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N2和H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如下图所示,用
、
、
分别表示N2、H2、NH3.已知: , 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③过程,是放热过程 B、③→④过程,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非极性键的NH3 C、NH3属于共价化合物 D、合成氨反应中,生成44.8LNH3 , 转移电子数为6NA -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室温下,向等体积的4%和12%的H2O2溶液中分别滴入2滴1 mol∙L-1的FeCl3溶液
12%的H2O2溶液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
B
向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待测液中含有
C
向Na2SiO3溶液中通CO2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非金属性:Si>C
D
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先变橙色,后变蓝色
氧化性:
Cl2>Br2>I2
A、A B、B C、C D、D -
3、如图是N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a的水溶液能导电,证明a是电解质 B、若g为盐酸盐,则g与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C、d能与水反应生成e,该反应中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两支玻璃棒分别蘸取f的浓溶液与e的浓溶液,靠近后会产生白雾
-
4、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uSO4+2OH﹣=Cu(OH)2↓+ B、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 C、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Cu+2Fe3+=Cu2++2Fe2+ D、过量铁粉与稀硝酸混合,产生气体:
-
5、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下列情况不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的是A、H2的质量保持不变 B、CH4的含量保持不变 C、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D、CH4、CO2、CO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2
-
6、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两种气体间的转化反应,、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时,该反应的 C、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反应停止 D、若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容器体积,的反应速度增大
-
7、下列关于合金、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钢 B、合金的熔点一定比各成分金属的低 C、常温下,铝不与氧气反应,不与酸、碱反应 D、铝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
8、中国科学家提出了“液态阳光”概念,利用太阳能将CO2和H2O转化为液态醇类燃料,其物质和能量转化路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O2属于共价化合物 B、该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有:太阳能→化学能→电能 C、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液态阳光技术为化石燃料枯竭的未来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能源解决方案
-
9、凝聚态电池与全固态电池相比,能量密度明显提高,其中一种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锂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锂离子向正极移动 C、电流的方向为正极→凝聚态电解质→锂电极 D、相比于全固态电解质,凝聚态电解质中锂离子的传输效率更高
-
10、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一氯甲烷的电子式:
B、正丁烷的结构简式: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丙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
11、
I.A、B、C、D、E、X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若A为淡黄色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A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A常用作密闭环境________。
(2)若X为具有强还原性的非金属单质,通常为黑色粉末,写出E的化学式________。
(3)若X为一种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试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其原理为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如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4)图中①处填________,②处填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铁与高温水蒸气的反应可转化为 B. FeO是一种黑色粉末,在空气中受热可实现转化 C. 加足量氯水可实现转化为 D. 、都可由化合反应制备 (6)中铁元素的检验________。
-
12、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呈酸性,且其中含有大量、、、、。(1)、下列离子中,不能大量存在于该废水中的是(填标号)。
A. B. C.Zn2+ D. E.Fe2+
(2)、取100mL该废水于烧杯,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呈碱性过程中,原废水中存在的离子的数目会发生变化的是、(用离子符号表示)。(3)、某化学社团小组成员欲除去废水样品中的和 , 且不引入其他杂质离子,设计的方案流程如下图,最终得到中性溶液。①试剂b为(写化学式);溶液3中含有的溶质离子有、。
②“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③向“蓝色沉淀1”中加入足量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分类法学习化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图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离子反应的是(填字母)。 -
13、NaClO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制备NaClO溶液、测定其含量,并探究其漂白棉布效果。制备NaClO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 , 装置B的作用是。(2)、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情况:。装置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有同学提出四点意见:①装置A不需要加热;②装置C没有必要;③装置D后再连一个装置装碱石灰做尾气处理;④把装置D中冰水换成沸腾的热水以加快反应速率。合理的是。(4)、漂白液中NaClO含量测定:取50mL制得的漂白液样品于锥形瓶中,加过量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NaCl和I2;再用Na2S2O3去测定I2的量,原理为2消耗Na2S2O3则漂白液中NaClO的含量为g/L。(5)、已知:①棉布被次氯酸钠漂白时都会受到一定的损伤;②织物断裂强度是指织物在被拉断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荷重,单位为kg;③强酸性环境下漂白液中会逸出黄绿色气体。探究次氯酸钠漂白棉布的pH后,得出不同pH与漂白速率的关系、不同pH与被漂白棉布断裂强度的关系分别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pH越小漂白速率越(填“快”“慢”或“无影响”),实际漂白时pH的最佳范围是9~11,不宜选择酸性、中性的原因是。
-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变质: B、用浓盐酸与制取少量氯气: C、溶于氢碘酸: D、向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
15、N2O既是医学上的一种麻醉剂,又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制取N2O的方法有很多,例如:
①NH4NO3=N2O↑+2H2O
②K2SO3+2NO=K2SO4+N2O
③2NH3+2O2=N2O+3H2O
④2NaNO3+(NH4)2SO4=2N2O↑+Na2SO4+4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NH4N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反应②中K2SO3是还原剂,N2O是氧化产物 C、反应③中每生成1个N2O,转移8个电子 D、反应④中NaNO3是还原剂,N2O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16、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保存FeCl2溶液时常加入少量铁粉 B、可用KSCN溶液检验FeCl2溶液是否变质 C、若FeCl2溶液中混有FeCl3可通过滴加氯水除去 D、向Fe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开始即可观察到红褐色沉淀
-
17、常温下,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①;②;③ ,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B、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C、反应不可以发生 D、Z元素在②③反应中均被还原
-
18、某溶液中含有Na+、Cl-、、离子中的几种,将该溶液进行如图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有两个 B、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 C、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2↑+H2O D、该溶液中肯定有Na+ -
1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 B、向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溶液: C、向含0.1mol 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2.24L的: D、向溶液中滴加溶液:
-
20、物质转化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