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山东省淄博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河南省焦作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普通班)
-
1、氢气的分子式是A、CO B、NO2 C、H2 D、O2
-
2、干燥管A中为块状石灰石,B中为淡黄色粉末,C中为白色固体,并将A、B、C按如图所示连接,当打开弹簧夹(Ⅰ)(Ⅱ)时,D中蜡烛火焰明亮;打开弹簧夹(Ⅰ)(Ⅲ)时,D中蜡烛火焰熄灭;关闭弹簧夹(Ⅰ)时,A中反应自行停止。
试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中固体(填“能”或“不能”)用代替,原因是:。(2)、装置B中的淡黄色粉末可以是(填化学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此反应可用于(填一种用途)。(3)、干燥管C中的白色固体可以为(填序号)。A.NaOH B. C.
-
3、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饮料添加剂。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下实验由废铁屑(主要是铁,同时有氧化铁等杂质)制备晶体:
①将5%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弃去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
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之间至铁屑耗尽;
③维持温度在50℃以上过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______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
⑤将制得的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
已知:
硫酸亚铁的溶解度和析出晶体的组成
温度/℃
0
10
30
50
56.7
60
64
70
80
90
溶解度/g
14.0
17.0
25.0
33.0
35.2
35.3
35.6
33.0
30.5
27.0
析出晶体
注:(仅在56.7℃、64℃温度下可同时析出两种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②中,发生的化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实验步骤②明显不合理,理由是。(3)、实验步骤④中“______”最合理的选择应为______(填序号)。A、0℃冰水 B、40℃温水 C、70℃热水 D、100℃沸水(4)、若需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结晶出 , 应控制的结晶温度(t)的范围为。 -
4、下图装置可以用来制备少量漂白液。(1)、写出圆底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前需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为。(3)、制备漂白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4)、实验中发现,漂白液中有效成分的产率低于用盐酸量计算出的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有(写出两条)。
-
5、
溶液的浓度有多种表示方法,如:质量分数,物质的量-体积浓度(常用单位mol/L),质量-体积浓度(常用单位g/L)……
Ⅰ.甲同学用如图标签的浓硫酸配制250mL 1.84mol/L的稀硫酸。
(1)用量筒量取________mL浓硫酸,在溶液配制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量筒,还需要使用的带刻度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下同),若需进一步提高实验准确度,可将量筒换成________。(2)对所配制的稀硫酸进行测定,发现浓度大于1.84mol/L,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能引起该误差的有______(填序号)。A.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刻度线 B.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C.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D.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量筒内壁有残留,用蒸馏水洗涤,洗涤液并入烧杯中 Ⅱ.乙同学用NaCl固体配制250克10%的NaCl溶液。
(3)下列仪器中需要用到的有________(填序号)。①天平 ②250mL容量瓶 ③烧杯 ④玻璃棒
(4)若此溶液的密度为1.15g/mL,则质量-体积浓度为________g/L。 -
6、俗称双氧水,在生活和生产中均有广泛用途,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实验室中可以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双氧水也能与酸性溶液反应,使锰元素转化为 , 溶液颜色褪去,完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该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68L , 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研究表明,过量双氧水与酸性溶液反应时,“实际生成的量”多于“依据计算得出的理论量”。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
7、已知氯气和NaOH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 , 。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和的混合溶液,经测定与的个数比为1:1,则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时,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11 B、11:3 C、1:3 D、3:1
-
8、检验菠菜中是否含有铁元素,依次进行研磨、溶解、过滤、检验四个实验步骤,下列图示装置或原理不合理的是A、图甲为研磨剪碎的菠菜 B、图乙是加水溶解 C、图丙过滤得到含铁元素的滤液 D、图丁能检验菠菜中是否含有铁元素
-
9、将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7.76克加入到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L,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混合物中铁和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5.6克 C、对收集到的气体验纯,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气体纯净 D、理论上向溶液中通入0.065mol , 可以将完全转化为
-
10、价类二维图在元素化合物学习和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下图是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结合此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的单质某种存在状态可以与b的颜色相同 B、c在空气中能转化为f,转化过程中能看见灰绿色 C、b和e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D、若溶液中同时含有d和g,只加入KSCN溶液不能检验出g的存在
-
11、现有51克镁铝合金,分为质量相等的两份分别进行如下反应:
Ⅰ.将合金与足量盐酸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8L
Ⅱ.将合金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6.8L
则此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A、24.40% B、26.47% C、52.94% D、82.27% -
12、如图所示,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应盛放的溶液不可能是A、饱和溶液 B、饱和氯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浓硫酸
-
13、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是联系难称量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的桥梁,下面关于物质的量及其相关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通常用表示 B、58.5克NaCl晶体中的离子数约为 , 36.5克HCl气体中的离子数约为 C、在298K,101kPa时,体积相等的和所含原子数之比为5:3,体积相等的和氦气所含原子数之比约为3:1 D、在300K,101kPa时,若的密度为 , 则的密度为
-
14、向某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导电性发生的变化,电流(I/A)随新物质加入量(m/g)的变化曲线如下:
关于以上图像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像①可以表示向醋酸溶液滴入氨水 B、图像②可以表示向溶液滴入稀硫酸 C、图像③可以表示向盐酸中滴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 D、图像④可以表示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水稀释 -
15、玻璃棒在化学实验中很普通但是很重要,下面实验中用到玻璃棒,其中实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测定84消毒液的pH
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少量84消毒液点在pH试纸上
B
证明溶液中含有Na元素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在煤气灯外焰上灼烧
C
配制1.00mol/L NaCl溶液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用玻璃棒引流
D
过滤
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
A、A B、B C、C D、D -
16、“侯氏制碱法”与“氨碱法”是世界上生产两种主要方法,其流程示意如下:
下列关于这两种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氨碱法循环Ⅱ的物质X是主要是 , 排出液W中主要溶质是和NaCl B、联合制碱法中的“联合”体现了合成氨与制纯碱的“联合” C、氨碱法与联合制碱法沉淀池中均是先通入饱和再通入 D、与氨碱法相比,联合制碱法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 -
17、下列电离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用醋酸除去水垢: B、溶液和过量溶液混合: C、氢氧化钠溶液与氧化铝反应: D、NaOH在熔融状态时:
-
1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澄清溶液:、、、 B、碱性溶液中:、、、 C、含有大量ClO-的溶液:、、、 D、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
-
19、在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时,不需要标识的图标是A、
B、
C、
D、
-
20、数字化实验是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将pH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分别插入盛有氯水的广口瓶中,用强光照射氯水,测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酸性逐渐减弱 B、由图乙可知:在75s时,氯离子浓度约为600mmol/L C、若将丙图的纵坐标换成“氧气在气体中的物质的量分数”,图像变化趋势不同 D、数字化实验直观、定量、精准,与常规实验相比具有很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