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物质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质,进而影响用途。下列结构或性质不能解释其用途的是
结构或性质
用途
A
具有还原性
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
B
甘油结构中含能与水形成氢键的羟基
甘油可用作保湿类护肤品
C
中N≡N键能大
可用作反应的保护气
D
聚乳酸具有生物相溶性和可降解性
聚乳酸可用作手术缝合线
A、A B、B C、C D、D -
2、t℃时,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2min末浓度/ mol·L−1
0.08
a
b
平衡浓度/ mol·L−1
0.05
0.05
0.1
A、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0% B、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 C、前2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0.03mol·L−1·min−1 D、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3、石油开采的天然气含有H2S。综合利用天然气制氢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CH4和H2S重整制氢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CH4(g)+2H2S(g)⇌CS2(g)+4H2(g) ΔH1=+260kJ/mol
反应Ⅱ:CH4(g)⇌C(s)+2H2(g) ΔH2=+90kJ/mol
反应Ⅲ:2H2S(g)⇌S2(g)+2H2(g) ΔH3=+181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H2S分子的电子式为。(2)、反应Ⅳ:CS2(g)⇌S2(g)+C(s)ㅤΔH4=kJ/mol。(3)、保持反应器进料口总压为100kPa.分别以8kPaCH4、24kPaH2S(He作辅气)与25kPaCH4、75kPaH2S进料。CH4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含有He的曲线为 , 理由是。(4)、假设在10L的恒温刚性容器中,通入0.3mol CH4和0.15mol H2S发生反应Ⅰ、Ⅱ和Ⅲ,起始总压为P0.CH4和H2S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0~5min内H2的化学反应速率为mol/(L•min);5min时,容器内总压为。(5)、假设H2S和CH4的混合气体在某固体催化剂上的吸附服从Langmuir等温吸附(吸附分子彼此不发生相互作用,且气体分子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等温式为:。其中a是气体的吸附系数,Vm是气体在固体表面的饱和吸附量(标态),P是气体的分压,V是气体分压为P时的平衡吸附量(标态)。在一定温度下,H2S的吸附系数是CH4的4倍,当H2S的分压为2MPa及4MPa,CH4和H2S的分压相同时,H2S平衡吸附量分别为0.6m3/kg和0.8m3/kg(已换算成标态),则H2S的吸附系数为MPa﹣1。(6)、与传统天然气制氢中需要脱硫将H2S转化为硫黄和水相比,上述方法优点是。 -
4、白色固体样品X,可能含有AgNO3、NH4NO3、BaCl2、KCl、Na2SO3、Na2CO3、Al2O3之中的几种或全部。在三个烧杯中各加入适量X。分别加入足量以下三种试剂并微热使之充分反应,实验记录为:
编号
试剂
反应后的不溶物
生成的气体
Ⅰ
蒸馏水
白色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Ⅱ
稀盐酸
白色
无色、无味
Ⅲ
NaOH溶液
无不溶物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依据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含Al2O3 B、含BaCl2 C、含Na2SO3 D、不含KCl -
5、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
结论
A
铝和氧化铁反应需要引燃
该反应
B
KI溶液加热浓缩后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氧化性:
C
久置的NaOH溶液试剂瓶口出现白色固体
NaOH结晶析出
D
久置的溶液中出现红褐色沉淀
A、A B、B C、C D、D -
6、“稀土之父”徐光宪先生提出了稀土串级萃取理论,其基本操作是利用有机络合剂把稀土离子从水相富集到有机相再进行分离。分离时可用的玻璃装置是A、
B、
C、
D、
-
7、某药物由X、Y、Z、W、M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存在不含中子的核素,基态Y原子s轨道电子总数是p轨道电子总数的4倍,基态Z、W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相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M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第一电离能: B、简单离子半径: C、简单氢化物沸点: D、X与Z形成的化合物易溶于水
-
8、过量与以下的溶液反应,下列总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
溶液
现象
化学方程式
A
产生淡黄色沉淀
B
溶液由棕黄色变浅绿色
C
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D
(含酚酞)
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A、A B、B C、C D、D -
9、市售的溴(纯度)中含有少量的和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制备高纯度的溴。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等略),将市售的溴滴入盛有浓溶液的B中,水浴加热至不再有红棕色液体馏出。仪器C的名称为;溶液的作用为;D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将D中溶液转移至(填仪器名称)中,边加热边向其中滴加酸化的溶液至出现红棕色气体,继续加热将溶液蒸干得固体R。该过程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3)、利用图示相同装置,将R和固体混合均匀放入B中,D中加入冷的蒸馏水。由A向B中滴加适量浓 , 水浴加热蒸馏。然后将D中的液体分液、干燥、蒸馏,得到高纯度的溴。D中蒸馏水的作用为和。(4)、为保证溴的纯度,步骤(3)中固体的用量按理论所需量的计算,若固体R质量为m克(以计),则需称取(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5)、本实验所用钾盐试剂均经重结晶的方法纯化。其中趁热过滤的具体操作为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转移溶液时用 , 滤液沿烧杯壁流下。
-
10、某研究小组按下列路线合成新型免疫调节剂X(部分反应条件已简化)。
已知:①
;②
。
(1)、化合物D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2)、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化合物E能与液溴光照条件下在甲基上发生反应 B、H→I→X的反应类型分别涉及还原反应、消去反应 C、1mol化合物G与NaOH反应,最多消耗4molNaOH D、化合物X的分子式是(4)、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5)、设计E→F的合成线路(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6)、写出4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谱和IR谱表明:分子中共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不含-O-O-键和-N=O;
②分子中只含有一个六元环。
-
11、某小组采用如下实验流程制备难溶于水的白色BiOCl:
已知:极易水解产生难溶的固体,。
(1)、下图为步骤Ⅰ的实验装置图(夹持仪器和尾气处理装置已省略),仪器A的名称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步骤Ⅰ:加热温度越高,溶解速率越快,产率越高 B、步骤Ⅱ:可加适量的NaOH溶液调节pH C、步骤Ⅲ:在通风橱中浓缩至蒸发皿中大量晶体析出 D、步骤Ⅳ:试剂X选用HCl、NaCl,组合使用更有利于制备BiOCl(3)、写出水解离子方程式。①简述实验室配制溶液方法。
②请结合浓度商和平衡常数解释可抑制的水解。
(4)、利用溶液与NaOH溶液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操作补全测定步骤(有些步骤可重复使用):。用量筒量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另一个量筒量取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杯盖,将NaOH溶液倒入量热计的内筒,盖上杯盖→(a)→(e)→测量并记录温度→重复上述步骤两次。
a.插入温度计
b.测量并记录温度
c.打开杯盖,将硝酸倒入量热计的内筒,盖上杯盖
d.用蒸馏水把温度计上的溶液冲洗干净,擦干备用
e.搅拌器匀速搅拌
(5)、测定产品的纯度:称取产品0.1200g于锥形瓶中,加盐酸溶解,加入饱和硫脲(简写为TU)与Bi3+形成黄色溶液,再用的EDTA滴定至终点,三次滴定消耗EDTA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50 mL,则产品的纯度为(已知形成无色远比形成黄色容易,)。 -
12、能源与化工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氢能的有效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1)、已知: ; 。则0(填“>”、“<”或“=”),理由。(2)、可用为原料制得。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i ;
ii 。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B.用NaOH溶液将吸收可以加快反应ii的速率
C.反应i、ii同时进行时,温度越高,的平衡转化率越高
D.可以通过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得到
②相同温度下只发生反应i、ii时,生成的平衡产率随外界压强的增大而减少,试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角度加以解释:。
(3)、是近年来发现的氢含量最高、常温下呈稳定固态的新型储氢化合物,在Co催化剂的作用下可水解释放。①Co催化剂可用还原制得(已知: , 用量对Co催化剂的微晶尺寸没有影响)。不同用量制备的Co催化剂催化水解产氢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当时,水解产氢速率反而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②水解脱氢后的再生可采用电解法,第一步是电解转化为 , 请写出该转化的电极反应。
-
13、工业制硫酸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空气,Y为
B.进入接触室之前的气体需要净化处理
C.自然界中,黄铁矿主要存在于地表附近
D.浓硫酸呈油状,是由于硫酸分子间存在氢键
E.浓硫酸可以除去中含有的少量杂质
(2)、在氧化铝载铜催化剂和813K条件下可用CO处理尾气,同时回收S单质,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 该尾气处理方法的缺点是。(3)、有机硫酸盐遇水易水解,请写出与足量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若某区域存在硫酸型酸雨,有兴趣小组下雨时用洁净容器收集一些雨水作为样品,请设计实验确定该雨水存在的酸(不考虑碳酸):。 -
1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某化合物的晶体如图所示:
①其化学式是。
②每个Pb紧邻的数目为。
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N>C>H
B.晶体中碘微粒的电子排布式:
C.中的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
D.基态N原子中、、轨道相互垂直,但能量相等
(2)、比较键角中的 (填“>”、“<”或“=”),请说明理由。(3)、中的配位体为(填化学式),该晶体呈现紫色和绿色2种颜色,请说明存在2种颜色的理由。 -
15、下列操作、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取待测液于洁净试管中,滴加少量0.1mol/L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未变蓝
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
B
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置于冷水中,观察现象①,再加热,观察现象②
①溶液呈蓝绿色;②溶液呈黄绿色
该溶液中存在的平衡,且
C
将还原铁粉在空气中加热到红热,散入到高温水蒸气中反应,取少量固体产物,加盐酸溶解,滴入KSCN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D
取一小段镁条,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到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2mL水,加热试管至液体沸腾
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
镁能与水反应产生
A、A B、B C、C D、D -
16、人体血液的正常pH范围是7.35~7.45,人体血液中酸碱平衡调控机制如图1所示:
。
已知在体温为37℃时,血液的 , , , , 的电离常数: , ,乳酸的电离常数: , 血液中浓度随溶解在血液中分压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2中 , 此时人体血液pH正常 B、人体血液中存在: C、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与反应产生 , 再由肺部排出 D、人体血液处于状态时,可适当服用小苏打 -
17、关于下图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Cu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盐桥中的阳离子向右侧移动 C、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 D、向左侧烧杯滴加一定量某浓度氨水,电压表读数增大,可能是减少引起
-
18、海水淡化有许多新工艺,某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于连续的热交换,a处海水的温度更高 B、减压蒸馏时的压强二级闪蒸室内更低 C、广泛使用太阳能、风能和发电厂的余热以及热交换可降低海水淡化成本 D、淡化后的盐水常用于生产食盐、钾、铝、碘等化工产品
-
19、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X、Y、Z、R和T五种主族元素,X原子的原子核只含质子,短周期中T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Z与Y相邻,基态R原子的s能级电子数与p能级电子数比为6: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R B、键的极性:ZX3<RT3 C、热稳定性:YX4<Y4X10 D、熔、沸点:YT4>YX4
-
20、如图为乙酸酐和水杨酸制取阿司匹林的反应历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杨酸分子中最多有16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 B、该反应历程涉及反应类型有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C、乙酸酐和水杨酸制取阿司匹林中浓硫酸起催化剂作用 D、水杨酸中酚羟基氧原子的负电性比羧基中的羟基氧原子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