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10月8日在杭州举行,“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深入到场地建设和运营的诸多细节之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场馆全部使用绿色能源,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碳中和就是不排放CO2 B、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开幕式将“实物烟花”改为“数字烟花”,主要目的是减少噪音污染 D、“绿电”全部由单晶双面光伏组件提供,该光伏组件主要材料为SiO2
-
2、一种全锰电池结构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为 B、理论上,每转移 , 两个电极质量改变相差 C、溶液的浓度始终保持不变 D、若更换为阳离子交换膜,会造成Mn电极的腐蚀
-
3、
是一种常用的磁性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制备并探究与酸的反应。
实验一、制备
ⅰ.将蒸馏水煮沸后冷却,利用该蒸馏水和固体配制500溶液。
ⅱ.取100溶液,用植物油封住(如图所示),加入溶液,二者恰好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
ⅲ.取溶液和分散剂[能使制得的颗粒更小],加入过量溶液并在空气中不断搅拌,二者充分反应后形成红褐色浊液。
ⅳ.将ⅱ中制得的氢氧化亚铁加入中的红褐色浊液中,持续加热和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最后得到。
(1)ⅰ中蒸馏水煮沸后使用的目的是;。
(2)ⅲ中发生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
实验二、探究与稀硫酸的反应
甲同学对能否与酸反应提出了猜想:
猜想1:能与酸反应;猜想2:不能与酸反应。
为了验证假设,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将0.1g , 粉末加入103硫酸溶液中,浸泡5min,取2上层清液于试管①②中,分别加入5滴溶液和溶液,振荡试管
两试管均无明显现象,浸泡一夜后,试管①中溶液变红,试管②中有蓝色沉淀生成
2
将0.1g粉末加入106盐酸中,浸泡5min,取2上层清液于试管③④中,分别加入5滴溶液和溶液,振荡试管
试管③中溶液变红,试管④中有蓝色沉淀生成
已知:与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可用于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3)甲同学根据实验1得出结论:猜想1正确,且(填离子符号)能促进与酸反应。粉末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一定完全正确,因此设计实验:用硫酸溶液浸泡粉末时加入适量的 , 取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滴溶液和溶液,振荡试管,观察到 , 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正确。
-
4、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某工业废弃矿石(主要成分为和 , 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制备胆矾( , )和硫酸铁铵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胆矾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2)、废弃矿石中的在空气中焙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氧化产物为(写化学式)。(3)、分离物质X和Y的操作名称为 , 酸浸2的目的是。(4)、氧化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该步骤使用溶液作氧化剂的优点是。(5)、氧化1中,每生成100g胆矾晶体,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为L。
-
5、亚氯酸钠()是高效漂白剂和氧化剂。一种制备亚氯酸钠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省略)。装置A中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温度高于60℃时,分解成和;
②在常温下是一种淡黄色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
(1)、装置A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装置A中发生反应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验证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的操作及现象为。(2)、装置B中圆底烧瓶需要冷水浴,原因是;圆底烧瓶内有氧气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体现了(填“氧化”或“还原”)性。(3)、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晶体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要从溶液中获得 , 适宜的温度为;和均可用于杀菌、漂白和消毒,与相比,固体的优点为。 -
6、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碳酸氢钠(①)为白色细小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②乙醇(),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可用于食品加工、医药等领域。既能与酸(如③盐酸)反应生成④、⑤和⑥ , 又能与碱(如⑦)反应生成碳酸盐和水。高温下,受热易分解,因此通常保存在阴凉干燥处。碳酸氢钠是泡沫灭火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灭火时,碳酸氢钠与⑧溶液混合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 , 同时生成⑨固体。携带氢氧化铝等形成泡沫,从灭火器中喷出,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1)、上述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常温下能导电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2)、高温下,①固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①与⑦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实验室需要使用240mL1.0mol·L-1NaHCO3溶液:ⅰ.用固体配制该溶液,需要使用的仪器为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用托盘天平称量g固体。
ⅱ.从配制的溶液中取出20.0 , 取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向其中滴加0.5盐酸至恰好无气泡产生,消耗盐酸的体积为。
-
7、现有和组成的混合物,取mg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3502的盐酸,混合物恰好完全溶解,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灼烧,最终得到24.0g固体(不考虑过程中固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至少需要0.9 C、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若用足量还原mg该混合物,则消耗0.35
-
8、配制100mL1.00mol·L-1Na2CO3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2和操作3中玻璃棒末端应抵在容量瓶瓶颈刻度线下方 B、操作3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C、进行操作4时若俯视刻度线,将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D、操作5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无须重新定容 -
9、CH4和CO2按照一定物质的量之比向某容器中投料,反应经如下流程(主要产物已经标出)实现CO2的高效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ⅰ中,每消耗22.4LCH4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B、过程ⅱ中,氧化剂为Fe3O4和H2 C、过程ⅲ中,C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D、上述流程只涉及两种单质
-
10、根据下列实验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现象
灯泡发光
火焰呈黄色
结论
A.溶液属于电解质
B.b溶液中含有
实验
现象
烧杯中无色溶液变红
鲜花褪色
结论
C.a属于碱
D.具有漂白性
A、A B、B C、C D、D -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将钠投入水中: B、向纯碱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C、实验室制备氯气: D、向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
-
12、部分含或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e→f可通过化合反应一步实现 C、c转化为d不一定要加入氧化剂 D、1g在空气中加热生成a,转移2电子
-
1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水反应每产生22.4L , 生成的数为4 B、通常状况下,1mol由和组成的混合物的分子总数为 C、溶液中含有的O原子数目为0.3 D、将通入溶液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
-
14、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洁测灵清除水垢(主要成分为)
盐酸能溶解
B
用氧化铁调配红色油漆
氧化铁呈红棕色且在空气中性质稳定
C
用漂粉精给游泳池消毒
具有强氧化性
D
用活性炭净水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
15、纳米氧化铁在颜料、生物医学、催化剂及其他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其粒子直径为20nm~50nm,纳米氧化铁能催化火箭推进剂NH4ClO4的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化铁俗称铁红 B、NH4ClO4中氯元素显+7价 C、纳米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 D、纳米氧化铁粉末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16、民以食为天,美食使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盐焗鸡中含有 , 属于盐 B、姜撞奶入口即化,姜撞奶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均小于1 C、大良硼砂制作时需要小苏打,小苏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D、月饼包装袋中加入适量铁粉作抗氧化剂,利用了铁粉的还原性
-
17、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神舟载人飞船翱翔太空时,利用Na2O作为航天员的供氧剂 B、中国科学家合成了新材料C10和C14 , C10和C14互为同素异形体 C、嫦娥六号的运载火箭助推器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燃烧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钢铁是国家基建项目的重要材料,炽热的铁水或钢水注入模具之前,模具必须干燥
-
18、下列物质的物质的量不是1的是A、78g的 B、22.4L(标准状况)的 C、个 D、1L葡萄糖溶液中的葡萄糖
-
19、下列反应没有+3价铁生成的是A、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B、铁粉与水蒸气共热 C、氧化铁溶于盐酸 D、过量铁粉加入稀硫酸中
-
20、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