积恒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2g)和5molH2g , 10min后体系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20%。用CO2表示0~1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CO2=

    ④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填标号)。

    A.增大H2浓度有利于提高CO2的转化率

    B.其他条件相同,升高温度,可以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

    C.其他条件相同,增大压强(减小容器的容积),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

    (4)煤化工通常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已知等体积的CO和水蒸气进入一个体积一定的密闭反应器时,会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H2g+CO2g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

    400

    500

    800

    平衡常数K

    9.94

    9

    1

    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若在500时进行,设起始时CO和H2O的浓度均为0.020molL1 , 则该条件下CO的平衡转化率为

  • 18、

    Ⅰ.研究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K

    参加反应的物质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

    KMnO4溶液(含硫酸)

    H2C2O4溶液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290

    2

    0.02

    3

    0.1

    0

    6

    T1

    2

    0.02

    2

    0.1

    V1

    8

    315

    2

    0.02

    V2

    0.1

    1

    t1

    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①、②,可探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V1=

    (2)通过实验(填实验序号)可探究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由实验②中数据可知vH2C2O4=molL1s1

    Ⅱ.某兴趣小组以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为研究对象,结合所学反应原理的知识改变条件使其发生“色彩变幻”。

    已知:①K2Cr2O7溶液存在平衡:Cr2O72+H2O2CrO42-+2H+。②Cr3+绿

    (3)ⅱ是验证“只降低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正向移动”,试剂a是

    (4)ⅲ的目的是要验证“增大生成物浓度,该平衡逆向移动”,此实验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5)根据实验Ⅱ中不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9、常温下,几种酸的电离常数如表所示。

    酸或碱

    HCN

    H2CO3

    H3PO2(次磷酸)

    HF

    H2S

    KaKb

    4.9×10-10

    K1=4.3×10-7

    K2=5.6×10-11

    5.9×102

    3.5×104

    K1=1×10-7

    K2=1×10-13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酸的酸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若将10mLpH值均为2的HCN溶液与HF溶液稀释到1000mL,如下图所示,则代表HF溶液的是线(A或B)。

    (2)、已知次磷酸是一元酸,则次磷酸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向K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已知:HFaqH+aq+Faq   ΔH<0。其他条件不变,如果用HF溶液替代盐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得的ΔH会_______(填字母)。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5)、已知:CuS为不溶于硫酸的沉淀。

    ①往CuSO4溶液中通入少量的H2Sg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常温下,往0.01molL1的氢硫酸溶液中逐滴滴入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当溶液中的cS2=cH2S时,停止滴入,此时溶液的pH=

  • 20、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1)、醋酸是常见的弱酸,下列方法中,可以使稀醋酸中CH3COOH电离程度减小的是

    a.微热溶液       b.滴加浓盐酸       c.加水稀释       d.加入冰醋酸

    (2)、常温条件下,用0.1000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mL、浓度均为0.1000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已知:醋酸钠溶液呈弱碱性)

    ①滴定开始前,Ⅰ图中水电离出的cH+mol/L。

    ②滴定醋酸的曲线是(填“I”或“Ⅱ”),且V1V2(填“>”、“<”或“=”)。

    (3)、如下图为盛放盐酸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盐酸的体积读数读数为mL。

    (4)、酸碱中和滴定可用于测定酸或碱的物质的量浓度,取20.00mL未知浓度的醋酸放入锥形瓶中,用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已知:醋酸钠溶液呈弱碱性)

    实验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mol·L-1)

    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

    待测醋酸的体积(mL)

    1

    0.1000

    22.48

    20.00

    2

    0.1000

    25.72

    20.00

    3

    0.1000

    22.52

    20.00

    ①该滴定过程应选择(填“甲基橙”或“酚酞”)为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醋酸的浓度约为mol/L。

    (5)、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偏大的有。(填字母序号)。

    A.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B.碱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

    C.滴定过程中,溶液刚出现变色,立即停止滴定

    D.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上一页 221 222 223 224 2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