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 O20.2mol NO混合后气体分子总数小于0.2NA B、3.0g由甲醛和乙酸组成的混合物中含C—H键数目为0.2NA C、常温下,pH=13BaOH2溶液中含OH数目为0.2NA D、0.6g金刚石晶体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2NA
  • 2、陶瓷是以黏土(主要成分为含水的铝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唐三彩是我国古代陶瓷中的艺术瑰宝,利用X射线衍射实验测得某“唐三彩陶瓷残片”和“现代陶瓷碎片”的釉料中部分成分及含量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SiO2

    K2O

    Fe2O3

    MnO

    PbO

    唐三彩陶瓷残片

    28.05

    0.34

    10.81

    0.08

    46.56

    现代陶瓷碎片

    29.74

    0.40

    4.22

    0.05

    51.42

    A、现代陶瓷是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的金属材料 B、唐三彩烧制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C、X射线衍射实验可用于鉴定陶瓷类文物的真伪 D、唐三彩的绚丽色彩与釉料的组成及各组分的含量有关
  • 3、中国书画是世界艺术瑰宝,古人所用文房四宝制作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竹管、动物尾毫→湖笔 B、松木→油烟→徽墨 C、楮树皮→纸浆纤维→宣纸 D、端石→端砚
  • 4、通过下列实验可以从废铜屑中制取CuSO45H2O

    (1)、Na2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加入Na2CO3溶液的作用
    (2)、“氧化”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操作1为过滤,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 操作2为
    (4)、将CuSO45H2O加热到1000以上会分解得到Cu2O , 1个Cu2O晶胞(如图)中含个氧原子。

    (5)、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

  • 5、实验室制取SO2的反应原理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

    (1)、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体左右的方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各接口的编号)

    (2)、从乙处均匀通入O2 , 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时I处滴入浓硫酸与II处加热催化剂的先后顺序是
    (3)、IV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4)、若II中反应在适当的反应状况下,反应达最大限度以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SO2浓度必定等于O2 浓度的两倍 B、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是2:1:2 C、SO2与O2不再化合生成SO3 D、反应混合物各成分的百分组成不再变化
    (5)、在I处用大火加热烧瓶时,SO2的转化率会(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6)、用n mol 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后,称得V处增重mg,则本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用n、m表示)
  • 6、室温下,某可溶性二元碱X(OH)2水溶液中相关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b1的数量级为105 B、pH=9.2时,溶液中没有X2+ C、X(OH)NO3溶液中:c(X2+)>c[X(OH)2] D、在X(OH)NO3水溶中,c[X(OH)2]+c(H+)=c(X2+)+c(OH)
  • 7、采用电化学方法以SO2和Na2SO3为原料制取硫酸的装置如图所示(A、B为多孔石墨电极,C、D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膜2”为阳离子交换膜 B、电极A的电极反应为SO2-2e-+2H2O==SO42-+4H+ C、上述过程中,亚硫酸钠溶液可循环使用 D、使用该装置制取98g硫酸需消耗11.2L O2(STP)
  • 8、室温下过氧化铬(CrO5)在硝酸酸化的戊醇中会溶解并发生反应:4CrO5+12HNO3=4Cr(NO3)3+7O2(g)+6H2O。在5m11×103molL1的过氧化铬戊醇溶液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在不同时刻测得过氧化铬浓度如下表:

    时间/min

    4

    6

    8

    10

    t

    20

    25

    35

    c(CrO5)/×105molL1

    4.230

    2.510

    1.790

    1.350

    1.240

    1.130

    1.110

    1.10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6min内过氧化铬分解的平均速率v(H2O)=8.6×106molL1min1 B、8~10min内过氧化铬分解释放的O2体积为0.86mL(标准状况) C、推测表中t的取值范围为:10<t<15 D、若升高温度后重新实验发现20min时过氧化铬浓度为1.120×105molL1 , 则证明反应的△H>0
  •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烷烃的沸点高低仅取决于碳原子数的多少 B、分子中最多有20个原子共平面 C、分子式为C2H6OCH4O的有机物一定是同系物 D、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可以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 10、甲、乙、丙、丁四种元素位于同一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丙<乙<甲 B、若甲、乙、丙、丁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态,则核电荷数比甲少1的元素形成的单质熔点可能很高 C、若甲、乙、丙均是金属,则氢氧化物碱性:甲<乙<丙 D、若乙的最高价含氧酸为强酸,则丙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2H++CaOH2=2H2O+Ca2+ B、Cu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SO42+Ba2+=BaSO4 C、盐酸除铁锈:Fe2O3+6H+=2Fe3++3H2O D、CO2通入CaCl2溶液中:CO2+Ca2++H2O=CaCO3+2H+
  • 12、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酸雨”主要是大量排放氮氧化物、硫的氧化物所引起的 B、“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氮氧化物所引起的 C、“赤潮”主要是由于水体中N、P等元素含量过高所引起的 D、“白色垃圾”主要是大量纸张的铺张浪费所引起的
  • 13、某课题小组拟选择如图所示部分装置制备并收集二氧化氯来探究其漂白性(装置不可重复使用)。

    已知:①常温下,亚氯酸钠(NaClO2)与氯气反应的生成物之一为二氧化氯;②常温常压下,ClO2是一种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气体

    ②Cl2是一种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的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制备二氧化氯。导管口连接顺序为a→→n→p→j。本实验选择装置I而不选择装置H的原因是
    (3)、写出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装置E的作用是 , 装置D的作用是
    (5)、二氧化氯还会与H2O2和NaOH的混合溶液反应,其产物之一是NaClO2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

    Ⅰ.“价—类二维图”是一种体现“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指导下实现元素化合物知识结构化的工具,它的核心是元素,方法是分类,内涵是转化。如图为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2)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NaH作剂。1molNaH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3)写出③与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Ⅱ.实验室工作人员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0.2molL1Na2CO3溶液450mL

    (4)选择仪器:所必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

    (5)计算,称量:需用天平称量Na2CO310H2O固体。溶解:恢复到室温,转移、洗涤、定容。定容的操作是:继续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6)下列操作会使标准液浓度偏低的是

    A.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

    B.容量瓶未经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E.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

  • 15、现有八种物质:①Ba(OH)2;②熔融KCl;③KHSO4;④乙醇;⑤液态氯化氢;⑥澄清石灰水;⑦CO2;⑧Zn;⑨FeCl2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属于盐的是
    (2)、写出物质③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3)、写出过量③加入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检验⑨中的阳离子
  • 16、不同条件下,当KMnO4与KI按照反应①②的化学计量比恰好反应,结果如下。

    反应序号

    起始酸碱性

    KI

    KMnO4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mol

    酸性

    0.001

    n

    Mn2+

    I2

    中性

    0.001

    10 n

    MnO2

    IOx

    已知:MnO4的氧化性随酸性减弱而减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n(Mn2+)∶n(I2)=1∶5 B、对比反应①和②,x=5 C、反应①方程式:10I-+2MnO4+16H+=2Mn2++5I2+8H2O D、随反应进行,体系碱性变化:①增强,②不变
  • 17、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2、H2、O2三种气体,以下各种情况下排序正确的是
    A、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密度:ρH2>ρN2>ρO2 B、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压强:pH2>pN2>pO2 C、当它们的质量和温度、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体积:VO2>VN2>VH2 D、当它们的压强和温度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质量:mO2mN2mH2
  • 18、体积为VmL,密度为的ρg/cm3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的溶液,其中溶质为m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m=Vwρ100g B、c=1000wρMmol/L C、c=MVwmol/L D、w=cM1000ρ%
  • 19、如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可实现转化① B、FeO在空气中受热可实现转化② C、FeOH2溶解于足量稀硝酸可实现转化④ D、高铁酸盐(FeO4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灭水中细菌
  • 20、下列各离子组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溶液中:Cu2+K+NO3ClO B、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CO32NO3 C、使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CO32Na+NO3SO42 D、溶液加入铝片可以产生H2Na+NH4+SO42HCO3
上一页 99 100 101 102 103 下一页 跳转