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
选项
A
B
实验日的
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实验装置或操作
选项
C
D
实验日的
用溶液滴定盐酸溶液
将溶液蒸干制备
实验装置或操作
A、A B、B C、C D、D -
2、设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的和氨水混合形成中性溶液中,含有数目为 B、已知某温度下 , 的溶液中数目为 C、电解溶液,转移的电子数最多为 D、可水解形成胶体粒子数目为
-
3、下列事实或操作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B、二氧化碳难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D、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不断将乙酸乙酯蒸出
-
4、氨广泛应用于化工、化肥、制药等领域,一种新型制备氨的方法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③为放热反应 B、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图中生成目标产物的反应②为氧化还原反应 D、若生成物质的量为 , 理论上消耗为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H2(g)+S(g)=H2S(g) ∆H1<0,H2(g)+S(s)=H2S(g) ∆H2<0,则∆H1<∆H2 B、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氢氧化钠分批加入,反应更充分,测定的中和热数值误差更小 C、已知:CH4的燃烧热为890.3kJ/mol,则101kPa时: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ol D、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38.6kJ/mol
-
6、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B、 C、 D、
-
7、下列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说法正确的是A、当镀锡铁皮的镀层破损时,减慢铁的腐蚀速率 B、外加电源阴极保护法常用于海堤钢闸门防腐,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作为阳极 C、铜铁交接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 , 继而形成铁锈 D、石油管道常常通过连接一块锌块以达到防腐的作用
-
8、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浓硫酸的稀释②工业合成氨③溶液中加盐酸④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混合⑤溶于水⑥在高温条件下与的反应⑦酸碱中和反应
A、②⑤⑥⑦ B、②⑥⑦ C、①②③⑤⑦ D、全部 -
9、下列水溶液因水解呈酸性的是A、 B、 C、 D、
-
10、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B、 C、 D、
-
11、在超高压下转化为平行六面体的分子(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B、中存在不同的氧氧键 C、转化为是熵减反应 D、常压低温下能稳定存在
-
12、氧化钪(Sc2O3)是一种稀土氧化物,可用于制作激光、半导体材料。以钪锰矿石(主要含MnO2、SiO2及少量Sc2O3、Al2O3、CaO、FeO)为原料制备Sc2O3的工艺流程如下,其中TBP和P507均为有机萃取剂。【注: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反萃取是用反萃取剂使被萃取物从负载有机相返回水相的过程,为萃取的逆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Sc2O3中Sc的化合价为。(2)、“溶解”时铁屑被MnO2氧化为Fe3+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滤渣”的主要成分是。(4)、有机萃取剂P507萃取Sc3+的反应原理为阳离子交换:ScCl3+3HR=ScR3+3HCl(HR代表P507)。在“富钪有机相”中反应生成Sc(OH)3的化学方程式是。(5)、“萃余液2”中的金属阳离子除Al3+、Ca2+外,还有。(6)、Sc2(C2O4)3在空气中“煅烧”生成Sc2O3的化学方程式是。(7)、某厂用1000kg的钪锰矿制备Sc2O3 , 最终得到Sc2O31380g,该矿中含钪的质量分数为。 -
13、某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写出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与草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为探究H2C2O4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编号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待测物理量
浓度/(mol·L-1)
体积/mL
浓度/(mol·L-1)
体积/mL
I
0.10
2.0
0.010
4.0
II
0.20
2.0
0.010
4.0
①下图是配制50 mL 0.010mol·L-1 KMnO4标准溶液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填字母)。
②本实验是通过测量来比较反应的快慢的。为了观察到准确的现象,H2C2O4与KMnO4溶液混合后的初始的物质的量浓度需要满足的关系为c(H2C2O4)∶c(KMnO4)(答案示例:“=a:b”“>a:b”“<a:b”,其中a:b为具体数值)。
③实验I测得反应时间为1 min,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这0~1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mol·L-1·min-1(保留2位有效数字)。
(3)、为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小组完成以下实验:向三只比色皿中加入0.0010 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各1.5 mL,再向其中分别加入2 mol·L-1、1 mol·L-1、0.5 mol·L-1稀硫酸各0.5 mL,然后再分别加入0.10 mol·L-1的H2C2O4溶液2 mL,通过手持色度计和数据采集器测定溶液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注意:透光率可以体现溶液颜色深浅,颜色越浅,透光率越强。①由图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②以0.5 mol·L-1稀硫酸的变化曲线为例,150 s前后曲线变化幅度不同的原因是。
-
1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量热计的内筒,测出盐酸温度,用水将温度计上的酸冲洗干净,擦干备用;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用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分次缓慢倒入量热计的内筒中,搅拌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的最高温度;
④重复测量2~3次,准确记录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步骤中有一处错误,是。(2)、(填“能”或“不能”)用相同形状的细铁丝代替玻璃搅拌器,理由是。(3)、假设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 , 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表:起始温度T1/℃
最高温度T2/℃
实验序号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溶液
1
20.0
20.0
23.2
2
20.2
20.4
23.4
3
20.1
20.1
24.3
4
20.6
20.6
23.6
①该实验中,计算反应放出热量的公式为Q=。
②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应先舍去第组数据(填实验序号)。
③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4)、上述实验结果与中和热数值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为_______。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盐酸溶液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内筒中 D、测量稀盐酸的温度计未洗净直接测定NaOH溶液的温度 -
15、某温度下发生反应2M(g))N(g),M和N的消耗速率与本身浓度的关系如图,已知:v消耗(M)=k1c2(M),v消耗(N)=k2c(N),k1和k2是速率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y代表的是 B、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C、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P点时反应逆向进行 D、若向1 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M,某时刻可能存在
-
16、掌握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保证。下列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CuCl2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作用
B.验证Fe3+与I-的反应存在限度
C.探究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D.探究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A、A B、B C、C D、D -
17、乙烯直接水合法生产乙醇的反应为:C2H4(g)+H2O(g)C2H5OH(g)。下图为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n(H2O):n(C2H4)〕=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H>0 B、图中a点乙醇的平衡产率为20% C、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1>p2>p3 D、恒压条件下向b点的体系中通入乙烯,乙烯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
18、利用研究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进行如图实验。下列关于试管中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B、微热试管a中溶液,黄色加深,故ΔH<0 C、试管c比试管b黄色更深,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增大 D、试管d比试管b橙色更深,原因是c(H+)增大
-
1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46gNO2和N2O4的混和气体所含原子数目为3NA B、1mol N2和3molH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NA C、标准状况下,2.24L SO3中含有电子数为4NA D、1mol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2NA
-
20、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 平衡时测得X的浓度是0.50mol·L-1 , 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容积的2倍,当达到新平衡时,测得X的浓度是0.30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a+b<c B、达到新平衡时,混合物中Z的质量分数变小 C、扩大容器的容积时,正增大,逆减小 D、达到新平衡时,物质X的转化率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