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 B、基态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C、NH3的球棍模型: D、苯的分子式是C6H6
  • 2、中国古代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工开物》中“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其中硝为氧化剂 B、古剑“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是铁的合金 C、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以说水沤其丝”。说水为草木灰的水浸液,内含大量的KOH D、《梦溪笔谈》中“石穴中水,所滴者皆为钟乳”,该现象涉及化合反应
  • 3、化学与生活、科技、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材料是半导体,其主要成分是SiO2 B、乙醇汽油的广泛使用不能减少汽车尾气中NOx的排放 C、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D、食品袋中放置的CaO可直接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 4、

    明胶磷酸盐缓冲液可以用于肉毒梭菌检样的制备、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别等。

    I.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少数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个别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有毒胶囊中含有Fe(CrO2)2 , 其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Fe(CrO2)2属于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明胶溶于水形成胶体,与溶液相比,胶体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_。
    (3)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述液体中,并继续加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_。
    A. 冷水B. 沸水C. NaCl溶液D. NaOH溶液

    II.磷元素的含氧酸有H3PO4、H3PO3 (亚磷酸)、H3PO2(次磷酸)等多种。其中已知H3PO2+NaOH(过量)=NaH2PO2+H2O。回答下列问题:

    (4)H3PO2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上述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H3PO2属于________(选填“一”“二”或“三”)元酸。NaH2PO2属于__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
    (6)H3PO2可将溶液中的Ag+转化为银,自身变为H3PO4 , 可用于化学镀银。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比为________。
  • 5、现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钙、硝酸银、盐酸、碳酸钠四种无色溶液,为了确定四种溶液各是什么,将它们随意编号A、B、C、D后,两两混合,产生的现象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顺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A+B

    没有现象发生

    B+D

    有气体放出

    B+C

    有沉淀生成

    A+D

    有沉淀生成

    (1)、写出A、B、C、D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A;B;C;D
    (2)、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③
  • 6、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下列氧化物中:①CO2  ②MgO  ③CO  ④Fe2O3  ⑤CuO  ⑥Na2O  ⑦SO2

    属于碱性氧化物是 , 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2)、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填字母)。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产生沉淀

    B.二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粒子均可通过滤纸

    (3)、现有10 mL明胶的水溶液与5 mL Na2SO4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设计实验证明Na2SO4能透过半透膜:
  •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H++OH=H2O B、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C、向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Ca2+HCO3-+OH-=CaCO3↓+H2O D、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lO-+H2O+CO2=HCO3-+HClO
  • 8、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反应,无论少量过量均不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Cu(OH)2和硫酸;Cu(OH)2和CH3COOH B、BaCl2和Na2SO4;Ba(OH)2和K2SO4 C、NaHCO3和NaHSO4;NaHCO3和HCl D、NaHSO4和Ba(OH)2;硫酸和Ba(OH)2
  • 9、硫酸盐(含SO42HSO4)气溶胶是PM2.5的成分之一、近期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有H2O参与 B、NO2是生成硫酸盐的氧化剂 C、硫酸盐气溶胶呈中性 D、SO32HSO4过程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
  • 10、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均正确的是
    A、 B、 C、 D、
  • 11、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Cl

    NaHCO3

    MgO

    CO2

    B

    NaOH

    H2SO4

    NaCl

    Na2O

    CO2

    C

    KOH

    HClO

    CaCO3

    CaO

    CO

    D

    NH3·H2O

    CH3COOH

    CaCl2

    Na2O2

    SO2

    A、A B、B C、C D、D
  • 12、钒系催化剂催化脱硝部分机理如图所示。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B、反应过程中HOV4+被氧化 C、脱硝反应为4NH3+3O2__2N2+6H2O D、V5+O+H3NN=O是反应中间体
  • 13、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4NO3ΔHNO3+N2+H2O(未配平),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个数之比为
    A、5∶3 B、5∶4 C、1∶1 D、3∶5
  • 14、硼酸H3BO3是一元弱酸。常温下,在0.1molL1硼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含B粒子分布系数δ{例如,δH3BO3=cH3BO3cH3BO3+cBOH4×100%}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L1代表δBOH4与pH的关系 B、KaH3BO3的数量级为1010 C、pH=8.0的溶液中:cH3BO3>cBOH4>cOH>cH+ D、BOH4H3BO3+OH的平衡常数K=104.86
  • 15、加热3.80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18g,则:
    (1)、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2)、将上述加热后的剩余固体溶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可得沉淀g
  • 16、根据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回答下列问题。
    (1)、还原产物为 ,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比为
    (2)、用双线桥的方法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3)、将上述反应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 17、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

    ①MgO、Na2O、CO2、Fe2O3   ②HCl、H2O、H2SO4、HNO3③NaOH、Na2CO3、KOH、Cu(OH)2

    (1)、三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2)、这三种物质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该化合反应(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将(2)中所生成新物质的晶体溶于适量的水中,溶解后水温(填“不变”、“降低”或“升高”)
    (4)、Fe2O3属于(填“酸性氧化物”或者“碱性氧化物”)。将其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8、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①二氧化碳     ②KClO3溶液  ③铜 ④熔融Ba(OH)2    ⑤硫酸
    (1)、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
    (2)、能够导电的是(填序号)
    (3)、用铂丝蘸取KClO3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能观察到火焰的颜色为色,KClO3在水中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
  • 19、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OH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NaOH溶液浓度增大,并放出H2 B、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不变,有H2放出 C、溶液的总质量增大,有H2放出 D、溶液的总质量不变,有H2放出
  • 20、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氧气:

    ①2KClO3MnO2__Δ2KCl+3O2

    ②2H2O2MnO2__Δ2H2O+O2

    ③2KMnO4Δ__K2MnO4+MnO2+O2

    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A、1∶1∶2 B、3∶1∶4 C、2∶1∶2 D、2∶1∶1
上一页 233 234 235 236 23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