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华人科学家和他的团队研发出“纸电池”(如图)。这种一面镀锌、一面镀二氧化锰的超薄电池在使用印刷与压层技术后,厚度仅为0.5毫米。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正极材料为锌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发生氧化反应 C、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MnO2+H2O+e-=MnO(OH)+OH- D、当有0.1mol锌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数为1.204×1023
  • 2、信息技术离不开芯片,现代芯片离不开高纯度的硅,工业上生产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如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制硅的反应为SiO2+C__Si+CO2 B、光导纤维的成分为高纯硅 C、上述流程②③需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D、上述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H2
  •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B、HF的电子式:    C、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 D、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车出行促环保,电车中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一次电池 B、铝锅不易生锈,可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食物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其作用是吸收水果释放出的乙烷 D、食品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
  • 5、食品包装中的铁系脱氧剂由还原铁粉、氯化钠和炭粉等组成,利用铁的吸氧腐蚀除去氧气,主要反应有2Fe+O2+2H2O=2FeOH24FeOH2+O2+2H2O=4FeOH3

    已知某脱氧剂中含有2.24g还原铁粉,请计算:

    (1)、还原铁粉的物质的量是mol。
    (2)、若还原铁粉完全转化为FeOH3 , 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mol
  • 6、用标签所示浓盐酸配制250mL0.4mol/L的稀盐酸,需要量取浓盐酸8.5mL , 配制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请回答:

    (1)、配制该稀盐酸时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
    (2)、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所配溶液的浓度会                    (填“偏高”、“偏低”、“不变”)。

    a、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b、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 7、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氯气。

    (1)、仪器A的名称为
    (2)、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假设理论上有0.5molHCl被氧化,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为L(不考虑损耗)。
  • 8、W、X、Y、Z、M五种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以上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为(用化学式表示)。
    (3)、X、W形成的化合物X2W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4)、比较X、Y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用离子符号表示)。
  • 9、为探究难溶性盐X(仅含三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图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甲的结构式
    (2)、写出溶液A中加一定量的双氧水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验证溶液B中可能含有的金属阳离子Fe2+ , 下列检验试剂选用正确的是

    A.用氯水、KSCN溶液检验是否有Fe2+

    B.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是否有Fe2+

    C.用NaOH溶液检验是否有Fe2+

  • 10、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小苏打的化学式:
    (2)、写出H2O的电子式:
    (3)、漂白粉有效成分的化学式:
    (4)、写出Al2O3H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NaHSO4熔融状态的电离方程式:
  • 11、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干燥Cl2是否具有漂白性

    将鲜花投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

    鲜花褪色,说明干燥氯气具有漂白性

    B

    检验FeSO4溶液中Fe2+是否被氧化

    取少量待测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若溶液呈红色,则说明有Fe2+被氧化

    C

    探究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所得固体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2~3mL蒸馏水

    若无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Na2O , 若有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Na2O2

    D

    探究硫元素和氯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测定等浓度的H2SO4溶液和HCl溶液的pH , 前者的pH比后者的大

    元素的非金属性:S>Cl

    A、A B、B C、C D、D
  • 12、已知:Br2+2Fe2+=2Fe3++2Br2Fe3++2I=2Fe2++I2。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还原性:I>Fe2+>Br B、BrFe2+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C、FeI2溶液中通氯气,氯气先与I反应 D、IFe3+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F2晶体中的化学键是共价键 B、某物质在熔融态能导电,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C、N2Cl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干冰溶于水生成碳酸的过程只有化学键的断裂
  • 1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gO2O3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目为NA B、1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Na+数目为2NA C、常温常压下,22.4LO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 D、标准状况下,22.4L水含有NA个水分子
  • 15、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湿棉花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 B、为检验生成的气体,可以用火柴点燃肥皂泡 C、用稀硫酸溶解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生成的固体产物是FeO D、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肥皂液,再停止加热,以防倒吸
  • 16、下列“类比”结果正确的是
    A、Cl2H2O反应生成HClO , 则F2H2O反应生成HFO B、Al能溶于NaOH溶液,则Fe也能溶于NaOH溶液 C、往碳酸钠固体中加入几滴水后温度升高,则往碳酸氢钠固体中加入几滴水后温度也升高 D、Na能与H2O发生反应,K也能与H2O发生反应
  • 17、学科思想方法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有关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关联,根据物质的结构可以分析其性质。例如氮分子中存在叁键,断开它需要较多的能量,所以N2的化学性质稳定 B、基于物质的类别与化合价,可以预测物质的性质。例如从硫的化合价角度分析,Na2SO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例如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氢气 D、模型在科学认识中具有描述、解释和预测等功能,例如电离模型很好地解释了酸、碱、盐的某些性质
  • 18、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知识解释的是
    A、原子半径:Na>Mg B、稳定性:HCl>H2S C、溶解度:Na2CO3>NaHCO3 D、碱性:KOH>NaOH
  • 19、下列说法不正确
    A、实验未用完的钠可放回原试剂瓶 B、光照氯水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氧气 C、容量瓶在使用前需检查是否完好,瓶口处是否漏水 D、Na2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20、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14 的碳原子:C146 B、Cl- 的结构示意图: C、NaHCO3 溶于水后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 D、漂白粉有效成分的化学式:CaCl2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