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aCl2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 B、HCl溶于水破坏了H+Cl之间的离子键 C、根据HF的热稳定性比HCl好,可以判断F的非金属性比Cl强 D、CO2N2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2、实验室用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2gcm3)配制100mL1molL1的稀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用10mL的量筒量取36.5%的浓盐酸8.3mL B、按如图操作将浓盐酸转移到容量瓶中 C、其他操作正确,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标况下,将2.24L HCl溶于100mL水也可配得1molL1的稀盐酸
  •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Fe粉(Fe3O4粉末)

    用磁铁吸引

    B

    Cl2HCl

    加入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洗气

    C

    CuO固体Al2O3

    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充分后过滤

    D

    NaCl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稀硫酸

    A、A B、B C、C D、D
  •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食醋处理水垢中的MgOH2:MgOH2+2H+=Mg2++2H2O B、把Na放入水中:2Na+2H2O=2Na++2OH+H2 C、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OH+CO2=CO32+H2O D、氯水和氯化亚铁溶液混合:Fe2++Cl2=Fe3++2Cl
  • 5、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K+Na+SO42HCO3 B、强酸性溶液中:Mg2+Fe2+ClONO3 C、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Na+Cu2+SO42Cl D、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K+SO42NO3
  • 6、某试剂瓶上贴有标签:1molL1FeCl3溶液。下列对该溶液理解正确的是
    A、取该溶液2mL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产生血红色沉淀 B、5mL该溶液恰好与50mL0.3molL1AgNO3溶液完全反应 C、取该溶液20mL稀释到100mLCl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2molL1 D、该溶液与50mL3molL1的NaClO溶液中Cl浓度相等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总共有18个族 B、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均为8 C、CaOH2的碱性强于MgOH2 , 可判断金属性:Ca>Mg D、在元素周期表金属和非金属分界处可以找到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元素
  • 8、“类比”是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下列“类比”说法正确的是
    A、FeOH3受热易分解,则AlOH3受热也易分解 B、NaHCO3溶液显碱性,则NaHSO4溶液也显碱性 C、Cl2O中Cl的化合价为+1价,则OF2中F的化合价为+1价 D、Li在空气中加热生成Li2O , 则Na在空气中加热也生成Na2O
  •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溶于水伴随着放热现象,所得水溶液呈碱性 B、铁在纯氧中燃烧,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均生成Fe3O4 C、氯气与CaOH2充分反应,并使CaClO2成为主要成分,可制得漂粉精 D、用铬酸作氧化剂对铝表面进行处理可以使氧化膜产生美丽的颜色
  • 10、下列装置及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甲可用于实验室制备氯气 B、装置乙可用于分离溴水中的溴单质 C、装置丙可以测量氯气体积 D、装置丁可验证Na2O2H2O反应产生O2
  •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34U与的235U是同种核素 B、16O218O2互称为同位素 C、14N13C中子数不同 D、C60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 12、关于反应H2O2+Cl2=2HCl+O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剂是Cl2 B、每生成1molO2需转移4mol电子 C、还原性:H2O2大于HCl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1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018O B、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 C、14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NaCl形成过程:
  • 1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Na2O2具有漂白性,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B、硬铝密度小强度高,常用于制造飞机的零部件 C、FeCl3溶液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蚀刻铜电路板 D、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作棉、麻的漂白剂
  • 15、下列行为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实验剩余的钠不可放回原试剂瓶,应投入废液缸 B、新制氯水应保存在棕色广口试剂瓶中 C、应戴护目镜观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浓NaOH溶液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小苏打溶液
  • 16、下列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有色玻璃 B、FeOH3胶体 C、 D、漂白液
  • 17、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盐酸 B、NaClO C、CO D、I2
  • 18、下列仪器能直接加热的是
    A、 B、 C、 D、
  • 19、下列物质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KOH B、MgO C、ClO2 D、H2O
  • 20、二氧化氯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消毒剂。某实验小组以氯气和亚氯酸钠为原料制备二氧化氯。

    已知:ⅰ.ClO2为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在空气中质量分数超过10%时有爆炸性;

    ⅱ.NaClO2溶液呈碱性,在酸性条件下会产生两种黄绿色气体;

    ⅲ.饱和食盐水中的Cl浓度增大,会有NaCl晶体析出。

    (1)、A为Cl2发生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已略)。A中反应体现了MnO2性。
    (2)、实验过程中,持续通入N2的作用是稀释ClO2
    (3)、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B中观察到有NaCl晶体析出,可能由以下两个原因导致:

    ⅰ.浓盐酸挥发产生的HCl溶解在饱和食盐水中,提高了Cl浓度;

    ⅱ.

    (4)、装置C中制备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C中溶液pH(填“增大”或“下降”),NaClO2可能会发生副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